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郑冠雄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7):39-40,42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不断深入,病害成为制约我省水产养殖业的主要因素,为了探讨这些问题,在2004~2005年我们在文昌市翁田韩氏养殖场进行为期6个多月的冬季鱼虾混养试验。试验表明,冬季鱼虾混养技术不仅可以改善高位池养虾的生态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适当延长养殖时间利用春节后市场商品虾空缺时机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临着出口受阻,价格下跌,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等困难,尤其是病害泛滥,养殖的风险不断加大。为减少病害对养虾的危害,笔者近年来对南美白对虾采取了“鱼虾混养”、“疏养”、“轮养”等养殖模式,以暗纹东方鲀和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对控制南美白对虾病害的效果为好,现将此模式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近两年由于气候、海区污染、种苗、人为等原因造成对虾病害频发,对虾偷死排塘现象极其严重,70%左右养虾户处于亏损状态。因而部分养殖户将养虾改为养鱼、贝、东风螺或鱼虾混养、虾蟹混养。鱼虾混养模式养殖成本低、易操作,是防治虾病的暴发、降低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的一条极为有效的途经。近几年徐闻和安地区利用老化虾池进行南美白对虾与金鲳鱼混养,成功率较高,养殖120天左右,对虾单造平均亩产达300~400公斤,规格一般为  相似文献   

4.
高位池(地膜)鱼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池全铺地膜进行鱼虾混养试验,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作者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耶湾对虾养殖场进行为期半年的高位池全铺地膜鱼虾混养试验。已取得一些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作扼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吕耀平 《齐鲁渔业》2002,19(9):15-15
根据浙江省科委下达的“贩江淡水虾苗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课题要求,90年代初我们先后在浙江省青田县、遂昌县等地进行稻田养殖青虾试验,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摸清了稻田单养虾及稻田鱼虾混养技术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虾可以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单养虾每亩可增收虾38.9 kg,获利700多元,鱼虾混养产虾 15.7 kg,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由于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不断增加,池塘老化、种质退化和养殖病害的猖獗,造成虾池养殖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大部分养虾户出现亏损,严重影响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试验,结果表明:混养能够增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阻断虾病的蔓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滨对虾,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养殖产量较高的三大优良虾种,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在国内多个省份普遍展开的同时,病害也多有发生。在南美白对虾越来越难养的情况下,连云港市对虾综合试验站在试验示范基地,吸取别人的经验[1],先后开展了多项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示范[2,4,5],设置平行隔离网和设置"U"型隔离网分别混养南美白对虾与鲤鱼、黄金鲫,利用生物防控原理有效的控制了对虾的病害,增加了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介绍两种不同隔离网模式对鱼虾混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宗东 《渔业现代化》2005,(3):25-26,28
南美白对虾在海南推广养殖已有七八年,近两年来海南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大部分养虾业出现亏损。主要因素是对虾养殖池塘老化,种质退化,近海的富营养化和养殖病害的猖獗,严重影响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笔者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的试验,结果表明,混养可以增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阻断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姜增华  丛宁 《内陆水产》1996,22(4):23-24
池塘虾蟹混养高产高效技术罗氏沼虾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池塘养殖一般采用单养和鱼虾混养的方式,与河蟹混养的报导甚少。1995年,我们进行了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试验,获得每667m2产罗氏沼虾101kg,河蟹17.6kg的产量,每667m2纯利4514...  相似文献   

10.
日本沼虾池塘育苗和鱼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池塘养虾的经济效益,探索合理的放养方式,作者于1987~1989年间进行了日本沼虾池塘网箱自然育苗和鱼虾混养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
崔彦卿 《河北渔业》2002,(2):24-24,14
<正> 自90年代初期,全国沿海地区暴发病毒性虾病以来,对虾养殖业一直在低谷徘徊。人们以改换养殖品种或实行虾鱼混养、虾蟹混养、虾贝混养来提高养殖效益。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对虾与缢蛏混养的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南美白对虾混养黄鲻致富实例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庙贝村陈炳南,承包13个池塘、共147亩。其中南美白对虾塘采用混养黄鲻的办法。一年养虾2~3造,鱼虾丰收。2008年每亩虾塘一年产虾800千克,产黄鲻525千克。全年总收入406.3532万元,总支出288.6808万元,纯收入117.6724万元,亩利润为8005元。虾饲料系数为1.0,草鱼饲料系数为3.0,黄鲻饲料系数(鸭料)为  相似文献   

