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头孢氨苄注射液中头孢氨苄的含量,以建立一种准确、简单的测定方法,用于头孢氨苄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头孢氨苄在紫外光区有最大吸收值,且最大吸收波长为261nm。以261nm为测定波长做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为:y=0.0224x,R2=0.9996。此法快捷简便,适用于兽药及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呋喃唑酮为有效成分,添加辅料,通过制粒,干燥,压片工艺制备出防治牛子宫内膜炎的新制剂泡腾片剂,对呋喃唑酮以及辅料分别进行了紫外扫描,确定测定波长为366nm,作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0717C-0.0134,对片剂质量进行了初步检查。  相似文献   

3.
利巴韦林速溶片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微晶纤维素 ( microcrystallinecellulose)和淀粉 ( starch)为辅料 ,通过初步处方筛选确定利巴韦林与辅料的最佳比例。采用正交试验 L8( 2 7)筛选出最佳处方。用紫外扫描仪在 2 0 0~ 40 0 nm波长对利巴韦林扫描 ,测得利巴韦林在 2 0 7nm处有最大吸收。绘制利巴韦林标准曲线 ,得回归方程 A=2 .2 5× 1 0 - 3± 0 .0 43C,r=0 .9994。测得利巴韦林的平均回收率为 99.51 % ,相对标准偏差RSD=0 .89%。对利巴韦林速溶片进行质量检查 ,结果表明符合《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要求。  相似文献   

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伊维菌素片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伊维菌素片中伊维菌素B1的含量。伊维菌素溶于甲醇 ,而辅料不溶 ,过滤分离出伊维菌素 ,于 2 0 0~ 4 0 0nm间扫描 ,在 2 38nm、2 4 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以2 4 5nm作检测波长 ,伊维菌素在 4~ 2 8μg /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用伊维菌素作对照品测得伊维菌素片的平均回收率为 10 0 13% ,RSD为 0 2 5 % ,n =5。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快速、准确、易操作等优点。该方法对市场快速检测及生产厂家质量监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 PV、XW、ST等辅料制备环丙沙星速溶片。以崩解时间为指标 ,用正交试验L8( 2 7)对制备工艺及处方进行筛选与优化 ;确定最佳工艺与处方。结果显示 :辅料用法、辅料粒度和药粉粒度对速溶片崩解时间有显著性影响。利用紫外扫描仪在 2 76nm波长下绘制环丙沙星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 A=8.5 67× 1 0 - 2·C+ 5 .71 4× 1 0 - 3,r=0 .9995。环丙沙星平均回收率为 99.0 9% ,RSD=1 .0 63%。对片剂进行质量检查 ,结果速溶片剂在 3min之内迅速崩解。含量均匀度符合中国兽药典含量均匀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摘要:土壤水分是提高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高效、无损、精准的获取柑橘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利用ASD光谱仪选取了适宜的响应波段(350~1075nm)的数据作为试验光谱反射率,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SMLR)对提取的特征波段反射率及9种光谱的转换形式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利用实测柑橘根系0~60cm的土壤含水率进行验证,建立了预测柑橘园土壤含水率的高光谱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0~20cm的深度条件下变化最为明显,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光谱的微分处理较非微分处理,与波长的关系曲线波动更大且反演精度显著上升;柑橘园的试验样本水分的特征波段在700~760nm以及950nm左右是进行建模优先考虑的特征波段;光谱对数(1gR)的一阶导数和倒数的对数(lgR-1)的一阶导数对土壤水分的拟合精度较高,两种拟合方式的决定系数(R2)均达到0.876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均达2.19%,相对分析误差(RPD)均达7.107;其中光谱对数(1gR)的一阶导数为预测柑橘园土壤含水率的最优模型,在进一步验证中实测值和模型计算值拟合的相关系数高达0.992。因此,基于光谱对数(1gR)的一阶导数构建的模型可实现对柑橘园土壤水分的精确监测。  相似文献   

