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狐源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病死狐的发病原因,从死亡狐狸肺脏中分离出1株细菌,命名为分离株11001。然后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16S rRNA鉴定、特异PCR检测、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以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培养可见灰色干燥小菌落,革兰氏阳性球状菌,16S rRNA鉴定为屎肠球菌,PCR扩增条带为112 bp,与屎肠球菌片段大小一致;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分离株携带屎肠球菌的致病基因,对氯霉素及万古霉素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致病性试验显示,接种分离株小鼠死亡。证实该株狐源分离株为屎肠球菌,且具有致病性,可能是引起狐狸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青海省某养殖场牦牛肺脏中分离出3株细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发现,这3株细菌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与副乳房链球菌(Spu)同源性为99%;分离株在TSA琼脂培养基上呈光滑圆形,半透明的菌落,在血琼脂上呈α溶血;其中Spu-1分离株对小鼠具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均对链霉素耐药,对红霉素、阿奇霉素、万古霉素和麦迪霉素敏感。研究结果为了解牦牛副乳房链球菌的流行情况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石河子垦区具有呼吸道病症状的病死猪感染猪链球菌2型的情况,对采集的53份肺脏组织进行了猪链球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PCR鉴定以及cps2J、ef、mrp毒力因子的检测。分离出猪链球菌2型21株,其中8株毒力因-T-为cps2J.10株毒力因子为ef,3毒力因子为cps2J/ef;小鼠试验表明cps2J毒力因子的菌株不具有致病性,毒力因子为ef、cps2J/ef的菌株具有致病性。得出结论,石河子部分规模猪场存在链球菌2型感染情况,且部分感染菌株具有致病性,应引起有关生猪养殖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引起广东省江门市某规模化猪场仔猪死亡的原因,试验采集病猪心脏、脾脏、肺脏、关节液、脑、淋巴结等组织进行病毒检测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菌种鉴定及测序分析、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动物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 表明:分离株在鲜血营养琼脂上生长良好,呈α溶血,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球...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某赛鸽公棚病死赛鸽的病原菌,试验从送检病死鸽的肝脏分离出病原菌,然后对病原菌进行纯化培养、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菌毛基因PCR检测与系统发育分析,以及肠毒素基因PCR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7株病原菌,7株病原菌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血清型分别为O55(3/7)、O1(1/7)、O164(1/7),2株未定型;分离菌除O164外,其余6株均表达黏附素基因K99、肠毒素基因STa及LT毒力因子; O55分离株对试验鸽有一定的致病性。说明该公棚赛鸽病死系由大肠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细菌学检测方法和PCR技术对来自四川省遂宁市某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感染的发病猪只肺脏等病料进行了HPS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出1株疑似HPS的细菌,经形态学、染色及培养特性检测、生化试验、血清型试验16 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4型HPS.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HPS分离株均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表...  相似文献   

7.
从山东省泰安市采集的38份具有严重呼吸道症状的病死猪的肺脏、气管和扁桃体进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分离鉴定,其中14株菌株表现出形态多样性、革兰氏染色阴性等特点,小鼠试验显示有较强的毒力,PCR电泳结果得到了650bp的预期目的片段。系统的生物学鉴定表明,这14株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aumoniae,APP)。对确诊的14株APP采用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型检测。结果从山东省泰安市分离到14株2个血清型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其中,血清7型8株、血清5型6株,血清7型、5型为绝对优势血清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西藏林芝市藏猪猪链球菌感染情况、分离株生物学特性及其耐药情况。本研究针对来自西藏林芝市312份健康藏猪的样品进行了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型分型、毒力因子检测、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312份样品中检出71份猪链球菌阳性(22.76%),检测出22种血清型。细菌分离培养得到4株革兰氏阳性菌,分离菌的菌落形态、菌体形态与链球菌相符;根据生化试验及PCR鉴定结果判定4株分离菌均为猪链球菌;PCR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其中1株为16型(Ss16 LZ1)、1株为30型(Ss30 LZ1)、2株为31型(Ss31 LZ1、Ss31 LZ2);毒力基因检测结果,Ss16 LZ1、Ss30 LZ1表现为slyepfmrporf2fbps+,Ss31 LZ1、Ss31 LZ2表现为slyepf+mrporf2fbps+;致病力试验显示,Ss16 ...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明确当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流行状况和生物学特性,为鱼源无乳链球菌病防控提供新的数据。本研究于2019—2020年,从广东罗非鱼主养区茂名、湛江地区采集病样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用PCR方法对分离株血清型及4个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通过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31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和多重耐药研究,利用斑马鱼模型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从261份病样中分离到35株无乳链球菌;血清型检测表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均为Ia型;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证明,cylE、sodA、gapC基因在所有鱼源分离株及人源、牛源和鱼源参考株中检出率均为100%,而scpB只在人源参考菌株中检出;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19种抗菌药敏感率为90%以上,对6种抗菌药耐药率为50%以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型和表型部分一致,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均多重耐药,其中5重及以上耐药的菌株为27株,占总菌株数的77.1%;斑马鱼致病试验表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可导致斑马鱼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本研究明确了当前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特性和致病性,为广东乃至全国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引起2018年5月江苏泰州某规模化养猪场育肥猪发病死亡的病原,本试验无菌采取病死猪肺脏组织,通过病原分离培养、染色观察、生化试验、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随后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在病原分离培养过程中,需在含有NAD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该分离菌通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菌呈红色,可判定新分离的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根据生化试验和PCR结果可判定该分离菌株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PCR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8型菌株;小鼠毒力试验结果显示,当分离株菌液浓度达到3×10~8 CFU/mL时便可引起BALB/c小鼠死亡,浓度为2×10~9 CFU/mL时对BALB/c小鼠的致死率达到100%,表明该分离菌株对BALB/c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及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头孢噻吩、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氧氟沙星等14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中度敏感,对链霉素耐药。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8型菌株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引起2018年5月江苏泰州某规模化养猪场育肥猪发病死亡的病原,本试验无菌采取病死猪肺脏组织,通过病原分离培养、染色观察、生化试验、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随后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在病原分离培养过程中,需在含有NAD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该分离菌通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菌呈红色,可判定新分离的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根据生化试验和PCR结果可判定该分离菌株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PCR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8型菌株;小鼠毒力试验结果显示,当分离株菌液浓度达到3×108 CFU/mL时便可引起BALB/c小鼠死亡,浓度为2×109 CFU/mL时对BALB/c小鼠的致死率达到100%,表明该分离菌株对BALB/c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及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头孢噻吩、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氧氟沙星等14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中度敏感,对链霉素耐药。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8型菌株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从病死猪肺脏分离出的1株菌株,经菌落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并采用PCR对该分离菌株进行菌种及荚膜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较少见的荚膜血清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小鼠有较强致病性,且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为指导临床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病死母猪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PCR鉴定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用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分型引物对分离株的荚膜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菌为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PCR扩增16SrDNA基因获得1415bp片段,分离株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与多杀性巴氏杆菌(AY078999)的同源性为99%,因此该分离菌株被鉴定为致病性巴氏杆菌,命名为YN20110122株;本菌分离株为荚膜A型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4.
从山东省泰安市采集的38份具有严重呼吸道症状的病死猪的肺脏、气管和扁桃体进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分离鉴定,其中14株菌株表现出形态多样性、革兰氏染色阴性等特点,小鼠试验显示有较强的毒力,PCR电泳结果得到了650bp的预期目的片段。系统的生物学鉴定表明,这14株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aumoniae,APP)。对确诊的14株APP采用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型检测。结果从山东省泰安市分离到14株2个血清型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其中,血清7型8株、血清5型6株,血清7型、5型为绝对优势血清型。  相似文献   

