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乳酸芽孢杆菌对对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28±1)℃、盐度28下,将产乳酸芽孢杆菌制剂添加到养殖10尾凡纳滨对虾、容水200L的0.3m~3室内玻璃钢桶中,使芽孢杆菌终密度为10~4、10~5、10~6 cfu/mL,以无益生菌添加组为对照组。定期测定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含量,以及总异养菌、弧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添加芽孢杆菌各试验组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弧菌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高密度芽孢杆菌试验组(10~6 cfu/mL)养殖水体中总异养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氮含量未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添加芽孢杆菌后养殖水体中的芽孢杆菌数量在第4d后会出现下降趋势。试验还发现,在养殖后期初次投入芽孢杆菌时会引起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的短期升高。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能改善对虾养殖水体水质,可作为益生菌用于对虾养殖中。  相似文献   

2.
光合细菌对三角帆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信娣  陈瑛 《淡水渔业》2007,37(1):29-33
将红螺菌科的红假单胞菌应用于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 ingii)养殖水体,测定水化学环境因子和微生态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可稳定养殖水体pH,去除氨氮、亚硝基氮、总氮,降低COD,改变水体氮磷比;光合细菌能有效控制异养细菌、弧菌、气单胞菌数量,对真菌的增殖也有一定抑制作用,避免养殖水体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添加芽孢杆菌对池塘水体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实验组(添加芽孢杆菌池塘)与对照组(普通池塘)水体和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同时分析了两种池塘水体和底泥的理化指标。结果显示,8、9月实验组池塘水体中TN、NH_4~+-N和NO_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底泥中的NO_3~--N、NH_4~+-N、TN和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池塘水体中发酵单胞菌属(Zymomonas)、玫瑰单胞菌(Roseomonas)、脱氯单胞菌(Dechloromonas)和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细菌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这些细菌群落中,脱氯单胞菌、噬几丁质菌属有去除硝酸盐的作用,发酵单胞菌属、玫瑰单胞菌具有脱氮的功能。实验组池塘水体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水体中优势细菌群落中的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Geothermobacter、Haliscomenobacter与硝酸盐、总磷呈负相关性,与氨氮、总氮呈正相关性。研究表明,通过向池塘添加芽孢杆菌,可以改变水体中细菌群落的结构,从而实现对池塘理化因素的调节。研究结果为降低水产养殖尾水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姜松 《海洋渔业》2014,36(4):335
以受精后24 h孵化出的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耳状幼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养殖水体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糙海参苗期生长、存活、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和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影响。实验设5个处理组,每隔5 d分别向4个试验组育苗池泼洒乳酸菌(浓度为1×108cfu·mL-1)15g(G1)、芽孢杆菌(总菌数为5×109·g-1)10 g(G2)、光合细菌(浓度为1×1011cfu·mL-1)50 mL(G3)和复合菌(G4,包含光合细菌30 mL、乳酸菌10 g和芽孢杆菌3 g),对照组(C)不添加微生态制剂。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糙海参出苗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G1的体重明显大于其余试验组(P0.05),G3和G4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G4、G3、G2、C、G1,其中G2和C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微生态制剂的添加还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糙海参苗体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G3和G4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G1和G4的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苗池水质的氨氮、亚硝酸盐和COD值分别在实验第10天、20天和3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微生态制剂对糙海参苗期养殖池的总磷(TP)影响不大(P0.05)。研究结果表明,糙海参育苗池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幼体的生长,提高消化酶活性和成活率,并有改善育苗水体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角无齿蚌血清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种细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血清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12种细菌的生长具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灵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8种细菌无生长抑制作用。背角无齿蚌血清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强弱具有个体差异,抑制强度与血清的加入量直接相关,而偏高的温度会使血清的抗菌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热带地区凡纳滨对虾集约化养殖过程中排泄养殖废水的水质状况及其与养殖水体水质间的关系,对海南陵水和万宁地区对虾养殖水体和养殖废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磷酸盐、总氮、总磷、BOD5和COD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氮、磷酸盐、总氮、总磷、BOD5和COD含量分别为(1.88±0.87)、(0.70±0.42)、(0.15±0.04)、(7.00±1.70)、(0.42±0.14)、(4.11±0.69)和(4.32±0.08)mg/L。养殖废水中氨氮、亚硝酸氮、磷酸盐、总氮、总磷、BOD5和COD含量分别为(2.22±1.03)、(1.05±0.35)、(0.20±0.15)、(10.15±0.49)、(0.50±0.09)、(2.24±0.34)和(4.52±0.01)mg/L。氮磷营养盐含量养殖排泄废水高于养殖水体,差异不显著(P>0.05)。万宁地区亚硝酸盐含量养殖排泄废水显著高于养殖水体(P<0.05)。陵水地区磷酸盐和总氮含量养殖排泄废水显著高于养殖水体(P<0.05)。  相似文献   

