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豆蛋白分为Glycinin、α-conglycinin、β-conglycinin和γ-conglycinin 4种球蛋白,以Glycinin和β-conglycinin的免疫原性最强。综述了大豆抗原蛋白的种类和组成,介绍了水生动物对大豆抗原蛋白的过敏反应以及大豆抗原蛋白的致敏机制研究概况,提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大豆皂甙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结构完整性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在以鱼粉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0.3%的大豆皂甙,配制成鱼粉组和大豆皂甙组2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来投喂体质量为(4.63±0.01) g的大菱鲆进行12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3%的大豆皂甙对大菱鲆的生长性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胃蛋白酶及肠淀粉酶活性;2组实验中大菱鲆肠道组织形态无明显差异,但大豆皂甙组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肠道中相对丰度最高的门和属分别为变形菌门和盐单胞菌属。LEfSe和MetaStat分析显示,饲料中添加大豆皂甙后显著提高了大菱鲆肠道内优势菌(变形菌门及希瓦氏菌属),皂甙水解相关的肠道微生物(鞘脂单胞菌属、普氏菌属、栖瘤胃普雷沃菌以及普通拟杆菌)及潜在致病菌(莫氏杆菌属和发光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显著降低了CaenimonasNiastella和条件致病菌罗尔斯通菌属的相对丰度。研究表明,0.3%大豆皂甙抑制了大菱鲆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且引起了大菱鲆肠道菌群结构的显著改变。因此,大豆皂甙对鱼类肠道健康尤其是肠道菌群的影响不容忽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豆抗原蛋白对罗氏沼虾生理生化及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大豆抗原蛋白与豆粕饲用效果的关系,本研究配制4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以含有21.5%鱼粉、15.45%豆粕和15%发酵豆粕的实用饲料为基础饲料(T15组),用发酵豆粕完全替代T15组中的豆粕(TF组),比较发酵豆粕对豆粕的替代效果;再以鱼粉、酪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蛋白源分别配制与T15、TF组相近抗原蛋白含量的半纯化饲料AP5、AP0(抗原蛋白含量分别为5%和0%)组,探究抗原蛋白的生物学效应。选用初始体重为(0.17±0.02) g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在室内水泥池网箱中进行为期64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系列饲料中,大豆抗原蛋白含量的降低对罗氏沼虾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有不同的影响。在实用饲料组中,随着大豆抗原蛋白的降低,罗氏沼虾的增重率、肝胰腺蛋白酶活力、血清白蛋白、总蛋白、鳃Toll受体mRNA、NF-κB mRNA和肝胰腺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都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在纯化饲料组中,随着大豆抗原蛋白的降低,罗氏沼虾的增重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肝胰腺HSP70mRNA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胰腺淀粉酶活力、蛋白酶活力、血清白蛋白、总蛋白都显著降低(P0.05),而肌肉粗灰分、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鳃Toll受体mRNA、NF-κB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比较实用饲料组与半纯化饲料组的结果可知,罗氏沼虾对实用饲料中5%的大豆抗原蛋白有一定的耐受性,并且有利于其生长和健康,推测大豆抗原蛋白与豆粕中的其他抗营养因子间存在有益的联合效应,显著降低其中的大豆抗原蛋白含量则不利于蛋白合成代谢和肝胰腺健康,导致生长性能下降。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发酵豆粕和豆粕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大豆黄酮在大菱鲆幼鱼中的营养生理作用,本实验在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大豆黄酮(0、5、10、20和100 mg/kg)来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并通过12周的投喂养殖实验评估饲料中不同剂量的大豆黄酮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抗氧化力以及肠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大豆黄酮对大菱鲆幼鱼的存活率(98.89%~100.00%)、终末体质量(21.24~24.42 g)、特定生长率(1.81~1.98%/d)、饲料效率(1.01~1.11)、摄食率(1.43~1.51%/d)及形体指标均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饲料中添加大豆黄酮显著降低了大菱鲆幼鱼鱼体的粗蛋白(15.41%~15.59%)和粗脂肪(3.19%~3.93%)含量,但对鱼体的水分(77.41%~79.70%)和灰分(3.46%~3.81%)含量未产生显著性影响;饲料中添加10~100 mg/kg大豆黄酮显著提高了大菱鲆幼鱼的胰蛋白酶活力(35.26~40.66 U/g prot),但胃蛋白酶(31.75~49.56 U/mg prot)、肠蛋白酶(10.00~14.79U/mg prot)、胃淀粉酶(0.10~0.25 U/mg prot)和肠淀粉酶(0.05~0.17 U/mg prot)的活力在各处理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饲料中添加5、10和20 mg/kg的大豆黄酮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10.67~11.17 nmol/mL)的含量,并显著提高了大菱鲆幼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51.05~53.36U/mL)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51.40 U/mL)的活力;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大豆黄酮对大菱鲆幼鱼后肠肠道结构完整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但10~20 mg/kg大豆黄酮显著促进了肠道组织结构的发育和成熟,提高了大菱鲆幼鱼后肠肠绒毛的高度(391.26~401.48μm)。研究表明,大豆黄酮(5~100 mg/kg)对大菱鲆的生长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但饲料中适量的大豆黄酮(10~20mg/kg)可以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的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并促进肠道绒毛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水产饲料中,鱼粉是主要的蛋白源,但为了减少鱼粉的进口,早在五年前,日本北海道水生动物研究所就对用大豆浓缩蛋白、大豆蛋白、大豆酶解蛋白来代替红鱼粉作水产饲料进行了对比试验养殖;在欧洲鳗鱼配合饲料中替代比例达30%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大豆凝集素是大豆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之一。不仅会降低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而且会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类大批死亡,对鱼类的健康养殖具有一定的影响。概述了大豆凝集素的定义和结构、抗营养作用的途径、对鱼类的主要抗营养作用、消除方法及未来的研究展望,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蛋白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外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2006,(6):284-285
日本将推广用大豆蛋白代替鱼粉作水产饲料的蛋白源在传统的水产饲料中,鱼粉是主要的蛋白源。为了减少鱼粉的进口,早在5年前,日本北海道水生动物研究所就对用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酶解蛋白代替红鱼粉作水产饲料的蛋白源进行了对比养殖试验:在欧洲鳗的配合饲料中,当替代比例达30%时,欧洲鳗的增重率、鱼体蛋白的积蓄率、饲料效率、养殖成活率均达到最高值;对南方鱿鱼的另一组对比试验表明,当大豆蛋白对鱼粉的替代率达到40%时,成鱼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由此可以确定,以大豆蛋白的混合物代替鱼粉的最佳比例在30%~40%。日本将推…  相似文献   

