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评估四川白鹅与百子鹅在辽宁地区生产性能的适应性,以360只70日龄豁眼鹅、四川白鹅和百子鹅为试验素材,比较3个品种生产性能差异。结果表明:3个鹅种母鹅体重差异显著(P0.05),百子鹅四川白鹅豁眼鹅;百子鹅在体斜长、胫围、潜水长高于豁眼鹅和四川白鹅,其中,百子鹅的胫围和潜水长极显著高于豁眼鹅(P0.01);公鹅潜水长比较为百子鹅四川白鹅豁眼鹅(P0.01),百子鹅公鹅的胫长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P0.01),胫围极显著高于豁眼鹅和四川白鹅(P0.01);3个鹅种各项屠宰指标间均存在着不同差异,百子鹅母鹅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显著高于豁眼鹅(P0.05),四川白鹅腿肌率8.79%,极显著高于豁眼鹅(P0.01);百子鹅公鹅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的公鹅(P0.05);豁眼鹅公鹅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2个品种(P0.05);百子鹅早期生长较快,活重最大为3 230.21 g,屠体重为2 810.97 g,依次为和四川白鹅和豁眼鹅,豁眼鹅屠宰性能好于四川白鹅。不同品种鹅体尺、屠宰性能各指标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用21头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母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7头.3个试验组日粮能量水平一致(12.82MJ/kg,DM),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6.10%、15.10%、14.11%(DM基础).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犊牛增重影响显著,中蛋白组试验牛体增重最多,与高蛋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低蛋白组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蛋白组试验牛平均日增重比高蛋白组、低蛋白组分别高出10.22%、5.22%.各体尺指标变化趋势与体重变化趋势相似.日粮粗蛋白水平对血清总胆固醇、尿素氮和β-羟丁酸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NEFA)的影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消化能12.82MJ/kg(DM)、粗蛋白15.10% (DM)的日粮能够满足140~200kg荷斯坦母牛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5~10周龄期间,豁眼鹅分别饲喂高(15.5%)、中(14.5%)、低(13.5%)3种蛋白水平的日粮,探讨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组织生长激素(GH)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第8、10周龄高蛋白组母鹅的体重显著高于低蛋白组母鹅的体重(P0.05)外,不同蛋白水平之间在同日龄、性别时无显著性差异。在第10周龄时,母鹅高蛋白组活重、屠宰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显著性高于低蛋白组母鹅活重(P0.05),高、中蛋白胸肌重显著性高于低蛋白组(P0.05),中蛋白组胸肌率显著性高于低蛋白组(P0.05)。其他指标在同性别不同蛋白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第8、10周龄的胸肌、腿肌中GH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在不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第8、10周龄的胸肌GH基因mRNA表达量要显著性高于腿肌(P0.05)。随着鹅周龄增加,GH基因在肌肉中表达量下降。由此可知,在5~10周龄期间,公鹅宜用蛋白水平为13.50%的日粮,母鹅宜用蛋白水平为14.50%的日粮,日粮蛋白水平不会显著性影响GH基因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酸化剂在水禽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试验选取同一日龄、体重接近的健康扬州鹅公鹅120只,随机分为2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酸化剂的日粮(每千克基础日粮添加2 g复合酸化剂)。试验期70 d,测定扬州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1)酸化剂对扬州鹅生长性能的影响较小,但有提高饲料报酬的趋势;(2)酸化剂可改善扬州鹅屠宰性能的各项指标,提高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腹脂率;(3)酸化剂可显著提高胸肌水分、蛋白含量,而降低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腿肌的水分、蛋白、剪切力和pH24h(P0.05),显著提高胶原和脂肪含量(P0.05)。  相似文献   

5.