13.
在虾难养、价高企的大环境下,鱼虾混养模式的优势逐渐凸显。笔者通过市场调研,简要总结了广东中山地区鱼虾混养模式概况,分析了该模式的三大利润点,并指出,中山地区鱼虾混养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在鱼。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频发并有蔓延趋势,对南美白对虾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鱼虾混养可以合理利用池塘空间并可阻断虾病的蔓延。"分子改良建鲤"是近几年使用先进的生长快分子标记在建鲤群体中选育出的具有生长快、体形好、抗病力强的养殖鲤鱼。为了提高池塘亩效益,本文就江苏连云港市池塘南美白对虾和"分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由于气候、海区污染、种苗、人为等原因造成对虾病害频发,对虾偷死排塘现象极其严重,70%左右养虾户处于亏损状态。因而部分养殖户将养虾改为养鱼、贝、东风螺或鱼虾混养、虾蟹混养,效益都有所提高,风险也有所降低。阳江市渔乡子水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在珠三角、湛江、阳江、海南、广西等养殖区域走访调查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养殖模式:黄腊鲳鱼(卯形鲳参)与对虾混养。现将该混养模式的技术要点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罗氏沼虾与鱼种混养高产试验为了摸索罗氏沼虾与鱼种混养高产技术,1994年笔者进行了鱼虾混养试验,现总结如下:一、池塘与放养选用本场一只面积1398.6平方米、水深1.4米左右、进排水方便的鱼种池。5月16日干塘、曝晒,18日用漂白粉干法清塘,翌日注入...  相似文献   

17.
聚缩虫病害是养殖对虾中常见病害之一,70年代外国专家就提出用福尔马林能有效地防治对虾聚缩虫病,国内也有许多资料介绍这方面的防治技术,但多属于药物对聚缩虫和对养殖对虾毒性方面的论述。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虾塘进行综合性地开发利用,普遍混养贝类,因此如何筛选虾、贝混养塘防治聚缩虫病害的有效药物这是需进一步试验研究的新课题。我们曾选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是大型咸淡水的虾类。个体大,营养丰富。衡阳市郊区1981年引种,1982年培苗成功,其中鱼虾混养最高单产成虾105.25公斤,产鱼150公斤,每立方米水体孵苗23090只,通过几年试验结果表明,南虾北移,在我区获得初步成功,并且具有一定的养殖效益,本文就其池塘养殖技术方面的发展谈一些看法。一、池塘养虾几个技术问题根据罗氏沼虾生物学特点,创造适应其生理要求的生态环境,是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 1、养虾池塘生态环境: 养虾池塘生态环境主要是: 水体:根据我区特点养虾池面积以1~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日趋严重,养殖效益不稳定,以桃拉病毒病、红体病和白斑病等为主的对虾流行病的暴发已经成为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制约因素。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防控是近年来国家虾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连云港市对虾综合试验站根据国家虾产业体系的有关要求,吸取别人的经验[1,2],在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多项生物防控南美白对虾病害试验[3,5-7],本文主要介绍内容是在南美白对虾混养池塘内投放不同规格的黄金鲫苗种,对池塘的养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克氏原螯虾、鱼类、水芹菜混养轮作是一种新型生态种养模式,即利用种养季节差,于鱼虾生长的非高峰期在池塘里进行水芹菜种植,鱼虾生长高峰期实行鱼虾混养,充分挖掘池塘生产潜力,有效提高了池塘产出率。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