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odrum Maxim)是乌头属植物露蕊乌头亚属的仅有种,在化学分类上有特殊的意义,全草可供药用。该植物广泛分布在西藏、四川西部、青海、甘肃南部,生长于海拔1550~3800m间的山地草坡、田边草地和河边沙地。据记载,露蕊乌头全草有剧毒,是危害草地生态的毒杂草之一,但多年来,关于其毒性研究一直未见报道。因此,为了合理开发利用露蕊乌头植物资源,用改进寇氏法研究了其茎叶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并研究了其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材料1.1药物露蕊乌头,2001年7月份采自四川省红原县和若尔盖县境内海拔…  相似文献   

2.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odrum Maxim)是乌头属植物露蕊乌头亚属的仅有种,在化学分类上有特殊的意义,全草可供药用。该植物广泛分布在西藏、四川西部、青海、甘肃南部,生长于海拔1550-3800m间的山地草坡、田边草地和河边沙地。据记载,嚣蕊乌头全草有剧毒,是危害草地生态的毒杂草之一,但多年来,关于其毒性研究一直未见报道。因此,为了合理开发利用露蕊乌头植物资源,用改进寇氏法研究了其茎叶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并研究了其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川西北高原露蕊乌头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乌头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约有36种可供药用,常用的如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铁棒锤等,临床可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等。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odrum Maxim)是乌头属植物露蕊乌头亚属的仅有种,在化学分类上有特殊的意义,全草可供药用,广泛分布在西藏、四川西部、青海、甘肃南部,  相似文献   

4.
小花棘豆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筛选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探讨小花棘豆内生真菌与其毒性成分苦马豆素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对采自内蒙古西部草地的6份小花棘豆样品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纯化,采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技术对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苦马豆素定性、定量检测,筛选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内生真菌种属鉴定。从小花棘豆样品中分离得到6株内生真菌。经筛选,其中有2株产苦马豆素,编号为XJ-J-I和XJ-H-1,其发酵液中苦马豆素产量分别为4.209 2mg.L-1和16.733 8mg.L-1。鉴定结果表明,这2株内生真菌虽然形态学存在差异,但基因型相同,同属镰刀属内生真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小花棘豆中存在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我国西部草场危害最为严重的5种疯草中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其分布,分析疯草内生真菌的遗传规律。本研究对采自青海和内蒙古的小花棘豆、变异黄芪、黄花棘豆、急弯棘豆和甘肃棘豆等疯草样品,分不同部位对疯草内生真菌进行常规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所得菌种进行种属鉴定。结果显示,从我国西部草场5种疯草中分离出10种内生真菌,即小双胞腔菌、层出镰刀菌、拟青霉菌、子囊菌、球状茎点霉菌、细链格孢菌、砖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焦曲霉和褶皱裸孢壳菌,其中镰刀属和青霉属内生真菌为优势菌种,分别占所有菌种分离总数的21.1%和37.3%。结果表明,我国西部疯草中存在多种内生真菌,不同生态环境中的优势菌种存在一定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讨有毒植物披针叶黄华内生真菌种类与种群分布情况,本试验以采自青海的披针叶黄华为试验材料,用表面消毒法对样品消毒后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结合形态学鉴定和5.8S rDNA-ITS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应用MEGA7.0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从披针叶黄华中共分离获得29种内生真菌,分属于7纲、9目、11科、12属。披针叶黄华内生真菌总相对分离频率为79.31%,其中,叶的内生真菌种类最多(41.38%),茎次之(37.93%),种子(13.79%)和根(6.90%)相对较少;根据系统发育分析,所有内生真菌分属于两大种群,种群间亲缘关系较近。综上表明,披针叶黄华内生真菌种类丰富,青霉属是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云南民间药用植物青阳参的根、茎和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分类鉴定。方法:利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通过显微形态观察分类鉴定。结果:从植物根、茎和叶中共分离获得34株内生真菌,其中25株真菌经鉴定归属为5目,7科,12个属。结论:结果表明青阳参植物内生真菌存在多样性,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组成与种群分布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及河西走廊弃耕地上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的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及幼苗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亲代进行了去雄蕊和去花瓣处理延迟了子代幼苗的出土时间,同时,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幼苗返青率、叶面积及地上生物量都显著降低,但出苗率显著增加,此外,这些性状受亲代处理与家系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表明露蕊乌头幼苗生长特性有很强的遗传变异,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2)即将进入繁殖期的幼苗主要性状不受家系的影响,表明母本对露蕊乌头苗期性状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毛序棘豆中内生真菌的种属及种群分布情况,对采集于甘肃省通渭县毛序棘豆样品,运用表面消毒法消毒样品后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采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所得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通过MEGA5.05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从毛序棘豆(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9株,经鉴定,分属于4纲、5目、6科、10属;其中茎的分离率(39.13%)最高,根(23.91%)次之,叶(11.11%)最少;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和镰刀菌属(Fusariumsp.)