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从湖南省洞庭湖区鸭群中分离的2株H11N9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特点、进化规律及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株H11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NA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并用2株毒株对SPF鸡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到2株H11N9亚型禽流感毒株的HA裂解位点均没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插入,属于低致病性毒株;HA基因的受体结合位点均非常保守,具有典型的禽源性特征;NA基因序列与在周边国家野鸟中分离的H11N9亚型毒株的氨基酸同源性较高;鼻腔接种SPF鸡后,均能使鸡感染并通过喉头或泄殖腔排毒,但感染的鸡均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且不能使同居鸡感染排毒。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从湖南省洞庭湖区鸭群中分离的2株 H11N9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特点、进化规律及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株H11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NA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并用2株毒株对SPF鸡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到2株 H11N9亚型禽流感毒株的 HA裂解位点均没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插入,属于低致病性毒株;HA基因的受体结合位点均非常保守,具有典型的禽源性特征;NA基因序列与在周边国家野鸟中分离的H11N9亚型毒株的氨基酸同源性较高;鼻腔接种SPF鸡后,均能使鸡感染并通过喉头或泄殖腔排毒,但感染的鸡均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且不能使同居鸡感染排毒。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2016年在江西省鄱阳湖野鸟中分离的两株H6N8和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P419和P339)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受体分析和对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2个毒株属于不同的分支,并经历了不同亚型病毒间的广泛重组。2个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基序均为PQIET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处第138、226、228位氨基酸残基分别为丙氨酸(A)、谷氨酰胺(Q)、甘氨酸(G),具有结合禽样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子特征。受体结合试验表明,分离毒株仅能结合禽样受体。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只在小鼠的上呼吸道鼻甲中进行有限复制,使小鼠体重发生轻微变化,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表明这2株分离株可感染小鼠,但致病力不强。  相似文献   

4.
为确认进口食品中的禽流感病毒(AIV)携带状况,对从台湾地区进口的冻鸡食品进行了禽流感带毒情况检测,并对病毒进行了分离、全基因组测序和致病性试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AIV为H6N1亚型病毒,与台湾本地流行的毒株同源性最高;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基序为PQIATR/G,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处第186、190、226和228位氨基酸残基分别为脯氨酸(P)、缬氨酸(V)、谷氨酰胺(Q)、丝氨酸(S),具有结合人样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子特征。SPF鸡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的静脉致病指数(IVPI)为0,为低致病性AIV。Balb/c小鼠感染性结果显示:分离株可在小鼠下呼吸道和肺脏中复制;高剂量感染可使小鼠体重发生轻微变化,但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检测结果表明,该H6N1亚型毒株虽然目前致病力较弱,但有突变为高致病性毒株风险,对人类和家禽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5.
2012年在我国重庆市活禽交易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从鸭体内分离到1株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DK/CQ036/12(H5N2).为了解该株H5N2亚型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及对SPF鸡和BALB/c小鼠的致病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HA裂解位点序列为341R-----346TRGLF350,为低致病性AIV特征.内部基因来源较复杂,与KD/CQ/036/12分离株的M基因NP基因同源性最高的病毒株均来自H4、H7等亚型分离株,呈明显的异源性.分离株的感染性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在鸡体内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向外排毒,但并不能在鸡体内有效的复制.对小鼠的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仅在鼻甲和肺能检测到病毒存在,其他脏器病毒滴定结果为阴性,表明病毒对鸡和小鼠均呈低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国吉林某养鸡场发生疑似H9亚型禽流感疫情,采集该发病鸡场病料接种9日龄SPF鸡胚,分离得到一株病毒。