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在分类地位上属于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正冠状病毒亚科(Orthocoronavirinae),包括α、β、γ和δ等4个属,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动物。其中,α冠状病毒属主要感染人和猪、犬、猫、蝙蝠等,β冠状病毒属主要感染人和牛、马、猪、鼠、蝙蝠等哺乳动物,γ冠状病毒属主要感染鸡、火鸡、鸭、鹅等禽类,δ冠状病毒属主要感染野禽和猪。引起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病毒(2019-nCoV)属于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可感染禽类的冠状病毒主要来自γ冠状病毒属和δ冠状病毒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等家禽中分离到的冠状病毒均为γ冠状病毒属。家禽冠状病毒感染危害较大的是IBV。此外,鸭冠状病毒、鹅冠状病毒和鸽冠状病毒等在家禽中也有检出。一些野禽可感染δ属冠状病毒(如鹅口疮冠状病毒HKU12等)。2013年以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对全国17省份共计5 249份家禽样品进行了禽源冠状病毒检测,共检测到IBV 446株,新型鸭冠状病毒和新型鸽冠状病毒等新型禽冠状病毒共277株,IBV、新型鸭冠状病毒、新型鸽冠状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8.50%、2.04%、3.24%。对2019-nCoV与禽源冠状病毒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发现,2019-nCoV与已知的禽源冠状病毒核苷酸同源性较低;基于冠状病毒1ab基因保守区域的进化分析表明,2019-nCoV与禽源冠状病毒亲缘关系较远。基于上述分析,初步排除2019-nCoV来源于已知家禽冠状病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冠状病毒基因相关性,获得特异基因克隆制备冠状病毒基因芯片,根据发布的基因序列,每种病毒设计4~17对引物,利用火鸡冠状病毒(TCV)原毒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浓缩的犬冠状病毒(CCV)、猫冠状病毒(FCV)、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牛冠状病毒(BCV)细胞毒,提取总RNA并反转录和PCR扩增。回收PCR产物连接pGEM-T-easy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TGI,经PCR鉴定后测序。将所有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GenBank有关病毒相关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它们的同源性。通过对不同冠状病毒不同基因片段的克隆和测序,发现同一群冠状病毒核苷酸序列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本地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感染情况,采集生猪规模养殖场、散养户和不同来源的(本地和省外)屠宰场血清样品共308份,用TGEV和PRCV抗体鉴别诊断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TGEV抗体阳性率为2.92%,阳性样品都来自一个规模猪场,并与疫苗免疫有关;PRCV抗体总阳性率为27.92%,其中规模场阳性率11.93%,散养户阳性率35.96%,本地来源的屠宰场样品阳性率28%,省外来源的屠宰场样品阳性率45%。  相似文献   

4.
猪源冠状病毒监测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知感染猪群的冠状病毒有6种,分别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HEV)和猪δ冠状病毒(PDCoV)。在冠状病毒科α、β、γ、δ等4个属中,PEDV、TGEV、PRCV、SADS-CoV均为α冠状病毒,PHEV为β冠状病毒,PDCoV为δ冠状病毒。PRCV在临床上引发仔猪呼吸道症状,PHEV感染会造成仔猪呕吐和神经症状,其他4种病毒均可引起猪群腹泻。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对2011年以来收集自全国16个省份的2 915份临床腹泻猪群样品(肠道、粪便等)进行了PEDV、TGEV检测,检出PEDV阳性1 223份、TGEV阳性109份,PEDV、TGEV检出率分别为41.96%、3.74%;对2014年以来收集自14个省份的12 430份临床健康猪组织样品(淋巴结、扁桃体等)进行了PEDV检测,检出阳性325份,检出率为2.61%。针对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2018—2019年收集自15个省份的2 658份生猪组织样品开展了追溯性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2019-nCoV与猪源冠状病毒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基于全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019-nCoV与同为β冠状病毒属的PHEV核苷酸同源性仅为54%,与α、δ属猪源冠状病毒亲缘关系更远。基于以上数据与分析,可初步排除2019-nCoV来源于已知猪源冠状病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自1986年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作为一种新病毒在欧洲大陆被发现以来,引起了各国众多学者的兴趣。它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相同。已确定它是冠状病毒的一个新成员。病毒的发现PRCV的发现与TGEV的血清学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三种病毒性腹泻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近年北京地区奶牛腹泻性疾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北京地区密云、怀柔和昌平3个区县的未免疫接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和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疫苗的31个规模化奶牛场的1 65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BVDV、BCV、BRV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VD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8.2%,BC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7.2%,BR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2.2%,BVDV、BCV及BRV感染在密云、怀柔和昌平3个区县的牛群中普遍存在,需进一步加强奶牛腹泻性疾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7.
