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禽源空肠弯曲杆菌分子分型和毒力研究,了解禽源空肠弯曲杆菌在禽肉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传播途径和携带的主要致病因子。[方法] 对从家禽养殖场、屠宰场等采集的720份泄殖腔拭子和禽肉表面拭子样品分离的311株空肠弯曲杆菌进行ERIC-PCR分型和16种毒力因子检测。[结果] 禽源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率为43.19%;肉鸡生产链中空肠弯曲杆菌沿生产链传播,且有优势菌株型;90%以上分离菌株携带11种毒力基因。[结论] 肉鸡生产链中空肠弯曲杆菌存在水平传播现象,且没有外源性污染;16种毒力基因中,14种毒力基因的携带率均在50%以上。加强禽源空肠弯曲菌的监测是控制空肠弯曲菌的前提,对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胶东半岛地区鸡源空肠弯曲杆菌的毒力基因携带和流行情况,对胶东半岛不同来源的样品进行本菌的分离鉴定,用PCR法对分离菌株的14种毒力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胶东半岛地区鸡源空肠弯曲杆菌的平均分离率为45%。14种检测的毒力因子cia B、rac R、dna K、pld A、cdt A、cdt B、cdt C、neu B1、che W、grp E、che Y、fla A、peb1A cad F的检出率分别为96.26%、97.2%、100%、100%、76.64%、99.07%、99.07%、4.67%、99.07%、71.96%、98.13%、100%、99.07%和99.07%。结果表明,胶东半岛地区鸡源空肠弯曲杆菌毒力基因携带率高,不同毒力基因携带率差异大。所以,加强空肠弯曲杆菌毒力基因的监测,对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弯曲杆菌病是由弯曲杆菌引起的家禽、野禽、哺乳动物及人类共患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空肠弯曲杆菌作为人类肠炎的病因,仅次于沙门氏菌和痢疾杆菌。禽类弯曲杆菌感染十分普遍,鸡弯曲杆菌病又称鸡弧菌性肝炎,是由空肠弯曲杆菌、结肠弯曲杆菌和鸥弯曲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其中空肠弯曲杆菌致病力最强,引起肝脏病变最严重,笔者现将遇到的鸡空肠弯曲杆菌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环节禽源空肠弯曲杆菌携带状况及其耐药性与致病性,从肉鸡养殖环节和屠宰环节采集600份样品并分离到241株空肠弯曲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萘啶酸、四环素的耐药情况尤为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7.75%、96.78%、95.18%;养殖环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近年来家禽弯曲杆菌的流行及变异特点,本研究从广东省的家禽养殖场、屠宰场及市场采集了1414份家禽样品进行弯曲杆菌的分离,比较了不同养殖场、不同周龄、屠宰场不同环节家禽弯曲杆菌的污染情况,并对部分分离株进行了15种毒力基因的检测。此次共分离到弯曲杆菌201株,阳性率为14.21%,表明广东地区鸡肉生产链中的弯曲杆菌具有较高的污染率,且随着鸡肉产品流向市场,阳性率有所降低;老旧养殖场弯曲杆菌污染率明显高于新建的养殖场;随着肉鸡年龄的增长弯曲杆菌的带菌率也随之提高;屠宰场中除了消毒环节,其他环节都存在弯曲杆菌污染,这说明弯曲杆菌的污染与环境、温度、母源抗体等因素有关。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与侵袭有关的毒力基因htrA在空肠弯曲杆菌和结肠弯曲杆菌的携带率均达到90%以上,且前者的毒力基因携带率高于后者;与侵袭、黏附、定植及编码细胞毒素有关的毒力基因,弯曲杆菌都高度携带,表明弯曲杆菌的毒力有增强的趋势。故加强家禽弯曲病的监测,对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病又称弧菌性肝炎、烂肝病等,是由空肠弯曲杆菌感染而引发的一种生殖道和肠道传染性疾病。空肠弯曲杆菌在自然条件下多感染蛋鸡和火鸡,不同日龄的鸡群均可感染,尤其开产前后或开产数月的蛋鸡易感,此外空肠弯曲杆菌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人类细菌性腹泻。空肠弯曲杆菌  相似文献   

7.
空肠弯曲菌是人类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其主要的储存宿主是家禽。据研究空肠弯曲杆菌主要定植于肉仔鸡的盲肠。从7个鸡群采集20份样本来检测弯曲杆菌,结果表明,平均发病率为65%。本试验还研究了48株空肠弯曲菌对INT~407细胞的黏附力和入侵力。用检测庆大霉素抗性的INT-407细胞对从盲肠内容物分离的48株空肠弯曲菌进行分析,盲肠分离菌株呈现出广泛的黏附力和入侵力,且菌株间的黏附力和入侵力呈显著相关(P〈0.01)。用PCR方法检测到空肠弯曲杆菌的毒力相关基因dnaJ、cadF、pldA、ciaB,检出率分别为100%、76%、31%、41%,  相似文献   

