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究屎肠球菌QW256菌粉制备工艺。研究屎肠球菌QW256菌粉制备过程中的离心条件、保护剂与复配、菌粉贮藏稳定性等因素对菌体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菌体收集的最佳离心条件为6 000 g、10 min,悬浮基质为1.9%硫代硫酸钠溶液,优化后的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为甘露醇25.38 g/L、蔗糖34.65 g/L、甘氨酸4.17 g/L和抗坏血酸钠1.57 g/L;在该条件下,屎肠球菌冻干存活率达95%以上,菌粉在25℃保藏100 d的存活率达85%以上。研究表明,复合冻干保护剂的研发对屎肠球菌的冻干及贮藏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的高密度工业化生产,必须提高该屎肠球菌的发酵活菌量,因此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首先在MRS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确定适合该屎肠球菌生长的最优pH值和培养温度以及该菌的最适发酵碳源和氮源;再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分析筛选培养基成分中影响屎肠球菌发酵活菌数的显著影响因子,设计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显著因子的最大活菌数响应区域,最后采用中心复合序贯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circum-scribed design,CCC)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显著影响因子的最优配比浓度。获得发酵优化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糊精20 g/l、酵母浸粉77.22 g/l、结晶乙酸钠6.42 g/l、柠檬酸二铵2.0 g/l、磷酸氢二钾2.0 g/l、无水硫酸镁0.2 g/l、硫酸锰0.04 g/l、吐温-80 0.99 g/l。培养基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37℃。经验证,优化后培养基的发酵菌液活菌数可达6.136×109CFU/ml是相同条件下MRS培养基发酵菌液活菌数的4.63倍,优化方案及所得回归模型切实可靠,成功实现了该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的高密度发酵培养。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具有益生潜力的屎肠球菌QW256最适培养基与培养条件,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以及响应面法探究不同碳源、氮源、营养因子以及培养条件对菌株屎肠球菌QW256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屎肠球菌QW256菌株最佳增殖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培养温度37 ℃、初始pH 7.8|最适培养基成分为糖蜜24.7 g/L、酵母粉10 g/L、玉米浆16 g/L、柠檬酸0.25 g/L、柠檬酸钠5.1 g/L、硫酸镁 0.6 g/L及精氨酸0.2 g/L 。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培养 17 h时活菌数达1.12×1010 CFU/mL,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屎肠球菌QW256|培养基|培养条件|活菌数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优化培养基提高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R-WL发酵液的菌体密度,为高效、优质的微生态制剂产品研制奠定基础。首先通过生长曲线的测定、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的单因素试验,确定菌种RWL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时间14 h、pH 8.5、温度37℃、接种量3%,最适碳源为乳糖,浓度为10 g/L,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浓度为30 g/L。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培养基中对粪肠球菌发酵影响最重要的主要因素为蛋白胨、乙酸钠和柠檬酸二铵,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获得主要因素的最适范围,最后通过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到主要因素的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乳糖10 g/L、酵母膏15 g/L、蛋白胨12.18 g/L、乙酸钠4.5 g/L、柠檬酸二铵4.5 g/L、硫酸镁0.58 g/L、硫酸锰0.25 g/L、磷酸氢二钾2 g/L、轻质碳酸钙3 g/L,初始pH 8.5。通过试验验证,优化后发酵培养基的发酵菌液活菌数可达(6.44±0.10)×109cfu/mL,比原MRS培养基活菌数提高了71.28%。  相似文献   

