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从12种不同来源的青贮饲料中分离到25株乳酸菌,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标准和描述,把25株乳酸菌都鉴定到了属的水平,有17株乳酸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玉米乳杆菌2株、布氏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4株、戊糖乳杆菌3株、干酪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坚强肠球菌2株。其余的8株乳酸菌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还无法确定其种的归属。测定同时已鉴定的17株乳酸菌的产酸速率,结果发现,Sld2-1、Ssd3、Shw3-7和Ssm3-1都表现出较强的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分离健康奶牛阴道乳酸菌并鉴定其益生特性,本研究采集健康奶牛阴道临床样品并分离筛选到4株乳酸菌,对其抑菌活性、产酸性能、产H_2O_2能力及对抗生素敏感性进行检测,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乳酸菌分离株。结果显示,4株乳酸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和产酸性能,在体外均能够产生H_2O_2,并对万古霉素具有抗性;经鉴定4株乳酸菌分别为唾液乳杆菌1株、黏膜乳杆菌2株、坚强肠球菌1株。本研究分离鉴定的4株乳酸菌均可以作为候选益生菌株用于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性状优良的益生性乳酸菌,并为制备优良的牧草青贮型发酵菌剂奠定基础,试验采用MRS-Ca CO3平板从青海高海拔地区牧草或青贮牧草中筛选乳酸菌,同时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特性、产酸能力、生物学特性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燕麦草中共筛选获得水解圈直径比值较大的菌株12株,其中植物乳杆菌4株,发酵乳杆菌3株,干酪乳酸杆菌2株,屎肠球菌1株,嗜酸乳酸杆菌2株;植物乳杆菌YZ05和屎肠球菌YZ06是同型发酵乳酸菌,与其他菌株相比,具有很强的产酸能力和良好的益生特性。说明植物乳杆菌YZ05和屎肠球菌YZ06是制备青贮饲料的优良菌剂。  相似文献   

4.
通过MRS琼脂培养基厌氧培养技术,从产后7 d~60 d健康母牛子宫分泌物中分离得到7株乳酸菌,经生化试验鉴定2株为短乳杆菌,3株为海氏肠球菌,2株棉子糖肠球菌。生长曲线及产酸性能测定结果显示,所分离到的乳酸菌在培养2 h~4 h进入对数生长期,6 h~16 h进入生长稳定期;乳酸菌培养液在24 h内的pH由5.96~6.24下降为3.71~4.10。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乳酸菌生长性能好、菌体密度高、产酸性能强,是一种有潜质的有益菌菌株。  相似文献   

5.
SPF鸡嗉囊和盲肠内容物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离SPF鸡嗉囊和盲肠中的乳酸菌,用BL和乳酸杆菌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种分离,通过生化试验、乳酸纸层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自SPF鸡嗉囊和盲肠中分离到产酸能力强的菌株7株,经鉴定为唾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肠球菌为主。其中嗉囊中以唾液乳杆菌为主,盲肠中以发酵乳杆菌和肠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离鸡消化道中的乳酸菌,用BL和改良MRS培养基进行菌种分离,通过生化试验、乳酸纸层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自鸡嗉囊和盲肠中分离到产酸能力强的菌株8株,经鉴定为唾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肠球菌为主。其中嗉囊中以唾液乳杆菌为主,盲肠中以发酵乳杆菌为主,其次是唾液乳杆菌和肠球菌。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离鸡消化道中的乳酸菌,用BL和改良MRS培养基进行菌种分离,通过生化试验、乳酸纸层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自鸡嗉囊和盲肠中分离到产酸能力强的菌株8株,经鉴定为唾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肠球菌为主.其中嗉囊中以唾液乳杆菌为主,盲肠中以发酵乳杆菌为主,其次是唾液乳杆菌和肠球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7,(3):519-522
对产后健康奶牛阴道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并对乳酸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采用传统方法对健康奶牛阴道内乳酸菌进行分离,通过抑菌试验对乳酸菌分离株进行筛选,并研究其产酸性能、抗生素敏感性,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最后获得4株乳酸菌分离株,经鉴定分别为唾液乳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巴黎链球菌。4株菌株均可作为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潜在的益生菌使用。  相似文献   

