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固相萃取技术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兽药残留不仅关系到食品安全,而且也影响国际贸易.固相萃取技术作为一种集富集净化于一体的净化方法具有简单、灵敏度高的特点,能有效去除复杂样品基质中干扰.近年来固相萃取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根据不同的分离机理,分别论述了正相固相萃取、反相固相萃取、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混合型固相萃取模式在样品净化过程中的作用原理,总结了不同理化性质目标化合物如何选择固相萃取,如何采用不同淋洗强度洗脱液及固相萃取在四环素类、β2-兴奋剂、磺胺类、硝基呋喃类等兽药残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样品的预处理是样品分析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尤其是分析复杂的样品时,样品的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发展快速、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是化学分析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如索氏抽提、超声波萃取等不仅费时,而且溶剂的消耗量大。微波辅助萃取又称微波萃取(MAE),是微波和传统的溶剂萃取法相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的萃取方法,因其具有快  相似文献   

3.
兽药痕量残留分析中,样品的前处理极为重要,也是其难点所在。由于动物组织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种前处理技术能够适合所有情况下的所有样品。本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固相萃取、碳纳米管固相萃取、限进介质固相萃取、免疫亲和固相萃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等在喹诺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畜产品中6种氟喹诺酮全自动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实验采用全自动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替代了前处理使用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过程,净化效果较好。实现了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和丹诺沙星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同时检测。本方法采用1%乙酸乙腈溶液提取,稀释后使用全自动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6种氟喹诺酮平均回收率为81.9%~106.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2%;定量限均为2.5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MPE)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固相萃取为基础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化学试剂使用量少等特点,符合环境友好前处理要求。SMPE装置种类繁多,如纤维固相微萃取、薄膜微萃取、分散固相微萃取、管内固相微萃取等,可以用于各种复杂基质极性或非极性化合物的萃取,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生物样品、食品样品的检测分析,并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6.
随着兽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MISPE)已成为兽药残留分析前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就该技术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近几年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酰胺醇类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子印迹法、加速溶剂萃取和QuEChERS技术,此外,还对新型的分散液液微萃取、磁性固相微萃取、亚临界水萃取和织物相吸附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动物源性食品中酰胺醇类药物前处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4,(5):59-60
<正>液液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均需使用昂贵且有毒的有机试剂,耗时长和必需的溶剂处理。动态固相萃取能彻底消除溶剂,但需气相色谱进样器的大规模改动或增加一个解吸附模块。固相微萃取(SPME)解决了动态固相萃取的缺点并保留其优点。溶剂完全消除并且萃取时间缩短到几分钟。SPME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一种快速,廉价,无需溶剂的方法。采用一个内涂聚合物的精良熔融石英纤维来提取基质中的有机物然后可以直接将其转移至气相  相似文献   

9.
兽用磺胺类药物常添加到动物饲料中用来治疗疾病和促进生长,但不合理的用药会导致磺胺类药物在动物组织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从而损害人类健康。此外,磺胺类药物在人体及动物体内并不能完全被吸收,大部分以原型及代谢物形式随尿液及粪便排出体外,引起细菌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食品和环境中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环境及食品安全,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以色谱和质谱等仪器分析方法为主。由于食品和环境中样品基质复杂,药物浓度偏低,所以,在仪器分析前需采取适当的样品前处理对目标物进行富集和纯化。近年来,微型化、无溶剂化、自动化成为样品前处理的发展趋势,作者介绍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分子印迹、免疫亲和色谱、场辅助萃取、QuEChERS法、浊点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并对未来样品前处理发展方向作出展望,旨在为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液萃取法测定瘦肉精含量,并与固液萃取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前处理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液液萃取比固液萃取操作更简便、快速,成本低。  相似文献   

