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离获得对鱼类水霉病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拮抗菌,分析水霉拮抗菌的拮抗特性,研究新疆鱼类水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方法】以实验室分离获得的高致病性鱼类水霉病原菌株LF04为指示菌,从健康鲤鱼(Cyprinus carpio)体表分离获得对LF04有较强拮抗力的拮抗菌JL50,应用传统分类鉴定方法与分子鉴定法结合对该菌进行鉴定,并对该拮抗菌进行安全性、拮抗稳定性以及拮抗范围测试。【结果】鉴定拮抗菌JL50为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拮抗菌JL50对鱼苗安全,且将鱼苗的存活率提高了12%;对水霉病原菌孢子悬液的感染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实验7 d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累积感染率分别为53.3%和95.0%,差异显著(P<0.05);经10代传代后拮抗性无减弱;拮抗谱测试表明,其拮抗性具有特异性。【结论】从健康鲤鱼体表分离出的拮抗菌JL50对特定水霉菌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渔业生防中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拮抗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B8在野外水稻叶面上的定殖情况及拮抗作用,由自然选择和Tn5诱变从B8产生了一株抗菌素抗性突变体BX8.BX8能在含利福平达400μg/ml或卡那霉素达300μg/ml的LB培养基中生长.实验表明该抗菌素抗性的产生没有降低BX8的拮抗活性.该抗性比较稳定,在无抗菌素培养基中培养.BX8至少分裂生长60代内抗性不变.  相似文献   

3.
新疆核桃树腐烂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核桃腐烂病已成为制约新疆核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筛选拮抗菌株开展该病害的生物防治,有利于新疆生态健康果园的建设.[方法]采用平板分离、对峙培养、致畸菌丝形态观察、拮抗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方法.[结果]获得具有广谱拮抗效果的拮抗菌株XJAU-117,对核桃树腐烂病病原菌的拮抗效果达85;.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拮抗菌株对核桃树腐烂病病原菌的抑制机理主要为使正常菌丝发生断裂、解体,无法正常生长.[结论]所获得的拮抗细菌对核桃树腐烂病病原菌表现出较好的拮抗作用,对生物防治核桃树腐烂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长期使用及滥用,其弊端日益得到广泛的认识.拮抗菌以其无残留、绿色安全等优点逐渐替代抗生素,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和应用.拮抗菌主要是通过营养或空间竞争,分泌抑菌物质等方式来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达到控制疫病的发生.本文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报道,综述了水产动物病原菌拮抗菌的研究方法、作用机理及当前拮抗菌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西北地区盐渍土中放线菌种类组成及拮抗性放线菌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盐渍土中放线菌以链霉菌属为主,同时拮抗性放线菌所占比例较高,且广普性拮抗菌较多.试验中以固体琼脂块法和液体发酵法相结合,共筛选出10株对鸡的大肠杆菌、牛的无乳链球菌等多种动物病原菌有较强抑菌作用菌株,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其结果为:10株菌株均为链霉菌,其中黄色类群3株,粉红孢类群及球孢类群各2株,烬灰类群、绿色类群和淡紫灰类群各1株.  相似文献   

6.