5.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饲用粪肠球菌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_(XW)27的高密度培养,对健康仔猪肠道分离的粪肠球菌E_(XW)27发酵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以MRS为基础培养基,活菌浓度为评价指标,对发酵培养基中碳氮源、微量元素、缓冲盐体系以及促生长因子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高密度发酵培养的培养基配方,确定最佳活菌浓度时的培养基组成。结果显示:蔗糖57.3 g/L、蛋白胨45 g/L、磷酸氢二钾3.75 g/L、柠檬酸铵3.5 g/L、乙酸钠6.25 g/L、硫酸镁1.5 g/L、硫酸锰0.45 g/L、组氨酸1.4 g/L、维生素C 0.01 g/L、碳酸钙10 g/L。发酵液最高活菌数达到1.03×10~(10) CFU/mL,是相同条件下MRS培养基中活菌数的10.61倍,菌体浓度显著提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发酵前包被微胶囊化培养的屎肠球菌具有耐受性强、效价稳定的优点,但其活菌数检测难度阻碍了其推广使用。本研究以前包被屎肠球菌为原料,综合考虑操作方便、时间及计数结果,优化前包被肠球菌活菌超声振荡计数方法,选择不同试管的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自变量,总菌落数(cfu/g)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计数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响应面法优化所得最佳计数条件为:原菌液梯度稀释后,超声功率240 W、10~(-1)超声7 min、10~(-2)超声45 s。此条件下,前包被屎肠球菌计数结果最佳,为5.53×10~(11) cfu/g。本结果与预测值相近,故选用此方法作为后期前包被屎肠球菌活菌计数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参考GB/T 13093—2006《饲料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微生态活菌制品总论",利用选择性培养基,采用平板计数法和生化鉴定对4种市售屎肠球菌饲料添加剂进行有效活菌数测定,以了解目前屎肠球菌饲料添加剂的质量状况,同时也为同类产品的质量评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采用的方法可较好地对屎肠球菌饲料添加剂进行有效活菌数测定,所测定的4种屎肠球菌饲料添加剂中有1组标示菌种与实测菌种不符,而另3组的活菌数和标示量也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8.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粪肠球菌发酵上清液对大肠埃希菌K88的抑菌活性,从而确定产enterocin E5细菌素粪肠球菌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粪肠球菌E5产细菌素的发酵培养基为MRS培养基,最适温度为37℃,最适起始pH值6.5,最佳接种量2%,种龄14 h,发酵时间16 h,最佳培养基组分氮源为1%胰蛋白胨、0.5%酵母浸粉,最佳碳源为1%葡萄糖、0.5%蔗糖,0.1%Tween-80有利于enterocin E5的产生。这是分离自北京优良商品猪黑六产enterocin E5粪肠球菌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屎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对葡萄籽配合饲料发酵产物的影响。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为屎肠球菌组、植物乳杆菌组、1∶1屎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组、2∶1屎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组和1∶2屎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组;分别在20、25和30℃下发酵24、48、72和96 h,测定发酵产物常规养分、pH值和氨态氮/总氮(AN/TN),确定适宜的发酵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48 h发酵产物常规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发酵24、72、96 h;1∶2的屎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组萄籽配合饲料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pH值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温度为20℃时的粗蛋白质与粗脂肪含量高于25、30℃的发酵结果。研究表明,屎肠球菌与植物乳杆菌比为1∶2,在20℃发酵48 h,是葡萄籽配合饲料的适宜发酵参数。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对1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5g/L,豆粕粉60g/L,玉米浆8g/L,在接种量为2%的情况下,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4h,所获得活菌数约为5.3×109CFU/mL。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屎肠球菌对哺乳期仔猪的益生作用,试验选用健康的杜×长×大新生仔猪9窝,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屎肠球菌灭活菌组和屎肠球菌活菌组,每组3窝。从出生开始至6日龄,对照组、屎肠球菌灭活菌组和屎肠球菌活菌组仔猪分别经口灌服无菌脱脂乳、含屎肠球菌热灭活菌(浓度为1×108cfu/m L)的脱脂乳和含屎肠球菌活菌(浓度为1×108cfu/m L)的脱脂乳,10 m L/(头·d)。仔猪于7日龄开始饲喂教槽料,21日龄断奶。分别于7日龄和21日龄时从每窝中选出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屠宰,取肝脏和脾脏,采集空肠黏膜,计算并分析仔猪腹泻率、消化酶活性和脏器指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灭活菌和活菌都不影响哺乳期仔猪的体重和日增重(P0.05);屎肠球菌灭活菌组和屎肠球菌活菌组仔猪第3周的腹泻率都下降至0,整个哺乳期腹泻率分别下降77.44%(P=0.078)和92.03%(P0.05),两个益生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屎肠球菌灭活菌组和屎肠球菌活菌组的21日龄仔猪空肠麦芽糖酶活性分别增加9.67倍(P0.05)和11.29倍(P=0.01),活菌还显著提高脂肪酶含量1.09倍(P0.05),但两个益生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灭活菌不影响仔猪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活菌也不影响肝脏指数及7日龄仔猪脾脏指数,但显著降低21日龄仔猪脾脏指数(P0.05)。