7.
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进行了溶液中微量的毒死蜱含量的测定试验。配制39个质量浓度为0.005 0、0.007 5、0.010 0……0.100 0 mg/kg的毒死蜱溶液样品,依2∶1分为校正集和预测集,其中26个毒死蜱溶液样品作为校正集,13个毒死蜱溶液样品作为预测集,校正集样品浓度为0.005 0、0.007 5、0.012 5、0.015 0……0.095 0、0.100 0 mg/kg,预测集样品浓度为0.010 0、0.017 5、0.025 0……0.097 5 mg/kg。选取1 100~1 500 nm波长范围的光谱,用二阶导数(2nd-der)结合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方法进行预处理,采用主因子数8进行建模,在波长为1 100~1 500 nm时得到了校正集(留一交叉验证法)相关系数R2为0.996 1,预测集相关系数R2为0.993 9,校正标准差为0.001 76 mg/kg,预测标准差为0.002 40 mg/kg的结果。在检测模型中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溶液中毒死蜱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ASD便携式野外光谱仪和光量子仪实测了6种草原植被类型关键生育期的反射光谱数据和光合有效辐射值,利用可见光波段处反射率及近红外波段区处一阶导数分别与fPAR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同时,将各波段反射率与各波段导数光谱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典型草原光合有效辐射分量与可见光反射率相关性好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其中在405和470 nm波段相关性最好;fPAR与一阶导数相关关系在855和965 nm波段处较强。fPAR与405和470 nm反射率以及965 nm一阶导数的多波段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取得了较单波段和NDVI最优的估算效果,R2达0.939。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fPAR估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信息,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反射率与反射率导数的方法。水分强吸收的光谱波段具有提高fPAR估算精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应用 YWG-C1 8色谱柱 ( 2 5 0 mm× 4.6mm,5 μm) ,Waters TM486型可调波长紫外检测器 ,检测波长 2 65 nm;0 .0 1 M磷酸钾 ( p H=7.0 )∶乙腈 ( 3∶ 1 )为流动相 ;含量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 ,建立了反相 HPLC法检测绵羊血浆中克洛素隆含量的方法。同时对绵羊以 7mg/ kg单剂量经静脉注射、口服 2种途径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血药浓度在 0 .0 0 5~ 2 .0 μg/ ml及 2 .0~ 5 0 .0 μg/ ml范围呈良好线形关系 ( R=0 .9941、0 .9970 ) ,平均回收率 93 .2 %,血药最低检测限 0 .0 0 5 μg/ ml,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 1 0 %、1 1 %。2种途径给药后血药浓度结果经 MCPKP药代动力学统计软件处理 ,体内药物运转分别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和一室开放模型。结果表明 ,绵羊静注克洛素隆后体内药物分布广泛 ,口服后吸收较好 ,但消除较静注缓慢。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日立F - 2 0 0 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测定了鸡肝脏中硒含量。首先将样品中有机物破坏 ,使硒游离出来 ,在微酸性溶液中 ,硒和 2 ,3-二氨基萘 (DAN)生成 4,5 -苯基苯并硒二唑 ,用环已烷直接在生成络合物的同一酸度溶液中萃取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激发波长 375nm ,发射波长 5 2 0nm处进行测定。硒浓度在 0 .0 0~ 0 .3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 ,r=0 .998,平均回收率为 84.9%。说明此方法适用于动物组织中硒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恩诺沙星油剂注射液的含量,于220~400nm间扫描,在28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辅料无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1~9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A(吸光度)=6.0×10-4+1.21×10-1c(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油剂注射液的含量,选择氯仿与无水甲醇作溶剂,于220~400 nm间扫描,在299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辅料无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氧氟沙星浓度在0.5~2.5 μg/mL范围内,其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0.86×10-2 4.75×10-1 C,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36%(n=5).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氟苯尼考预混剂中非法添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的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以流动相A(磷酸3.0m1加水至1000ml,用三乙胺调pH值至3.0±0.1,加乙腈50m1)一甲醇(88:12)为流动相,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采集波长为200~400nm,分辨率为1.2nm,记录光谱图和283nm波长处的色谱图,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显示,4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浓度在0.5~200u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添加回收率在99.2%~1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8%~0.85%之间,检测限0.5mg/g。本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氟苯尼考预混剂中非法添加喹诺酮类药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复方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中甲磺酸培氟沙星与安乃近的含量测定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倍率减差法消除安乃近干扰,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含量,检测波长为287、299 nm,溶剂为0.1 mol/L盐酸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等波长消去法消除甲磺酸培氟沙星干扰,测定安乃近含量,检测波长为261、291 nm,溶剂仍为0.1 mol/L盐酸溶液;整个过程采用棕色容量瓶避光操作.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含量的回归方程为:ΔA1=0.089 936 C1,r1=0.999 6,平均回收率99.66%,RSD=0.61%;测定安用近含量的回归方程为:ΔA2=0.024 888 C2,r2=0.999 6,平均回收率99.81%,RSD=0.41%.本方法简单、快速、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5.
对饲料中铅的测定采用不同波长的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 2 1 7 0nm波长的灵敏度比 2 83 3nm的增加了一倍以上 ,稳定性能接近。铅作为饲料安全指标 ,其含量较低时 ,采用 2 1 7 0nm谱线更合适  相似文献   