土壤拮抗微生物对几种草莓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试了分离自60份土样中植物根际微生物对草莓灰霉病菌和草莓重茬病菌的拮抗作用,获得了71个对2种靶标病原菌均表现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44个菌株对Botrytis cinereaPers有拮抗作用;33个菌株对Pestaloti-opsis photiniae有拮抗作用;7个菌株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抑菌带≥5 mm)。用上述7个拮抗菌株及其发酵液对BB.cinerea Pers,P.photiniae,R.solona,Fusarium oxysporu和Verticillium dahliae进一步抑菌测定,结果表明:7个菌株及其发酵液对5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具有较广谱的抑菌效果。用拮抗微生物处理后的病原菌厚垣孢子比空白对照病原菌的产生量大,菌丝肿胀变形、细胞质凝聚。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对烟草赤星病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细菌。[方法]应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从烟草根际分离到的细菌进行烟草赤星病拮抗性鉴定,对其中对烟草赤星病菌拮抗性较高的一株细菌利用细菌16S rRNA通用鉴定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和田间抗病性试验。[结果]共从烟草根际分离120份细菌,有6份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具有一定拮抗作用,其中1份细菌拮抗作用明显,定名为BS06-1。将该细菌的16S rRNA测序结果登录NCBI网站进行Blastn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BSD-2同源性达到96%,与枯草芽孢杆菌BCRC 14718同源性达到95%,证明该菌属于枯草芽孢杆菌。田间试验证明该菌株BS06-1对烟草赤星病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结论]BS06-1细菌对烟草赤星病具有明显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小麦活体转化技术转化多个小麦品种,得到一定数量的小麦转化体植株。在小麦品种鲁麦21的遗传转化体T0代植株中发现一强分蘖突变体,通过PCR技术和Southern杂交技术证明该突变体含有T-DNA序列;该突变体表现为单基因隐性突变,在突变体T3代中均能通过PCR扩增到T-DNA内的序列,表明该突变体为T-DNA插入诱发的突变体。通过对该突变体初步分析表明突变基因与温度应答有关,随温度的降低,突变体分蘖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一个糯玉米突变体的遗传机理,本研究对‘综31’(Z31)玉米田间发现的糯玉米突变体M2代果穗,进行籽粒淀粉糯性检测并统计分离比,依据Wx基因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对Z31和突变体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回收DNA片段进行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M2代果穗中,非糯与糯籽粒符合3∶1分离比,该突变由单基因控制;Wx基因检测到6个点突变、1个插入突变和1个缺失突变,导致Wx基因无法正常表达。该研究为糯玉米育种提供了新的遗传学信息,对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和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类病变突变体(lesion mimic mutant)是一类研究细胞死亡与抗病机制的有效工具。试验以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5为材料,构建了spl5突变体的胚性悬浮细胞系。结果表明诱导spl5突变体愈伤组织的最佳2,4-D浓度为2 mg·L-1,疏松的Ⅱ型胚性愈伤组织经悬浮继代培养3~4个月后可获得理想的胚性悬浮细胞系,FDA-PI染色结果表明该细胞悬浮体系活力高。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5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可为进一步研究spl5突变体细胞死亡及其与病原菌互作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抗药性标记菌株TUV-13和野生型菌株T2-16对水稻生长影响的差异,筛选出对水稻生长有更好促进作用的菌株,进一步推动木霉生防菌株在水稻上的应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TUV-13和T2-16孢子悬浮液对水稻进行人工接种(浸种处理),确定最适浸种浓度;室外盆栽试验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水稻各个生长势指标。[结果]确定TUV-13和T2-16最适浸种浓度均为1×105个/ml;用此浓度的孢子悬浮液浸种均能提高种子活力,且TUV-13对水稻萌发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幼苗鲜重比经T2-16浸种处理增加4.85%,活力指数提高5.96%。盆栽试验显示,2个处理均能促进水稻植株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经TUV-13孢子悬浮液浸种的效果最显著。[结论]TUV-13对T优6135的生长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显示出TUV-13在水稻应用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链霉菌对玉米弯孢霉菌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 39株链霉菌株对玉米弯孢霉菌进行了拮抗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有 7株对玉米弯孢霉菌表现一级拮抗作用 ,15株表现二级拮抗作用 ,17株没有表现拮抗作用。其中E17-P、B17-G菌株的抑菌效果达到福美双5 μL·L-1稀释液作用的 6 0 %以上 ,并且超过了退菌特 5 μL·L-1稀释液的作用 ,是较好的具有潜力的生防菌。同时 ,所有一级拮抗菌的抑菌稳定性都好于杀菌剂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枯草芽孢杆菌Czk1菌株对橡胶树根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炭疽病的生防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该菌株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和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测定Czk1菌株对13个橡胶树根病菌和1个炭疽病菌的拮抗活性以及对炭疽病的生防效果。【结果】Czk1菌株对13个橡胶树根病菌和1个炭疽病菌具有强烈的拮抗作用,且持续接种20代后依然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Czk1菌株对橡胶树炭疽病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其中在发病前期先喷洒拮抗菌液的效果最好。【结论】枯草芽孢杆菌Czk1菌株对橡胶树红根、褐根、紫根、白根、臭根和炭疽病菌等多种致病真菌都有强烈的拮抗作用,且有抗菌谱广、持久稳定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潜在生防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雪辉  唐蕊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1973-1975
