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蛋氨酸与甜菜碱对21~70日龄扬州鹅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采用2×3二因子试验设计,研究在蛋氨酸相对缺乏的扬州鹅饲粮中添加3个水平蛋氨酸(0,600和1200mg·kg-1)和2个水平甜菜碱(0和600 mg·kg-1)对仔鹅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18日龄扬州鹅公鹅30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21日龄开始正式试验,为期49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对70日龄体重影响显著,1200 mg·kg-1蛋氨酸添加组仔鹅体重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2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对胫围和胸宽影响显著,600和1200 mg·kg-1蛋氨酸添加组胫围和胸宽显著大于未添加组(P0.05);600 mg·kg-1甜菜碱添加组龙骨长、胫围和胸深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添加蛋氨酸与甜菜碱水平对胫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对屠宰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600 mg·kg-1甜菜碱显著提高了全净膛率(P0.05);添加蛋氨酸与甜菜碱水平对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蛋氨酸(3400 mg·kg-1)有利于提高仔鹅的生长性能,添加甜菜碱对仔鹅体重生长、饲料转化效率及屠体指标等没有显著作用,蛋氨酸与甜菜碱互作更有利于促进仔鹅的骨骼发育,改善仔鹅的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在0—15周龄鹅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3,探讨其对鹅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胫骨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1日龄肝用型青农灰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维生素D3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200、400、800、1600、3 200 IU•kg-1;试验期为15周,记录其采食量、体重和健康状况,计算生产性能;4周龄末和15周龄末分别从每重复抽取1只和2只试验鹅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胴体品质和胫骨指标。【结果】(1)饲粮中未添加维生素D3的对照组软骨症发生率为:0—4周36.67%,5—15周26.67%,明显高于试验组;维生素D3添加量3 200 IU•kg-1无临床中毒症状。(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400 IU•kg-1维生素D3可显著提高0—4周龄鹅日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维生素D3的添加可显著提高5—15周鹅日增重(P<0.05),但添加组组间差异不显著。(3)饲粮中添加800 IU•kg-1维生素D3可极显著提高15周龄鹅的屠宰率(P<0.01),显著提高半净膛率(P<0.05);添加维生素D3对胸肌肉色有显著影响(P<0.05)。(4)提高饲粮维生素D3水平可显著提高4周龄鹅胫骨的密度、重量及钙磷含量和15周龄胫骨密度、重量和灰分含量(P<0.05);【结论】(1)添加维生素D3对鹅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胫骨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饲粮中不添加维生素D3鹅的软骨症发生率明显增加。(2)鹅饲粮维生素D3最适添加量为:0—4周471.70 IU•kg-1,5—15周548.63 IU•kg-1。  相似文献   

3.
不同纤维素添加量对扬州鹅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素对扬州鹅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方法]在日粮中能量、蛋白质水平等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采用单因素4水平设计设置4个纤维素添加量(1.50%、4.50%、7.50%、10.50%),在12周龄时进行屠宰试验,研究不同纤维素添加量对扬州鹅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扬州鹅的日采食量随日粮中纤维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4.50%纤维素的处理组中,扬州鹅的饲料利用率最高。不同纤维素添加量对12周龄扬州鹅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扬州鹅屠宰率和半净膛率在粗纤维水平为4.50%时出现拐点。[结论]扬州鹅日粮中纤维素的适宜添加量为4.50%。  相似文献   

4.
