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器视觉又称计算机视觉,指人类设计并在计算机环境下实现的模拟或再现与人类视觉有关的某些智能行为的技术,如对印刷与手写文字识别、图像模式识别和物体三维表面形状知识与距离、速度感知等.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上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主要研究集中于农产品分选机械中利用机器视觉对农产品进行品质检测与分级.由于受当时计算机发展水平的影响,检测速度达不到实时要求,处于实验研究阶段.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及与人类视觉相关的生理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视觉技术本身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除农产品分选机械外,目前该技术已经渗透到农产品鉴定、农作物生长、农产品收获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组合式轴流装置稻谷运动仿真及高速摄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运动学原理,建立了螺旋叶片板齿组合式轴流装置中稻谷的运动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了谷物运动的切向速度、轴向速度、绝对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谷物运动中的切向速度大于轴向速度,切向速度是构成绝对速度的主导因素,并利用高速摄像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理论仿真结果与试验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一、摘辊堵塞 1.行间杂草异常多,应降低行驶速度。2.切草刀间隙大,可适当调小切草刀间隙。3.摘辊间隙太小,可适当调大摘辊间隙。4.机组前进速度不适当,应改变工作挡位。5.夹送链不转,应排除夹送链故障。6.摘穗齿箱安全弹簧弹力不够,可适当压缩安全弹簧的预压长度,提高其弹力。  相似文献   

4.
1 防窃电新方法介绍 河南省清丰县供电局在原手机预付计量装置和远抄装置上进行创新技术改进,新增了计量装置开箱、缺相、断电、恢复供电报警和远程抄表等功能.该装置利用GSM移动通信网络手机或计算机对远方电能表读取数据,无须花费数据采集通道的投入和维护费用,对窃电和电能运行异常能实时报警,将报警信息快速发至管理人员手机或后台管理计算机.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苹果叶片营养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勃  徐静 《农机化研究》2008,(3):238-240
植物营养诊断方法很多,但是无论何种方法,由于复杂的检测技术条件,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着一定困难,人们希望获得更快更简捷的检测方法和工具.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专业化与计算机硬件成本的降低和速度的提高,其在农产品诊断领域应用计算机视觉已变得越来越具有吸引力.苹果叶片营养状态诊断是进行合理施肥的前提,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确定了间歇式行走的农业机器人视觉导航方案,设计了计算机图像采集单元、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块和视觉导航参数提取算法,实现了一套基于DSP和图像处理的农业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农业机器人移动速度增加时,导航误差会增大,且机器人的平均横向偏移在10 cm之内,能够满足农业机器人的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介绍了农业生产中在VC 环境下GPS数据的采集技术.计算机通过串口与GPS接收机进行通信.分析了采集到的GPS数据格式,得到接收机的位置、时间、速度和航向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定位数据.  相似文献   

8.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一台配置并不算低的计算机,如果长时间使用后运行速度就会大大降低。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你的计算机运行速度,下面谈谈维护方面的几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1.农机具提升后不能下降。其原因是:下降速度调节阀未打开,应打开下降速度调节阀。限位锁锁在中立位置。可旋转90°后拔出。操纵手柄失灵。 2.农具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操纵机构失灵,应检查各零件有无异常或损坏,损坏时应修复或更换。安全阀开启后不回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临安市农机管理总站于1999年8月添置了一套YTC-A型移动式拖拉机安全性能测试线.该设备是浙江大学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第一台产品.该套设备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集机电液压于一体的移动式拖拉机安全性能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拖拉机的制动力、轴重、速度、排气烟度、噪声及前照灯灯光强度等.主要由移动车、计算机、测试平台、灯光仪、烟度计、噪声仪及液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发电机、压缩气泵等组成.  相似文献   

