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致病的分子基础作了综述。IBDV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及抗原表位的变异位于结构蛋白VP2上。病毒多肽成熟需经二次切割,NCR可影响病毒的转录和/或翻译,VP1-VP3复合体的形成是IBDV装配的重要环节。不同毒力型的IBDV的出现除与基因突变、重组、重排有关,还可能与VP5有关,也证实了NCR与血清型的致病性无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通用性 P C R 方法。通过对纯化后 I B V核蛋白基因进行直接 P C R及套式 P C R 扩增表明,两次 P C R 产物的大小为0.7 kb 和0.5 kb,与实际设计相符。而对照的 N D V 及 I B D V 的 P C R 扩增产物均为阴性。用 I B V H B株感染 S P F鸡后,应用我们所建立的 P C R 方法去检测不同时期所采集的肾脏、气管、盲肠扁桃体、肺脏和肝脏中的 I B V,在 S P F鸡感染 I B V后的21 d 仍然能够检测到 I B V 的基因组, Southern blotting 杂交试验证明了我们获得的 P C R 产物为 I B V 的核蛋白基因。该 P C R 检测方法比免疫荧光抗体( F A)法更具敏感、特异、快速等特点,完全适用于不同来源及不同血清型 I B V 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麻雀、鸭、鹅等均可自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其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4%(4/54),95.5%(363/380)和9.4%(11/117)。从鸭和麻雀分离到的IBDV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CPE,对SPF鸡有致病性。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鸡源、鸭源和麻雀源IBDV均有2条核酸带,5条蛋白带,毒株间的病毒核酸及结构蛋白电泳迁移率无显著差异,但其结构蛋白的相对含量不尽一致。经鉴定,鸡源、鸭源和麻雀源IBDV均属血清Ⅰ型,为同源病毒。本研究结果提示,鸡并非是IBDV的唯一自然动物宿主,非鸡禽鸟类宿主的存在可引起IBD的传播和续源流行,也为IBDV的变异提供了特殊的生态条件,成为诱导IBDV变异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鸡,鸭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及同群饲养的鸭体内各分离到1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证明两病毒均为IBDV,病毒血清型为Ⅰ型。病毒可致死鸡胚,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CPE)。理化性质比较表明,两病毒为同源IBDV。研究表明,鸭可成为IBDV的携带者或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ero细胞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在Vero细胞上增殖条件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IBDV在Vero细胞上敏感性有所提高;降低轿清含量,中性pH环境,适当高的细胞密度有利于IBDV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国外引入的IBD弱毒疫苗进行了分离,复制和测定,该病毒可接种SPF鸡胚增殖,致难胚死亡,并产生IBD病变;在SPF鸡胚CFF上繁殖,产生CPE变化,并可被行异性IBD抗血清中和;琼脂扩散与IBD(+)血清有明显的沉淀线,因此说明所分离的毒株是IBD病毒,并测得其毒价为10^-6TCID50。  相似文献   

7.
以脂质体转染技术构建了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FPV-VP2,该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及鸡体内均能稳定产生子代病毒,经翅皮下5×105PFU/羽免疫1日龄SPF鸡,免疫后4周以100LD50/羽IBDV超强毒株G株攻毒,获得了5/6的保护,但不能有效预防临床发病及法氏囊受损萎缩。实验结果证明了VP2是IBDV的宿主保护性抗原,提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可能在IBDV的免疫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IBDV重组病毒疫苗研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H52、M41、ARK、澳大利亚T株、野外分离株RS、RY及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减蛋综合症病毒(EDSV)等分别接种9日龄SPF鸡胚,37℃孵育48小时后,将其尿囊液离心,沉淀用PBS悬浮,涂片,用抗IBV单抗MC作一抗、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结果:H12O、H52、M41“ARK、T株及RS、RY均显阳性,而NDV、IBDV、ILTV、EDSV均为阴性。结果表明、用此法检测鸡胚尿囊液中IBV.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用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MDV(I型疫苗株CV1988/Rispens糖蛋白B(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和鸡痘病毒(FPV)疫苗株282E4免疫1日龄不同品种的鸡,来评价2种病毒株的安全性及免疫母源抗体的商品是我毒性,而对无毒源抗体的SPF鸡的毒性则不同。斑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产,fFPV-gB/R中无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0.
麻雀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阳性麻雀体内分离到了一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心ELISA试验和DIG-标记IBDVcDNA探针班点杂交试验证明该病毒为IBDV。病毒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血清型为I型,病毒代谢抑制试验证明其基因组为RNA,病毒核酸的电泳图谱呈两条特征带。病毒对乙醚不敏感PH2.0不能灭活可使病毒失感染性,56℃作用3小时  相似文献   

