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池金线鲃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6年对滇池金线鲃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滇池金线鲃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滇池周围的涌泉、溶洞和溪流有滇池金线鲃分布,在滇池中绝迹.有滇池金线鲃生活的水体中均有镰刀藓.滇池金线鲃以昆虫和小鱼为主要食物,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为其繁殖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又名金线鱼、油鱼,属于鲤形目金线鲃属,为野生濒危物种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国家级保护动物。金线鲃是云南多见的名贵鱼类,种类多,有滇池金线鲃、尖头金线鲃、易门金线鲃等。云南的金线鲃以滇池金线鲃较为出名,但由于滇池的水体污染严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野生滇池金线鲃已基本灭绝。通过开展鱼类资源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金线鲃在境内种群衰退严重,濒临灭绝,水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好金线  相似文献   

3.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Regan,1904),又名小洞鱼,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营半洞穴生活,是滇池流域的特有种,分布于滇池及其流域所在河流、溶洞、暗  相似文献   

4.
  锋等 《科学养鱼》2014,(4):10-11
<正>曲靖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qujingensis),又名金线鱼、油鱼,其分类地位为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金线鲃仅分布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质部分地区,云南多见的名贵鱼类,种类多,有滇池金线鲃、尖头金线鲃、易门金线鲃等。本课题组于2007年开始搜集金线鲃,开展仿生态养殖,进行人工驯化。2010年开始人工繁殖试验,2011年取得成  相似文献   

5.
<正>滇池金线鲃地方名金线鱼、小洞鱼,主要分布于云南滇池水域,为云南特有高原淡水鱼类,在云南重点培育推广。本试验在滇池金线鲃鱼种池种植沉水性植物金鱼藻,利用金鱼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净化养殖水体环境,为滇池金线鲃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其目的在于探索一种滇池金线鲃的池塘健康养殖模式,为其推  相似文献   

6.
正滇池金线鲃曾是滇池流域的经济鱼类,是滇池沿岸渔民的主要渔获对象,因其肉质鲜美被列为"云南四大名鱼"之首。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酷渔滥捕、围湖造田、水质污染和盲目引种,其种使群数量急剧下降,1986年已在滇池湖体消失,仅在湖周少数支流的溪流和泉池中保存有少量个体。1989年,滇池金线鲃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这一珍稀濒危物种,2000年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始对滇池流域滇池金线鲃的数量、分布、栖息地、摄食生态及  相似文献   

7.
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为云南滇池特有鱼类,选用滇池金线鲃作为椭圆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elliptica)的寄生鱼,并对第1次和第2次寄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钩介幼虫主要寄生在鳍条(背鳍、胸鳍、腹鳍和尾鳍)以及鳃丝上,也有少量个体寄生在颌须、鼻瓣膜、...  相似文献   

8.
继滇池金线鲃之后,抚仙金线鲃的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为研究抚仙金线鲃的生活史和保护该物种免于灭绝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抚仙金线鲃俗称“波罗鱼“,金线鲃属,为抚仙湖名贵特有鱼  相似文献   

9.
根据传统形态度量学和框架结构形态学法测量了15月龄的杂交F1代(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以及滇池金线鲃(S.grahami)和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的10项传统可量性状数据和24项框架结构数据以及鳍条、侧线鳞和脊椎骨等可数性状数据。并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法(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三者的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者的可数性状差别不大,杂交F1代体表花纹与双亲相比发生一定变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代的形态与母本滇池金线鲃形态较为相似。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3种鱼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较高(90%,90%,100%)。主成分分析结果及主成分散点图显示:三者均有重叠区域不容易从形态上清楚分开,但杂交F1代明显更接近母本滇池金线鲃。结合方差分析和主成份分析发现杂交F1代与双亲不同的性状主要集中在头部和尾部。  相似文献   

