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讨养殖环境中氨气不同程度的聚集对肉鸡福利状况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743.6±8.2g)的爱拔益加(AA)肉鸡320只,平均分在4个呼吸舱中饲养,网上平养,舱内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0、25、50、75mg·kg-1。42日龄时对各处理肉鸡的福利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氨气处理对肉鸡死亡率与羽毛清洁度评分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肉鸡的脚垫评分、跗关节评分及步态评分(P0.05)。氨气浓度为75mg·kg-1处理的鸡只脚垫及步态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P0.05)。暴露于75mg·kg-1氨气浓度下的肉鸡跗关节损伤程度显著高于50mg·kg-1处理(P0.05),50mg·kg-1处理下的肉鸡跗关节损伤程度显著高于0和25mg·kg-1处理(P0.05)。由此可见,舍内氨气的积聚会影响肉鸡的福利水平。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出现羽毛污损、足跗关节及脚垫感染、跛行、行走不稳等状况的几率和程度加大。为保证肉鸡的健康和福利,鸡舍内氨气浓度最好控制在25mg·kg-1以内。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包被苯甲酸对肉鸡腿部健康和垫料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2 4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颗粒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500 g/t包被苯甲酸。试验期为35 d。35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抓取10只肉鸡进行脚垫和跗关节评估;收集各个重复垫料样品进行垫料湿度、p H和总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饲粮添加500 g/t包被苯甲酸显著降低了肉鸡的脚垫和跗关节损伤程度(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垫料的p H和总氮含量(P0.05),对垫料湿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包被苯甲酸可降低肉鸡脚垫和跗关节损伤,同时改善垫料的理化性质,提高肉鸡饲养过程中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养密度与高蛋白质(前期23%,后期2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公母分饲肉鸡生长性能和腿部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2(性别)×2(饲养密度)×3(饲粮代谢能水平)三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日龄罗斯308(Ross 308)肉鸡公雏1 872只和母雏2 160只,随机分成12个组,每组8个重复。试验设高、低2个饲养密度,以出栏体重计,分别为42[高饲养密度(HSD),16公/m2或18母/m2]和26 kg/m2[低饲养密度(LSD),10公/m2或12母/m2]。试验饲粮分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35日龄)2个阶段配制,饲粮代谢能设高、中、低3个水平,其中,高代谢能(HME)水平饲粮前期和后期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81和13.23 MJ/kg,中代谢能(MME)水平饲粮前期和后期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8和12.60 MJ/kg,低代谢能(HME)水平饲粮前期和后期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55和11.97 MJ/kg。结果表明:1)饲养密度与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1~21日龄时,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HSD组平均日增重的增加幅度和料重比的降低幅度均小于LSD组;22~35日龄时结果正好相反。性别与饲养密度对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饲养密度增加,公鸡平均日采食量的降低幅度大于母鸡。2)HSD极显著降低肉鸡的胸肌率(P0.01),母鸡的胸肌率和腹脂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的腿肌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LSD组肉鸡的腿肌率降低,而HSD组基本不变。3)高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降低肉鸡的脚垫损伤评分(P0.01),公鸡的步态评分和脚垫损伤评分显著高于母鸡(P0.05),垫料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与饲养密度对肉鸡的脚垫损伤评分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HSD组脚垫损伤评分的降低幅度大于LSD组。以上结果表明,高饲养密度降低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增加料重比;35日龄前,公鸡比母鸡的空间需求更高;提高高蛋白质饲粮的代谢能水平可以缓解HSD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脚垫健康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丁酸钠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福利状况的影响,选用336只21日龄苏禽黄鸡(公雏),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基础饲粮添加500 mg/kg微囊丁酸钠的试验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鸡,饲养密度为19只/m2,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丁酸钠对高密度饲养黄羽肉鸡21~56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死亡率影响显著(P0.05),对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丁酸钠可显著改善高密度饲养黄羽肉鸡羽毛污染、肘关节肿大(P0.05)。