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基因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病毒基因组5'端非翻译区(UTR)的序列比较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分成两组。种系发生分析说明BVDV-1和BVDV-Ⅱ组互有不同,根据5'端非翻译区和编码p^126多肽的基因区,设计了用PCR鉴别BVDV-I和BVDV-Ⅱ。用该试验,140株BVDV毒株中有76株被鉴定为BVDV-Ⅱ,并注意到BVDV-I和BVDV-Ⅱ之间的抗原性和病原性差别,BVDV-I普遍用于疫苗生产、诊断试验和研  相似文献   

12.
IBDV野毒株主要结构蛋白基因RT—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计算机软件,在分析比较了9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A片段结构蛋白基因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2对VP2和VP3基因PCR引物,经RT-PCR反应条件优化选择,成功地建立了RT-PCR方法,用于扩增IBDV VP2和VP2基因,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分子杂交鉴定,获得4个IBDV野毒株VP2和VP3基因,为IBDV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借助计算机软件,在分析比较了9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A片段结构蛋白基因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2对VP2和VP3基因PCR引物,经RT-PCR反应条件优化选择,成功地建立了RT-PCR方法,用于扩增IBDVVP2和VP3基因,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分子杂交鉴定,获得4个IBDV野毒株VP2和VP3基因,为IBDV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人工合成的针对血清I号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A抗原基因(gA)部分序列的两端寡聚核苷酸为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引物,分别对马立克氏病病毒血清I型(京-1株,MD11/75C株);2型(SB-1株);3型(火鸡疱疹病毒的FC126株)毒株和GA株BamHI B片段的PACY184克隆重组质粒DNA进行基因扩增反应及其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引物不仅对MDV1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而且由此引物引导  相似文献   

15.
PCR结合分子杂交法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逆转录-PCR(RT-PCR)特异性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组中M基因和N基因之间一段核酸片段。以pUC19质粒载体将此片段克隆,用EcoRI和HindⅢ酶切此重组质粒,回收克隆片段后,制成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用RT-PCR及生物素核酸探针法分别对IBV,IBDV,ILTV,MDV及NDV进行检测,结果证明该方法为IBV特异性检测方法。对人工感染IBV的SPF鸡口腔棉拭样品进行跟踪检测,证明本方法能在SPF鸡接毒后1~10d内检出IBV。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IBDV弱毒疫苗株D78,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电镜下见典型IBDV粒子。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基因组,低熔点胶回收,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IBDV典型双节段基因组。根据已发表的IBD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扩增IBDVVP2基因的引物。以IBDV基因组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了1.5kb的cDNA产物,将PCR产物适当处理后与经SmaⅠ酶切的pUC19质粒平端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含Amp、Χ-gal和IPTG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产生大量白色菌落。挑取白色菌落,经质粒大小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到一重组质粒。以重组质粒DNA为模板作PCR检测和部分酶切分析证实,该质粒为含D78IBDVVP2基因的重组pUC19  相似文献   

17.
参考Cul株核酸序列自行设计一对20bp序列为引物,经反转录和PCR扩增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核酸高度保守的Vp4编码区中150bp的片段,用于检测IBDV。对德国Cul株、美国标准强毒STC和变异株1084E、中国q801以及7个国内野外分离株分别进行扩增,同时对新城疫病毒(NDV)、马立克氏病毒(MDV)、禽呼肠孤病毒(REOV)、禽腺病毒(HAA)、Vero细胞、SPF鸡法氏囊组织进行扩增后,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11株IBDV都出现分子量大小与设计相符合的DNA扩增带,4种其他病毒、囊组织和Vero细胞都未出现任何扩增带。建立了直接采用细胞毒或组织毒进行PCR的快速简便的核酸提取方法,应用二级PCR扩增出了与一级PCR相符的更加清晰的扩增带。  相似文献   

18.
牛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PCR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已发表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B基因序列,应用oligo4.1程序设计一对引物PB1/PB2,分别对IBRVLA株、洛精、美精、BarthaNu/67株、B7株、云南-1和云南-2分离株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7株IBR病毒DNA均有399bp的特异性片段。用此引物对其同属的伪狂犬病毒(PRV)、马立克氏病毒(MDV)、鸡传染必喉气管炎病毒(ILTV)进行扩增。均未见特异性条带,证  相似文献   

19.
将IBD病鸡粪便及饲料经PEG浓缩处理后用RTPCR与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进行IBDV检测。在RTPCR试验中,粪便和饲料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8/8);在夹心ELISA试验中,粪便的阳性检出率为100%(8/8),而在饲料中末检出IBDV(8/8%。试验结果证明,RTPCR是IBDV流行病学特别是传播途径研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已发表的52/70株IBD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扩增IBDV VP2基因的引物。以陕西地区分离的IBDV野毒XN株,HZ株为材料,以其基因组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了1.5kb的cDNA产物,将VP2基因克隆于PUC119质粒上,得到重组PUC119质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