是毛序棘豆内生真菌的优势菌属,其相对分离频率分别为27.59%和17.24%;木霉菌属(Trichodermasp.)为毛序棘豆内分布最广泛的菌属,在根、茎、叶中均有分布;将所得菌株作系统进化分析,并根据其亲缘关系远近分为Ⅰ和Ⅱ两大种群。本试验结果表明,毛序棘豆内生真菌数量、种类与种属分布存在明显组织差异,茎是内生真菌侵染和定植的主要部位且真菌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马文静  赵颖  魏小红  曹丽 《草地学报》2018,26(1):231-237
露蕊乌头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自然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极低。本试验以露蕊乌头种子为材料,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溶液浸种,探讨GA3浸种对露蕊乌头种子破眠及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GA3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其中1 000 mg·L-1 GA3处理下种子的萌发率达到最大值,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为91.66%和95.67%。黑暗比光照条件下露蕊乌头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72.19%、26.58%、32.60%。与对照相比,1 000 mg·L-1 GA3浸种可提高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提高SOD、POD及CAT的活性,可见适宜浓度的GA3浸种可有效促进露蕊乌头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酿酒葡萄‘赤霞珠’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本文采用贴片法对采自4个不同生境的 ‘赤霞珠’叶片可培养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采自四个生境的600个‘赤霞珠’叶片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583株,归属于42个种22个属,其中链格孢属和黑孢属为优势属。德钦和石河子两地内生真菌分离率比较高, 大于1。而丘北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较其他生境高,为2.20。三种叶片中嫩叶的内生真菌的分离率和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成熟叶和老叶的。对不同生境‘赤霞珠’叶片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酿酒葡萄‘赤霞珠’叶片内生真菌菌群丰富存在一定的宿主专一性, 但多样性偏低。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3种有毒植物露蕊乌头,铁棒槌和马先蒿的4种溶剂的提取物对粘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露蕊乌头甲醇、乙醇提取物对粘虫均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LC50分别为3.63、5.79g/L;露蕊乌头甲醇提取物,马先蒿丙酮提取物和铁棒槌甲醇提取物对粘虫的胃毒活性表现较强,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2.13,2.82和3.22g/L,马先蒿和铁棒槌的石油醚提取物对粘虫无胃毒活性。3种植物的4种溶剂的提取物对粘虫均表现出一定的拒食活性,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拒食活性都较高,露蕊乌头甲醇提取物对粘虫的拒食活性明显高于其他提取物,当质量浓度达到0.2g/mL时,拒食率为97.6%。而3种植物石油醚提取物的拒食活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主要疯草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明中国西部草地主要疯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其分布,并通过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筛选,为疯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将采自青海和内蒙古草地的小花棘豆、黄花棘豆、甘肃棘豆、急弯棘豆、兰花棘豆和变异黄芪,运用表面消毒法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和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种属鉴定,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分析其亲缘关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为测试菌株,用纸片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中国6种主要疯草中分离获得265株内生真菌,合并得到38株,30株分属12科19属,8株未确定科。其中镰刀菌属、链格孢属和拟青霉属是优势种群,分别占总菌株的16.98%、11.32%和9.81%;系统发育分析显示,38株内生真菌绝大部分具有较高亲缘关系,仅少数亲缘关系偏低,其亲缘关系的远近受疯草种类、部位及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抑菌试验结果表明,38株内生真菌有29株次生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测试病原菌有抑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76.32%,其中有2株次生代谢产物对4种测试病原菌均有较强抑菌作用。中国西部草地疯草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不同生态地域的疯草内生真菌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其次生代谢产物中存在丰富的天然抑菌活性物质,可作为筛选抑菌活性物质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14.