不同杂交组合仔鹅生长发育规律及屠宰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江苏泰州)提供的莱扬莱扬白鹅(LYLYB)、莱扬白鹅(LYB)、莱莱扬白鹅(LLYB) 3个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选用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lanffy模型拟合生长曲线对3种杂交组合鹅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3种模型的拟合度均高达0.99以上,都能很好地拟合仔鹅生长过程,以Logistic模型拟合度最高,根据实际饲养资料确定Logistic模型是拟合仔鹅生长的最优模型;以此模型估计3个组合鹅体重和体尺的最大值发现,LLYB鹅的生长速度最快,体重和体尺的增长均快于LYLYB、LYB鹅;测定3个杂交组合公母的屠宰性能发现,屠宰率均在83%以上,全净膛率均在68%以上,其中LYB母鹅的屠宰率和半净膛率显著低于公鹅,LLYB公母鹅的腿肌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组合,LYB公鹅的腿肌率显著高于LYLYB公鹅。因此,3种杂交组合中,莱莱扬白鹅为最佳杂交组合,生长发育最快,暂命名为苏牧白鹅。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5 ~10周龄扬州鹅体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4二因子试验设计,3个能量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低)、11.29 MJ/kg +16%(中)、11.75 MJ/kg+17%(高),其蛋能比均约为14g/MJ;4个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和1.10%.首先配制低、中、高能量蛋白质水平的3种基础饲粮,通过在3种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得到12种试验饲粮.选取384只体重相近的5周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1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饲喂不同的试验饲粮,持续至10周龄末.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扬州鹅6、8、10周龄的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扬州鹅6、8、10周龄的体重,表现为0.65%赖氨酸组6、8周龄的体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0.80%和1.10%赖氨酸组,10周龄的体重显著高于1.10%赖氨酸组(P<0.05);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6周龄的体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对8、10周龄的体重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扬州鹅的腹脂率(P<0.05),表现为低能量蛋白质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中、高能量蛋白质组,但对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饲粮较低的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即可满足5 ~10周龄扬州鹅获得最佳体重和屠宰性能的需要,本试验认为5 ~10周龄扬州鹅获得最佳体重和屠宰性能时能量、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和0.65%.  相似文献   

7.
选取60只21日龄个体体重相近的溆浦鹅,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鹅(公母各半),分别饲喂3种不同能量水平(13.38、12.13、10.87MJ/kg)的日粮,经49d后统一屠宰,研究不同日粮能量水平对溆浦鹅体脂沉积、血清参数及其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能组公鹅屠体重、胸肌含脂率、腹脂率均显著高于高能组和低能组(P<0.05),中能组母鹅胸肌含脂率、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度、肌间脂肪宽均显著高于高能组和低能组(P<0.05)。2)日粮能量水平对70日龄溆浦鹅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无显著影响(P>0.05),但公鹅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随日粮能量水平提高而增加。3)无论公鹅还是母鹅,高能组血清中的生长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与中能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日粮能量水平对溆浦鹅血清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含量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太湖鹅生产性能的影响,将刚出壳太湖鹅雏鹅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公母各半,每组饲喂不同粗蛋白水平的日粮。试验分为育雏期(0~4周龄)和育成期(5~11周龄)2个阶段,每个阶段将日粮粗蛋白分为3个水平,育雏期Ⅰa、Ⅱa、Ⅲa组为21%、19%和17%,育成期Ⅰb、Ⅱb、Ⅲb组为17.5%、16.5%和15.5%,其他营养成分基本相同。观测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太湖鹅育雏和育成期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以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育雏期Ⅱa组增重显著大于其他组,Ⅰa组和Ⅲa组间增重差异不显著,Ⅰa组饲料转化率显著小于Ⅲa组;育成期各组间增重差异不显著,但组间不同性别增重趋势不同,公鹅的增重随粗蛋白水平升高而变大,但各组间增重差异不显著,母鹅的增重随粗蛋白水平升高而变小,Ⅲb组增重显著大于Ⅰb组,各组间饲料转化率差异均显著,Ⅲb组最低,Ⅱb组最高。各组间屠宰性能差异均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太湖鹅日粮粗蛋白水平育雏期以19%为宜,育成期公鹅以17.5%为宜,母鹅以15.5%为宜。