郑巍 《养殖技术顾问》2011,(12):149-149
1病原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是冠状病毒,此病毒与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密切相关。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猪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有亲和力,而PRCV则与肺组织有亲和力。这2种病毒在血清学上有交叉反应,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各器官、体液和排泄物中,但以空肠、十二指肠组织、  相似文献   

8.
已知感染猪群的冠状病毒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HEV);本研究拟建立针对这6种病毒的通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依据NCBI公布的这6种猪冠状病毒序列,利用MEGA软件进行全基因序列比对,通过分析在ORF1b中找到1段长为196 bp的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建立了用于检测猪冠状病毒的通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能扩增出6种猪冠状病毒,对PDCoV、PRCV、PHEV、SADS-CoV、TGEV的灵敏性均可达到101拷贝/μL,对PEDV的灵敏性可达到100拷贝/μL;与CSFV、PRRSV、PPV、PCV、PRV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2%,重复性良好。利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62份病料进行检测,检测出27份样品呈现猪冠状病毒阳性,而利用普通RT-PCR方法共检测出24份阳性样品。选择2份猪冠状病毒阳性样品进行克隆测序,在NCB...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4,(10):94-96
为了解青海省黄南州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和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的流行与分布情况,采用ELISA方法分别对2010—2012年采自青海省黄南州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户的842份血清样品进行了BVDV、BRV、BC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VDV、BRV、BCV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14%,24.22%和27.20%。同时调查中发现,BVDV、BRV、BCV抗体阳性率及BVDV、BRV、BCV 2种及3种病原混合感染抗体阳性率在2010年至2012年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表明我州牛群中BVDV、BRV、BCV的感染情况日益严重,混合感染现象日益突出,应引起重视,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2235-2238
<正>Delta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亚科的新成员,可感染禽类和哺乳动物。目前冠状病毒主要分为4个群,包括Alpha冠状病毒、Beta冠状病毒、Gamma冠状病毒和Delta冠状病毒。其中能对猪致病的另外4种病毒,即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以及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均属于Alpha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V可感染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鸡,尤其是雏鸡和蛋鸡。本研究用7种禽源性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对无菌采集的土杂肉鸡的45份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样本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3%,未检出其他6种禽源性病毒,初步证实该鸡场发生了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土杂鸡呼吸系统疫病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云南省土杂鸡呼吸系统疫病病因,分别在云南省楚雄、安宁和石林等地采集出现呼吸系统疫病土杂鸡的喉气管、肺脏、脾脏等组织样品57份,采用RT-PCR或PCR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鼻气管鸟杆菌、副鸡嗜血杆菌和支原体等传染性疫病病原核酸检测。结果表明:有3份样品检测显示新城疫病毒核酸呈阳性,阳性率为5.26%;4份样品检测显示禽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阳性率为7.02%;1份样品检测显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酸呈阳性,阳性率为1.75%;11份样品检测显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核酸呈阳性,阳性率为19.30%;19份样品检测显示鼻气管鸟杆菌核酸呈阳性,阳性率为33.33%;28份样品检测显示副鸡嗜血杆菌核酸呈阳性,阳性率为49.12%;48份样品检测显示支原体核酸呈阳性,阳性率为84.21%;9份样品未检测到上述病原核酸,占检测总数的15.79%。说明云南省土杂鸡呼吸系统疫病由多种病原引起,其中以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3.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采自贵州省内88个县(市)的2906份血清进行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呼吸冠状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检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抗体阳性血清12份,总体阳性率为0.41%;猪呼吸冠状病毒抗体阳性血清44份,总体阳性率为1.51%;2818份血清两种抗体均呈阴性(阴性率为96.97%),32份血清检测无效或无结论(无效率为1.10%)。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猪、牛、羊、马、犬、鸡、鸭和野鸟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多种动物莱姆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状况,从上海地区采集血清870份,应用酶联荧光测定技术(ELFA)检测莱姆病抗体。