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猪的支链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链氨基酸 (亮氨酸、异亮氨酸与缬氨酸 )作为畜禽的必需氨基酸 ,不仅是合成机体蛋白质的原料 ,而且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着重阐述了支链氨基酸的特殊营养生理作用及其对猪免疫反应的影响 ,不同阶段猪对支链氨基酸的需要量及其模式 ,常用饲料原料中支链氨基酸含量与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5~10周龄扬州鹅理想氨基酸模式及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依据析因法原理,用生长鹅的比较屠审试验和成年鹅的氮平衡试验对氨基酸需要量的数学模型的某些参数进行了估计,并用该模型对5~10周龄扬州鹅的氨基酸需要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5周龄扬州鹅胴体和羽毛氨基酸组成模式与10周龄差异不显著(P>0.05);5~10周龄扬州鹅生长的理想氨基酸模式为:赖氨酸100、蛋氨酸44、苏氨酸36、亮氨酸90、异亮氨酸41、精氨酸59、缬氨酸45;成年扬州鹅维持氨基酸组成模式为:赖氨酸100、蛋氨酸46、苏氨酸63、亮氨酸122、异亮氨酸69、精氨酸94、缬氨酸76;5~10周龄扬州鹅各氨基酸的总需要量(占日粮的百分比)为:赖氨酸0.78%、蛋氨酸0.36%、苏氨酸0.33%、亮氨酸0.76%、异亮氨酸0.37%、精氨酸0.54%、缬氨酸0.41%.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研究低蛋白质日粮中不同支链氨基酸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00头育肥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标准蛋白质水平(16.0%)不添加支链氨基酸的日粮,A组饲喂低蛋白质水平(14.0%)不添加支链氨基酸日粮,B、C、D组在A组日粮基础上添加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添加比例分别为0.6∶0.5∶1、0.7∶0.6∶1、0.8∶0.7∶1,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B、C组日平均增重、末重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 <0.05),且B组料重比最低;(2)血清生化指标:添加支链氨基酸的各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组(P <0.05);B、C组葡萄糖(GLU)、尿素氮(UN)、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组、D组(P <0.05)。综合认为,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2个百分点,未显著影响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血清学指标,低蛋白质日粮补充支链氨基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比较大,在不改变其他营养成分水平的基础上,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  相似文献   

4.
支链氨基酸是对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统称,对提高猪(尤其是泌乳母猪)的生产性能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从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学作用、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需要量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BCAA)包括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和缬氨酸(Val),因为在它们的碳链中都有分支,故这3种氨基酸总称为支链氨基酸或分支氨基酸。支链氨基酸是唯一的主要在肝外组织氧化的必需氨基酸,其主要氧化部位在肌肉。其中亮氨酸是生酮氨基酸,异亮氨酸是生酮兼生糖氨基酸,缬氨酸是生糖氨基酸,它们分解代谢的起始阶段都有相似的步骤:转氨基、氧化脱羧和再脱氢,而后遵循各分解途径进行代谢。近来  相似文献   

6.
2.2.2支链氨基酸。支链氨基酸(BCAA)为猪的必需氨基酸,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支链氨基酸对于泌乳母猪具有特殊的生理意义。支链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其中最主要的是缬氨酸。  相似文献   

7.
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aminoacids,BCAA)主要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属于家禽营养中的必需氨基酸,具有与支链脂肪酸相似的结构,能够依次被支链氨基酸转氨酶(branched-chain aminotransferase,BCAT)和支链α-酮酸脱氢酶(branched-chain a-keto acid dehydrogenase,BCKD)复合物降解,导致辅酶A复合物发生不可逆的分解代谢。日粮组成不同,其含有的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比例也不同,单个BCAA的浓度过高会引起其他低浓度的BCAA的降解和缺乏,进而影响家禽的生产性能、免疫力和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8.
产蛋鸡理想蛋白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北京红鸡的屠体、鸡蛋氨基酸组成和分析羽毛估计维持的氨基酸组成,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组分的加权,在可消化氨基酸的基础上建立了几个不同的氨基酸理想比例模式。经过与NRC模式比较,对北京红鸡理想蛋白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假定模式中赖氨酸为100,主要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模式如下: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33∶23∶14∶53∶100∶59∶93∶100。  相似文献   

