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正>痛风是由于食物中含有的嘌呤在人体内变为尿酸,蓄积在关节等部位而引起的剧烈疼痛。日本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特定的乳酸菌能够对嘌呤产生作用,遏制血清尿酸浓度上升。嘌呤是人体运转必需的物质,海鲜、肉类和啤酒中嘌呤含量较高。摄入大量嘌呤后,人体血清尿酸值会提高,容易出现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将接受治疗的25名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每天两次饮用含有乳酸菌PA-3菌株的酸奶,每次100 g,持续8周。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不饮用这种酸奶。对比发现,这种乳酸菌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是具有调节免疫、防癌抗突变的益生菌,也是食品生产中的重要工业发酵菌群。代谢组学技术已在乳酸菌发酵食品的进程监控、产品分型、风味形成机理等研究中广泛应用。本研究概述了代谢组学在食品与营养科学研究中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平台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着重阐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乳酸菌发酵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包括乳制品、豆制品、腌渍食品和饮品。未来代谢组学在乳酸菌发酵食品中的研究将集中在功能性乳酸菌的代谢机理、乳酸菌代谢组学数据库建设和扩容、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系统生物学技术结合应用等领域,尤其是代谢组学技术引入腐乳、酸菜等中国传统乳酸菌发酵食品的产品开发和品质监控,完善行业规范并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仙人掌为仙人掌科植物的统称,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及东南亚的热带、亚热带等干旱地区,目前各地均有人工种植。仙人掌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多糖、三萜类化合物、有机酸及17种氨基酸,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及铁、钙、硒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在食用保健、增强人体免疫力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效果。牛奶的营养价值早已为人们所公认,它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与多种维生素,经乳酸菌发酵后,牛乳中的钙能更好地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同时还能提高肌体对铁和磷的利用,这对防止婴儿佝偻病和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具有…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被摄入人体的活性乳酸菌的活菌数,以微胶囊的形式对活性乳酸菌进行包埋,以多孔淀粉为内芯材,选取海藻酸钠、糊精、明胶为外壁材制成微胶囊,利用乳酸菌活菌计数法测定吸附包埋效果。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包埋条件为:多孔淀粉5%,海藻酸钠2%,明胶4%,糊精5%,产品活菌数可达7.34×108cfu/g,包埋产率可达86.3%。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乳酸菌中胆盐水解酶降胆固醇的作用机理,阐述了胆盐水解酶的特性、胆盐水解酶的功能,以及胆盐水解酶对人体的影响,展望了胆盐水解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前沿科技     
正乳酸菌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和类人猿细胞中存在的一种受体,可探测到发酵食物中常见细菌乳酸菌的代谢产物,与之结合后可发出信号"激活"免疫系统。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学》杂志上,为从分子层面理解发酵食物的益处提供了视角,同时将有助寻找治疗炎症性疾病潜在的药物靶点。(新华网)  相似文献   

7.
嗜温性乳酸菌发酵乳饮料是以牛乳、白砂糖、嗜温性乳酸菌为主要原料,经过均质、杀菌、发酵、调配糖水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发酵风味醇厚的活性乳酸菌饮料。试验结果表明:灭菌牛乳接种0.02%的嗜温性乳酸菌,经过31℃,14 h培养发酵,再与质量分数8%的蔗糖、0.5%的复合稳定剂混合液按照体积比3∶2调配,即可得到优质嗜温性乳酸菌发酵的乳饮料。  相似文献   

8.
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及其某些代谢产物,以其天然、强抗菌性及安全可靠等优势,已逐步成为取代传统食品保鲜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综述了乳酸菌用于食品保鲜的类型、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抗菌机制,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为研究开发新型食品保鲜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乳酸菌作为最安全、最有效的益生菌种,在医疗、食品、饲料等行业应用普遍。但其特性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对肠黏膜的黏附性是乳酸菌发挥良好益生作用的首要前提。黏附后的乳酸菌不仅能够在肠道内大量定植,还能够通过与致病菌竞争黏附位点,抑制病原菌增殖。同时,乳酸菌能够通过调控肠黏液层中黏蛋白的表达,巩固肠黏液屏障,减少微生物入侵。主要论述了乳酸菌黏附特性及作用,以期能够为乳酸菌的深入认识及科学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乳酸菌能为动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机体生长;改善胃肠道功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对一些腐败菌和低温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等。同时,乳酸菌产品应用于农业种植中具有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存与繁殖,减轻并逐步消除土传病虫害和连作障碍,抑制与消除杂草生长,增强植物代谢功能、提高光合作用,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效果。一、乳酸菌系列产品市场的几大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11.