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粗蛋白(CP)和代谢能(ME)水平对9~10周龄四川白鹅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设3个ME水平(12.86、12.13、11.43 MJ/kg)和3个CP水平(15%、13%、11%),配制9种试验饲粮。选择432只体重相近、健康的56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试验期为14 d。在试验第15天,每组挑选8只体重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试验鹅进行屠宰试验。结果:饲粮CP水平对试验鹅胸肌率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CP和ME水平对其他屠宰性状、屠体品质、消化器官发育等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对试验鹅屠宰率、半净膛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9~10周龄四川白鹅获取较好屠宰性能需较低饲粮CP和ME水平,建议适宜ME和CP水平为11.43 MJ/kg和13%。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不同的纤维源饲粮对0~10周龄扬州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378只1日龄扬州鹅公鹅为试验动物,分别饲喂以苜蓿草和稻壳为主要纤维源的饲料,进行10周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纤维源饲粮显著影响0~4周龄扬州鹅平均日采食量(P<0.05),对10周龄扬州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稻壳组饲粮极显著降低了鹅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P<0.01),两处理组在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方面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苜蓿草和稻壳纤维对扬州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大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稻壳纤维饲粮显著降低了0~4周龄鹅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了血清甘油三脂的含量,在实践中可以用稻壳替代苜蓿草粉作为饲粮主要纤维源.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伊犁鹅的产蛋规律、繁殖激素分泌及生殖轴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取200只3岁伊犁鹅(年龄、饲养管理水平一致及体重相近),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对照组及公鹅饲喂鹅场自配料(粗蛋白质水平11.20%),试验组母鹅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3.86%、15.20%和16.48%的日粮,其余营养指标基本一致。预试期1周,正试期9周。结果表明:①试验期内伊犁鹅的产蛋率呈波动变化,对照组伊犁鹅的产蛋率在第1~2周逐渐上升,第4~5周出现小幅度增长,其余阶段表现为下滑趋势;各试验组伊犁鹅的产蛋率在第1~2、4~5周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且在第5周时达到产蛋高峰,此后逐渐下滑。15.20%粗蛋白质组伊犁鹅就巢率显著低于11.20%、13.86%粗蛋白质组。②与对照组相比,13.86%粗蛋白质组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且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15.20%、16.48%粗蛋白质组血清GnRH、E2及LH浓度均极显著升高(P<0.01),且血清促卵泡素(FSH)浓度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血清催乳素(PRL)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15.20%粗蛋白质组下丘脑GnRH、LHR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PRL、PRLR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垂体中LH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卵巢中LHESR2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P<0.01)。综上所述,基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伊犁鹅的产蛋率、就巢率、血清生殖激素浓度及生殖轴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影响的综合评估,建议产蛋期伊犁鹅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20%。  相似文献   

12.
采用3×3因子的析因设计,将189只1日龄健康肉用仔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将日粮的粗纤维和粗蛋白分前、后期各设低、中、高3个水平,构成9个处理,18种日粮,研究不同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对1~35日龄(前期)、36~63日龄(后期)肉仔鹅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35日龄肉仔鹅对日粮中粗纤维水平非常敏感,但对蛋白质水平要求不高;低纤维水平日粮组日增重与料重比明显好于中、高纤维组(P<0.01),日粮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极显著影响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P<0.01);1~35日龄肉仔鹅饲粮粗纤维水平以3.5%、粗蛋白水平以17%~19%为宜。36~63日龄,较低的粗蛋白水平即可满足鹅的需要;高纤维水平日粮组鹅的日增重与料重比明显好于低纤维水平组(P<0.01);日粮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极显著影响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P<0.01)。试验表明36~63日龄肉仔鹅饲粮适宜粗纤维水平为10%,粗蛋白水平为14%。  相似文献   

13.