经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测序分析,鉴定该毒株为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本试验分离株HA基因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HA基因的裂解位点为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基因特征;HA肽链具有9个潜在糖基化位点,与近些年H9亚型AIV分离株的潜在糖基化位点相同;具有8个受体结合位点,其中234位受体结合位点由谷氨酰胺(Q)变异成苏氨酸(T);HA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株属于欧亚进化分支,与中国最早分离株A/Chicken/Beijing/1/94(H9N2)亲缘关系较远,与2007年后中国H9亚型AIV主要流行分支的代表株A/Chicken/Guangxi/55/2005(H9N2)亲缘关系较近。将该毒株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免疫后第21天免疫鸡血清抗体高达10log2,表明本试验分离株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2014年分离自我国南方野鸟粪便中的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Wide Bird/Hu N/SC1400/2014(H9N2)(WB/400/14)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进化分析及SPF鸡、SPF鸭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基序为333PAASDR↓GL340,其中不存在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氨基酸序列特征。该分离株不同基因片段来源较复杂,分别与H9、H6、H4、H1、H11、H10、H3等多种亚型的LPAIV同源性较高,呈现明显的多样性。感染性试验显示,WB/400/14不能够在SPF鸡和小鼠体内有效复制,但病毒感染SPF鸭后能够在部分脏器中检测到病毒的存在,并且感染鸭能通够过咽喉和泄殖腔同时向外排毒,而同居感染鸭仅通过泄殖腔向外排毒,表明分离株在SPF鸭群中具有良好的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为AIV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近期中国北方禽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流行规律及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本实验对2011年在中国北方家禽中分离到的11株H9N2亚型AIV通过RT-PCR扩增病毒的HA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并对这些病毒的受体结合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1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的HA基因在HA1和HA2的氨基酸裂解位点均为PSRSSR/GLF基序,符合低致病性病毒株氨基酸序列特征.多数病毒HA潜在糖基化位点为8个,所有分离株病毒的受体结合位点226位均为L,经红细胞受体结合性试验验证表明这些病毒均同时具有α-2,3和α-2,6受体结合特性,表明目前北方地区流行的H9N2亚型AIV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在威胁.本研究结果对加强H9N2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2015年分离自我国四川省野鸟粪便中的两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Wild Bird/SC/S1264/2015(H9N2)(WB/SC/264/15)和Wild Bird/SC/S1411/2015(H9N2)(WB/SC/411/15)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基序均为333PSRSSR↓GL340,符合低致病性AIV(LPAIV)的氨基酸序列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处的第226以及228位氨基酸残基分别为谷氨酰胺(Q)和甘氨酸(G),具有结合禽源AIV受体的分子特征。内部基因片段来源复杂,呈现明显的基因多样性。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这两个分离株只在小鼠的上呼吸道鼻甲中有效复制,小鼠体重变化轻微,未见明显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旨在对2021年分离自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野鸟粪便中的1株低致病性H7N3禽流感病毒(AIV)A/mallard/Ningxia/Y37/2021(H7N3)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遗传进化分析及对小鼠致病性试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HA基因裂解位点仅有1个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性。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HA基因和韩国野鸭源H7N7亚型AIV同源性较高;NA基因与韩国野鸟源H5N3亚型AIV同源性较高;PB2、PA基因与H5N2亚型AIV有较高的同源性;PB1基因与H5N3亚型AIV有较高的同源性;NP基因与H3N2亚型有较高同源性;M、NS基因与H3N8亚型有较高同源性,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血凝抑制(HI)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与H7N9-Re4疫苗株抗血清的HI效价比同源毒株低16倍,抗原性差异显著。小鼠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能在小鼠的肺部与鼻甲中复制,并引起感染小鼠体重下降,表明该毒株有感染哺乳动物的风险。本试验通过对1株野鸟源H7N3亚型AIV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分析,为H7N3亚型禽流感的预警和综合防控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罗湖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以来,以色列、厄瓜多尔和埃及等国相继暴发养殖和野生罗非鱼大量死亡事件。直到2014年,才发现其致病病原是新型RNA病毒——罗湖病毒。本文介绍了罗湖病毒的几次流行情况及其临诊症状,包括以色列、厄瓜多尔、埃及等国家发生的罗非鱼大量死亡事件,以及厄瓜多尔养殖罗非鱼死亡事件中的初步病原学研究、罗湖病毒的发现和首次命名、病毒的基因组特征研究、厄瓜多尔死鱼事件的再次研究、埃及罗非鱼检出罗湖病毒阳性等,并结合该病毒的特点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海湖     