由此可知,在饲粮中添加500 mg/kg微囊丁酸钠可以降低肉鸡死亡率并改善肉鸡的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讨饲喂或鸡舍喷洒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对肉鸡福利状况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AA肉鸡300只,随机分在3个处理中,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网上平养。处理1为对照组,饲喂玉米一豆粕基础日粮;处理2为饲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制剂200mg/kg;处理3为喷洒组,在鸡舍空气中喷洒复合芽孢杆菌喷剂。41日龄时对各处理肉鸡的福利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饲喂组和喷洒组肉鸡试验期没有出现死亡,而对照组的死亡率为3%,各组间肉鸡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肉鸡羽毛清洁度与步态评分结果优劣次序为:喷洒组〉饲喂组〉对照组;饲喂或喷洒芽孢杆菌的肉鸡脚垫评分都优于对照组;从跗关节损伤度来看,各处理组评分结果优劣程度为:对照组优于喷洒组,喷洒组优于饲喂组。试验结果显示,在AA肉鸡日粮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制剂或在鸡舍中喷洒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鸡的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养模式对肉鸡生长性能、行为、步态评分及羽毛状况的影响。将200只7日龄混合性别的健康817白羽肉鸡随机分成笼养组与地养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地养组饲养密度为10只/m~2,笼养饲养密度为20.4只/m~2。试验期42 d。每2周测定各组肉鸡的体重和采食量,每周观察各组行为;在第4、6周进行恐惧试验;第7周测定步态评分和羽毛评分。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与笼养组肉鸡相比,地养组肉鸡表现更多的行走行为和舒适行为(梳羽、伸展、觅食和沙浴),而饮水和趴卧行为较低(P<0.05)。地养组肉鸡的采食、饮水和站立行为在6~7周较笼养组低(P<0.05);趴卧行为在2~3周和4~5周较低,在6~7周则较高(P<0.05)。在第2~3周和第6~7周,地养组肉鸡采食量、体重和平均日增重较笼养组均增高(P<0.05)。在羽毛状况方面,地养肉鸡肛门羽毛得分较笼养肉鸡差,其他部位无显著差异。2组间步态评分无差异。在恐惧试验中,地养组肉鸡在第4周时紧张性不动状态持续时间更短(P<0.05)。这些结果表明地养模式提高了肉鸡的生长性能,增加了一些重要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对肉鸡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200只1日龄AA~+白羽雄性商品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按照NRC(1994)标准推荐的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饲喂降低3%粗蛋白水平的日粮,前期各试验组肉鸡饲喂分别添加0.1%DL-蛋氨酸(DLM)、0.22%L-赖氨酸(Lys)和0.1%DLM+0.22%Lys的日粮,后期各试验组肉鸡饲喂分别添加0.1%DLM、0.26%Lys和0.1%DLM+0.26%Lys的日粮。试验分为生长期(1~21日龄)和育肥期(22~42日龄)两个阶段,共42 d。结果表明: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极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清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显著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极显著或显著降低血清及肝脏中丙二醛(MDA)和抑制羟自由基(·OH)含量(P0.01,P0.05);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肝脏中GSH-Px和T-AOC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血清及肝脏中SOD活性、肝脏中T-AOC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P0.01)。提示低蛋白日粮添加必需氨基酸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抗氧化性能,前期必需氨基酸添加水平为0.1%DLM+0.22%Lys,后期必需氨基酸添加水平为0.1%DLM+0.26%Lys时抗氧化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调查不同的光照周期(或光照方案)和饲养密度对肉用仔鸡生理指标(如:体重、饲料消耗、饲料转化率、屠宰性状和部分应激参数)的影响。试验选用480羽1日龄人工孵化的雄性肉鸡,将其置于采用不同光照方案的3个鸡舍中(持续光照组:24 h光照;常规光照组:16 h光照-8 h黑暗;间歇光照组:4 h光照-2 h黑暗,并轮换进行)。每个光照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有2个不同的饲养密度(正常饲养密度:12羽/m2,高饲养密度:20羽/m2),试验为期42 d。试验结束时,光照周期和饲养密度对肉鸡增重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但仅光照周期会显著影响肉鸡的饲料消耗(P0.05)。