[目的]探讨拮抗菌AYM-18对番茄叶霉病的抑制效果,为利用该菌开发新的生物农药应用于番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抑菌圈法和水浸片法测定拮抗菌AYM-18对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生长及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并通过田间调查法测定拮抗菌AYM-18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拮抗菌AYM-18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平皿中抑菌圈的平均直径为32.0 mm,对病菌孢子萌发的平均抑制率为97.4%,盆栽防治效果无论接种前施药还是接种后施药的相对防效均在60.0%以上.[结论]拮抗菌AYM-18对番茄叶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开发为生防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生防芽孢杆菌A57、A178、N1729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实用价值,并为后续的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在新疆各地蔬菜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三种生防细菌抑菌活性,并检测其无细胞滤液的抑菌效果,无细胞滤液利用摇瓶发酵后经微孔滤膜过滤制备,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确定抑菌效果.[结果]A178的活菌体拮抗效果最强,平均抑菌率达45.67;, N1729菌株分泌物的拮抗效果最强,平均抑菌率为44.61;,可作为灰霉病的有效生防菌;而A57的抑菌效果最差,不能作为后灰霉病菌有效的生防菌使用.[结论]A178、N1729这两个菌株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叶正荷  汤德祥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598-599,601
从群体遗传学角度出发,建立了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选择模型:αtβt= ( ωθ) t·α0β0+ f[( ωθ) t - 1]/(1 - θω) 。其中α、β分别是病原菌对杀菌剂是敏感的( S) 和有抗性的( R) 的频率;ω是抗性病原菌的相对适合度;θ是不施药区面积所占的比例;t是持效期内病原菌的平均繁殖代数,f 是由敏感病原菌向抗性病原菌的变化频率。讨论了该模型的理论意义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枯草芽孢杆菌Czk1菌株对橡胶树根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炭疽病的生防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该菌株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和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测定Czk1菌株对13个橡胶树根病菌和1个炭疽病菌的拮抗活性以及对炭疽病的生防效果。【结果】Czk1菌株对13个橡胶树根病菌和1个炭疽病菌具有强烈的拈抗作用,且持续接种20代后依然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Czk1菌株对橡胶树炭疽病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其中在发病前期先喷洒拮抗菌液的效果最好。【结论】枯草芽孢杆菌Czk1菌株对橡胶树红根、褐根、紫根、白根、臭根和炭疽病菌等多种致病真菌都有强烈的拮抗作用,且有抗菌谱广、持久稳定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潜在生防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浸泡法接种和越冬后薯片培养法测定了抗性菌株、敏感菌株和混合菌株在种薯上的越冬能力。结果表明,用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混合接种,病原菌存活率最高,其存活率为100%;抗性菌株接种的病原菌存活率居中,存活率为80.0%;敏感菌株接种的病原菌存活率最低,存活率为47%。从晚疫病菌混合菌株接种的种薯上,共分离得到39个分离物,测定其对甲霜灵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分离物的出现频率为97.4%,敏感分离物的出现频率为2.6%,这说明抗性菌株的越冬能力和竞争力明显高于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19.
枯草杆菌B826(BacilussubtilisB826)是一株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有强烈拮抗作用的细菌.本研究测定了枯草杆菌B826的对数生长曲线并利用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DES)处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获得了160个存活的菌株,其中6个菌仍保留拮抗活性或拮抗活性有所提高,其余的均丧失拮抗活性.突变菌No.35能稳定地保持高效的拮抗活性和遗传.  相似文献   

20.
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文章从葡萄灰霉病症状、病菌形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抗药性、病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等方面对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