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牛胚胎气管(bovine embryonic tracheal,EBTr)细胞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s 9,TLR9)在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BHV-1)感染的天然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本试验利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以TLR9为靶向分别设计并合成3条siRNA干扰序列,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应用siRNA-TLR9干扰后TLR9基因的表达变化,筛选出最佳的siRNA-TLR9干扰序列,继而转染EBTr细胞使其TLR9基因沉默后感染BHV-1,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HV-1不同时间点的增殖变化。结果显示,转染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TLR9A、siRNA-TLR9B和siRNA-TLR9C分别对TLR9 mRNA表达量下调了60.90%、24.05%和40.75%。筛选出siRNA-TLR9A片段在12~72 h可以显著抑制TLR9 mRNA表达(P < 0.05)。用该片段转染EBTr细胞再感染BHV-1后,6~72 h siRNA-TLR9A组BHV-1 DNA拷贝数低于对照组。本试验成功筛选出了特异性的抑制EBTr细胞TLR9基因的siRNA序列,并证明抑制TLR9的表达可降低BHV-1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究缺失、小的、同源异形1(absent, small, or homeotic 1-like,ASH1L)甲基转移酶在牛卵丘细胞中的表达与功能。本研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在健康母牛卵丘细胞中对ASH1L甲基转移酶进行定位,并分析细胞的组蛋白H3第36位赖氨酸(histone H3 lysine36, H3K36)甲基化修饰模式;合成靶向Ash1L基因的siRNA,对siRNA-1、 siRNA-2、siRNA-3及对照组进行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筛选有效siRNA;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干扰Ash1L表达对处理组及对照组中凋亡相关基因及多梳抑制复合体(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PRC2)组成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ASH1L甲基转移酶位于牛卵丘细胞的细胞核中,呈点状分布。成功筛选到能有效干扰牛Ash1L基因的siRNA-2,其干扰效率为60%~70%。将siRNA-2转染卵丘细胞后,该干扰组细胞中H3K36的单甲基化、二甲基化及三甲基化3种甲基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Ash1L导致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及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表达量高于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1.311和1.179 vs 1.146);同时,干扰Ash1L基因表达也引起PRC2蛋白亚基EZH2和Suz12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了ASH1L甲基转移酶在牛卵丘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ASH1L在牛卵丘细胞中呈点状分布,且Ash1L基因的抑制导致H3K36me1/2/3水平均显著下降及凋亡基因和PRC2蛋白相关亚基EZH2和Suz12基因表达的升高,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家畜胚胎的调控作用提供技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构建并筛选猪(Sus scrofa)BPI基因的高效siRNA干扰载体,为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猪BPI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基础。参照猪BPI基因(GenBank登录号:EF436278)全长编码区序列,设计其特异性发夹siRNA干扰片段,并将其克隆插入pcDNA 6.2-GW/EmGFPmiR干扰载体中,构建猪BPI基因4个干扰siRNA表达载体RB1、RB2、RB3和RB4,1个阴性对照NC,并通过PCR和测序进行验证,构建成功后转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并检测其干扰效率。结果发现,所构建的4个特异性siRNA载体均可显著降低猪BPI基因mRNA表达(P0.05),其中RB4载体干扰效果最好,其干扰效率达到69%。本研究成功筛选可靶向干扰猪BPI基因的高效siRNA,为今后在细胞水平进一步研究BPI基因对猪肠道革兰阴性菌感染抗性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对基因Ⅰ型和Ⅱ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进行鉴别检测,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基因Ⅰ型和Ⅱ型BVDV 5'非编码区(5'-UTR)的参考序列,设计了一对BVDV Ⅰ型和Ⅱ型通用引物和2条鉴别探针,建立了Ⅰ型和Ⅱ型BVDV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检测方法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除Ⅰ型和Ⅱ型BVDV外,该方法对猪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口蹄疫病毒等均无扩增曲线。