说明热灭活益生屎肠球菌对哺乳期仔猪的生长、腹泻率、小肠消化酶活性以及肝脏和脾脏指数都没有负面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活菌的作用相似,具有替代活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屎肠球菌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肉鸡的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血液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32只1日龄罗斯308雄性肉鸡,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分别在各试验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100、200、300 mg/kg屎肠球菌。在11,12日龄时,各个试验组口服鼠伤寒沙门菌(1×109CFU/m L,1 m L/只鸡)。结果:(1)与无添加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可显著提高1~21 d,22~35 d和1~35 d日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2)与无添加组相比,添加屎肠球菌可显著降低感染前期有害菌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数量(P<0.05),能显著提高感染前期和后期屎肠球菌的数量(P<0.05);(3)与无添加组相比,屎肠球菌的添加能显著降低感染前期GSH-Px和MDA含量(P<0.05);在感染后期,屎肠球菌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可以缓解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导致的肉鸡饲料转化效率下降、肠道菌群失调及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肉鸡在沙门菌感染的情况下,饲粮中屎肠球菌的适宜添加剂量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屎肠球菌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只1日龄健康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屎肠球菌组和高剂量屎肠球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和1 000 mg/kg屎肠球菌菌粉(活菌数为3.46×108CFU/g)。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屎肠球菌对肉鸡各阶段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屎肠球菌组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磷含量有提高的趋势(P=0.054);低剂量屎肠球菌组肉鸡血清钙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屎肠球菌组和高剂量屎肠球菌组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屎肠球菌组和高剂量屎肠球菌组肉鸡血清和十二指肠过氧化氢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饲用粪肠球菌发酵活菌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对粪肠球菌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蛋白胨3.2%,酵母粉1%,葡萄糖2.8%,吐温-80 1 ml/L,柠檬酸三铵0.2%,七水硫酸镁0.02%,一水硫酸锰0.005%,碳酸钙1.0%.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7.1+0.1),接种量2.5%~5.0%,温度34~37℃,150 r/min振荡培养.在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粪肠球菌活菌数最高可达8.5×109 cfu/ml.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金针菇菌糠转化成益生素饲料,试验采用MRS琼脂培养基从猪粪便中分离筛选出耐酸、耐胆汁的产酸菌株,然后将菌株的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进而对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和分子进化树进行了分析。用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金针菇菌糠发酵处理,30 d后检测活菌数及粗蛋白、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从猪粪便中分离得到1株存活率高的粪肠球菌。用该菌对金针菇菌糠进行发酵处理后,活菌数达45亿cfu/g,粗蛋白达17. 33%,所测18种氨基酸总量达11. 94%,有较高的饲用价值。说明可以采用粪肠球菌固态发酵金针菇菌糠,使其转化为益生素饲料。