姜宁  杨海明  王志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12-5514
[目的]确定0~8周龄扬州鹅适宜的日粮苏氨酸水平。[方法]在单因素试验中,选用体重相近的1日龄扬州鹅雏鹅30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苏氨酸设5个梯度水平,分别为0.54%(基础日粮组)、0.64%、0.74%、0.84%和0.94%,研究了日粮苏氨酸水平对0~8周龄鹅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日粮苏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了0~4周龄仔鹅的体重(P〈0.01),显著影响了0~4周龄仔鹕的饲料转化比(P〈0.05),但对5-8周龄鹅体重和饲料转化比的影响不显著。苏氨酸水平对8周龄鹅屠宰性能的影响不显著,8周龄鹅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腹脂率在苏氨酸水平为0.74%时达到最大值,腿肌率则在0.84%时达到最高。[结论]综合0~8周龄鹅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各指标,建议日粮苏氨酸水平为0.74%~0.84%.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饲粮粗纤维水平对四川白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20只体况基本一致(965.18±28.67 g)的28日龄四川白鹅,采用地面平养方式,按等性别比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低粗纤维饲粮(粗纤维3.00%)和正常粗纤维饲粮(粗纤维6.80%),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试验期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饲粮粗纤维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质量、料质量比、体尺指标、屠宰性能指标、消化器官相对质量、脾脏相对质量、十二指肠长、回肠长、盲肠长、血清转氨酶活性、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粗纤维组相比,低粗纤维组鹅体斜长、骨盆宽、谷草/谷丙值显著增大(p0.05),半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胸角、胸腺相对质量、法氏囊相对质量和空肠长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尿酸质量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综合来看,当饲粮粗纤维水平为3.00%时,对鹅只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生产中应保证鹅只饲粮粗纤维水平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6.
研究玉米柠檬酸渣对扬州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与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只21日龄扬州鹅,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法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半)。对照组试验鹅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含有5%(A组)、10%(B组)、15%(C组)玉米柠檬酸渣的饲粮。试验为期44d,其中预试期7d,正试期37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B组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A组(P0.05),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A组(P0.05),C组的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C组腿肌剪切力、胸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C组扬州鹅腿肌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化学成分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在扬州鹅日粮中添加15%以内的玉米柠檬酸渣对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与肌肉品质有一定促进作用,添加15%以内玉米柠檬酸渣的玉米-豆粕基础饲粮可用于饲喂扬州鹅。  相似文献   

7.
饲粮营养水平对三个地方品种鸡生长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饲养试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的方法比较了3种不向营养水平饲粮对地方品种鸡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各品种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高、中、低3种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饲粮。结果表明,含较高能量和蛋白质的Ⅰ组饲粮可赤羽乌骨鸡的增重速度,在4周龄前尤其明显;泰和鸡4周龄体重Ⅰ组,Ⅱ组显著高于Ⅲ组;中型黄鸡的增重以饲喂中等营养水平日粮的Ⅱ组稍高,但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试验鸡的饲料转化率都以使用高营养水平的Ⅰ组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地方品种太湖鹅为素材,对2个世代保种群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第2世代公鹅各周龄体重高于第1世代公鹅;除初生重外,第2世代各周龄体重低于第1世代.10周龄体尺各指标在不同世代之间差异极小.2个世代育雏期存活率分别为95.33%,96.33%,育成期存活率分别为95.45%、96.19%,2个世代均无显著差异.(2)2个世代太湖鹅开产日龄均为160日龄,第1世代人舍44周龄鹅的平均产蛋量为60.40个/只,第2世代比第1世代高了0.72个/只,2个世代的平均蛋重为134.59,135.05 g;2个世代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分别在98%、91%,86%和96%以上.(3)第2世代太湖鹅公鹅屠宰性能各指标均略高于第1世代;第2世代太湖鹅母鹅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均略低于第1世代,但是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略高于第1世代.(4)第2世代公鹅胸肌、腿肌的嫩度、系水力、肉色、pH值均高于第1世代.第2世代母鹅的腿肌嫩度、系水力低于第1世代,肉色、pH值高于第1世代;第2世代母鹅的胸肌嫩度、肉色高于第I世代,系水力、pH值低于第1世代.上述结果表明太湖鹅达到了保种要求.  相似文献   

9.