9.
山竹岩黄芪青贮中优质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山竹岩黄芪(Hedysarum fruticosum Pall.)青贮饲料中分离到3株乳酸菌(HF84,HF69,HF49)。经传统鉴定方法及16SrRNA序列分析,菌株HF84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菌株HF69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菌株HF49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株乳酸菌均为同型发酵乳酸菌,蒙氏肠球菌在pH 3.0条件下不能生长,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在pH 3.0、温度5℃时及6.5%NaCl溶液中不能生长,植物乳杆菌均可在试验设定条件下生长。通过测定3株乳酸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速率,菌株HF49生长速度快、产酸性能好,可作为制备乳酸菌青贮饲料添加剂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离SPF鸡嗉囊和盲肠中的乳酸菌。用BL和乳酸杆菌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种分离,通过生化试验、乳酸纸层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自SPF鸡嗉囊和盲肠中分离到产酸能力强的菌株7株,经鉴定为唾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肠球菌为主。其中嗉囊中以唾液乳杆菌为主,盲肠中以发酵乳杆菌和肠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寻找优质的发酵乳制品生产菌种,同时分析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分布状况,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乳制品制作和食用较多的牧区采集传统发酵乳制品29份,通过选择性分离,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的方法对分离到的乳酸菌种进行鉴定及同源分析。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产酸性能测定、传代稳定性检测、菌株生长活力检测。结果共得到148株乳酸菌,其中各属型的数量为乳杆菌属53株、肠球菌属48株、明串球菌属37株、乳酸乳球菌属8株、片球菌属2株。这些乳酸菌属型中,乳杆菌是优势菌群(35.8%),其次依次是明串球菌(35%),肠球菌(32.4%),乳酸乳球菌(5.4%),片球菌属(1.4%)。在所有的菌种中,植物乳杆菌是优势菌,占全菌的26.4%。以产酸能力、传代稳定性、生长活力为指标,从分离到的菌株中获得发酵性能较好的乳酸菌9株。本研究初步阐明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区传统乳制品中的乳酸菌群落的多样性分布,获得9株发酵性能较好的乳酸菌,为发酵剂的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新的微生态制剂制备菌,试验从雏鸡盲肠内容物中分离乳酸菌,应用乳酸菌特异培养基(MRS)分离乳酸菌,经革兰染色观察菌落形态,糖发酵生化管鉴定乳酸菌种属。结果表明:分离出17株革兰阳性菌,经糖发酵生化管鉴定有10个为乳酸菌属,分别为肠道肠球菌、干酪乳杆菌、玉米乳杆菌、能动乳杆菌、桥乳杆菌、鸡肠球菌、鸡乳杆菌、黄色肠球菌、草乳杆菌和格氏乳杆菌。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7):60-64
以发酵初期(5 d)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为材料,分离获得乳酸菌菌株。经过表型特征,不同温度、p H和盐浓度生长,不同糖发酵底物和生长产酸速率筛选鉴定,选取3株乳酸菌通过测定16S rRNA序列,进一步鉴定属种。结果表明:菌株C1、C5和C8分别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均可以在15~45℃环境下生长。菌株C5能在6%Na Cl,p H 3.0~6.0培养基中生长,并且与菌株C1和C8相比,具有更强的产酸和耐酸能力,适宜用作玉米秸秆青贮生产的乳酸菌添加剂。考虑到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在青贮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亦可将植物乳杆菌C5与肠球菌(C1和C8)组合添加用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乳酸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及有氧暴露后青贮饲料中乳酸菌、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及其pH的影响,进一步筛选出可提高青贮饲料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乳酸菌接种剂,将实验室前期从甘肃各地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分离筛选获得的5株产酸快、多且具有抑菌活性的优良乳酸菌分别添加全株玉米进行青贮,分析青贮过程和有氧暴露后青贮饲料中乳酸菌、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及pH。结果显示,在青贮过程和有氧暴露后,分别添加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B1-7、戊糖片球菌B2-3、植物乳杆菌B3-1、屎肠球菌B5-2和发酵乳杆菌E2-3的各处理组乳酸菌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H亦低于对照组。其中B1-7和B5-2处理组在青贮初期乳酸菌总数最多,从青贮第7天开始到有氧暴露的30 d内,始终是B3-1处理组乳酸菌总数最多,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最少、pH最低。以上结果表明这5株乳酸菌具有提高青贮饲料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潜力,其中植物乳杆菌B3-1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猪源乳酸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产酸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旨在分离、筛选出具有强抗逆性、产酸能力强的同源菌株。从28日龄断奶健康仔猪粪便分离得到30株乳酸菌,应用体外筛选法,筛选出在pH值2.5处理2h后的菌株13株;将此13株菌株通过浓度为0.2%胆盐后剩7株。采用牛津杯法进行抑菌试验,从7株菌中筛选出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有较强抑菌作用的4株,分别为R11、R15、R18、R22,对此4株菌株进行产酸试验验证,都表现出强的产酸能力。对这4株菌进行鉴定性试验,结果R11为屎肠球菌,R15为鸡肠球菌,R18为嗜酸乳杆菌,R22为口乳杆菌。  相似文献   

