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猪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从分离的猪源乙型脑炎病毒SD-001株的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包括E基因全长的两段基因,将扩增的目的片段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E基因编码结构域(Domain)区段与SA14-14-2、P3、Beijing-1等毒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97.2%与96.8%以上,属于Ⅲ型乙型脑炎病毒,与疫苗株SA14-14-2的Domain区相比,共有8个氨基酸位点变异。  相似文献   

2.
猪瘟野毒混合毒实验室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本所近年来所分离的高、中、低三株不同毒力(HeNXH3.98、JL1.94和FJFQ1.99)的猪瘟野毒混合毒对敏感猪进行实验室感染试验,利用HCFA、RT-PCR及序列测定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头试验猪均在感染后2周发病死亡,表现典型的猪瘟临床症状;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感染后1周及2周2头实验感染猪所分离的病毒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完全一致,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5;与感染毒株序列比较,2头试验感染猪所分离的病毒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与JL1.94株序列完全一致,核苷酸及 在酸同源性均为100%,且基因分群在同一群;而与HeNXH3.98和FJFQ1.99株序列则有一定的差异,且不在同一基因群或基因亚群,说明在多个猪瘟病毒存在的情况下,敏感猪存在对猪间病毒的优势选择。本试验的条件下3株不同和的猪瘟野毒混合感染以中等毒力毒株JL1.94为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3.
国产IBV疫苗株膜蛋白基因的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的引物Wx和Ws,通过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IBVD41株、H120GD株、H120SH株、H520GD株4个国产疫苗株和标准强素M41-E4株完整的M基因cDNA,然后将其分别克隆到pGMET-Easy或pMD18-T载体中。测序结果发现:这5个IBV毒株的M基因均为678bp,分别编码由2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序列分析表明:D41株、H120GD株和H120SH株M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它们在系统发生进化树中处同一分支;而H52GD株和国内的M41-E4株和国外的M41株M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及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6%,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在系统发生进化树上处另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4.
5.
采用PCR方法对2011-2013年山西省分离的2株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的胸苷激酶(TK)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将其基因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主要流行毒株Bartha株、Becker株、Ea株、Kaplan株、LA株、Min-A株、NIA-3株、SH株、SL株和Yangsan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7%、99.6%、99.8%、99.7%、99.7%、94.4%、99.1%、57.2%、99.5%、99.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1%、99.1%、99.7%、99.4%、99.4%、90.3%、98.1%、49.7%、98.8%、99.1%。另外在核苷酸序列中起始密码子上游有3段GC box的序列,终止密码子下游有多聚腺苷加尾信号AATAAA;TK基因均由320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序列中有疱疹病毒TK基因共同的保守序列-R*Y*DG**G*GK*T-和-FDRHP*A***C*P*AR-。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求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基因组cDNA克隆在宿主菌中不稳定遗传的影响因子,本研究以猪源JEV HEN0701株基因组片段1~2913 bp为研究对象,分析基因组原核启动子和相关毒力基因在不稳定遗传中的作用。在5’端,分析片段中潜在的原核启动子序列,通过PCR扩增得到不同长度的cDNA片段;在3’端,通过内切酶酶切截断基因组prM蛋白或E蛋白编码区,获得3’末端不同的cDNA片段。将各片段克隆入pCR-BluntII-TOPO载体,转化大肠杆菌,于37℃条件下培养。结果显示,片段73~2913 bp、97~2913 bp、355~2913 bp及1~933 bp、1~1275 bp能够在转化菌中稳定遗传;含有其他片段39~2913 bp、54~2913 bp及1~1800 bp、1~1971 bp的重组细菌不能在37℃条件下生长;片段1~1600 bp虽然能够在转化菌中传代,但是出现不规律突变。以上结果表明:软件所预测各原核启动子片段中,基因组73~118 bp区域与cDNA克隆稳定性有关,且上游的54 bp至73 bp的序列对该区域启动子存在影响;在JEV基因组1275 bp至1600 bp之间可能存在毒性蛋白编码序列。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2型湖南株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湖南省猪群中猪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变异情况,从2003年-2008年湖南省疑似PMWS病死猪组织中分离获得7株PCV-2流行毒株,分别命名为HuN-03、HuN-05、HuN-0601、HuN-0602、HuN-0701 HuN-0702、HuN-08。用PCR方法对这7株病毒进行全基因扩增及测序分析。结果显示,7株PCV-2分离株基因组全长均为1 767 bp,有典型的PCV-2基因组结构;病毒毒株间同源性在94.9%~99.3%之间,与GenBank中的13株PCV-2基因组同源性在93.6%~99.7%之间,与2株PCV-1亲缘关系较远,同源性只有75.7%~76.5%;在遗传演化关系上,7株分离株分属4个进化方向,HuN-0601可能是外来毒株,HuN-03在一个独立的进化方向内,可能是其他5株病毒的母源性毒株,其他5株病毒可能代表了两个遗传种群,一个是国际流行稳定毒株,一个是国内地域性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上海地区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采用首尾重叠的11对特异性引物,对CDV上海株SH202003进行RT-PCR扩增,将扩增片段进行反复测序,序列拼接后最终获得了SH202003株全基因组序列,应用Lasergene 7.0和Mega 6.0软件对全基因及H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SH202003株基因组全长为15 690 bp,编码6种结构蛋白(N、P、M、F、H和L),HL基因间隔序列为CUA,L和5'端尾随序列为CAA,与Hebei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最高,达到98.6%和96.6%,与疫苗株核苷酸相似性在92.2%~94.3%,氨基酸相似性只有82.7%~87.0%;全基因进化树中,SH202003株与流行野毒株在同一分支,与疫苗株在不同的分支;H基因同样与Hebei株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8.7%和99.5%,与疫苗株Snyder Hill、CDV3、Convac及Onderstepoort亲缘关系较远;SH202003株处于Asia-1型分支,属于Asia-1型强毒株;SH202003株具有9个潜在N-糖基化位点,与强毒株Hebei株一致。研究表明,上海株SH202003属于CDV强毒株,为Asia-1型,其H基因序列相对保守,具有9个潜在N-糖基化位点,但是全基因序列存在较多突变,与疫苗株的匹配度较差,可能是免疫犬依然发生犬瘟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In the past 25 years, there has been only one case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in horses in Japan. We determined the full genome sequence of the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 strain JEV/eq/Tottori/2003 isolated from an afflicted horse and also analyzed its virulence in mice. The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enome of JEV/eq/Tottori/2003 is similar to that of genotype I, a dominant genotype of JEV presently circulating in Japan. Its neurovirulence, but not neuroinvasiveness, was still as high as it was for genotype III, thus indicating the necessity for continuation of a vaccination program of horses against JEV.  相似文献   