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Ⅰ型BVDV检测下限为10拷贝/μL,Ⅱ型BVDV检测下限为100拷贝/μL,敏感性高。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Ⅰ型和Ⅱ型BVDV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鉴别Ⅰ型和Ⅱ型BVDV,检测结果与OIE认可的BVDV普通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所建立的Ⅰ型和Ⅱ型BVDV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具有快速、准确、可鉴别等优点,可用于Ⅰ型和Ⅱ型BVDV的快速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可抑制多种血清型口蹄疫病毒(FMDV)的小干扰RNA(siRNA),本试验通过多血清型口蹄疫病毒序列比对与siRNA设计分析,筛选出潜在抗多血清型siRNA位点;通过体外合成A型、O型和Asia I型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制备绿色荧光蛋白(GPF)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将化学合成的siRNA与融合表达载体共转染,通过GFP观察、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qRT-PCR)方法检验目标siRNA对融合基因的抑制效率。生物信息分析发现,多血清型口蹄疫病毒3C基因高度保守并存在潜在siRNA作用靶位,GFP-3C融合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与化学合成的siRNA1-3C共转染293T细胞,GFP观察发现,siRNA1-3C可有效抑制来源于A型、O型和Asia I型3C基因的GFP-3C荧光信号且持续时间达72 h, Western blot检测证实此结果。qRT-PCR检测发现,siRNA1-3C对3个GFP-3C融合基因转录水平抑制效率超85%,且作用可维持72 h。本试验利用GFP作为筛选标记成功筛选出1个作用于FMDV 3C基因的siRNA,为开发多血清型口蹄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究缺失、小的、同源异形1(absent,small,or homeotic 1-like,ASH1L)甲基转移酶在牛卵丘细胞中的表达与功能。本研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在健康母牛卵丘细胞中对ASH1L甲基转移酶进行定位,并分析细胞的组蛋白H3第36位赖氨酸(histone H3 lysine36,H3K36)甲基化修饰模式;合成靶向Ash1L基因的siRNA,对siRNA-1、siRNA-2、siRNA-3及对照组进行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筛选有效siRNA;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干扰Ash1L表达对处理组及对照组中凋亡相关基因及多梳抑制复合体(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PRC2)组成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ASH1L甲基转移酶位于牛卵丘细胞的细胞核中,呈点状分布。成功筛选到能有效干扰牛Ash1L基因的siRNA-2,其干扰效率为60%~70%。将siRNA-2转染卵丘细胞后,该干扰组细胞中H3K36的单甲基化、二甲基化及三甲基化3种甲基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Ash1L导致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及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量高于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1.311和1.179 vs 1.146);同时,干扰Ash1L基因表达也引起PRC2蛋白亚基EZH2和Suz12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了ASH1L甲基转移酶在牛卵丘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ASH1L在牛卵丘细胞中呈点状分布,且Ash1L基因的抑制导致H3K36me1/2/3水平均显著下降及凋亡基因和PRC2蛋白相关亚基EZH2和Suz12基因表达的升高,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家畜胚胎的调控作用提供技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大鼠原代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为模型,以不同浓度(0、1、2.5、5、10μmol/L)的镉(Cd)染毒,免疫荧光观察自噬小体,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LC3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了自噬特异性阻断剂羟氯喹(CQ)作用后细胞活性和酸性自噬泡的变化。结果显示,Cd可促使LC3-Ⅰ向LC3-Ⅱ转化,10μmol/L Cd作用4h,LC3-Ⅱ表达水平达到最高,神经细胞发生明显的聚点现象;CQ能明显降低自噬水平,抑制自噬,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表明Cd能诱导大鼠原代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发生自噬,自噬在Cd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干扰类缺失的、小的、同源异形1(absent,small,or homeotic 1-like,ASH1L)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对牛卵丘细胞表达谱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经过筛选的siRNA干扰牛卵丘细胞中ASH1L基因的表达,分别收集干扰组和对照组细胞(野生型)进行RNA测序及基因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信号通路、可变剪...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8):48-52