以500只29日龄生长鹅为试验动物,以砻糠和玉米秸秆为主要纤维源,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研究日粮在等能量等蛋白水平下,不同粗纤维(crude fiber,CF)水平(3%、5%、7%、9%和11%)对鹅生产性能、代谢激素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粮粗纤维水平的增加,生长鹅的日采食量呈增加的趋势,但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P<0.05);5?组与7?组生长鹅的生产性能最佳,与11?组相比,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2.60%与24.25%(P<0.05),饲料转化率分别改善了22.65%与21.74%(P<0.05);日粮粗纤维水平对生长鹅血清中血糖(GLU)、碱性磷酸酶(ALP)、生长激素(GH)和IGF-I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尿酸(UA)、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胰高血糖素(GLU)、胰岛素(INS)、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鸡、鸭、鹅对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能量利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评价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的营养成分含量及鸡、鸭、鹅对其的仿生消化总能(SDGE)和代谢能(ME),分别利用仿生消化法和生物学法(排空强饲法)测定。结果表明:1)白酒糟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总磷含量分别为85.63%、18.43%、1.49%和0.21%,均显著低于发酵白酒糟中的89.15%、24.75%、2.37%和0.38%(P0.05);白酒糟中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4.64%和24.15%,均显著高于发酵白酒糟中的3.61%和15.50%(P0.05)。2)鸡、鸭、鹅对白酒糟的SDGE分别为11.15、11.54和10.02 MJ/kg,均显著低于发酵白酒糟的11.86、12.23和10.78 MJ/kg(P0.05)。3)樱桃谷肉鸭对白酒糟的表观代谢能(AME)为10.42 MJ/kg,真代谢能(TME)为11.29 MJ/kg,能量表观利用率为55.01%,均显著高于杏花公鸡(AME为8.13 MJ/kg,TME为9.39 MJ/kg,能量表观利用率为44.79%)和四川白鹅(AME为8.20 MJ/kg,TME为9.16 MJ/kg,能量表观利用率为43.91%)(P0.05);而杏花公鸡、樱桃谷肉鸭、四川白鹅对发酵白酒糟的AME、TME、能量表观利用率和能量真利用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发酵白酒糟中的粗蛋白质、总磷含量高于白酒糟,粗纤维含量低于白酒糟;鸡、鸭、鹅对发酵白酒糟的SDGE均高于白酒糟;樱桃谷肉鸭对白酒糟的ME高于杏花公鸡、四川白鹅;而杏花公鸡、樱桃谷肉鸭、四川白鹅对发酵白酒糟的ME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ybean meal replaced by brewer's grain (BSG) or fermented brewer's grain (FBSG) on growth performance,immune organ index and intestinal flora of meat geese.A total of 250 geese at 28 days of ag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5 groups with 5 replicates per group and 10 geese per replicate.The geese in control group were fed a basal diet (with soybean);The geese in groups 1 and 2 were fed the basal diet with the 10% and 20% BSG replacing the soybean,respectively;The geese in groups 3 and 4 were fed the basal diet with the 10% and 20% FBSG replacing the soybean,respectively.The whole experiment period was 42 days,including three phases:15 d (early stage),14 d (middle stage) and 14 d (later stage).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①From the whole experiment period,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ADG of geese in group 1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the ADG and ADFI of geese in group 4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there were no obvious change in growth performance of geese in groups 2 and 3 (P>0.05).②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thymus index and spleen index of geese in groups 1,2 and 3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early stage (P<0.01);At middle and later stages,the spleen index of geese in group 2 were significantly and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P<0.01);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ursa of fabricius index of geese among all groups (P>0.05).③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number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Salmonella in cecum in groups 1 and 2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early and later stages (P<0.01),while the number of Bifidobacteria and Lactobacillus were increased in different degrees;the number of Bifidobacteria and Lactobacillus in cecum in groups 3 and 4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later stage (P<0.01).In conclusion,10% BSG replacing soybean in the basal diet could improve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flora of meat geese;10% FBSG replacing soybean in the basal diet could promote the growth of beneficial bacteria of meat geese,but had no effect on growth performance;While 20% replacing soybean in the basal diet could decrease the feed intake and weight gain of meat geese,hinder