这两个因素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光照方案会显著影响肌胃、血液、羽毛的相对重(P0.05),极显著影响胸肌的相对重(P0.01)。饲养密度会显著影响心脏的相对重量(P0.05),极显著影响全大腿重(P0.01)。试验结束时,可以确定光照周期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的强直静止和胫骨软骨发育不良无显著影响(P0.05)。然而,饲养密度对肉鸡步态评分值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对肉鸡体内嗜异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值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生长性能、微量元素代谢和血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720羽1日龄科宝(Cobb-500)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行业标准组: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33—2004添加铜、铁、锌和锰。NRC标准组:按照NRC(1994)推荐量添加铜、铁、锌和锰。NRC比例组:实测基础饲粮中铜、铁、锌、锰的含量,以过量最多的铜(相对于NRC标准)的倍数补齐其余3种元素。相对生物学效价组:假设基础饲粮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为额外添加硫酸盐的30%,对其含量进行校准后按照NRC比例组的方法添加。微量元素都以硫酸盐形式添加,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不同微量元素添加模式未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死亡率造成显著差异(P0.05)。2)21日龄时,NRC比例组肉鸡十二指肠铜转运蛋白1(Ctr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NRC比例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十二指肠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42日龄时,NRC标准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十二指肠DMT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各组间21和4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锌转运蛋白1(Zn T1)和锌转运蛋白5(Zn T5)的mRNA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21日龄时,NRC比例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42日龄时,与相对生物学效价组相比,NRC比例组肉鸡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4)粪便中微量元素浓度和饲粮的微量元素添加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由此可见,从微量元素吸收效率和肉鸡血浆抗氧化性能来看,考虑基础饲粮微量元素相对生物学效价并按NRC比例添加是更适宜的添加模式,同时减少了粪便中微量元素的排泄。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对AA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液脂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屎肠球菌替代抗生素在肉鸡日粮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最适添加量。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公仔鸡600只(50g/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ANT)饲喂基础日粮+0.1%金霉素;3个屎肠球菌试验组(LEF、MEF和HEF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200mg/kg屎肠球菌。试验分2期,分别为1~21日龄(前期)和22~42日龄(后期)。结果显示:(1)各试验组肉鸡生长性能与CON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从饲养全期看,MEF组和HEF组AA肉鸡的死淘率最低。(2)在饲养后期,与CON组相比,MEF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MEF组脾脏指数有提高的趋势(0.05P0.1)。(3)在饲养前期,与CON组和ANT组相比,LEF组和HEF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ANT组相比,LEF组和MEF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ON组相比,MEF组和HEF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与ANT组相比,添加屎肠球菌试验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饲养后期,与CON组和ANT组相比,LEF组肉鸡血清中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LEF组和MEF组HDL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在肉鸡饲养中,添加屎肠球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死淘率,并有促进免疫器官发育的趋势,还具有一定的降低血脂的作用。综合考虑,建议在AA肉鸡日粮中添加100mg/kg屎肠球菌。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饲养密度条件下饲粮中添加硫辛酸(LA)对肉鸡血清指标、行为及骨骼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530只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3组,即常规饲养密度组(ND组,15只/m^2,饲喂基础饲粮)、高饲养密度组(HD组,18只/m^2,饲喂基础饲粮)和高饲养密度+LA组(HD+LA组,18只/m^2,在基础饲粮在添加300 mg/kg LA),每组6个重复。