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早期快速诊断对控制该病流行意义重大。近年来,聚合酶链反应(PCR)用于钩体的快速检测已取得一定进展。试验利用PCR技术对塔河县某养羊场20份疑似钩体病病羊全血进行检测,试图建立一种早期检测钩体的灵敏、特异、快速的方法。1材料1.1样本来源塔河县某养羊场送检的疑似钩端螺旋体病病羊全血20份。1.2仪器及试剂PCR仪,日本TAKARA公司生产;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生产;PCR Lep检测试剂盒,北京天象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1.3 PCR引物合成参照钩端螺旋体16s…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羊无浆体病简便快捷的病原学检测方法,论文以马米玲等已建立的边缘无浆体MSP5重组抗原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甘肃省景泰县多地采集的219份田间样品进行羊无浆体ELISA检测,以PCR检测方法进行病原学的检测和验证。同时为进一步验证MSP5基因在边缘无浆体和羊无浆体之间的保守性,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边缘无浆体重组蛋白在45ku处与羊无浆体阳性血清反应,与羊其他病原阳性血清均不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适合作为羊无浆体病的诊断抗原。在被检的219份样品中,ELISA方法检测阳性率为34.7%(76/219),PCR方法阳性率为30.6%(67/219),证实该地区存在羊无浆体病,与以往调查结果相比,阳性率有所下降。利用边缘无浆体MSP5重组抗原建立的EIL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检测羊无浆体病,为羊无浆体病的血清学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猪囊虫抗体诊断活猪囊虫病是一个好方法。作者等意欲以纸条采血法取代试管采血法,简化样本采集过程,以节省劳力、器械和时间,为生产实践中大面积普查应用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故对ELISA检测滤纸条上自然干燥血液中的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ELISA方法和IHA方法检测弓形虫病的可靠性。方法: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两种方法,平行检测来自龙岩市某个猪场的32份猪血清中的抗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结果:ELISA和IHA对猪弓形虫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5%(20/32)、53.13%(17/32),这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符合率较高,为71.88%(23/32)。其中,ELISA方法的敏感性(93.33%)、检测效率(81.25%)以及Youden指数(63.92%)都在IHA方法之上,但ELISA方法的特异性(12/17,70.59%)略低于I-HA方法(13/17,76.47%)。结论:ELISA和IHA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血清学调查,但ELISA方法更适用于猪弓形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是侵袭全世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一种常见人畜共患传染病。除哺乳动物外,已从鸟类、爬虫类、两栖类和节肢动物分离出钩端螺旋体(下称钩体)。由于本病引起家畜流产、死产、不育、产乳量减少和死亡而造成经济损失。所有致病性钩体在分类上都属于一个种:问号钩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它们又分为16个血清群和150多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6.
评价ELISA法用于筛选猪瘟抗体阴性猪的可行性,分别采用两种商品化猪瘟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了61份猪血清样品,并与兔体中和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兔体中和试验法检测出4份阳性、2份可疑、55份阴性,而两种ELISA试剂盒均检测出6份阳性、55份阴性;两种ELISA方法与兔体中和试验检测结果阴性符合率均为100%(55/55).结果表明,ELISA法更加敏感,可以替代兔体中和试验方法用于筛选猪瘟抗体阴性猪.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危害养殖业的重要疫病。为了筛选出布病净化过程当中适合的检测方法,从而做好动物布病的诊断和净化工作,对GB/T 18646—2002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检测牛、羊血清布鲁氏菌病抗体的试验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其他方法差异最大,Kappa分析值(K值)在0.122~0.701之间,两种ELISA法一致性最高,K值在0.9以上,ELISA法和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的K值在0.329~0.566之间,一致性较差,试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的K值在0.483~0.723之间,一致性较好。说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敏感性最高,但是易出现假阳性,适合初步筛选,而在确诊时应优先选择间接ELISA试验或竞争ELISA试验,其次是试管凝集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  相似文献   

8.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中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了摸清青海省猪囊尾蚴感染情况,对来自10个县市的788份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阳性样品17份,阳性率为2.16%。  相似文献   

9.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囊虫病免疫诊断检测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有1.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ELISA)、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BAS-ELISA)、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ELISA)、酶联免疫印渍技术(ELIB);2.基因检测技术,包括DIG标记DNA探针、细胞因子基因检测方法、基因重组技术;3.免疫试剂盒的应用,包括循环抗原酶联免疫试剂盒、猪囊虫短程抗体IgG4快速ELISA检测试剂盒等。  相似文献   

10.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猪、犬、牛是洪水型和雨水型的主要传染源”。对钩体进行及时监测,是防治钩体病大规模流行的重要措施。由于我国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有18个血清群74个血清型,其抗原变异性较大,若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快速侦检显然是不现实的,比  相似文献   