10.
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为云南滇池特有鱼类,选用滇池金线鲃作为椭圆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elliptica)的寄生鱼,并对第1次和第2次寄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钩介幼虫主要寄生在鳍条(背鳍、胸鳍、腹鳍和尾鳍)以及鳃丝上,也有少量个体寄生在颌须、鼻瓣膜、鳃盖及体侧。每1尾滇池金线鲃的鳃内大约可寄生140个钩介幼虫。在整个鱼体上的平均寄生量为194个/尾,单位体长的寄生数量为28.6个/cm。二次寄生时,在寄生部位上没有变化,但在寄生数量上,除鳃丝上的寄生数量没有减少外,其它部位上的寄生数量均有显著的减少。本研究选用土著鱼类作为贝类的寄生性鱼类,为研究土著鱼类在贝类繁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及珍稀物种的保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和车轮虫(Trichodina spp.)对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和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及其杂交F1代分别进行了两次人工感染实验。18月龄的杂交F1代、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和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感染小瓜虫后平均死亡率分别为(50.00±11)%、(56.70±23)%、(80.0±18)%。经方差检验杂交F1代死亡率显著低于父本西畴金线鲃。6月龄杂交F1代、滇池金线鲃、西畴金线鲃感染车轮虫后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40.56±13)%、(56.11±5)%、(42.78±13)%。经方差检验杂交F1代死亡率显著低于母本滇池金线鲃。在感染小瓜虫和车轮虫后,三种鱼的死亡量均呈现激增后又显著回落的趋势,死亡高峰在第4天至第7天。本次感染实验的小瓜虫和车轮虫主要分布于病鱼体表:躯干分布最多57%~79%,其次为鳍12%~28%,头部分布较少4%~15%。与本研究中车轮虫几乎于鳃丝无分布(0%~3%)不同,有大约10%~20%的小瓜虫分布于鳃丝上。  相似文献   

12.
<正>云南光唇鱼和滇池金线鲃均是地方土著品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云南特有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为开展云南光唇鱼和滇池金线鲃的推广养殖,2018年1-7月,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寻甸县曾美仙特种鱼养鱼场开展了流水池塘混养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池塘情况:养殖基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寻  相似文献   

13.
正一、注重亲鱼培育滇池金线鲃亲鱼应单池培育,适当搭配少量云南光唇鱼。云南光唇鱼为植食性鱼类(主要以丝状藻为食),摄食能力强,一般在水体中上层摄食配合饲料。滇池金线鲃因其半洞穴性栖息习性,对光线敏感,在水体中下层摄食。亩放规格50~80克/尾的滇池金线鲃200~300千克,搭配2龄云南光唇鱼150~200尾或3~4龄云南光唇鱼50尾。夏秋季水温较高,应加强饲料投喂,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左  相似文献   

