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本研究选用硝酸纤维素膜作固相载体,以出现明显清晰斑点者判为阳性结果,成功建立了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direct heat hemolysin,TDH)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方法。根据棋盘试验,确定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0。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TDH阳性的副溶血弧菌可以呈现明显清晰斑点,而不能产生TDH的副溶血弧菌及其他对照菌(如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斑点显示。该方法与PCR方法的符合率为82.5%。本研究所建立的Dot-ELISA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适合基层和现场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2.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海洋环境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茵。本研究从对虾中分离出1株细菌SHJLA,在TCBS和弧菌显色培养基上分别显示典型的蓝绿色和紫红色的菌落,且其生理生化特性具有典型副溶血弧菌的特性。以SHJLA菌株的基因组为模板。检测副溶血弧菌种特异性基因(tlh、toxR、groEL)均为阳性,gyrB基因序列分析表明SHJLA与副溶血弧茵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8%~100%;检测副溶血弧菌主要毒力相关基因tdh和T3SS2(VopC2和vcrD2)均为阳性。该菌的神奈川溶血实验为阳性,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8×10^8 cfu/mL。结合SHJLA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种特异性基因的检测、gyrB基因序列分析、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以及小鼠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确定SHJLA是一株携带毒力基因的副溶血弧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将人工合成的犬干扰素α2成熟区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Ca IFN-α2;然后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感受态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分子量约为23 k Da的目的蛋白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2.5%。包涵体蛋白经变性、复性和纯化处理后,获得的重组Ca IFN-α2纯度为92%;用MDCK/VSV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重组蛋白的抗病毒活性为3.16×106/m L。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制新型犬用干扰素制品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用DNA重组技术,将已克隆的猪IL-6基因阅读框片段插入非融合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中的适当位置,获得重组质粒pBVpIL-6,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42℃诱导阳性表达菌。经SDS-PAGE检测发现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20%。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过变性溶解和复性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做定性定量检测。ELISA结果证实了所表达的蛋白为猪IL-6,复性后具有一定活性.并测出了复性后活性蛋白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原核表达的H9亚型猪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做为抗原,建立了检测H9亚型猪流感病毒抗体的乳胶凝集试验方法。阳性重组质粒pGEX-HA转化大肠杆菌BL21获得了原核表达,表达的血凝素蛋白位于包涵体中,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处理,利用复性产物作为抗原,经碳二亚胺(EDAC)将表达产物和羧基化的乳胶共价偶联,建立了该LAT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应用HA重组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H9亚型猪流感抗体水平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地疫病普查。  相似文献   

6.
参照Gen Bank已发表的鸭坦布苏病毒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PCR方法从鸭坦布苏病毒湖北分离株(JL2011株)扩增出E基因全长片段(E1)及E基因截短片段(E2),将含有双酶切位点的目的片段连接p ET-28a(+)载体,成功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E1和p ET28a-E2。将p ET28a-E转化BL21(DE3)后,经IPTG诱导可表达出约54.3 ku和44.8 ku的蛋白,但E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E1,故将筛选的E2包涵体进行纯化后,用坦布苏病毒阳性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功能及建立快速灵敏的鸭坦布苏病毒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副结核分枝杆菌(MAP)1068蛋白的特性,本研究以MAP参考株K10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其map1068基因,构建p ET28a-map1068重组载体,将其转化BL21后诱导表达并纯化MAP1068蛋白。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100μg/只/0.1 m L)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应用该抗体对MAP1068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以酪蛋白为底物测定MAP1068蛋白的酶活性。结果显示,MAP1068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变性、复性、亲和层析纯化后获得目的蛋白;将该蛋白免疫小鼠后其血清抗体效价可达1∶204 800;该蛋白主要定位于MAP细胞壁,可降解酪蛋白,为胞外蛋白酶。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MAP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非洲猪瘟病毒(ASFV)快速、高效和高通量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研究针对ASFVPig/HLJ/2018毒株序列CP204L(p30)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p30,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ASFV重组p30蛋白,试验发现重组蛋白主要在包涵体中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重组p30蛋白的反应原性良...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方法从鸡源新城疫病毒(NDV)强毒F48E9株P基因重组质粒中扩增出了V基因全长cDNA,并引进相应的突变位点,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然后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c上,重组质粒经酶切、PCR鉴定及测序,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并命名为pET-30c-V。将pET-30c-V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用1mmol/LIPTG 37℃过夜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所表达的NDVV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质量约28ku,与理论值大小相符。将包涵体用8mol/L脲变性,经Ni-NTA柱纯化,透析复性,得到纯化的V蛋白。用复性后的V蛋白免疫21日龄SPF鸡(300μg/只),成功制备了抗鸡NDVV蛋白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隆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试验采用RT-PCR方法扩增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上2个重要抗原域73~88 aa和292~402 aa,并将其定向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EAB,再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应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技术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与鉴定。结果表明:经SDS-PAGE分析,表达出的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再使用Western-blot技术对纯化复性后的包涵体进行检测,证实其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680-1685
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V)核蛋白基因(N)中1 176bp的特异性片段,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表达菌;经IPTG进行诱导,并探讨IPTG浓度、诱导时间对重组蛋白的影响。表达的大肠杆菌超声破碎后,沉淀物用含有1%TritonX-100的PBS溶液洗去膜碎片和膜蛋白。在尿素变性条件下,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NP包涵体,并通过梯度透析方法进行透析复性,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显示,酶切和测序成功构建阳性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发现该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细菌中,大小约为60 000,最佳诱导条件为0.000 8 mol/L IPTG诱导4h。通过BCA法测定镍柱纯化的N蛋白质量浓度为0.534g/L,复性后质量浓度为0.397g/L。Western blot检测表明N蛋白具有反应原性。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纯化出N蛋白,并通过复性获得具有反应原性的N蛋白,为N蛋白下一步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参照GenBank中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G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约为810bp的G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X-4T-1表达载体上,将经PCR、酶切鉴定以及测序分析正确的阳性重组质粒命名为PGEX-G810,之后将其转化至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经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进行检测。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 000;包涵体经变性、复性、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后,分离得到复性的融合蛋白。纯化的融合蛋白能与VS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证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衣壳蛋白由ORF2编码。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ORF2基因片段,克隆入p UCm-T载体,构建了重组质粒p UCm-PCV2-ORF2。根据p UCm-PCV2-ORF2测序结果设计引物,用Pfu酶扩增替换稀有密码子三联体。改造后的基因片段连接入表达载体p GEX-4T-1,并转化到BL21(DE3)宿主菌,成功构建了GST-PCV2-ORF2蛋白大肠杆菌工程菌。经诱导表达后,对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GST-PCV2-ORF2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复性。复性后的GST-PCV2-ORF2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4.
