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德的遗传工程师,为研制一种安全可靠的口蹄疫疫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口蹄疫是由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对动物的危害极为严重,以往使用灭活病毒疫苗,进行广泛接种,已经大大降低了此病的发生及传播。但这种疫苗的本身,往往由于保留残存的活病毒而在接种时导致疫病的爆发。古柏(Hans Kulpper)和汉堡大学,联邦动物病毒疾病研究所,以及德国普耶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的同事们,运用现代遗传工程技术研制成功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口蹄疫病毒(FMD virus)被其含有四种蛋白质的外壳所密封,其中一种称为病毒蛋白1  相似文献   

2.
科技     
正兰州兽医所创制全球首例口蹄疫病毒标记疫苗10月1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联合相关企业创制的口蹄疫病毒标记疫苗"猪口蹄疫O型病毒3A3B表位缺失灭活疫苗(O/r V-1株)"成功获批注册。该疫苗是国际上首例能够精准鉴别口蹄疫病毒感染与疫苗免疫动物的新型生物制品。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新型口蹄疫疫苗生产工艺,用灭活疫苗免疫的动物不会产生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因此,采用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单抗阻断ELISA试验,可以区分免疫抗体与自然感染抗体。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实验动物随机抽取基地牧场3-4月龄经过口蹄疫灭活三价疫苗免疫健康犊牛30-40头。1.1.2试验试剂盒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病毒3ABC单抗阻断ELISA抗体检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有发生和流行,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我国实行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是通过疫苗免疫使动物产生抵抗口蹄疫病毒的有效抗体,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以前在国内猪的口蹄疫防疫主要使用传统的口蹄疫病毒灭活疫苗进行免疫,近5年一种新型的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在国内也得到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针对我国目前流行的血清型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缺损腺病毒表达疫苗,并通过了由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据悉,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之首,其暴发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人民生活以及国民经济。但目前对口蹄疫病毒的了解仍存在盲区,口蹄疫疫苗还有许多不足。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口蹄疫病毒结构的深入研究与新型疫苗及其生物制品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技术方法。论文就国内外运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对口蹄疫病毒分子致病机理研究及利用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研制新型 FMD 疫苗进行综述,并且展望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学研究新动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动物保健》2010,(5):77-77
目前的口蹄疫疫苗在发达国家可成功控制传染,但在发展中国家因其制作成本的昂贵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口蹄疫苗的主要问题是病毒的不稳定性,及病毒容易变异。据荷斯坦记者了解到,近日,英国韦尔科姆信托基金会投资1352万元给众多国际研究机构研发转基因的口蹄疫病毒疫苗。来自英国动物卫生组织、牛津大学学院、农业研究理事会、南非Onderstepoort兽医研究所学院、美国农业研究中心、及美国农业部国外动物疾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参与此次新型口蹄疫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主要感染偶蹄动物的一种人畜共患病。FMD的持续感染对流行区域的畜牧业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呼吁进行全球范围内控制和清除FMDV。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FMD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介绍口蹄疫重组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核酸疫苗、活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是一种感染牛、羊和猪等偶蹄动物、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动物疫病。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口蹄疫流行地区广泛使用。灭活疫苗中,完整口蹄疫病毒粒子(146S粒子)是至关重要的免疫抗原,它的数量和稳定性决定了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同血清型,甚至同型不同毒株的口蹄疫病毒粒子稳定性不同,146S粒子在一定温度、酸、碱条件下容易分解为五聚体(12S粒子),导致疫苗免疫效力大幅下降。近年来口蹄疫病毒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分子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研究口蹄疫病毒稳定性提高疫苗质量,开发新型口蹄疫空衣壳疫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口蹄疫病毒结构基础、稳定性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为同行了解口蹄疫病毒结构与免疫的关系,评价新型疫苗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发生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给发病地区的畜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应用疫苗来防控口蹄疫仍是最主要的手段。作为一种新型疫苗,表位疫苗是用病毒相关抗原表位制备,可同时携带多个抗原表位及辅助性表位的疫苗,具有安全性好、易操作和可控等优势,受到人们密切的关注。近些年来,对于口蹄疫表位及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对口蹄疫病毒相关的细胞表位及其以此为基础的表位疫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研制更加安全有效的口蹄疫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是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动物大流行病,世界许多国家对该病非常重视。当前欧洲有17个国家、美洲8个国家、亚洲7个国家、非洲1个国家设有专门研究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口蹄瘦防治委员会下设世界口蹄疫咨询实验室和泛美口蹄疫研究中心。英国佩布莱特动物病毒研究所,美国梅岛动物病毒研究所已经成为世界口蹄疫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发热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而著称.口蹄疫病毒能够感染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在内的80多种偶蹄动物,造成巨大的损失.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型间无交叉保护性,也就是说家畜注射了某个血清型的口蹄疫疫苗,如果有另一  相似文献   

13.
1口蹄疫遭遇中国克星,基因疫苗为动物装上保护伞《中国动物保健品信息》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郑兆鑫教授和上海农科院徐泉兴研究员等科研人员经过十多年的协作攻关,在口蹄疫基因工程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经专家鉴定,他们研制成功的“抗猪O型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属中国首创。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不带任何感染性病毒,既不会引起感染,也无副作用,接受免疫后可对动物保护4~5个月,疫苗在8℃下可保存一年,已达到高质量的畜用疫苗标准。抗猪O型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现已获得国家科技发明成果专利证书,而且还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业生…  相似文献   

14.
综述口蹄疫紧急疫苗、疫苗效力的评估,以及疫苗对于预防动物出现口蹄疫临床症状与抑制感染(病毒的复制)上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猪、羊、牛中,紧急疫苗免疫4~5 d后,疫苗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相比较非免疫动物,免疫能够减少口蹄疫病毒的分泌,据此认为这一方向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急性疫苗的认识,结果对于口蹄疫爆发的早期防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的液相阻断ELISA和上海优耐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的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猪用酶标试剂,检测猪血清样品中口蹄疫疫苗中和抗体,探讨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为集约化养猪场建立合理的口蹄疫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畜牧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由于其易于生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和安全等诸多的优点成为口蹄疫新型疫苗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口蹄疫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其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和改进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疾病。大多数流行口蹄疫的国家采取以计划免疫为主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口蹄疫。文章综述了口蹄疫疫苗的研究概况,以期对口蹄疫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发生于偶蹄类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曾多次在世界上发生过大流行。疫苗接种是防控口蹄疫暴发的有效措施之一,而要控制口蹄疫的流行,首先要将病毒感染动物从疫苗接种群体中区分开来。以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NSPs)为抗原,分别利用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2C、3B、3AB和3ABC作为鉴别诊断抗原,检测动物体内的NSPs抗体,可有效的区分感染动物与疫苗免疫接种动物。目前,许多实验室已展开此项工作的研究,这为防控口蹄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疾病。大多数流行口蹄疫的国家采取以计划免疫为主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口蹄疫。文章综述了口蹄疫疫苗的研究概况,以期对口蹄疫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口蹄疫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有发生和流行,对各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发达国家控制口蹄疫主要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我国采取以疫苗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措施来防控口蹄疫,主要是通过疫苗免疫使动物产生抵抗该病的有效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