香辛料提取物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香辛料提取物对食品中常见腐败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甘草和姜黄对大肠杆菌,甘草、小茴香和姜黄对荧光假单胞,肉豆蔻对清酒乳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谷物发酵食品-酸粥中分离并鉴定了13株乳杆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开发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发酵食品奠定了基础.通过体外测试了其耐酸、耐胆汁及降胆固醇能力.结果发现,7株菌在pH值3.0的条件下存活率达50%以上,对胆固醇的降解率在50%以上,耐胆汁效果良好.其中菌株NSZL-2、NSZL-11 和 NSZL-12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有可能成为潜在功能性菌株.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大力推动农业科技产业化。食品产业在杨凌示范区集聚度高,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明显,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彰显,预期发展成效显著。今后将研究制定示范区食品产业集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以龙头食品企业为主体,构建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专业孵化器等服务机构为加速平台,加大食品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形成食品产业集聚和快速发展的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4.
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青贮饲料添加剂是作用于青贮饲料的一类微生物添加剂,主要是通过调节青贮料内微生物区系,调控青贮发酵过程,促进乳酸菌繁殖从而提高乳酸的产量,并促进粗纤维与多糖转化,最终达到改善青贮饲料品质的目的。促进型添加剂是近年来开始大量研究且应用广泛的青贮饲料添加剂。主要阐述了布氏乳杆菌、乳酸菌、纤维素酶、绿汁发酵液等的特性以及对青贮饲料中的影响,旨在扩大青贮饲料原料来源的同时改善青贮饲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嗜酸乳杆菌发酵虾头虾壳回收蛋白质和甲壳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嗜酸乳杆菌发酵虾头、虾壳,结合虾头、虾壳中内源蛋白酶的自溶作用,回收蛋白质和甲壳素。研究了影响发酵的因素并优化了发酵条件,分析了用稀盐酸脱除粗甲壳素(即发酵残渣)中的矿物质,制备食用级甲壳素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5%葡萄糖,固液比1∶2.5,接种量15%,初始pH值6.5,于40℃发酵48 h,得到的虾头、虾壳发酵液pH值低至3.79,蛋白质水解度达到21.9%;蛋白质回收率达到95.2%,发酵残渣(粗甲壳素)中仅残留2.71%矿物质,达到工业级甲壳素的纯度要求;以稀盐酸浸泡处理粗甲壳素,当浸泡温度为50℃,浸泡时间为1.5 h,粗甲壳素脱矿物质的效果最好,甲壳素中仅残留0.2%矿物质,达到食用级甲壳素的纯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及富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氨基丁酸是一种新型功能性因子,存在于谷物、水果、蔬菜和发酵食品中,是日常摄取的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但由于天然可摄取量很少,单一从食物中摄取很难发挥其功能性。所以其富集方法在食品保健业倍受关注。综述了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富集技术等,旨在为GABA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乳化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化剂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其使用广泛。介绍了食品乳化剂的主要品种、功能及其应用,并探讨了我国食品乳化剂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HACCP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ACCP体系是一种预防性质量控制体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不断增多。介绍了HACCP体系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HACCP体系与食品安全性的关系、HACCP体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和控制软件。对HACCP体系在食品工业应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介绍了HACCP体系在食品分配流通等领域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有机猪肉生产应具备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量有机猪肉进入一些大型超市,消费者可以购买到无兽药残留、无激素、无抗生素的有机猪肉,由于有机猪肉具有安全、优质、环保的优势,在国内外高端消费市场上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有机猪肉生产或将常规养猪转化为有机养殖,可以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与食品安全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以食用醋酸浸泡蟹脚脱除碳酸钙,再经调味液浸泡蟹脚、高压软化、烘干、裹全蛋液、裹生粉炸鸡粉、油炸等工序,将蟹脚制成一种口感酥脆、风味优良的休闲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