为了研究H9c2心肌细胞RNA干扰的转染条件,筛选结构型热休克蛋白70(Hsc70)干扰序列,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不同剂量比例荧光标记的siRNA(FAM-siRNA)和不同浓度脂质体2000(Lipofectamine 2000)对转染效率的影响,进一步筛选Hsc70 siRNA的最佳沉默序列。结果显示:流式细胞仪试验得出的最佳转染条件为80 nmol/L FAM-siRNA+1.5μL Lipofectamine 2000;Western blot结果表明,Oligo 2、Oligo 3和Oligo 4组中的Hsc70蛋白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Oligo 3组的沉默效率最高;转染后48 h收获细胞为最佳转染时间。结果表明:80 nmol/L FAM-siRNA+1.5μL Lipofectamine 2000为最佳转染条件,以Oligo 3为最佳RNA干扰靶基因。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旨在对猪新基因FAM134B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尝试有效沉默FAM134B基因的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筛选,并筛选出沉默FAM134B基因的稳定阳性细胞。设计合成3对FAM134B基因的特异性发夹siRNA干扰片段,将其克隆入干扰载体pYr-1.1,构建可沉默FAM134B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FAM134B-1、FAM134B-2和FAM134B-3,采用LipofectamineTM(Lip)2000介导质粒转染肌内前体脂肪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分析siRNA表达载体的干扰效果,并进一步用G418进行了稳定转染siRNA的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筛选。结果表明:FAM134B基因的全长克隆成功,其siRNA表达载体构建正确,通过稳定筛选后,干扰效率较高的FAM134B-3表达载体和稳定转染FAM134B-3的细胞为构建筛选成功的siRNA表达载体和阳性细胞,干扰效率达65.0%。本研究成功克隆了新基因FAM134B的全长以及构建了有效沉默FAM134B基因表达的干扰载体,并筛选出了稳定沉默的阳性肌内前体脂肪细胞,为进一步研究FAM134B基因在脂肪沉积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褪黑素、亚牛磺酸、左旋肉毒碱三种抗氧化剂对牛精子体外获能效果的影响,将荷斯坦牛细管冻精解冻后,各取200μL精液分别添加在含10~(-4) M褪黑素(MLT)、20μM亚牛磺酸(HT)、10 mM左旋肉毒碱(LC)的获能液中,经上游处理45 min,采用目测法、金霉素(CTC)染色法评估三种抗氧化剂对牛精子活力、精子获能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4) M MLT、20μM HT、10 mM LC经上游法获能处理后的牛精子活力(83.67%、80.65%、75.00%vs 6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顶体反应率(9.87%、10.09%、14.30%vs 18.7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添加10 mM LC、10~(-4) M MLT组获能处理后B型精子所占比率(37.26%、29.84%vs 16.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10 mM LC组精子获能率最高;而20μM HT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2.80%vs 16.26%,P0.05)。因此,添加10 mM LC、10~(-4) M MLT可改善精子体外获能效果,有助于提高体外受精的受精率及早期胚胎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建立猫疱疹病毒Ⅰ型(FHV-1)PCR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样品中FHV-1的快速检测。根据猫疱疹病毒Ⅰ型的gI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以疑似猫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猫的眼鼻分泌物总DNA为模板,建立了PCR检测方法,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验证,并对26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CR诊断方法与犬细小病毒(CPV)、犬瘟热病毒(CDV)、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s)、牛支原体(M.bovis)、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均无交叉性反应,最低检测DNA模板浓度为3.23×10~3 copies/μL。对26份临床病例进行检测,阳性率61.54%。说明建立的FHV-1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方便快捷等优点,适合于临床FHV-1感染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激活的PERK/eIF2α通路是否与细胞自噬相关,以及过表达分子伴侣蛋白P58IPK在其中的作用。