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动物布病凝集试验在基层兽医实验室中使用频繁,本人结合多年在兽医实验室工作中的经验,从试验的环境、试验用的仪器设备、试验的操作人员、试验所采用的方法和试验的样品及材料等方面对影响布病凝集试验的因素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以期提高基层兽医实验室在用布病凝集试验进行检测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二类动物疫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及试管凝集试验(SAT)等常规血清学方法为人畜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常用方法。试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是2种不同的试验方法,所判定的结果不同,如果把补体结合试验做为奶牛布病监测的最终判定结果,将有35.9%试管凝集试验阳性奶牛被漏判为阴性。在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中,应采取试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各地区兽医实验室的发展,对于各种动物疫病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对于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都带来极大的损失。本文论述布鲁氏菌病的基本特点,从而分析出如何预防这项疫病的传染,通过兽医实验室的研究有哪些办法可以降低布鲁氏菌病的传染率,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减少因布鲁氏菌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推动我国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舍饲绒山羊布鲁氏菌病和蓝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查明某绒山羊舍饲基地绒山羊流产、早产,羔羊死亡的病因.按国家布鲁氏菌病和蓝舌病检疫规程,采用血清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对该绒山羊舍饲基地舍饲的绒山羊及其周边养殖户放养的绒山羊进行了布鲁氏菌病和蓝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舍饲绒山羊布鲁氏菌病和蓝舌病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6%和21.9%;放养绒山羊布鲁氏菌病和蓝舌病血清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该绒山羊舍饲基地舍饲的绒山羊中存在布鲁氏菌病和蓝舌病,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某鹿场天山马鹿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应用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该鹿场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鹿场无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铜仁地区山羊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通过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12—2015年从铜仁地区8县2区54家养羊场采集的8 64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铜仁地区羊群中存在布鲁氏菌病的感染;2012—2015年的阳性率分别为3.56%、4.72%、11.25%和8.33%,春季平均阳性率为7.57%,秋季平均阳性率为6.18%。[结论]此次血清学调查结果为铜仁市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发病较多,检测抗体仍然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检测方法。为了验证微量间接炭凝集试验在监测猪抗体水平上的作用,我们进行了微量间接炭凝和间接血凝的对比试验。本试验采用炭凝抗原与血凝抗原,在U型板上检测待检血清。通过对比发现,微量间接炭凝集试验与在实践上推广应用的间接血凝有类似的效果,而微量间接炭凝集试验的抗原制作成本低廉,可以长期保存,经验证后有望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羊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后的效果,掌握密云区羊布鲁氏菌病的整体动态和风险程度,从而为羊布鲁氏菌病强制免疫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达到密云区不发生羊布鲁氏菌病疫情、逐步退出免疫的目的,本研究对北京市密云区羊采用口服S2活疫苗后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在免疫后21~35d时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峰,与绵羊相比,山羊的抗体阳性率偏高;试管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对研究中大量准确详实的实验数据分析,以期为掌握机体产生抗体的时间和规律、制定出适时科学的免疫程序达到尽快控制和净化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 10个直管县/市、 114个县区级、 3个第三方兽医实验室开展了检测能力比对试验,比对项目共包括H7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AIV Ab) HI试验、猪伪狂犬病g B抗体(PRV g B Ab) ELISA试验、布鲁氏菌病抗体(BRU Ab)试管凝集试验,非洲猪瘟病毒(ASFV)核酸荧光PCR试验、口蹄疫病毒(FMDV)核酸荧光RT-PCR试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酸荧光RT-PCR试验、新城疫病毒(NDV)核酸荧光RT-PCR试验7个项目。根据比对结果,12个省辖市、 1个省直管县、 43个县区级和2个第三方兽医实验室比对结果全部正确;省辖市实验室所有比对项目检测结果平均正确率为96.98%,直管县/市实验室所有比对项目检测结果平均正确率为95.56%,县区级实验室所有比对项目检测结果平均正确率为91.66%,第三方实验室所有比对项目检测结果平均正确率为94%。比对结果表明本省多数实验室具备相应检测能力,但部分实验室尤其是县区级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布鲁氏菌病的防制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延边地区延边黄牛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结果]对采集到的304份牛血清进行检测,其中43份血清呈阳性,阳性率达14.47%。[结论]延边地区延边黄牛中布鲁氏菌病得到了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链球菌病"陆续爆发,严重威胁着人畜健康。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其中兽医实验室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省、市等各级的兽医实验室不论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装备精良,能保证动物疫病防控任务。但是基层兽医实验室作为动物疫病防控最前线,各地却表现得截然不同。文章将从基层兽医实验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以概况,以期能为管理基层兽医实验室提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常见传染病.为了预防、控制和净化布病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非疫区以监测为主;稳定控制区以监测净化为主;控制区和疫区实行监测、扑杀和免疫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本试验主要通过对免疫前和免疫后的牛羊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定期跟踪监测,以此说明对单头(只)牛羊用注射器进行喂服比将疫苗放到饮水中动物自由饮用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了解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家畜(猪、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成效,于2018年8~11月从罗平县所属的13个乡、镇(街道)共采集家畜血清3089份(牛血清150份、猪血清751份、羊血清2188份)进行布病感染情况血清学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进行初筛,然后进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诊。结果显示, 3089份血清全部为阴性,调查数据表明,罗平县家畜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刘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76-10577