  相似文献   

13.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湖岗天然带状林中繁殖鸟巢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红菲  赵钢 《野生动物》2008,29(1):21-25
2006、2007年5~7月对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湖岗天然林带中繁殖鸟及鸟巢进行调查测定,发现繁殖鸟类30种,分属于6目15科24属.对发现的186个巢的分析显示:群落鸟类巢位在空间上有着明显的梯度特征,鸟类空间营巢的异质性在垂直空间体现在距地面不同营巢高度(h)上,营巢范围分4层(h1=0m、0m<h2≤2m、2m<h3≤10 m、10 m<h4).水平方向鸟巢分布受植被类型限制,乔木林中鸟类多样性最丰富(H=1.764),距公路10~50 m距林缘20 m以内是鸟类巢位选择最佳区域;生态位分析显示表明:东方大苇莺生态位最宽(FT=0.3174)、巨嘴柳莺次之(FT=0.2953),其后依次为星头啄木鸟、红尾伯劳、大斑啄木鸟等.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的西北角,紧靠爱尔兰海,离伦敦约450公里的广阔区域内,星罗棋布地散布着许多湖泊,形成著名的英国湖区.湖区共有约20个主要湖泊和上百个小型湖泊,由于坎伯利山脉横贯着整个湖区,所以湖区的景色非常多样化:丘陵、瀑布、森林、草地、农场……构成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画.  相似文献   

15.
在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南麓,点缀着一连串明镜般的湖泊,形成了意大利别致的湖区.其中,科莫湖山水交融,闲适雅静,因距离意大利北部大都市米兰不远,所以被誉为"米兰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16.
某首歌里有一句著名的歌词是这样唱的: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淌在地球表面的一颗眼泪.这个浪漫而富有诗意的比喻,将高山湖泊那洗去凡尘的孤独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站在那里,仿佛踮起脚尖就能触摸到天空,因此人们赋予了高山湖泊一个唯美的名字:天池. 在中国,大多数的天池都出现在海拔数千米的崇山峻岭,比如新疆天山天池、吉林长白山天池、青海孟达天池等.然而在浙江省西部,却有一处天池位于海拔仅千米的山峰之上.在那里,宁静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山峦、野花……风起之时,碧波荡漾,迷人至极.因为这个天池地处浙江西部,所以被人们称为"浙西天池".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湖裸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stⅠ、pvuⅡ、HindⅢ、EcoRⅠ4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了20尾青海湖裸鲤线粒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其检测出11个酶切位点,发现PstI和EcoRI两种酶切类型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18.
Hymenosoma orbiculare, (Crustacea: Brachyura: Hymenosomatidae) a crab common in estuaries in south- and south east Africa occurs in freshwater in Lake Sibaya at depths down to 40 m. This is the only known freshwater record of this specie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 the lake is fairly uniform declining in shallow and very deep water with an a11erage- of 2,5 m-2 (134 Jm-2).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s in the population increases with depth. Females carry fewer eggs than estuarine populations and breeding appears to occur throughout the year. Both zoeae and adults differ morphologically from estuarine populations. These differences in breeding, biology and morphology rais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Lake Sibaya population is specifically distinct from estuarine populations and this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other instances of hymenosomatid invasion of freshwater habitats.  相似文献   

19.
20.
兴凯湖秋季丹顶鹤觅食生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丹顶鹤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影响丹顶鹤种群的最重要原因是生境破坏,使丹顶鹤失去了生存基础,因湿地减少及人为干扰,丹顶鹤的野外种群已经极其稀少。本研究对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秋季丹顶鹤的觅食生境进行了研究。利用样方法对丹顶鹤觅食地的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植被盖度、水深进行了测量,得到丹顶鹤觅食生境数据。根据对野外调查数据用方差分析以及平均值比较等数学方法处理,获得丹顶鹤最佳觅食地的植被高度为60~120cm,植被盖度低于75%,植被密度低于600棵/m^2,人类干扰距离大于5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