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清香型白酒糟为原料,添加酿酒酵母SY、枯草芽孢杆菌D和植物乳杆菌2-41进行混菌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探索麸皮添加量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质量的影响,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比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酒糟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种接种量和发酵培养基初始酸度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质量的影响,从而优化混菌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清香型白酒糟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酒糟和麸皮比为9∶1,在酒糟初始水分为50%~60%的条件下,发酵培养基总装料量为50 g,其中清香型白酒糟45 g,麸皮5 g。混菌固态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菌种接种量13%、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6 d、初始酸度0.90 mmol NaOH/10 g。在此混菌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下进行3组平行试验,测得酒糟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24.97±0.05)%,感官评价最终得分18分,等级为优良。研究结果对混菌固态发酵酒糟制备蛋白饲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为研究鸡源戊糖片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氨氮处理的效果。体外试验将戊糖片球菌和屎肠球菌以10~7cfu/m L分别添加到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以含氮培养基为对照,测定12~48 h培养液中的氨含量;体内试验将戊糖片球菌和屎肠球菌以109cfu/kg分别添加到基础日粮中,以基础日粮为对照,饲喂7日龄SPF鸡,测定血浆中氨、尿素氮和尿酸含量,检测盲肠中p H值、乳酸菌、大肠杆菌浓度以及氨气排放量。结果显示:与未添加两种细菌的对照组相比,戊糖片球菌和屎肠球菌能显著降低菌液氨离子浓度、氨气排放量、血氨浓度、盲肠p H值和大肠杆菌浓度(P0.05),提高盲肠乳酸菌浓度(P0.05);与屎肠球菌相比,戊糖片球菌能显著降低12 h菌液氨离子浓度、24 d时氨气排放量、血氨浓度和大肠杆菌浓度(P0.05)。研究表明戊糖片球菌具有较好的降氨效果,是理想的降氨除氮菌株。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乳酸片球菌ZPA017的γ-氨基丁酸(GABA)产量,本试验通过单因素筛选和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乳酸片球菌ZPA017产GABA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D-果糖18g/L、大豆蛋白胨40g/L、乙酸钠3g/L、磷酸氢二钾1.37g/L、柠檬酸氢二铵2g/L、硫酸镁0.63g/L、硫酸锰0.29g/L、吐温-801mL/L。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筛选的方法,优化得到乳酸片球菌ZPA017产GAB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6.5、接种比例1%、发酵时间30h。乳酸片球菌ZPA017在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培养,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1.036g/L,是优化前产量的3.77倍。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TMC3115冻干菌粉,对培养基初始pH值和初始接种量进行研究,同时对不同碳源和氮源进行初步筛选,进而以发酵16 h发酵液pH值、光密度和活菌数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碳源和氮源组合进行筛选。考察18 种冻干保护剂对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的冻干保护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冻干保护剂配方。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在培养基初始pH值7.2、接种量4%时所得发酵液活菌数最高;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添加量25 g/L、胰酪蛋白胨20 g/L、酵母蛋白胨10 g/L、酵母浸粉FM902 15 g/L、柠檬酸氢二铵2 g/L、无水乙酸钠5 g/L、磷酸氢二钾2 g/L、吐温-80 1 g/L、硫酸镁0.58 g/L、硫酸锰0.25 g/L、L-半胱氨酸盐酸盐0.5 g/L;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添加量12%、海藻糖12%、丙三醇1.2%、谷氨酸钠0.6%、L-半胱氨酸盐酸盐0.15%,此条件下,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冻干粉活菌数达到4.26×1011 CFU/g。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红色糖多胞菌发酵水平,采用Plackett-Burman法、最陡爬坡实验和Box-Behnken设计,针对不同氮源、碳源进行摇瓶发酵研究,并利用Minitab 15软件进行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淀粉、糊精、玉米浆和黄豆饼粉对红霉素发酵效价影响较大,通过响应面法得到优化发酵培养基最佳组成为:淀粉52.3 g/L、糊精14.0 g/L、黄豆饼粉45.3 g/L、玉米浆14.6 g/L。在最优培养基下,红霉素的产量达到7764 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