i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重庆地区15种饲料用桑树在不同生长周期粗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2年生15种饲料用桑树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发芽期、旺盛生长期和缓慢生长期3个不同生长期的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发芽期,桑树叶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充桑(22.41%),含量最低的品种为延边桑27~#(14.45%);在旺盛生长期,桑树叶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葵桑(20.82%),含量最低的品种是延边桑27~#(13.81%);在缓慢生长期,保持有较高粗蛋白含量的品种是充桑(19.95%)和云南10号(19.09%),而粗蛋白含量较低的是嘉陵16号(13.44%);在桑树的整个生长期,大部分品种的粗蛋白含量随时间推移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葵桑、双头荷叶白以及嘉陵16号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而云南10号、大中华、新一之濑、充桑以及丰台等品种在缓慢生长期的粗蛋白含量较旺盛生长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研究结果为了解饲用桑树叶片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价值变化规律以及实现桑树叶科学、合理的饲料化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啤酒糟、发酵啤酒糟替代豆粕对肉鹅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250只28日龄健康皖西肉鹅,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饲喂不含任何杂粕类饲料的基础日粮;试验1、2组分别饲喂用10%、20%风干啤酒糟替代基础日粮中豆粕的试验日粮;试验3、4组分别饲喂用10%、20%风干发酵啤酒糟替代基础日粮中豆粕的试验日粮,添加量以基础日粮干物质为基础。试验期43 d,分为早期(28~42日龄)、中期(43~56日龄)、后期(57~70日龄)3个阶段。结果表明:①从整个试验期来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肉鹅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试验4组肉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3组肉鹅生长性能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肉鹅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在试验早期均极显著提高(P<0.01);在试验中期和后期,仅试验2组肉鹅脾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P<0.01);各组间肉鹅法氏囊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肉鹅盲肠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在试验早期和后期极显著降低(P<0.01),同时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不同程度地增加;试验3、4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在试验后期极显著升高(P<0.01)。综上所述,10%啤酒糟替代日粮中豆粕时可提高其生长性能,改善肉鹅肠道菌群;10%发酵啤酒糟替代豆粕时可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但不影响其生长性能,而20%替代豆粕时则会降低肉鹅采食量和增重,阻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不同日粮形态对合浦鹅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的影响.将72羽28日龄的合浦鹅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公母各1/2).A组饲喂基础精料+蟛蜞菊鲜草;B组饲喂基础精料+蟛蜞菊草粉混合的粉料;C组饲喂基础精料+蟛蜞菊草粉混合后制成的颗粒料.A组前期(28~48 d)日粮精料和蟛蜞菊鲜草的比例为1:2(风干:新鲜),后期(49~69 d)为1:3;B和C日粮组中蟛蜞菊草粉用量则参照A组鲜草的风干物质含量和比例的折算结果等量添加,同时用4 mol/L HCI AIA方法测定合浦鹅对日粮的养分消化率.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日粮B和日粮C在试验的第一阶段能显著提高试验鹅的采食量,但在整个试验期间3种日粮的采食量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A、B和C组试验鹅全期日均精料采食量分别为208.38、207.22和205.73 g;平均日增重为56.07、62.42和63.44 g;料重比为3.72、3.32和3.24;3组日粮之间的日均精料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B和C组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显著优于A组(P<0.05),而B和C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组日粮的养分消化率除了前期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P以及后期的粗蛋白质、Ca和P的消化率相近以外,B和C组日粮的能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的消化率在两期的试验中均显著优于A组(P<0.05).此外,B和C组试验鹅的屠宰率和腹脂率也显著高于A组(P<0.05).可见,用草粉构成的B或C组的日粮形态饲用效果明显优于A组,故在生产上宜将鲜草加工成草粉后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日粮纤维源对四川白鹅肉品质、氨基酸含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体重相近的四川白鹅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半,采用地面平养方式,分别饲喂含苜蓿草粉、黑麦草粉、燕麦草粉和花生秧粉日粮,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共42 d。结果显示,在日粮近似等氮等能、采食量相等的条件下,日粮纤维源对四川白鹅肉剪切力、肉色、滴水损失率、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苜蓿和花生秧组剪切力均显著低于黑麦和燕麦组(P<0.05),苜蓿、燕麦和花生秧组滴水损失率均显著低于黑麦组(P<0.05),燕麦组粗脂肪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而花生秧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不同纤维源日粮对水分、灰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可提高鹅肉保水性,增加其嫩度,同时也可提升鹅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建议生产中可在肉鹅日粮中适当添加苜蓿草粉,以提升其肉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对仔鹅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 160只 3周龄扬州鹅(母),随机分为 4个组,每个组 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饲喂玉米 -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玉米 DDGS占饲粮的比例分别为 10%、20%、30%。在试验期每周末称量禁食 12h后的仔鹅体重,以重复为单位记录周采食量,在仔鹅 10周龄末屠宰采样,分离胸肌和腿肌,测定仔鹅肉品质。预试期 1周,正试期 6周(4~10周龄)。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玉米 DDGS对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5周龄时,试验Ⅰ组的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8、9周龄时,试验Ⅱ组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整个试验期间各组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胸肌的 pH、肉色、剪切力、失水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脂质过氧化水平测试期第 1天,试验Ⅰ和Ⅱ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4、5天,3个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整个测试期的每天测试结果看,各组间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均有随着玉米 DDGS添加水平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上所述,在仔鹅的饲粮中添加至 30%的玉米 DDGS对仔鹅的生长和常规的肉品质指标无不利影响,但会提高仔鹅肌肉的脂质氧化水平,容易引起酸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