16.
乳酸菌的种类和数量是青贮饲料质量优劣的关键,优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多为能发酵戊糖的乳酸菌。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分离发酵戊糖乳酸菌,进行了初步生理生化鉴定,得到3株不同的乳酸菌,分别是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和短乳杆菌。对这3株乳酸菌的发酵产酸特性进行分析,得到最佳的产酸条件,为制备优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奠定了菌群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寻益生特性优良、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乳酸菌,并为后续应用于畜禽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青海黑藏羊和西藏白绒山羊瘤胃内容物为菌株分离来源,采用含有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RNA测序鉴定及产酸产气试验分离得到22株同型发酵乳酸菌,测定并评价其生长速率、产酸能力、耐酸和耐胆盐性能、抑菌能力、自凝集率及抗生素敏感性。综合比较不同菌株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分别在片球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中筛选获得2株戊糖片球菌、1株海氏肠球菌、2株戊糖乳杆菌。结果表明:2株戊糖片球菌均在4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6 h达到稳定期,24 h后菌液pH达到4.0以下,能耐受pH 3.0和0.3%的胆盐环境;1株海氏肠球菌在2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2 h达到稳定期,24 h后pH达到4.5以下,能耐受pH 4.0和0.3%的胆盐环境;2株戊糖乳杆菌均在2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6 h达到稳定期,16 h后pH达到4.0以下,能耐受pH 3.0和0.3%的胆盐环境,5株乳酸菌自凝集率、抑菌能力及安全性均表现优良。综上所述,本试验筛选获得的5株不同种属乳酸菌生物学特性良好,可作为后续开发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动物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来源。  相似文献   

18.
实验用MRS+CaCO3固体培养基,以新疆吐鲁番地区棉花秸秆为实验对象,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4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Z1、Z2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Z4、Z5菌株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同时测定已鉴定的4株乳酸菌的产酸速率,结果发现,Z2和Z5表现出较强的产酸速率,可进一步研发成青贮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李旭娇  玉柱 《中国奶牛》2014,(11):37-40
本研究从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饲料中分离得到若干株乳酸菌,对所有菌株进行生长曲线和产酸速率测定,发现其中8个菌株产酸速率较快,能于24h内将培养基pH值降至4.0以下。根据形态、生化鉴定及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4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1株为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1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通过适当的工艺处理其有望作为乳酸菌添加剂单独或混合添加入青贮中以提高青贮饲料品质。  相似文献   

20.
魏日华  桂荣  塔娜 《草业科学》2010,27(10):149-153
本试验以禾本科牧草为研究对象,从人工种植的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和野生牧草老芒麦(E.sibiricus)、野生冰草(Agropyroncristatum)、羊草(Leymus chinensis)上共分离得到8株异型发酵乳酸菌(Lactobacillus),依据生理生化试验方法,将8株异型发酵乳酸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布氏乳杆菌(L.buchneri)4株、短乳杆菌(L.brevis)2株、果糖乳杆菌(L.fructivorans)2株。通过测定8株异型发酵乳酸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速率,研究这8株异型发酵乳酸菌的生长特性,最终筛选出生长速度快、产酸性能好、适宜用作青贮饲料添加剂的2株布氏乳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