8.
欧洲鳗配合饲料中大豆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乃松 《水产学报》1998,22(3):283-287
近年来,用来源广泛的大豆制品(豆粕、全脂豆粉、大豆蛋白)替代水产动物饲料中鱼粉作为蛋白源的研究已成为有关学者关注的热点。Shimeno等[1995]分别用生豆粕、熟豆粕、熟化全脂豆粉、膨化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酶解蛋白替代红鱼粉对进...  相似文献   

9.
对鱼用植物蛋白饲料中的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大豆抗原、植酸、棉酚、单宁、抗维生素因子等抗营养因子对鱼类的影响、钝化方法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广泛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蛋白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择健康的鲤鱼种[体重为(5.89±0.36)g]为试验鱼,以生大豆粉和不同处理的大豆制品分别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50%的鱼粉蛋白,配制5个等蛋白(可消化蛋白30%)、等能(可消化能15MJ/kg)的半精制饲料,探讨大豆抗营养因子的不同和叠加对鲤生长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大豆组平均增重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生大豆组的平均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学钝化组、热处理大豆组和酒精浸提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都显著高于生大豆组(P<0.05)。对照组的鲤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的活力显著高于生大豆组和酒精浸提组(P<0.05),但与化学钝化组和热处理大豆组差异不显著(P>0.05)。鱼粉组白肌RNA的含量与热处理大豆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都显著高于生大豆组、化学钝化组和酒精浸提组(P<0.05)。鱼粉组白肌RNA/DNA与热处理大豆组和化学钝化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三者都显著高于生大豆组和酒精浸提组(P<0.05)。白肌RNA和血清IGF-I水平与生长正相关(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表明热处理大豆组要好于其他各处理组,大豆抗...  相似文献   

11.
选择体质量为(39.84±3.09)g暗纹东方鲀,分为8组,分别饲喂等氮等能的高鱼粉组、低鱼粉组、低鱼粉发酵豆粕组、低鱼粉豆粕组4组实用饲料和添加大豆抗原蛋白的半纯化饲料(大豆抗原蛋白含量分别为0%、5%、8%和12.5%),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生长实验,探讨大豆抗原蛋白对暗纹东方鲀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用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低鱼粉发酵豆粕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低鱼粉组,用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低鱼粉豆粕组与低鱼粉组无显著差异。半纯化饲料中随着大豆抗原蛋白含量增加,生长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实用饲料和半纯化饲料对肌肉组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肝脏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和血清丙二醛指标中,低鱼粉豆粕组显著高于低鱼粉组,低鱼粉发酵豆粕组则与低鱼粉组无显著性差异,半纯化饲料系列在8%组出现峰值,显著高于其他组。低鱼粉豆粕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低鱼粉组,低鱼粉发酵豆粕组与低鱼粉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半纯化饲料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呈现先增后减趋势。研究表明,与豆粕替代鱼粉相比,用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更能促进鱼体生长;大豆抗原蛋白是影响豆粕替代鱼粉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对生长、抗氧化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则因大豆抗原蛋白的含量与单独存在与否而异。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研究选取了华南地区几种养殖的特色鲤科鱼类品种[禾花鲤(Procypris marus)、麦溪鲤和光倒刺鲃(Spinibarbas hollandi)]和野生捕捞的普通鲤鱼(Cyprinus Carpio)为材料,对比分析了它们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肠道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人工池塘养殖的光倒刺鲃和麦溪鲤,其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野生鲤鱼与禾花鲤;同时,禾花鲤的肌肉具有蛋白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特性。同种消化酶活力在不同种类的鱼中有不同的活力表现,说明消化酶活力受鱼类品种、食性、栖息环境、投喂策略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健  华苒 《河北渔业》1992,(3):29-31
<正> 在鱼类养殖生产中,鱼的饲料常占生产中可变消耗的2/3以上。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25~50%。饲料配方中必须含有大量的高蛋白物质(约占总饲料的50~75%),才能使蛋白质达到这一指标。已经开发的鱼饲料主要以鱼粉为饲料的主要成份。鱼粉较贵且供不应求,因此,鱼类营养学家不得不寻找新的替代蛋白源。通常,植物性蛋白均比动物蛋白便宜,而大豆与豆粉  相似文献   