14.
脂肪酸合成酶(FASN)是动物体内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逆转录PCR和RACE技术获得鲤Cyprinus carpio FASN全长cDNA序列为8 927bp,开放阅读框7 533bp,编码2 511个氨基酸。FASN蛋白质相对分子量274 145.67D,理论等电点(PI)为6.10。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鲤FASN基因与其他鱼类同源性为75.13%~95.34%,与人同源性为61.8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鲤FASN氨基酸序列与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a聚为一支,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果表明:FASN基因鲤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血液中最低。鲤FASN基因的获得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鲤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及脂肪发育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廖燕平 《内陆水产》2002,27(1):26-27
水蛭又名蚂蟥,种类很多。但目前人工养殖的多为宽体金线蛭。水蛭是传统的中药材,在医学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已成为特种水产养殖中的一个新的热点。1宽体金线蛭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宽体金线蛭体长而扁平,呈纺锤形。体重一般15克左右,最大体重可达50克。背面大多为暗绿色,纵向有5条由黄黑斑点组成的“金线”,背中一条最为明显。腹部为淡黄色,杂有许多不规则的茶绿色斑点。宽体金线蛭性情温顺,不吸食人畜血液,以活体螺蚌的软体部分为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于11月份进入冬眠期,次年的3月下旬结束冬眠。出土后大多…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鉴定滇池鲤(Cyprinus carpio)年龄的适宜材料,对4种年龄鉴定材料(耳石、鳞片、胸鳍条和鳃盖骨)的形态和年轮标志进行了描述,并对这4种钙化组织鉴定鲤年龄的一致性进行了探讨。2013年5、6、8-11月以及2014年3-7月,使用拖网采集云南滇池鲤584尾,体长范围7.5~50.5 cm,体重范围17.2~3 211.3 g。其中耳石采集于584尾样本,鳃盖骨和鳞片分别采集于276尾样本,胸鳍条采集于274尾样本。微耳石磨片轮纹清晰,在反射光下呈明暗相间的条纹,年龄标志明显。同一鉴定者2次年龄读数的吻合率,微耳石磨片轮最高(88.0%),鳞片次之(84.1%),胸鳍条和鳃盖骨则分别为73.7%和72.1%。2次读龄的平均误差百分比,微耳石磨片和鳞片较小,分别为2.6%和2.9%;胸鳍条和鳃盖骨较高,分别为4.7%和5.9%。以微耳石磨片年龄读数为基准,鳞片年龄读数与其吻合率最高(77.5%),平均变异系数最低(6.14%);鳃盖骨和胸鳍条与其吻合率分别为61.9%和56.2%,平均变异系数均超过12%。综合分析认为,耳石是滇池鲤年龄鉴定的最佳材料,鉴定4龄以下个体年龄时可使用鳞片,鳃盖骨和胸鳍条则不适于滇池鲤的年龄鉴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封闭循环过滤式鲤繁育的工艺流程及设施;鲤亲鱼不经培育的早繁及孵化方法;鲤乌仔头的培育及开口饵料的解决办法;并用多级综合处理的方法解决水质净化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可使吉林省鲤产卵期由5月下旬提前到4月下旬。  相似文献   

18.
当您驱车或乘车沿着321国道前往广东肇庆途中,特别是在鼎湖区路段.就会看到巨幅写着“喜有此鲤”的广告牌,画面上品牌代言人笑呵呵地捧着一条金光灿灿的大鲤鱼,它向大家推介的就是肇庆名特水产品——金线文[山乃]鲤。  相似文献   

19.
天然免疫系统是硬骨鱼类抵抗病毒感染的主要防御系统,三重基序(tripartite motif, TRIM)蛋白家族作为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病毒感染的免疫网络调控,其中,TRIM25已被证实在多种鱼类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鲤(Cyprinus carpio) trim25基因的16个拷贝进行了序列进化分析、共线性分析和功能域结构分析,并比较了各拷贝在组织中的表达和顺式调控位点的差异。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均显示,位于鲤11和12号染色上、结构完整的TRIM25的2个拷贝与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和斑马鱼(Danio rerio)的TRIM25蛋白结构高度相似,与鲤科鱼类以外的其他物种的结构差异较大。基因共线性结果显示,trim25基因上下游基因在不同物种的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鲤TRIM25蛋白的结构分析显示,在鲤TRIM25的16个拷贝中,有6个拷贝具有完整功能结构域,其中,各有5个拷贝在鲤的肝与脑组织中高表达。在构建的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QTL)调控网络中,在肝和脑组织中分别筛选到5个和17个顺式调控trim25基因表达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本研究对鲤trim25基因多个拷贝的序列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鲤与其他物种TRIM25的序列、进化关系和共线性相似度进行了比较,揭示了鲤trim25各拷贝间的结构多样性和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出了可能调控trim25基因表达的SNP位点,为今后研究鲤TRIM25相关的调控和抗病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资源生态研究室李捷助理研究员、李新辉研究员命名的鱼类新物种细身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cilis LiLi)在《淡水鱼类学探索》(Ichthyological Exploration of Freshwaters)上发表,其照片成为该刊当期封面。该物种由科研人员在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采集于广西贺州地区一个洞穴中,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金线鲃属鱼类是我国特有的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喀斯特地貌的溶洞中。由于其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