7.
以沙塘鳢夏花培育水体为实验水体,应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的复合制剂作为养殖水体净化生物,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沙塘鳢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实验设3个浓度组,分别为300、600、900mg/m3。每隔6d测定氨氮和亚硝态氮,7d测定总氮、总磷和COD。沙塘鳢经过60d养殖后,经测量后计算增重率和成活率。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总氮,氨氮,提高沙塘鳢的增重率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蛭弧菌对养殖草鱼水体主要水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蛭弧菌对养殖草鱼水体主要水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蛭孤菌对养殖环 境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组的平均COD、NH3-N、硫化物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D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的PH值差异不显著(P> 0.05),同时提示在养殖草鱼水体中,全池泼洒10mL/m3的蛭弧菌,可有效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9.
类别序号兽药通用名批准文号适应症l戊二醛溶液20%兽药字(2朋6)110179073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2聚维酮碘溶液碘含量2%兽药字(2(X]6)110179043用于养殖水体、养殖器具的消毒;可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协同作用对刺参养殖水质及其生长、消化和免疫的影响,测定了水体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和亚硝酸盐氮(NO2--N)24 h的变化量、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体腔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SZ)的活力。结果显示,混合菌投喂组优于单一菌投喂组。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投喂浓度以1.86×105和1.75×104CFU/mL搭配时,该实验组协同作用效果最优,水体COD、NH4+-N和NO2--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刺参特定生长率最大(0.76%/d),较对照组提高56.8%,成活率亦最高(97.8%);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96.72和98.72 U/mg prot),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49%和44.82%;体腔液SOD活力最高(65.16 U/mL)。而两种菌对刺参AKP和LSZ活力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搭配合理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刺参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力,促进刺参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芽孢杆菌对草鱼养殖水质的影响,选取体重约45g的草鱼21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平行重复.对照组在水中不添加任何菌,处理组每隔7d分别向水中按照1×108 cfu/m3添加芽孢杆菌菌粉,二组均饲喂基础日粮.草鱼养殖水体水质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第28天处理组氨氮含量比对照组下降29.17%(P<0.05).亚硝酸盐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在0.39 mg/L以下.第14天时,处理组硝酸盐氮含量比对照组降低60.26%( P<0.01),在第21天和第28天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6.98%(P<0.05)和67.85%(P<0.01).处理组的总无机氮含量在21d内无显著差异,第28天时下降了15.39%(P>0.05).养殖水体pH值维持在6.8~7.6,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养殖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可降低氨氮含量,改善养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12.
噬菌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对养殖环境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组的平均COD、NH3-N、硫化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D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的pH值差异不显著(JP>0.05);池水细菌总数及致病菌的数量也随着噬菌蛭弧菌浓度的增加而发生儿何级数减少.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的免疫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水产养殖动物中普遍发生的嗜水气单胞菌病如对虾细菌性红体病、肠炎病及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业已查明,其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这类细菌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是养殖水体普遍存在的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在水温14.0-40.5℃范围内均可繁殖,以28  相似文献   