8.
空肠弯曲杆菌鞭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食物源性病原菌,可引起人和动物细菌性腹泻,且该菌的感染率逐年递增。鞭毛是细菌菌体的一种特殊结构,与菌体的运动性密切相关,有助于其躲避有害环境,同时鞭毛在细菌的致病性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空肠弯曲杆菌的发病机制与鞭毛在宿主上皮细胞的定植力、黏附、侵袭力及毒素的产生密切相关。文章概述了空肠弯曲杆菌鞭毛结构、功能、调控机制及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归纳总结已知基因缺失突变对鞭毛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了解鞭毛的调控机制,从而探讨空肠弯曲杆菌的致病机理,以期为降低其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食物源性病原菌,可引起人和动物细菌性腹泻,且该菌的感染率逐年递增。鞭毛是细菌菌体的一种特殊结构,与菌体的运动性密切相关,有助于其躲避有害环境,同时鞭毛在细菌的致病性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空肠弯曲杆菌的发病机制与鞭毛在宿主上皮细胞的定植力、黏附、侵袭力及毒素的产生密切相关。文章概述了空肠弯曲杆菌鞭毛结构、功能、调控机制及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归纳总结已知基因缺失突变对鞭毛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了解鞭毛的调控机制,从而探讨空肠弯曲杆菌的致病机理,以期为降低其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新发细菌性传染病,我们对其毒力因子的了解却很少。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该病原体,作者对副猪嗜血杆菌各种因素与菌株毒力的关系做了简要的介绍。其中重点介绍了血清型与毒力的关系,较为全面地概述了巴氏杆菌科毒力相关因子荚膜、菌毛、脂多糖、外膜蛋白以及酶类与副猪嗜血杆菌毒力的关系,并认为神经氨酸酶是副猪嗜血杆菌重要毒力因子。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因子的研究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猪细菌性疾病是一类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猪传染性疾病。猪场中常见的致病性细菌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猪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猪场致病菌的毒力因子密切相关。因此,了解猪场主要致病菌的毒力因子基因及其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对有效监测猪细菌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广东部分地区不同品种家禽空肠弯曲杆菌的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菌落和菌体形态、生化特征、培养特性等生物学特性和多重PCR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广东地区鸡、鸭和鹅空肠弯曲杆菌的带菌率分别为7.93%、2.46%和4.16%。从分离株中选取10株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禽源空肠弯曲杆菌对雏鸡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腹泻便血,肝脏出现白色坏死灶,盲肠充血、膨大充满气泡和红色内容物。  相似文献   

13.
弯曲杆菌病是由弯曲杆菌引起的家禽、野禽、哺乳动物及人类共患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空肠弯曲杆菌作为人类肠炎的病因,仅次于沙门氏菌和痢疾杆菌。禽类弯曲杆菌感染十分普遍,鸡弯曲杆菌病又称鸡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家禽》2008,30(19)
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它是发达国家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系统发育研究显示,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弯曲杆菌基因型最可能来自于非家畜来源。英国兰卡斯特大学采用多位点测序分型技术对1231个来自病人的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进行了鉴定。他们模拟了空肠弯曲杆菌的DNA序列进化以及细菌在宿主和环境闻的传播情况。结果表明,高达97%的散发病例均归结于提供肉产品的农场动物。  相似文献   

15.
牛弯曲杆菌病是由弯曲杆菌属细菌所引起的牛及其他动物的不同疾病的总称。与人畜有关的有2种病型,由胎儿弯曲杆菌引起的牛只不育与流产和主要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牛及其他动物的急性肠炎。空肠弯曲杆菌目前有2个亚种,即空肠亚种和多伊尔亚种。空肠亚种与兽医学有关的是人畜共患病的重要病原菌。现介绍牛弯曲杆菌性腹泻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空肠弯曲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菌,可以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各种疾病,并且是一种食物源性病原菌,被认为是引起全世界人类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本文就空肠弯曲杆菌病原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感染范围、致病性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革拉泽氏病的病原体,该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副猪嗜血杆菌相关致病性毒力因子的研究目前很少,关于转铁结合蛋白更是鲜为人知。在此对副猪嗜血杆菌转铁结合蛋白的结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免疫原性进行综述,对阐明致病菌的慢性感染机理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1病原及流行特点嗜热弯曲杆菌有空肠弯曲杆菌、结肠弯曲杆菌和鸥弯曲杆菌,以空肠弯曲杆菌为禽的病原菌。该菌呈S型或海鸥翼形,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荚膜,有单极鞭毛,菌体纤细。对热敏感,一般消毒药可将其杀灭。禽是嗜热弯曲杆菌重要的贮存宿主。本病主要通过染菌的粪便、饲料、饮水等水平传播途径而经消化道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2%~15%。  相似文献   

19.
马艳辉 《山东畜牧兽医》2012,(7):44+47-44,47
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致病菌,作为一种食物源性病原菌,空肠弯曲杆菌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多种疾病,其治病机理正在被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空肠弯曲杆菌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以及通过实验介绍空肠弯曲杆菌的实验室分离及鉴定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0.
禽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是毒力基因的贮存宿主,多种毒力因子的协同作用使其产生致病性,而耐药性的产生加大了对其防治的难度。本文主要对禽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的种类、毒力特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为深入研究禽大肠杆菌病的致病机理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