首先通过PERK特异性抑制剂GSK2606414和siRNA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磷酸化eIF2α(p-eIF2α)、LC3-Ⅱ和ATG5-ATG12蛋白表达,研究PCV2感染PK-15细胞24h后PERK/eIF2α通路与细胞自噬的关系;然后通过构建和瞬时转染P58IPK真核过表达质粒及蛋白免疫印迹研究过表达P58IPK对PCV2感染PK-15诱导的PERK/eIF2α通路及细胞自噬的影响。结果显示,PERK特异性抑制剂GSK2606414和siRNA干扰PERK可极显著抑制PCV2诱导的p-eIF2α(P0.01)和LC3-Ⅱ(P0.01)表达;而过表达P58IPK同样可以极显著下调PCV2诱导的p-eIF2α(P0.01)、ATG5-ATG12(P0.01)及LC3-Ⅱ(P0.01),且能极显著下调PCV2拷贝数(P0.01)。结果表明,PCV2感染PK-15通过激活PERK/eIF2α通路诱导细胞自噬,过表达P58IPK通过抑制PERK通路抑制PCV2诱导的细胞自噬,从而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伊维菌素对犬乳腺肿瘤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本研究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伊维菌素对犬乳腺肿瘤细胞(CMT 7364,CIPp)增殖的影响;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检测伊维菌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转染pEGFP-LC3质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伊维菌素对自噬小体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伊维菌素处理后细胞中自噬标志分子LC3Ⅰ、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伊维菌素可抑制犬乳腺肿瘤细胞的增殖,并呈现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关系,CMT 7364和CIPp细胞24 h的IC_(50)值分别为10.2μmol/L和10.76μmol/L;伊维菌素对细胞凋亡水平影响轻微,12μmol/L处理24 h和48 h后凋亡细胞比例均小于3%,各处理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伊维菌素可诱导细胞浆内自噬小体的形成,促进LC3Ⅰ向LC3Ⅱ转化,诱导细胞自噬。表明伊维菌素通过诱导犬乳腺肿瘤细胞自噬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旨在筛选出检测牛卵形巴贝斯虫特异、敏感的PCR方法。本试验以牛卵形巴贝斯虫18S rRNA、AMA-1和CCTη基因为靶基因进行PCR检测,从敏感性、特异性和临床检出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以18S rRNA基因的PCR方法敏感性最高,最小检出率为16 fg/μL;以CCTη为靶基因的PCR方法敏感性最低,检测量为1.6 pg/μL;而以顶膜抗原(AMA-1)为靶基因的PCR方法的最低检测量为160 fg/μL。三种靶基因均扩增不出牛瑟氏泰勒虫、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基因片段。通过60份临床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以18S rRNA基因设计引物的检出率最高,为30%(18/60),明显高于以AMA-1基因25%(15/60)和CCTη基因21.67%(13/60)。本试验为卵形巴贝斯虫病的诊断提供了更为敏感、特异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LC n-3 PUFA)对肠上皮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大鼠肠上皮细胞系IEC-6细胞为模型,分为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脂多糖(LPS,1μg/mL)、LPS(1μg/mL)+二十二碳六烯酸(DHA,100 μmol/L)和LPS(l μg/mL)+二十碳五烯酸(EPA,100μmol/L),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孔为1个重复.细胞先用DHA、EPA或等量二甲基亚砜(DHA和EPA的溶剂,对照)预处理48h,再用LPS处理3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LPS极显著上调了细胞中TNF-α、IL-1 β和IL-6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1),EPA均极显著或显著削弱了细胞内LPS诱导的TNF-α(P<0.01)、IL-1β(P <0.01)和IL-6的基因mRNA水平(P<0.05)的上调,而DHA仅显著削弱了细胞内LPS诱导的IL-1β的基因mRNA水平的上调(P<0.05).结果提示,LC n-3 PUFA在肠上皮细胞中具有抗炎作用,且在本试验条件下EPA的抗炎效果要优于DHA.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I、gE基因特异性siRNA,本研究以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DNA为模板,扩增禽源cU6-3启动子序列,并合成针对gI和gE基因各5个靶位点的10条shRNA序列.通过重叠PCR将cU6-3启动子与shRNA融合扩增制备shRNA表达盒,将制备的shRNA表达盒分别与重组质粒pEGFP-gI或pEGFP-gE共转染CEF细胞,并根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评价siRNA抑制融合荧光蛋白表达的效率.结果表明,gI和gE基因的抑制效率为10%~80%.分别将其中抑制效率最高的一条shRNA插入pGEM-T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U6-shgI735和pcU6-shgE936,通过不同细胞系稳定干扰试验和抑制病毒复制试验评价其干扰活性.结果显示,pcU6-shgI735和pcU6-shgE936能够明显抑制融合蛋白的表达及MDV在CEF细胞中的增殖,并且禽源U6启动子构建的表达盒在禽源细胞(DF1)中的活性比在哺乳动物细胞(Vero、MDCK)的活性高1.21~1.45倍.