10.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收集一例疑为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种公猪肿大的睾丸病料,并将其处理制成匀浆过滤后,用乳鼠脑内接毒和细胞接毒相结合的方法盲传并分离病毒,然后设计一对PrM/E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对所分离的病毒进行鉴定,并将其PrM/E基因扩增产物测序,测序结果与乙型脑炎GenBank登陆的SA14-14-2株(AF315119)和SA14株(U14163)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分离病毒的PrM/E基因序列与JEV强毒株SA14和弱毒株SA14-14-2相应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1%和97.1%,证实分离毒株为乙型脑炎病毒。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克隆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sapA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为sapA基因缺失疫苗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71株临床菌株为研究对象,经PCR扩增鉴定其中的阳性菌株;将扩增得到的sapA基因片段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PCR和双酶切鉴定为阳性克隆后进行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蛋白二级和三级结构预测、疏水性预测、柔性区域位预测、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和Jameson-Wolf抗原指数预测。试验结果显示,在71株临床菌株中,有29株成功扩增出sapA基因,29株Hps的sap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已公布的SH0165菌株相似性为96.5%~98.8%,除H88菌株外,氨基酸序列与SH0165菌株相似性为98.9%~100%。sapA蛋白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有13个亲水区、38个柔性区和23个B细胞潜在抗原表位。以上结果表明,Hps的sapA基因是一个保守基因,各菌株间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都有很高的相似性,sapA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VIL-10基因在疫苗株和野毒株之间的差异特征。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ORFV NZ2株的VIL-10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分别以疫苗株和野毒株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ORFV的VIL-10基因全序列并进行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基因的核苷酸、氨基酸变异情况及蛋白结构。结果显示,本试验测定的疫苗株和野毒株VIL-1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4%,差异主要是单个碱基的突变,其中疫苗株在132~134 bp核苷酸序列出现缺失;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2.5%,出现了15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其中疫苗株第42位氨基酸天冬酰胺出现缺失;蛋白质在一级结构及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抗原表位参数及有无信号肽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疫苗株和野毒株编码的蛋白质均无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测定的野毒株与疫苗株属于不同分支,遗传关系较远。研究结果提示,野毒株与疫苗株的VIL-10基因发生较明显的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与ORFV疫苗株的毒力致弱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克隆出山羊c-Myc基因的CDS区序列,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参照GenBank报道的绵羊、牛、猪、马等的c-Myc基因CDS区序列设计出特异性引物,从山羊胚胎皮肤组织中扩增出山羊c-Myc CDS区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山羊c-Myc基因CDS区全长1320 bp (包括终止密码子),与绵羊c-Myc基因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Z68501.1)比对仅有10处存在差异,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17%,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09%;与其他物种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山羊c-Myc基因CDS区与猪、狼、人、大鼠、小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2%、92.0%、90.2%、86.9%、86.0%,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6%、96.1%、92.3%、91.1%、89.6%;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山羊c-Myc蛋白产物定位于细胞核并含有HLH结构域。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c-Myc基因的功能及探讨其在山羊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设计的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4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安徽地方分离株膜蛋白M基因全长片段并进行了克隆测序。将各IBV安徽地方分离株与GenBank中注册的一些毒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发现毒株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8.5%~100%,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0.3%~100%;不同毒株间存着重组、缺失、插入及点突变等变异,从ATG至第140 bp区段的核苷酸序列变异频率最高;4株分离毒株属于同一个进化群的2个不同进化亚群,与我国常用疫苗毒株H120、M41和W 93不属同一个进化亚群。  相似文献   