试验期为3周。结果表明:1)与ND组相比,HD组肉鸡血清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下降(P<0.05),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以及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NOX)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上升(P<0.05)。2)与ND组相比,HD组肉鸡行走、梳翅、采食频次与时间占比显著降低(P<0.05),而饮水频次以及饮水和趴卧时间占比显著升高(P<0.05)。3)与ND组相比,高饲养密度显著降低肉鸡胫骨与股骨直径、重量、密度、强度以及钙、磷、灰分和矿物盐含量(P<0.05)。4)与HD组相比,HD+LA组肉鸡血清钙含量和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CORT含量以及NOX和MPO活性显著下降(P<0.05);采食频次和时间占比显著增加(P<0.05),饮水频次和趴卧时间占比显著降低(P<0.05);胫骨质量以及钙、磷含量与股骨密度、强度和钙含量显著上升(P<0.05)。综上所述,高饲养密度致使肉鸡发生氧化应激,改变了肉鸡行为,并使肉鸡骨骼质量下降,而饲粮中添加LA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饲养密度对肉鸡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选择21日龄健康的AA肉公鸡816只,研究环境富集材料对不同饲养密度条件下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饲养密度)×2(环境富集材料)设计,每个处理4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肉鸡日增重和采食量极显著地降低(P<0.01),料肉比明显增加(P<0.01),添加环境富集材料除能使高饲养密度组的死亡数大幅度降低外,对生产性能的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P>0.01);添加环境富集材料能使不同饲养密度水平下饲养的肉鸡的腹脂率明显下降(P<0.05)。研究表明:高饲养密度降低了肉鸡的日增重和采食量,增加了料肉比;在肉鸡舍中添加环境富集材料降低了肉鸡的腹脂率,且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屠体率。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 440只21日龄苏禽黄羽肉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8(LSD组)、16(MSD组)和24只/m2(HSD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面积为10 m2/间。试验期为21 d,从22~42日龄。结果表明:降低饲养密度能极显著增加42日龄黄羽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1)。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LSD组黄羽肉鸡肝脏重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胸腺重和胸腺率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LSD组和MSD组腿肌系水力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由此可知,适当降低饲养密度能够改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综合这3方面结果,16只/m2饲养密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评估高维生素水平和饲养密度对生长猪生产性能、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次试验采用2(2个维生素水平)×3(3个饲养密度)因子试验设计,试验设计共192头生长猪(23.1±0.95kg;63日龄),试验持续时间36d。生长猪被分配到3个不同饲养密度(0.64m~2/猪、0.48m~2/猪、0.38m~2/猪)的处理组中,日粮包括对照组(NRC水平)和高水平维生素组(维生素2倍对照组)。试验数据表明,生长猪的ADG和ADFI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高水平维生素组的G/F比对照组低5%(P0.05);高水平维生素对干物质和氮的表观肠道消化率有负影响(P0.05)。此外,试验结束时,生长猪血液中皮质醇浓度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同时高水平维生素降低了血液中皮质醇浓度(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WBC浓度呈线性降低状态(P0.05)。试验数据表明,饲养密度的主效应与日粮维生素水平不存在直接的紧密相关性。试验结果显示,两倍添加维生素不能提高饲养密度高组的生产性能,但血液中皮质醇浓度会降低,且氮的消化率会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选择21日龄健康的AA肉公鸡 816只,研究环境富集材料对不同饲养密度条件下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饲养密度)×2(环境富集材料)设计,每个处理4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肉鸡日增重和采食量极显著地降低(P<0.01),料肉比明显增加(P<0.01),添加环境富集材料除能使高饲养密度组的死亡数大幅度降低外,对生产性能的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P>0.01);添加环境富集材料能使不同饲养密度水平下饲养的肉鸡的腹脂率明显下降(P<0.05).研究表明:高饲养密度降低了肉鸡的日增重和采食量,增加了料肉比;在肉鸡舍中添加环境富集材料降低了肉鸡的腹脂率,且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屠体率.  相似文献   

16.