本研究鉴定获得了gI和gE基因的特异性siRNA,筛选出能够抑制MDV复制的靶位点,为MDV基因的功能和抗MDV病毒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同时检测奶牛乳房炎多种病原菌,试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nuc基因、牛支原体(M.bovis)oppD/F基因、大肠杆菌(E.coli)16S-23S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作为靶标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在优化单菌退火温度的基础上确定多重PCR的退火温度,建立S.aureus、M.bovis和E.coli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验证多重PCR的重复性、特异性、敏感性及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单一PCR三者共同的最佳退火温度(55.3℃、56.5℃、57.8℃)优化多重PCR退火温度,最终确定57.8℃为三者最佳的退火温度。该方法能扩增出长度为237 bp(S.aureus)、333 bp(M.bovis)、634 bp(E.coli)的基因片段;靶标菌特异性扩增而非靶标菌无扩增条带,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S.aureus 1 pg/μL、M.bovis 1 pg/μL、E.coli 100 fg/μL;正常乳样和临床乳房炎乳样均检出S.aureus(25.9%、53.8%)、M.bovis(10.3%、17.9%)和E.coli(32.8%、71.8%),但乳房炎乳样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正常乳样。说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强、稳定性和实用性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建立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模型,研究L-茶氨酸对H_2O_2诱导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比率及其凋亡通路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取42日龄湘东黑山羊的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培养于含5%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培养基中,待细胞密度达到60%~70%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培养基中无额外添加物的对照组、添加800μmol/L H_2O_2的Ⅰ组、添加800μmol/L H_2O_2+4 mmol/L L-茶氨酸的Ⅱ组、添加800μmol/L H_2O_2+8 mmol/L L-茶氨酸的Ⅲ组和添加800μmol/L H_2O_2+16 mmol/L L-茶氨酸的Ⅳ组,每组3个重复。作用12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比率,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对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通路关键基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8(Caspase-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9(Caspase-9)、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和凋亡酶激活因子(Apaf-1)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通过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I)联合染色结果可知,与Ⅰ组相比,各L-茶氨酸添加组(Ⅱ、Ⅲ和Ⅳ组)细胞晚期凋亡比率显著降低(P0.05),且细胞晚期凋亡比率随L-茶氨酸添加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2)通过RT-q PCR检测结果可知,与Ⅰ组相比,各L-茶氨酸添加组Caspase-3、Caspase-9、Apaf-1基因的表达量皆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L-茶氨酸对H_2O_2引起的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结果可为今后研究反刍家畜瘤胃氧化应激损伤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比较体内外成熟卵母细胞中谷胱甘肽(GSH)合成相关基因(Gclc、Gclm、Gss)的表达差异,并尝试利用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来提高卵母细胞中GSH的合成。利用3周龄小鼠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结果表明:在自然成熟的卵母细胞中,Gclc、Gclm在MⅡ期附近表达较高,而卵丘细胞在MⅠ期表达较高;Gclc、Gclm在体外成熟MⅠ、MⅡ期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体内水平(P0.05),而在体外成熟卵丘细胞中仅MⅠ期表达水平低于体内;Gss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变化。此后尝试分别添加1、5、10、20μmol/L的SFN来改善体外卵母细胞中GSH含量,结果表明添加10μmol/L SFN可以显著提高GSH合成相关基因的m RNA水平(P0.05),最终提高体外卵母细胞中谷胱甘肽含量,以达到优化体外成熟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