[目的]对未知的能够引起腹泻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挑取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可疑部分直接接种在麦康凯及XLD琼脂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培养后将可疑菌株进行生化试验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结果]生化试验表明,该菌株符合福氏志贺氏菌特性,但抗原与鲍氏志贺氏菌有交叉凝集反应,药敏结果表明试验菌对庆大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呈高度敏感,对先霉素、红霉素、病特灵、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新霉素均不敏感.[结论]考虑到细菌与诊断血清的交叉凝集现象,通过系统的生化试验和血清稀释凝集试验进行验证和判定,根据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判定试验菌为志贺氏菌福氏2b血清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宠物门诊、饲养场及农户等不同来源犬的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光滑型和粗糙型)方法,对采集的犬血清进行检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犬群布鲁氏菌感染总体阳性率达到8.48%,流浪犬布鲁氏菌血清阳性率高达到17.94%。说明宠物犬、饲养场犬、农户犬以及流浪犬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布鲁氏菌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利用原核表达的布鲁氏菌BP26蛋白作为标准抗原蛋白,建立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方法。本试验从布鲁氏菌S2疫苗株通过PCR扩增获得BP26基因,构建融合表达质粒pET-28a-BP26后并转化BL21宿主菌,IPTG诱导表达,应用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并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布鲁氏菌病抗体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反应条件优化确定抗原的适宜包被浓度为5μg/mL,血清适宜稀释度为1∶20,二抗的适宜工作浓度为1∶20 000;通过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血清稀释至1∶1 280时,仍检测为阳性;通过批间、批内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表明本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用该方法对100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并与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相符性验证,符合率为94%,为布鲁氏菌病临床血清抗体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观察奶牛在布鲁氏菌S19疫苗免疫状态下血清凝集抗体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免疫后奶牛对布鲁氏菌水解素的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差异,并探索两者的相关性,寻找选择布鲁氏菌病抗性牛的方法。选择布病阴性的性成熟青年黑白花奶牛50头,注射S19疫苗1×109CFU/头,定期采集血液测抗体水平,第60天用布鲁氏菌水解素皮内注射,检测变态反应。结果显示,所有免疫牛均能在15天时检测到凝集抗体,30天达到峰值。迟发性变态反应表明,免疫牛对布鲁氏菌水解素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变态反应强度与抗体峰值水平存在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235。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动物疫病检测工作越来越重视。但部分基层兽医实验室在动物疫病检测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善。提高基层兽医实验室动物疫病检测能力和水平是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中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从基层兽医实验室在动物疫病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给基层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检测牛奶中的布鲁氏菌,通过对布鲁氏菌外膜蛋白31 k Da的一段基因进行套式PCR扩增,建立从临床奶样中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改进了奶样中布鲁氏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了套式PCR试验的反应条件,优化后的一扩PCR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56.4℃,Mg~(2+)浓度1.5 m M,rTaq酶0.2μL,引物0.3μM,d NTP浓度0.2 m M;二扩PCR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53.3℃,Mg~(2+)浓度1.5 m M,rTaq酶0.25μL,引物0.4μM,d NTP浓度0.1 m M。其敏感性为8 CFU·m L~(-1),比细菌分离试验敏感1 000倍;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隐秘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均无交叉反应;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鲁氏菌病的阳性符合率是100%,阴性符合率是86.36%。试验建立的套式PCR方法可用于检测奶样中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平板凝集试验方法,以便能够对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利用9株(Ea、Ec、Ew、A1、A2、B1、B2、C1、C2)副猪嗜血杆菌陕西分离株制备平板凝集抗原,用其免疫健康家兔制备血清抗体,建立副猪嗜血杆菌平板凝集检测方法,对制备抗原的优势菌株进行筛选,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抗原最佳工作浓度进行检测。【结果】选出Ew株作为制备抗原的种子菌株,成功建立了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平板凝集试验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抗原最适工作浓度为8×109 CFU/mL。采用本试验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平板凝集试验方法对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平板凝集试验方法能够对副猪嗜血杆菌病做出较为快速、准确的诊断;陕西省存在副猪嗜血杆菌不同程度的感染,规模猪场集中饲养的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比率明显高于散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