甘肃棘豆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采集于青海省祁连县甘肃棘豆的茎和叶部表面消毒后分别置于黑暗和光照条件以及PDA和BDA 2种培养基上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鉴定种属,并计算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629块植物样品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433株,分属9个科15个属28种,不同的培养条件下优势菌属不同;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香农-维纳指数(H)为1.99,均匀度指数(E)为0.60,辛普森指数(D)为0.257。结果表明,采集于青海省祁连县的甘肃棘豆内生真菌多样性比较丰富,可为今后深入探讨甘肃棘豆内生真菌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并为产苦马豆素目标菌株的筛选,提供丰富的内生真菌后备菌株。  相似文献   

15.
植物内生菌是产生新型抗生素的微生物资源。试验欲从中草药葎草中分离具有抗致病菌的内生真菌,为防治畜禽疾病提供新型抗菌药物的微生物来源。试试从葎草中分离出21株内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SS3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该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内生真菌SS3具有镰刀菌属的表型特征,经过rDNA的ITS序列(GenBank登录号:JF262912)分析,该菌与镰刀菌属的同源性达到了99%。本试验首次分离药用植物葎草的内生真菌,其中具有抗菌特性的内生真菌SS3经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其属于子囊菌亚门[Amon Ascomycetes]、镰刀菌属[Fusarium]。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其种属分布特点,进一步揭示瑞香狼毒内生真菌与毒性物质合成、化感作用以及抗逆性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对采自4省5个地区瑞香狼毒的茎、叶、花部位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种属。结果表明,瑞香狼毒中共分离到21株内生真菌,19株菌分属7纲8目9科8属,2株未鉴定种属,所有从瑞香狼毒分离到的内生真菌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sp.)8株,占总分离菌株的42%,为瑞香狼毒的优势菌株,除1株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 sp.)和8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sp.)外,其余菌属均首次从瑞香狼毒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西藏藏沙蒿内生真菌种类与种群分布情况,对采集自西藏曲水的藏沙蒿样品表面消毒后进行内生真菌分离,并采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通过MEGA7.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藏沙蒿内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从其根、茎、叶和花组织中共分离到48株真菌,总相对分离频率为85.42%。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 sp.)在上述组织内均存在,分布最为广泛,而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在藏沙蒿植株内分离频率最高,是藏沙蒿内生真菌的优势菌属。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丰富蒿属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也为藏沙蒿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明有毒植物翠雀的内生真菌种类,作者采用表面消毒法分离,运用形态学鉴定,采用ITS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了其内生真菌的种类。结果显示,从翠雀植物中分离得到22种内生真菌,将其根据亲缘关系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主要分为Ⅰ和Ⅱ两大种群,分属于6纲、6目、6科、7属,其中,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sp.)为优势菌(占分离菌株数的31.82%,主要分布于花和叶中),内生真菌在花中分布最普遍(占分离菌株数的40.91%),其次,为叶(31.82%)、根(22.73%)和茎(4.55%)。结果表明,翠雀内生真菌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普遍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急弯棘豆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我国青海主要疯草类植物——急弯棘豆中是否含有内生真菌,本研究对采自青海的急弯棘豆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到的内生真菌菌株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的急弯棘豆样品中共分离获得3株内生真菌,分别命名为EFJ-3、EFJ-4和EFG-8,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这3株内生真菌分别为分层镰刀菌、褶皱裸孢壳菌和焦曲霉。结果提示,我国青海地区急弯棘豆植株中存在多种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20.
采用虫体浸渍法和叶碟浸渍法测定了甘肃天然草地30种有毒植物提取物对菜粉蝶4龄幼虫的拒食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铁棒锤、贝加尔唐松草、灰绿黄堇、黄帚橐吾、冷蒿(小白蒿)、骆驼蓬和狼毒甲醇提取物对菜粉蝶4龄幼虫具有很强的拒食和触杀作用,48 h的拒食率为82.23%~100.00%,触杀死亡率为80.00%~94.12%;露蕊乌头、青藏大戟、狼毒大戟和泽漆甲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拒食作用,48 h的拒食率为95.14%~97.62%。综合分析,铁棒锤、贝加尔唐松草、灰绿黄堇、黄帚橐吾、冷蒿(小白蒿)、骆驼蓬、狼毒、露蕊乌头、青藏大戟、狼毒大戟和泽漆11种有毒植物具有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