11.
兽用磺胺类药物常添加到动物饲料中用来治疗疾病和促进生长,但不合理的用药会导致磺胺类药物在动物组织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从而损害人类健康。此外,磺胺类药物在人体及动物体内并不能完全被吸收,大部分以原型及代谢物形式随尿液及粪便排出体外,引起细菌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食品和环境中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环境及食品安全,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以色谱和质谱等仪器分析方法为主。由于食品和环境中样品基质复杂,药物浓度偏低,所以,在仪器分析前需采取适当的样品前处理对目标物进行富集和纯化。近年来,微型化、无溶剂化、自动化成为样品前处理的发展趋势,作者介绍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分子印迹、免疫亲和色谱、场辅助萃取、QuEChERS法、浊点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并对未来样品前处理发展方向作出展望,旨在为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固相萃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吸附剂的种类、固相萃取柱的选择和方法的建立,总结了该技术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检测尤为重要。样品前处理是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关键步骤,基于吸附剂的萃取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应用广泛,常用吸附剂包括C18固相萃取柱、HLB固相萃柱及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属有机骨架等纳米材料。吸附剂的设计和选择是影响样品萃取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各种萃取技术中有不同的应用效果。本文总结了目前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广泛应用的磺胺类药物萃取技术,如固相萃取、磁性固相微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等萃取技术中所应用的吸附剂种类和特点,尤其是对新型的纳米材料吸附剂(金属有机骨架、共价有机骨架、多壁碳纳米管等)的特点和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检测中吸附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法测定了饲料中氟哌酸的含量。方法:固相萃取条件:串联Oasis MAX-MCX方法,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磷酸二氢钾:乙腈=85∶15(磷酸调pH至3);检测波长:294nm。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且重复性好,可以有效测定饲料中氟哌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用C18键合磁珠固相萃取虾肉中氯霉素残留的方法。在Fe3O4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键合C18基团,制备双功能反相萃取颗粒。用该颗粒对样品中的氯霉素残留进行固相萃取,对结合时间、温度、磁珠用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磁珠法兽药残留固相萃取方法。用标准方法(SN/T 1864-2007)对萃取所得产物进行检测。经过优化,C18键合磁珠的最佳萃取条件为50℃结合5 min,用1 mL甲醇洗脱3次。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在0.1~10μg/kg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1,检出限为0.1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满足虾肉中氯霉素残留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初步评价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药动学前处理中3种固相萃取柱对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净化、萃取效果。首先在空白胎牛血清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标准溶液,经色谱甲醇提取后,分别经Agilent公司、Waters公司和Agela Technologies公司的C18SPE柱进行萃取(分别简称A固相萃取柱、W固相萃取柱、AT固相萃取柱),再经N-甲基咪唑和三氟乙酸酐衍生化,最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与此同时,将等量的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标准溶液进行衍生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其结果作为对照。以绝对回收率作为评价3种SPE柱净化、萃取EPR效果的标准。结果显示,含有EPR的胎牛血清经A固相萃取柱萃取后,EPR峰形尖锐对称且无明显杂质峰,其绝对回收率为80.79%;经W固相萃取柱萃取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峰形尖锐对称且无明显杂质峰,其绝对回收率为83.61%;经AT固相萃取柱萃取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峰形尖锐对称且无明显杂质峰,其绝对回收率仅为64.20%。相对于A与AT固相萃取柱,Waters公司的C18SPE柱萃取EPR的效果更好。研究结果为后期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四环素类药物(tetracyclines, TCs)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奶牛疾病,但使用不当易导致药物残留,影响牛奶品质与食用安全。目前,快捷、高效、一次可检测多种药物是兽药残留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笔者综述了牛奶TCs残留分析技术中常见的样品前处理、纯化和药物测定方法,包括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 LLE)和液-液微萃取(liquid-liquid micro extraction, LLME)等前处理方法,液-液分配(liquid-liquid partition, LLP)、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QuEChERS等纯化方法,以及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法、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CL)法、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法、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  相似文献   

18.
将分子印迹材料与固相萃取技术结合起来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MISPE)具有从复杂样品中选择性吸附目标分子及其结构类似物的能力,该技术已成为兽药残留分析前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对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国内外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同时阐述了在未来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固相支撑液液萃取-平行蒸发技术用于快速净化多种饲料中的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和呋喃妥因。先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样品,再用硅藻土固相支撑液液萃取净化,然后用全自动平行蒸发技术浓缩,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在365nm波长下检测。实验对提取溶剂、净化方法、萃取时间、萃取体积和色谱分离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四种硝基呋喃原药在0.05~10Ix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7,方法定量限为0.1mg/kg,0.1、0.2、1.0mg/kgZ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8.4%-105.3%,相对标准偏差为1.8%~7.2%。实际饲料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简化了样品前处理,提高了操作自动化程度,测定结果准确度高,可用于批量饲料样品中硝基呋喃类原药的快速质量监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地西泮的方法。在碱性条件下,以二氯甲烷和正己烷(3∶7,v/v)提取饲料中的地西泮,再经S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检测。此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4.0%,变异系数为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