14.
大豆粉的营养丰富,一般作为配合饲料中的蛋白源。但直接配合在饲料中时令动物难以吸收,因而降低了营养利用率。法国贝纳尔饲料公司发明了一种碱化法处理大豆粉,消除了其中的大豆胰蛋白酶阻止剂后,就能使大豆蛋白的消化吸收性大大增加。例如:含水12~14%的大豆与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溶液混合,经喷雾处  相似文献   

15.
消化酶活性是反映鱼类消化生理机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鱼类消化酶活性的高低决定鱼类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能力,从而决定鱼类生长发育的速度。国内外对鱼类消化酶进行了广泛研究,随着消化酶研究领域的深入,饲料与消化酶的关系也开始探讨。饲料对美国红鱼蛋白酶活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饲料与美国红鱼幼鱼蛋白酶活性的关系开展研究,以期为美国红鱼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和养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鱼类饲料是发展淡水养殖业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影响我国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鱼类饲料严重缺乏。鱼类饲料主要营养成份的构成是蛋白质。饲料的缺乏首先是蛋白质的缺乏。因此寻找新的鱼类饲料蛋白源工作,已成当务之急。笔者经过长期的调查认为当前具有开发利用前途的鱼类饲料新蛋白源大致在如下几个方面:饼粕类、多纤维饲料资源、叶绿蛋白、血粉、羽毛粉、单细胞蛋白等。  相似文献   

17.
程志斌 《畜禽业》2004,(9):59-61
大豆蛋白酶抑制因子是大豆的主要抗营养因子,约占大豆蛋白质的6%。生大豆抗营养作用的40%是由蛋白酶抑制因子引起的。大豆蛋白酶抑制因子能抑制畜禽肠道内胰腺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等的活性,引起生长停滞、胰腺增生和肥大等。这种作用在幼年畜禽上尤为明显,减少了其饲养价值,限制了大豆和豆粕作为主要蛋白饲料的使用价值。因此,实际生产中,获取不同品种的大豆及其加工副产物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范围,以确定大豆和豆粕在饲料中的使用量,急需简便、快速、准确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文 《科学养鱼》1996,(5):36-36
大豆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目前,大豆作为一种高蛋白植物性饲料被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大豆中干物质含量高达90%,其中粗蛋白占干物质的38~48%,所含氨基酸品质好,是鱼类的一种优质饲料。大豆的利用形式一般有豆浆、豆粉、豆饼、豆粕、豆渣等,养鱼过程中常根据鱼...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海水养殖鱼类消化酶活性研究的以下三方面:(1)消化酶活性的研究,内容包括消化酶的活性分布,温度、pH、外界环境及季节变化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2)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内容包括与仔鱼生长发育相对应的消化酶形成的时间,稚鱼、幼鱼在生长进程中,消化酶的变化规律;(3)鱼类的食物组成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内容包括饲料的种类和性质,以及饲料不同成分对鱼类消化酶的分泌、活性的影响,进而对饲料利用率的影响。本本对海水养殖鱼类消化酶的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为海水养殖鱼类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正>肠道排空速率是指鱼类摄食后,食物从肠道排出体外的速率。生产中鳡已可以完全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因此,研究鳡摄食人工饲料后肠道排空速率对于评价鳡对人工饵料的消耗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以得出养殖鳡鱼的科学投喂频率。此外,鳡肠道排空速率的测定还能丰富鳡消化生理的理论知识,为鳡摄食人工饵料后消化运动的研究提供科学资料。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以国产蒸汽鱼粉(蛋白含量60.2%)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试验饲料粗蛋白为42.05%,粗脂肪为8.12%,试验饲料的具体配比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