15.
为确诊4例送检的表现为咳嗽吐血、猝死犬的病因,采集严重病变的肺脏通过PCR检测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犬副流感病毒以及犬腺病毒4种常见病毒;并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分离到2株犬链球菌及2株巴氏链球菌,2种细菌通过小鼠分别进行人工发病试验,复制出与病死犬相似的病理变化,且从小鼠体内再次分离到这2种细菌,由此确定犬链球菌和巴氏链球菌分离物均为致病菌。养殖场结合药敏试验成功对该病进行了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从发病鳜鱼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ZQ202010),进行剖检、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及gyr B基因测序、动物致病性试验、毒力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ZQ202010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具有运动性,该分离菌赖氨酸脱羧酶、氧化酶、VP、吲哚等反应呈阳性;精氨酸水解酶、硫化氢等反应呈阴性...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河北部分地区狐狸源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流行情况及致病性,从河北地区养殖场中采集患病狐狸肺脏、心血、肝脏等病料组织217份,分离得到63株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采用PCR法分别检测63株肺炎克雷伯菌荚膜血清型及19种毒力基因;通过人工感染小鼠致病试验验证4株优势血清型流行株的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显示,6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3株为K2血清型,7株为K20血清型。63株肺炎克雷伯菌携带13种毒力基因,毒力基因fimH、mrkD、wabG、uge、ybt、ybtA、alls、ompK35等检出率均在58.73%以上,其他毒力基因检测率较低;分离菌株呈现多重毒力基因型,同时携带9种毒力基因的菌株最多,占致病性菌株的33.33%。优势血清型流行株KD1(K20)和KD45(K2)的致病性最强,其LD_(50)分别为3.16×10~5,3.16×10~6 CFU/mL。本研究为该地区肺炎克雷伯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从2013年北京地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病料中分离到19株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对分离株进行培养特性、荚膜染色、生化特性、血清型分型及PCR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19株细菌均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分别属于血清4、5、7、12及13型。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均有多重耐药性,且各分离株除GS-3外均有较强毒力。  相似文献   

19.
黑叶猴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18年11月贵州某动物园中黑叶猴出现死亡,为调查其原因,本研究采集病死黑叶猴的肺脏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小鼠致病性试验及分离株的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经形态观察、培养特性鉴定以及16S r RNA的PCR鉴定,该分离株为鸟肠球菌,将其命名为GZ1811;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分析及进化树结果显示,GZ1811株与GenBank中鸟肠球菌的一致性为100%;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出现临床症状,甚至死亡,解剖可见其肺脏有散在出血点;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四环素等药物耐药。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呈阳性,表明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一致。本实验为黑叶猴鸟肠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具有科学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证辽宁鹅源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性,无菌采集鹅肺炎发病病例的肝脾和肺脏,应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以及PCR方法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选取所鉴定的代表菌株,应用小鼠和雏鹅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确认分离到2株肺炎克雷伯菌。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发病率为95%,死亡率为90%,死亡小鼠表现脑实质出血、肝脏坏死有出血点、肺脏充血出血等病理变化。雏鹅致病性试验显示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85%,死亡雏鹅表现气管黏膜出血、大叶性肺炎等病理变化。近年来,鹅源肺炎克雷伯菌引起鹅肺炎为主的疾病发病率、致死率越来越高,防治困难。本研究对鹅源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建立鹅源肺炎克雷伯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