9.
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aminoacids,BCAA)可通过蛋鸡肝脏的脂肪酸代谢作用调控卵黄脂蛋白的产生,因而日粮中BCAA的含量以及不同BCAA之间的配比对蛋鸡拥有理想的产蛋性能极为重要。然而,文献报道的蛋鸡最适支链氨基酸的需要量和不同BCAA之间的合适配比并不统一。综合各类研究发现,日粮中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当缬氨酸+亮氨酸的浓度低时,增加异亮氨酸的含量可以降低蛋鸡的蛋重和增重;而当缬氨酸+亮氨酸的浓度高时,高水平的异亮氨酸只能使蛋鸡的生产性能出现略微的下降。另外,日粮中异亮氨酸的含量在一定水平上可以使蛋鸡获得最大的氮沉积量,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会降低蛋鸡的体重,超过幅度更大时会降低蛋鸡的产蛋量。  相似文献   

10.
支链氨基酸(简称BCAA)是一组在碳链上具有支链结构的脂肪族中性氨基酸,包括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和缬氨酸(Val),均为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1.
支链氨基酸是体内最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支链氨基酸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促进胚胎发育等生理功能。支链氨基酸在机体糖代谢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以通过调控机体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表达和易位等方式调控糖代谢。本文对支链氨基酸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体糖代谢的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妊娠和泌乳期母猪理想氨基酸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红 《饲料广角》2010,(23):22-25
蛋白质是乳蛋白合成的主要原料,也是泌乳母猪日粮的主要限制性营养成分之一,因此提高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蛋白质的利用率尤为重要。胎儿和乳房的发育需要母猪提供大量的营养,在哺乳期特别是初产母猪的第一个哺乳期会消耗母体大量的蛋白质。多数研究表明,理想氨基酸模式对母猪的一系列生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包括:1)胎儿的生长发育;2)妊娠母猪乳腺的发育;3)妊娠母体组织发育;4)泌乳期母猪乳腺的发育;5)泌乳期母体组织发育。妊娠母猪的氨基酸需要及理想比例随妊娠期进程而呈动态变化趋势,在各种"理想蛋白质"模式中,均以必需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来描述。建议配比量:妊娠0~60d和60~114d母猪回肠可消化赖氨酸需要的推荐量分别为5.57g/d和8.78g/d,其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分别为100:79:65:88和100:71:66:95。若母猪在21d哺乳期内体重损失是0和3.3~4.5kg,那么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的理想比例分别被推荐为100:59:77:115和100:69:78:123。为了使母猪对饲粮蛋白质的利用效率达到最佳,应该考虑氨基酸需要量和理想比例的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已知支链氨基酸(BCAA)如过量日粮亮氨酸(Leu)有抑制性能影响。为了准确估计异亮氨酸(Ile)和缬氨酸(Val)的供应量和需要量,需要澄清高日粮Leu水平的影响。为此,用猪进行两项试验研究了过量日粮Leu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技术的日益更新,为降低饲料成本、缓解靶动物排泄物对环境保护施加的压力,研究学者倡导在配方中使用低蛋白日粮。目前,用于饲料中的第一类限制氨基酸即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主要为合成氨基酸,而支链氨基酸,特别是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在饲料中出现明显的缺乏。因此,研究支链氨基酸对猪的生长影响以及适宜的需要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不同阶段猪对缬氨酸的营养需要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发酵培养技术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在不同精粗比(20:80、40:60和60:40)条件下添加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不同组合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并对支链氨基酸间的组合效应进行分析以筛选在不同精粗比底物条件下支链氨基酸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无论发酵底物精粗比如何,添加支链氨基酸对体外发酵pH、NDF降解率(NDFD)和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DM降解率(DMD)在各组合间存在差异。当发酵底物精粗比为20:80时,3种氨基酸对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影响均具有组合效应(P<0.05);其中异丁酸和戊酸水平随缬氨酸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升高(P<0.01);异戊酸水平则受亮氨酸和异亮氨酸添加水平的影响(P<0.05)。当发酵底物精粗比为40:60时,异丁酸水平随着缬氨酸添加水平增加而升高(P<0.01);异戊酸浓度受3种支链氨基酸的影响(P<0.05)。当精粗比为60:40时,添加支链氨基酸主要影响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水平;其中异丁酸主要受缬氨酸的影响(P<0.01),异戊酸受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影响(P<0.01),戊酸受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影响(P<0.05)。