15.
Nonsuppurative encephalitis was experimentally induced in 3-week-old piglets by a single intravenous inoculation of either of two strains (IB 2001 or AS-6)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flavivirus (JEV) isolated from field pigs. The lesions, which consisted of neuronal necrosis, neuronophagia, glial nodules, and perivas-cular cuffing,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cerebrum, midbrain, pons, medulla oblongata, and cerebellum, particularly in the gray matter of the frontal and temporal lobes and thalamus. The gray matter of the spinal cord of piglets that were given the AS-6 strain also was affected. JEV antigen was immunohistochemically detected in the cytoplasm of the nerve cells in the cortex of the frontal and temporal lobes and in the gray matter of the thalamus and midbrain. Two JEV strains isolated from field pigs exhibited neurovirulence, inducing nonsup-purative encephalitis in piglets.  相似文献   

16.
17.
伪狂犬病病毒冀A株TK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比较伪狂犬病病毒(PRV)冀A株TK基因与GenBank中收录的国内外其他PRV毒株TK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以伪狂犬病病毒冀A株的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了其胸腺激酶(TK)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TK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和所比较的各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都在99%以上.核苷酸序列中发现在起始密码子的上游有3段GC框样的序列,在终止密码子中发现多聚腺苷加尾信号AATAAA;在氨基酸序列中发现有疱疹病毒TK基因的保守序列R*Y*DG**G*GK*T-和-FDRHP*A***C*P*AR-.  相似文献   

18.
应用RT-PCR技术开展云南省种公猪精液中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监测,进而对阳性样品病毒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从云南省16个地州797份猪精液中检出JEV阳性样品7份,阳性率0.88%。阳性精液样品中的JEV与基因Ⅰ型毒株Pr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5%~98.8%,与其他基因型毒株的同源性介于76.9%~89.8%之间,与疫苗毒株(基因Ⅲ型毒株,S19980008)的同源性为89.1%~89.8%。云南省种公猪精液中JEV属于基因Ⅰ型毒株,与人、猪、蚊虫基因Ⅰ型分离毒株遗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RT—PCR扩增了猪乙型脑炎病毒wHe株主要抗原基因NS1(约1.14kb)、prM-E(约2.1kb)、E-NS1-NS2A(约3.0kb),并将NS1、E-NS1-NS2A、PrM-E基因克隆、测序。与Cenbank发表的JEV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发现WHe株与其他12种典型的JEV强毒株的同源性在88.3%~99.4%之间。wHe株与K94P05株的同源性最低(88.3%),与P3株的同源性最高(99.4%),可认为wHe株是由P3株衍生而来的。在JEV基因组5’端389-3910的长3522nt的决定JEV抗原性的C-prM-E-NS1-NS2A区中,wHe株与P3株仅有21个碱基不同,其中的14个单碱基突变为同义突变,另外7个为错义突变,导致相应的氨基酸序列(1173个)中的6个氨基酸发生了变异,其中的5个氨基政变异出现在含有各关键的抗体中和决定簇的E蛋白内,另一个位于NS1蛋白内。  相似文献   

20.
参照已发表的扩增伪狂犬病毒gI和gE部分基因的PCR方法,合成了一对引物,以PRV H株细胞毒为模板,扩增出一条约850 bp的片段,并进行克隆和测序。然后与GenBank上国内外其它毒株gE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构建了遗传进化关系图。结果表明,PRV H株与其他15株PRV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 97.0%~99.2%和93.2%~98.5%,其中与SH株最近,分别为99.2% 和98.5%;进化树分析表明,该毒株与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在同一进化分支内,与国外毒株分属不同分支,说明分离的H毒株与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