11.
应用比利时LMS公司的test lab振动噪声测试系统,对某空调内部电机的异常抖动进行测试和分析。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模态分析获取电机的固有特性,然后通过试验,得到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各个方向的振动速度,分析电机产生异常抖动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改进措施,使电机振动速度在标准范围以内,从而消除电机异常抖动的现象,为改善电机、减少振动噪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视神经异常:在正常情况下,视神经应该呈粉红色,如果颜色变为浅白色,则可能是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征兆。2.瞳孔异常:正常情况下,左右瞳孔应该是对称的。如果瞳孔一大一小或者一侧收缩的速度较慢、幅度较小,就可能是中风、脑肿瘤、视神经肿瘤等疾病的前期症状。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视频分析的奶牛呼吸频率与异常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奶牛呼吸状态信息获取的自动化、智能化,在构建奶牛视频实时采集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奶牛呼吸频率与异常检测方法。用光流法计算视频帧图像各像素点的相对运动速度,根据各点速度,对像素点进行循环Otsu处理筛选出呼吸运动点,动态计算速度方向曲线的周期即可检测牛只呼吸频率,并根据单次呼吸耗时检测呼吸是否异常。对72头奶牛共进行360 min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呼吸频率计算准确率为95.68%,异常检测成功率为89.06%,平均异常误检次数为2.53次/min。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态多特征变量的黄羽肉鸡跛行状态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步态是肉鸡健康状态的重要表征,为实现黄羽肉鸡跛行步态的无损自动化快速分类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变量的肉鸡跛行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从步态视频中提取肉鸡的速度、步幅、步幅差、步频、投影面积参数,拟合得出速度、步幅与投影面积具有相关性(决定系数分别为0.805 1、0.793 5),据此定义肉鸡动态理想参数与异常指数,基于C4.5决策树模型,以速度异常指数、步幅异常指数、步幅差异常指数为分类特征,根据鸟类步态评分标准将肉鸡分为GS0~GS4五类,实现对肉鸡跛行状态进行预警和判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针对GS0~GS4分类准确率依次为:66%、71%、74%、98%、95%,整体准确率为78%。该模型可作为早期跛行的检测工具,为养殖自动化的实现和动物福利产业的升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光子计算机与电子计算机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 超高速的运算速度。光子计算机并行处理能力强,因而具有更高的运算速度。电子的传播速度是593km/s,而光子的传播速度却达3×105km/s,对于电子计算机来说,电子是信息的载体,它只能通过一些相互绝缘的导线来传导,即使在最佳的情况下,电子在固体中的运行速度也远远不如光速,尽管目前的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不断提高,但它的能力极限还是有限的;此外,随着装配密度的不断提高,会使导体之间的电磁作用不断增强,散发的热量也在逐渐增加,从而制约了电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而光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要比…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材料、机械、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的小车和机器人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文中的智能小车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用步进电机控制小车的启停、速度快慢以及转向,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来实时显示小车运行的速度、时间和路程。  相似文献   

17.
徐钊 《南方农机》2019,(7):114-114,119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在机械设计中的渗透速度不断加快,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能够借助现有优势优化机械设计环节,同时能够建立模型增强设计功能的稳定性。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兼顾经济和社会两大因素,并促使机械设计时间不断缩短,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不断更新,满足了不断增长的机械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8.
自走式奶牛精确饲喂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计算机为信息管理平台,运用无线通信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及单片机等,设计了根据奶牛个体生理特征信息进行精确投料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奶牛精确饲喂技术中的智能识别、信息无线传输、双模行进及精确给料.该系统实现了奶牛养殖的自动化、精细化、智能化.实验表明:饲喂机的最佳行进速度为0.6 m/s,系统响应时间0.4s,识别率96%,计量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利用排种器实验台进行精密播种机排种器的试验研究,设计了排种器实验台的调速系统.首先,介绍了排种器实验台变频调速系统的硬件构成;然后,基于计算机与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讯协议,利用VC 的MSComm通讯控件,用VC 6.0语言开发了排种器实验台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程序,实现了排种器实验台计算机与变频器的串行通讯.该系统具有操作方便、调速手段多、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以满足排种器实验台需要对速度进行实时调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配气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揭示了气门间隙与气门落座角、气门落座速度、气门落座加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利用气门落座段缸盖振动信号的时间参数和能量参数进行气门间隙异常诊断.同时,指出选取最大燃爆压力段附近的缸盖振动信号,进行高频成分分析,是诊断气门密封不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