杨仕群  阳刚  舒刚 《中国饲料》2021,1(6):41-45
文章旨在研究高密度饲养条件下肉鸡日粮添加黄连提取物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将640只平均体重为(42.12±0.16)g的肉鸡随机分为4组(T1~T4),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T1组肉鸡在高密度(20/m2)下饲喂基础日粮,T2组肉鸡在正常饲养密度(10只/m2)下饲喂基础日粮,T3组肉鸡在高饲养密度下饲喂基础日粮+20 mg/kg黄连提取物,T4组在正常饲养密度(10只/m2)饲喂基础日粮+20 mg/kg黄连提取物。在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结束后分析相关指标。结果:T4组22~42 d肉鸡平均日增重、22~42 d和1~42 d采食量最高(P<0.05),而T1组1~42 d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最低(P<0.05)。T1组肉鸡法氏囊重量分别较T2~T4组显著降低了18.53%、17.42%和18.89%(P<0.05)。T4组肉鸡血清SOD和T-AOC活性最高(P<0.05),但血清丙二醛含量较T1组显著降低了29.04%(P<0.05)。T1组肉鸡回肠大肠杆菌数量最高,分别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7.22%、6.93%和8.10%(P<0.05),但T1组肉鸡回肠乳酸杆菌数量较其他组显著降低了14.21%、15.74%和17.62%(P<0.05)。T4组肉鸡回肠双歧杆菌数量较T1组显著提高了5.41%(P<0.05)。结论:在高饲养密度条件下肉鸡日粮中添加20 mg/kg黄连提取物可以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有益菌数量,提高血清抗氧化指标,降低氧化应激。 [关键词]黄连提取物|饲养密度|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血清生化  相似文献   

17.
10年前,人们就认识到生物素能促进肉鸡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以及降低脂肪肝肾综合症(FLKS)引起的死亡。英国曾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170μg有效生物素,使肉鸡生长加快。铁丝网上饲养的肉鸡,其生物素需要量可高至190μg/kg。近年来,饲料中添加生物素的措施在许多国家得到普及。以玉米/大豆为基础的日粮,每吨饲料添加50至100mg生物素;以小麦/大麦为基础的日粮中生物素添加量达250mg/吨。生物素的需要量与机体代谢率呈密切的正相关,并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值。肉鸡对生物素的需要量随着肉鸡新品系生长潜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两种饲养模式对肉鸡福利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64 000羽科宝500白羽肉鸡,随机平分为地面平养(I组)和网上平养(Ⅱ组)两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 000羽,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I组的肉鸡羽毛清洁度在各个周龄均优于Ⅱ组(P0.05),且随着肉鸡生长,差异极显著(5~6周龄,P0.01);I组肉鸡脚垫损伤程度低于Ⅱ组,并在5~6周龄时差异显著(P0.05);I组的肉鸡行走能力有低于Ⅱ组的趋势(5周龄,P=0.0644;6周龄,P=0.0525);I组与Ⅱ组的聚群、气促、关节损伤和避性距离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饲养方式的肉鸡平均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和死亡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比较,网上平养的肉鸡福利水平更高;不同饲养方式下对肉鸡生产性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添加茶籽饼粕对肉鸡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十二指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AA肉公鸡15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0%、0.75%和1.00%的茶籽饼粕,同时设置300 mg/kg金霉素对照组,试验期为35 d。测定21和35日龄肉鸡的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十二指肠黏膜免疫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0.50%茶籽饼粕对21和35日龄肉鸡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可显著提高21日龄血清白蛋白含量(P0.05)、十二指肠黏膜中Ig G含量(P0.01);日粮添加0.50%茶籽饼粕降低35日龄肉鸡十二指肠黏膜中IL-2、TNF-α和SIg A含量(P0.05或P0.01),但与金霉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肉鸡饲养早期可以添加茶籽饼粕,添加剂量应控制在0.50%以下。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胆汁酸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2 400只1日龄AA肉仔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处理1(公鸡)和处理2(母鸡)饲喂基础日粮,处理3(公鸡)和处理4(母鸡)饲喂添加500 g/t胆汁酸的日粮。在21和35日龄时统计生产性能。36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两只鸡静脉采血后屠宰,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及屠宰性能。结果显示:饲养前期(1~21 d),日粮添加胆汁酸显著提高了公鸡和母鸡平均体重、平均体增重和欧洲效益指数(P0.05),料肉比有降低趋势(P0.1);饲养全期,公鸡生产性能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日粮添加胆汁酸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液中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肉鸡的腿肌率(P0.05),胸肌率也有升高的趋势(P0.1),母鸡的腹脂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结果表明,胆汁酸能显著提高肉鸡前期生产性能,并且能改善肉鸡屠宰性能,对血液中脂肪代谢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