11.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文综述了猪弓形虫病的最新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情况,如病原学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凝集试验和ELISA)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包括PCR、荧光定量PCR、PCR-RFLP、原位PCR、免疫-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和核度探针技术)等,阐述了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和优缺点,以期为猪弓形虫病的检测与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写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全球流行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也是该病的主要疫区。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一些地区流行时病死率可达25%[1-2]。在家畜中主要发生于猪、马、牛、羊、犬,鼠类是钩体的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染源,牛和羊对钩体病的易感性最高,其次为猪、马、犬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布鲁氏菌病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优缺点,试验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快速诊断试纸卡、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 ELISA)、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四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同时对河南地区2 545头疑似布鲁氏菌病病牛进行了布鲁氏菌的检测。结果表明:与i ELISA、c ELISA以及快速诊断试纸卡方法相比,RBT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阳性检出率较高,但其特异性较低,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快速诊断试纸卡与i ELISA、c ELISA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相互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牧场应根据自己的条件与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钩端螺旋体与犬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属有2个种,引起人和犬发病的是问号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就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犬共患传染病。该病原菌菌型复杂,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7,(8):1553-1557
为揭示钩吻素子的体外抗炎作用机理,利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100,200,400mg/L)的钩吻素子对一氧化氮(NO)和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运用了QPCR的方法检测了钩吻素子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了钩吻素子对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00,200,400 mg/L质量浓度的钩吻素子能够极显著的抑制RAW264.7细胞NO的产生以及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P<0.01),同时能够剂量依赖性的降低iNOS、IL-1β、IL-6和TNF-α的mRNA水平,抑制脂多糖(LPS)引起的iNOS蛋白表达的升高(P<0.01)。由此推论,钩吻素子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NO的释放,下调iNOS、IL-1β、IL-6和TNF-α的mRNA水平,抑制iNOS蛋白过度表达达到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下称钩体)是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的病原体。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病)在世界多数国家均有发现,多种动物有感受性。1880年拉利(Larrey)在法国殖民军中发现钩病患者,同年发现于犬,1935年在牛,1938年在狐、山羊和猪中检出。1923—1934年,钩病在我国河南、山东、山西等地人群中流行。解放后广西、广东、河南、河北、山东以及其他若干省份均有发生,东北地区也有本病存在。钩病的主要特征是短时间发热,具有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  相似文献   

17.
评价ELISA法用于筛选猪瘟抗体阴性猪的可行性,分别采用两种商品化猪瘟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了61份猪血清样品,并与兔体中和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兔体中和试验法检测出4份阳性、2份可疑、55份阴性,而两种ELISA试剂盒均检测出6份阳性、55份阴性;两种ELISA方法与兔体中和试验检测结果阴性符合率均为100%(55/55)。结果表明,ELISA法更加敏感,可以替代兔体中和试验方法用于筛选猪瘟抗体阴性猪。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遵义市犬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情况以及人群对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意识,采用犬钩端螺旋体抗体ELISA试剂盒对遵义市320份犬血清样品进行钩端螺旋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对遵义市646名大学生开展有关钩端螺旋体病的社会调查。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犬钩端螺旋体的总阳性率为5.00%(16/320),犬钩端螺旋体病感染在来源、年龄与性别上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中33.13%(214/646)的受访者认为钩端螺旋体病能通过动物传染给人,有45.67%(295/646)的受访者曾经被犬抓伤或者咬伤过,56.35%(364/646)的受访者认为被犬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采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研究表明遵义市犬钩端螺旋体阳性率较高,并且人群对钩端螺旋体病防范意识不足,存在较大的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以茨城病病毒(IBAV)VP7蛋白为诊断抗原的茨城病(IBAD)血清学检测方法,本研究克隆了VP7蛋白抗原性、亲水性较强部分的编码基因,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可溶性截短VP7蛋白。用截短VP7蛋白建立了IBAV间接ELISA检测方法。确定的阳性血清的判定标准为不低于0.32。特异性试验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可以特异性检测IBAV阳性血清。建立的ELISA方法与中和试验结果比较,符合率为77%。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70份来自云南的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IBAV血清阳性率为45.7%。该方法的建立为IBAD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热酚法提取的脂多糖(LPS)作为抗原,建立了牛布氏杆菌病的ELISA方法,对45份血清进行检测,证明本ELISA方法灵敏性较高,经阻断试验和交叉试验,证明特异性较好。同时对建立的ELISA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制备的牛布氏杆菌ELISA试验试剂盒能在4℃条件下长期保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