14.
1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拮抗菌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池塘养殖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肠道中分离筛选出15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拮抗菌,其中菌株S24在平板贴片试验中对供试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具有稳定和较高的拮抗作用。综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及分子序列(16S rDNA,gyrB)分析,将菌株S24确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拮抗菌S24和嗜水气单胞菌(菌株43)的共凝集率为(36.0%±4.3%)。共培养试验可见拮抗菌S24能明显抑制嗜水气单胞菌43的增殖;共培养18 h时,嗜水气单胞菌43的细胞数量达到最低。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株S24适宜作为潜在防治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专门检测发酵性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微量菌鉴系统——CDRC-菌鉴系统,鉴定水产养殖中分离自患病动物血液、肝胰腺和养殖水体的9个菌株,鉴定结果为9个菌株均为弧菌科细菌,其中4株属于气单胞菌属,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其余5株属于弧菌属,为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鱼苗的养殖水体中引入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检测水体的水质指标、鱼苗体内与免疫相关酶的酶活力、鱼苗的生长率和成活率。实验结束时,引入1.0×10^4 cfu/mL枯草芽孢杆菌实验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分别为2.72 mg/L、0.15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KP活力、抗菌活力分别达249.9 U/g prot、0.59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鱼苗成活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提高了11.0%。结果显示:适合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地改善鱼苗养殖水体的水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丁酸梭菌C2菌株对鱼类肠道致病菌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增福  吴天星  宋会仪 《水利渔业》2007,27(3):100-101,115
以枯草芽孢杆菌、硫酸链霉素为对照组,以丁酸梭菌C2菌株为试验组,运用滤纸片琼脂平板扩散法,研究了丁酸梭菌C2菌株对鱼类肠道致病菌迟缓爱德华氏菌、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丁酸梭菌C2菌株可以有效抑制这3种病原菌,并且抑制效果要明显优于硫酸链霉素。  相似文献   

18.
选取经食盐水浸浴10 d后平均体重为40 g左右的健康尼罗罗非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饲养于水族箱中.试验组按3 g/m3水的添加量投放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每2 d投放1次,试验期20 d,试验期间不换水,24 h增氧,每天两次投饵,不捞残饵,研究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对尼罗罗非鱼养殖水体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1)试验组和对照组水体的溶氧和pH值没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COD浓度均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相同时间点试验组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和COD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氨氮在第12、15和20天达到显著水平(P<0.05),亚硝酸盐氮和COD在第9、12、15和20天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养殖水体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尼罗罗非鱼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分别提高40%(P<0.05)、40.9%(P<0.05)和14.2%(P<0.05),饵料系数降低12.3%(P<0.05).  相似文献   

19.
华雪铭 《水产学报》2001,25(5):448-453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4%的芽孢杆菌,0.3%、0.6%、1.2%的硒酵母,0.2%+0.3%、0.2%+0.6%、0.2%+1.2%的芽孢杆菌和硒酵母混合物,投喂异育银鲫2个月.测定鱼体的生长和对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的抗感染能力--LD50.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芽孢杆菌对体重的增加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添加0.2%的芽孢杆菌组相对增重率比对照组增加33%.添加不同浓度的硒酵母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P<0.05),其相对增重率比对照组增加16%~31%.不同配比的芽孢杆菌和硒酵母混合物显著性提高鱼的相对增重率,但增重效果与单一添加芽孢杆菌或硒酵母相似(P>0.05).饲料中单一添加芽孢杆菌或硒酵母可以极显著地提高异育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添加效果在各芽孢杆菌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随硒酵母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P<0.01),但0.6%组和1.2%组无显著差异.混合添加芽孢杆菌和硒酵母也能极显著增强异育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感染能力(P<0.01),但添加效果不及单一芽孢杆菌;与单一硒酵母相比,抗感染能力与硒酵母的添加量有关(P<0.01),添加量增大,抗感染能力减弱(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20.
解淀粉芽孢杆菌HE活性成分鉴定及抗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E发酵液中的活性成分及抗菌特性,根据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稳定性,用PCR检测脂肽合成相关的基因,再采用UPLC-Q-TOF-MS对活性物质进一步分析;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从显微结构上来探讨其抗菌作用。稳定实验表明该菌株产生抑菌活性物质对高温、酸、碱和蛋白酶具有一定的耐受性;4对引物的扩增产物经过克隆、测序和BLAST分析,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HE基因组含有ituA、fenB、sfP、mycB的脂肽合成相关基因;液质联用分析发现脂肽粗提物中含有Surfactin、Iturin和Fengycin这3类脂肽类抗生素;抑菌圈法测定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IC和MBC均为137.97μg·mL-1;显微特征表明脂肽可以导致嗜水气单胞菌细胞膜塌陷和孔洞。该研究结果可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活性代谢产物结构鉴定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