16.
喹烯酮在猪组织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建立起定量测定猪肝脏、肾脏、肌肉、脂肪食用组织中喹烯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依据测定的结果制定最高残留限量 ,定出其休药期。方法 :猪 45头 ,公母各半 ,按正常饲料添加喹烯酮 50 mg/ kg饲喂 2 .5月后 ,分别于4h、1 d、2 d、3 d、4d、6d、8d、1 2 d、1 5d采样。检测采用 Prodigy5μ Phenyl-3色谱分析柱 (4.6mm× 2 50 mm5μm icron) ,Waters TM486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 ,甲醇 -水 (70∶ 3 0 )为流动相。组织样品用乙酸乙酯、乙腈、正已烷、氯仿等试剂提取处理纯化后进样 ,在 3 1 2 nm波长处检测 ,流速为 1 .0 m L·min- 1。结果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 :脂肪、肝脏 ,0 .0 0 5~ 0 .80 0μg· g- 1;肾脏、肌肉 ,0 .0 0 8~ 0 .0 80μg· g- 1。它们的复相关系数均大于 0 .99。精密度考察喹烯酮的日内各组织各浓度的 RSD(相对标准差 )均小于1 2 % ,日间测得各组织各浓度的 RSD均小于1 8.5%。喹烯酮在肌肉、脂肪、肾脏中均无残留 ,而在肝脏中的残留量也很小 ,4d以后再无残留。结论 :本试验测定方法灵敏度高 ,重复性好。停药后 4h所有可食用猪组织中喹烯酮浓度均低于计算所得的安全组织浓度 ,故该药在猪使用上无休药期 ,即休药期为零天。  相似文献   

17.
测定氨苄西林钠可溶性粉中氨苄西林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Watersspherical C1 8(3 .9× 1 50 mm column,5μm) ;流动相为水 -乙腈 -1 mol/ L 磷酸二氢钾溶液 -1mol/ L 醋酸溶液 (90 9∶ 80∶ 1 0∶ 1 ) ;检测波长2 54nm;流速 1 .0 m L/ min;柱温 :3 0℃ ;保留时间约 4.5min。结果 :氨苄西林在 0 .2 5~ 2 .0 m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9) ,平均回收率为 99.6% ,RSD=0 .3 %。结论 :该法可用于氨苄西林钠可溶性粉中氨苄西林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导数光谱法测定氟苯尼考粉中氟苯尼考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阶导数光谱法[1]测定氟苯尼考粉中氟苯尼考的含量,依据氟苯尼考二阶导数光谱的导数值与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波长为270nm,氟苯尼考在150.4~401.0μg·mL-1范围内,线性方程为D=0.000239ρ 0.001072,R=0.999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为0.31%。结果表明,本法可有效消除基体影响,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质量检验以及中间体产品的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19.
潘娟  商军  黄士新 《饲料工业》2012,33(7):51-55
试验研究了用丙酮溶液提取饲料中单宁,溶液经过滤后,取滤液加钨酸钠-磷钼酸混合溶液,显色后,在76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标准曲线法测定饲料中单宁含量。单宁在0.50~6.00 mg/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56 48×C+0.001 08,相关系数为0.999 7,方法的检出限为17.5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应用于饲料中单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乙酰甲喹注射液含量测定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液相色谱柱为ThermoC18色谱柱,100mmX4.6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375nm,流速1.0ml/min。此条件下乙酰甲喹的线性范围是5~100mg/L,回收率为97.0%~9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