选取70日龄太湖鹅60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0日龄太湖鹅公母鹅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胸肌重、腿肌重和腹脂重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鹅的肉用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但母鹅肉用性能高于公鹅.结果表明,太湖鹅屠宰性能和肉用性能各指标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日粮代谢能水平与粗蛋白质含量对5~10周龄肉鸭生长发育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540只5周龄苏邮2号肉鸭,采用3×3两因子设计法,设置9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公母各10只,能量水平为:高代谢能(HE,12.20 MJ/kg)、中代谢能(ME,11.80 MJ/kg)和低代谢能(LE,11.40 MJ/kg),蛋白水平为:高蛋白质(HP,16.80%)、中蛋白质(MP,15.30%)和低蛋白质(LP,13.80%)。【结果】结果表明:(1)第1、2、4、5、6组试验鸭平均日增重显著地高于第3、9组(P0.05),第3、9组料重比显著地高于其余各组(P0.05),第5、6组试验鸭体斜长显著地高于第1、9组(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增重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粗蛋白质水平对体斜长有显著的影响(P0.05)。(2)第5组试验鸭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与第1组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第6组全净膛率与第1组间差异显著(P0.05),第5、8组腿肌率显著地高于第1、2组(P0.05),第5组胸肌率与第3组间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主效应在半净膛率、全净膛率间达到显著水平(P0.05),胸肌率的代谢能主效应显著(P0.05),腿肌率的代谢能粗蛋白的互作效应显著(P0.05)。(3)肌苷酸含量在各个试验组间以及不同肌肉组织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肌苷酸在胸肌中的含量普遍要高于腿肌,代谢能、粗蛋白及代谢能粗蛋白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P0.05)。第8组试验鸭胸肌粗脂肪含量显著地高于第1组(P0.05),胸肌粗脂肪含量代谢能粗蛋白互作效应显著(P0.05)。第7组试验鸭腿肌p H值显著地高于第8组(P0.05),代谢能粗蛋白间的互作效应显著(P0.05)。【结论】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采食代谢能11.80 MJ/kg、粗蛋白15.30%的饲粮有利于5~10周龄苏邮2号肉鸭生产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紫丁香叶对史氏鲟生长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试验对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研究紫丁香叶对史氏鲟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9组(对照组、A~H组),A~H组试验饲料中紫丁香叶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3%、4%、5%、6%、8%、10%,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饲养试验共进行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史氏鲟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C组和F组外,其它各试验组鱼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降(P〈0.01);H组鱼血浆中自蛋白显著下降(P〈0.05),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AST)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鱼血浆中C3、C4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除C组和F组外,其余各组鱼血浆中C3、C4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这说明,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对史氏鲟生长和免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高温环境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90头平均体重为(65.90±3.37)kg 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头公,5头母),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水平为16.02%,2组、3组为试验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8%和12.05%。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在日平均温度为29.53~31.16℃条件下,2组、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1组提高2.49%和1.81%,差异不显著(P >0.05),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血清皮质醇(F)、T3、T4浓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血清尿素氮(BUN)浓度 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5%和19.13%,差异均显著(P <0.05);氮表观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粪氮排泄量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8%和25.64%,差异均显著(P <0.05)。由此可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未能缓解热应激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雄性短毛黑水貂60头,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15头。各组分别在相同基础鲜料中添加0%、0.2%、0.4%、0.8%的琥珀酸,在冬毛生长期进行75d的饲养试验。结合屠宰取皮测定生长发育数据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间胃内容物pH差异显著(P〈0.05),0.4%琥珀酸组最低;各处理间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取皮体重、体增重、肝脏重、脾脏重、肾脏重、胰腺重等生长发育性状,0.4%组都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在血清尿素氮浓度、血清总蛋白浓度、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中,0.4%组都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间血清葡萄糖、胰岛素、总胆固醇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以0.4%组最高;各组间白蛋白、甘油三脂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水貂冬毛生期日粮中添加0.4%的琥珀酸,对其生长性能和某些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飞  李勇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63-165,167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及生产性能相近的430日龄健康罗曼蛋鸡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中药大黄。预试期1周,正试期为6周。结果:试验结果表明2组间的产蛋率、蛋壳颜色、平均蛋重、蛋形指数、蛋黄指数、软破壳蛋率、料蛋比、采食量、哈夫单位差异不显著(P0.05)。