猪、牛、羊、鸡、鸭和野鸟中均未检测到莱姆病抗体,马血清中莱姆病抗体阳性率为18.5%,犬血清中莱姆病抗体阳性率为12.3%。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动物群中莱姆病的感染率相对较低,马和犬在莱姆病传播中的重要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PorcineDespiratoryCorouavirus,PRC)是由于感染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PRCV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演化而来的。本文综述了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的特性、基因组结构及主要病毒蛋白、诊断方法、免疫学上的作用等方面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感染该病后还可继发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其他疾病,对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1病原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它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侵害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生殖系统。不同地区所分离到的IBV其血清学反应和致病性存在很大差异,大多数血清型的IBV都能够引起呼  相似文献   

17.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浓缩犬冠状病毒(CCV)、猫冠状病毒(FCV)、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的细胞培养物,分别设计7,17,11,10和4对引物,构建了49个基因片段的克隆。煮沸裂解法制备质粒DNA,回收PCR扩增产物,点制冠状病毒基因芯片。抽提病毒总RNA,利用Cy3-dCTP随机渗入反转录PCR标记,与芯片进行杂交检测,淘汰交叉的克隆片段。结果表明:克隆CCV1,CCV2,CCV5和CCV7可特异诊断CCV,克隆FCV6,FCV7,FCV8和FCV9可特异诊断FCV,克隆FIPV2,FIPV7,FIPV8和FIPV9可特异诊断FIPV,克隆PRCV1,PRCV2和PRCV3可特异诊断PRCV,克隆TGEV3,TGEV4,TGEV5和TGEV6可特异诊断TGEV。将这些特异克隆扩增片段重新点制基因芯片,与病毒PCR产物杂交,未发现交叉现象。基因芯片检测比传统PCR敏感1000倍,可有效应用于这5种动物冠状病毒的检测与区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青海省部分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和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3种牛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感染现状,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首次对2012~2013年青海省部分地区的32份具有腹泻症状的临床病料及152份健康牛粪便样品进行了BVDV、BRV、BCV的核酸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32份腹泻牛病料样品中BVDV、BRV、BCV的阳性率分别为65.63%(21/32)、18.75%(6/32)、34.38%(11/32),且存在2种或3种病原的混合感染;152份健康牛粪便样品中BVDV、BRV、BCV的阳性率分别为3.95%(6/152)、1.97%(3/152)、0(0/152)。该结果表明青海省部分牛群中普遍存在BVDV、BRV、BCV的感染,且混合感染现象严重,需进一步加强青海省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原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甘肃省临夏州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试验采集该牛场13头腹泻犊牛的粪便和血清,通过胶体金技术、ELISA方法、细菌分离鉴定、Kirby-Bauer法分别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样中未检测出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抗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阳性率为23.08%(3/13);未检出BRV和BCV的抗体,BVDV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38.46%(5/13)。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和7株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20种常规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无对两种细菌均有效的药物。此次犊牛腹泻是由BVDV、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且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此次的犊牛腹泻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3′端非编码区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IBV纳米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然后将建立的方法进行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良好,能从4种不同基因型IBV核酸样品中检测到约346bp的目的条带,而对禽偏肺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病毒、鸭肝炎病毒等其他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纳米PCR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1×10^-4ng/μL,其敏感性是普通PCR的10倍;重复性试验显示3次均能检出IBV核酸。纳米PCR方法的临床应用表明,送检样品及攻毒鸡样品的检出率分别达到50%(10/20)和60%(30/50),与普通PCR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研究建立的IBV纳米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为IBV的临床诊断、病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