为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重组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蛋白(STp)及抗STp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将5拷贝estp串联,克隆于p GEX-6p-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EX-estp5-his,并转化于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蛋白STp5-His(r STp5-His)的表达。以r STp5-His为免疫原,重组蛋白MBP-5STp为检测抗原,制备和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采用western blot、阻断ELISA方法对MAb进行鉴定。结果显示,r STp5-His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大小约为38 ku,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以其作为免疫原制备了4株能够识别天然STp的MAb,特异性良好。研究表明,多拷贝基因串联表达可以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重组STp蛋白,所制备的MAb为天然STp和重组STp蛋白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PCR方法扩增2株肠炎沙门菌参考株CMCC(B)50336和SD-2 SPI-19毒力岛内的hcp基因,将其序列鉴定后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质粒pET28a-hcp,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重组细菌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变性条件下用镍亲和柱纯化得到重组蛋白,以每只50μg剂量免疫小鼠3次,间接ELISA测定抗体效价,用Western blot验证免疫血清的特异性。测序结果显示,2个参考株h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序列的同源性为100%。SDS-PAGE显示20 ku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通过镍亲、层析和尿素变性/复性获得了可溶性的纯化蛋白;免疫小鼠第5周抗体效价达1∶8 000,且能特异性检测出SPI-19 hcp+肠炎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中表达的Hcp蛋白。上述结果表明,制备的外源性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Ⅵ型分泌系统Hcp蛋白在肠炎沙门菌中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生物素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原核表达、纯化犬贾第鞭毛虫α-12贾第素蛋白,试验经RT-PCR获得α-12贾第素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28a-α-12,再转化入E.coli Rosetta(DE3)后,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验证,并用Ni琼脂糖凝胶纯化融合的α-12贾第素蛋白。结果表明: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28a-α-12经双酶切和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 ku,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5.7%;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9):96-99
为研究猪博卡病毒(PBo V)VP1蛋白在血清学诊断中的作用,用DNAStar软件预测了PBo V NP08株(Gen Bank登录号KR014255.1)VP1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确定1-334个氨基酸为优势抗原表位区,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VP1,将其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菌可表达分子量为56.7 ku的重组蛋白VP1,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蛋白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VP1蛋白与临床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用该蛋白包被ELISA板,检测10份临床感染PBo V的猪血清样品和3份未感染猪的血清,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不与未感染猪的血清发生反应,为建立PBo V感染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FIV)的核衣壳蛋白(core nucleocapsid protein)——p24蛋白的免疫活性,试验根据Gen Bank中FIV的p24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对FIV检测阳性的猫血液样本提取总RNA并进行反转录,PCR扩增p24基因,将此目的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构建获得重组质粒p ET-p24,并热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蛋白表达后用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用FIV感染的猫阳性血清和重组p24蛋白免疫小鼠得到的多克隆抗体对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RNA反转录成c DNA后成功扩增出大小为622 bp的p24基因和构建出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的含p ETp24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诱导后能大量表达FIV-p24蛋白,并且p24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p24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说明p24蛋白是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在猫免疫缺陷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方法扩增禽腺病毒4型(Fowl adenovirus 4,FAd V-4) Hexon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QE1中,获得重组质粒p QE1-hexon。将重组质粒经诱导表达后,通过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结果,Hexon蛋白在25℃经诱导4 h、IPTG浓度为0. 8 mmol/L时可获得最大诱导表达量,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7 k D,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复性后,可得到浓度为5. 165 mg/m L及纯度为97%的Hexon蛋白。本研究获得的重组菌p QE1-hexon以及高纯度的Hexon蛋白,为进一步研究FAd V-4检测方法和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克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河南分离株的ORF4基因,将疏水序列缺失后,再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得到阳性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纯化后由Western blotting分析,并将所得的包涵体、变性蛋白和复性蛋白分别免疫小鼠,获取的血清抗体进行效价和中和活性的检测。为深入研究GP4蛋白的免疫特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