与A组相比,B组蛋的比重显著增加(P0.05),蛋壳厚度虽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颜色改善极显著(P0.01),灰分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含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饲料中添加1%的中药大黄对蛋鸡产蛋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能显著的改善鸡蛋的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女贞子Ligustrumlucidum对镜鲤Cyprinuscarpioyar.Specularis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组:A组为基础饲料空白对照组;B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mg/kg的大蒜素(纯度为25%);C、D、E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1.5%的女贞子粉。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放10尾鱼(初始体质量为125.55g±19.14g)。试验共进行12周。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添加女贞子粉试验组镜鲤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女贞子粉对镜鲤中肠和后肠消化酶的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除D组外,其它试验组镜鲤前肠淀粉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镜鲤前肠蛋白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女贞子试验组镜鲤肌肉的持水能力和D组的pH1值显著降低(P〈0.05),对肌肉营养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豆油代替鱼油对体重为(33.75±0.28)g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80尾鱼,分别添加18%(质量分数,下同)鱼油(G1组)、6%鱼油+12%豆油(G2组)、3%鱼油+15%豆油(G3组)和18%豆油(G4组)。试验期间水温为12.5~16.5℃,溶解氧为7.8~10mg/L,每天饲喂2次,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豆油部分或全部代替鱼油对虹鳟试验末体重、体长、肥满度、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日增重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G2组试验末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G1组)提高7.99%、11.85%和13.89%,饵料系数下降12.82%。与G1组相比,G3组鱼血浆和肝脏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和肾脏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G4组鱼肝脏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2、G3组也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鱼鳃中丙二醛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5);G3组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12;3、G4组鱼肾脏中CAT也显著升高(P〈0.05)。可见,用豆油可以部分代替鱼油用于虹鳟生产,但用豆油完全代替鱼油会影响虹鳟鱼体的免疫力。试验表明,用添加质量分数为6%鱼油+12%豆油的饲料饲养虹鳟时,虹鳟的生产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仙人掌提取物对肉用型广西麻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广西麻鸡1 600只为试验动物进行为期1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鸡群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在饲养过程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仙人掌提取物。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活重、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有显著优势(P0.05);能改善失水率、肌间脂肪、肌肉蛋白、肌苷酸等肉品质指标,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仙人掌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广西麻鸡的屠宰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西麻鸡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取160头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饲喂A料、B料、C料和D料,研究4种教槽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皮毛指数的影响。其中A料和D料为粉料且含有血浆蛋白粉;B料和C料配方相同,均无血浆蛋白粉,只存在B料为粉料、C料为颗粒料的区别。结果表明:断奶后10d内A料组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B料和C料组(P〈0.05),与D料组差异不显著(P〉0.05);B料和C料组采食量、日增重均差异显著(P〈0.05)。A料组仔猪料肉比与B料和c料组差异均显著(P〈0.05),与D料相比,其料肉比降低4.76%。对于腹泻率和腹泻指数,A料和D料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B料和C料组间差异显著(P〈0.05)。除C料组皮毛指数与各组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粉料A和D生产效果相当,但均显著好于B料、C料。  相似文献   

19.
以二倍体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初重为113.53 g±1.65 g)和三倍体山女鳟(初重为115.49 g±1.66 g)为对象,研究了饲喂高蛋白和高脂肪饲料对山女鳟生长性能和生化成分的影响。试验设二倍体普通饲料组(G1)、高脂肪饲料组(G2)、高蛋白饲料组(G3)以及三倍体普通饲料组(G4)、高脂肪饲料组(G5)和高蛋白饲料组(G6),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试验期间,水温为10.5~16.7℃,pH为7.2~7.5,溶氧〉6.0 mg/L,试验共进行140 d。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山女鳟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倍体对照组(G1)与三倍体对照组(G4)鱼肌肉中的粗脂肪、粗灰分和初水分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鱼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倍体高脂肪饲料组鱼肌肉中的粗脂肪水平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三倍体高脂肪饲料组鱼肌肉中的粗脂肪水平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鱼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及各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倍体高蛋白饲料组鱼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三倍体高蛋白饲料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显著高于其高脂肪饲料组(P〈0.05)。与二倍体山女鳟相比,三倍体山女鳟其生长和营养成分并不好于二倍体鱼;投喂高蛋白饲料增加了二倍体山女鳟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但未显著提高三倍体鱼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饲喂高脂肪饲料可提高二倍体和三倍体鱼肌肉中的脂肪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