从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来看,添加3种氨基酸均表现出明显的组合效应(P<0.05)。综上所述,以DMD为指标,当发酵底物精粗比为20:80时,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最佳添加水平为0.67、2.00、1.33 mmol/L;当底物精粗比为40:60和60:40时,无需额外添加3种支链氨基酸。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效、绿色、安全”已成为国际饲料工业的发展趋势。为节约蛋白质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减轻动物应激并减轻环境污染,人们利用理想蛋白质模式,添加合成氨基酸来配制低蛋白日粮(刘超,2004)。合成氨基酸的应用,将导致日粮中支链氨基酸特别是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缺乏。在蛋鸡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是第三限制性氨基酸(袁森泉,1990)。支链氨基酸的足量和合理比例供应对家禽的正常生长发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支链氨基酸(BCAAs)对奶牛胰腺消化酶分泌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该研究利用体外组织块培养的方法设计2个试验:试验1采集5头荷斯坦奶牛胰腺组织,切成小块并置于分别含有不同浓度的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或缬氨酸(Val)的Krebs Ringer bicarbonate buffer(KRB)溶液中,3种氨基酸的浓度梯度分别为0、2.62、5.24和10.48 mg/mL,每个处理5个重复,培养60 min后取胰腺组织和KRB培养液,测定消化酶浓度;试验2采用2×2×2试验设计,亮氨酸、异亮氨酸或缬氨酸浓度分别为0和5.24 mg/mL,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培养时间为60 min,培养后收集胰腺组织和KRB培养液。结果表明:(1)亮氨酸显著增加组织中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P0.05),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显著增加了组织释放α-淀粉酶的活性(P0.05),异亮氨酸显著增加了组织中糜蛋白酶活性(P0.05);(2)3种BCAAs对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没有交互作用(P0.05),对脂肪酶活性存在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综合上述结果,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可影响奶牛离体胰腺组织分泌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功能,3种BCAAs之间不存在广泛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勃  李德发 《养猪》2000,(2):5-6
支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BCAA)是一组在碳链上具有支链结构的脂肪族中性氨基酸,包括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和缬氨酸(Val),均为必需氨基酸。在泌乳母猪的营养研究中,BCAA的营养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此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69.3±3.6)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1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5个组分别为:高蛋白质饲粮组(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4%)、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以及3个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不平衡饲粮组(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的基础上分别将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降低10%)。所有饲粮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设置为0.7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中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与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67、0.60和0.20。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相比,高蛋白质饲粮组肥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有下降趋势(P=0.05),低蛋白质-低色氨酸饲粮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低蛋白质-低苏氨酸饲粮组和低蛋白质-低含硫氨基酸饲粮组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分别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对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   

20.
异位酸影响反刍动物瘤胃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酸是异丁酸、2-甲基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总称,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通过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脯氨酸等)进行氧化脱氨基和脱羧基后产生的支链脂肪酸.它是瘤胃纤维分解茵正常生长和活动所需的特殊营养物质,并且对瘤胃微生物发酵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