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母猪的营养调控与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母猪不仅需要营养维持母体的生长,还需要额外营养保证孕体(胎膜和胎儿)生长所需。在过去的20多年中,猪的遗传改良对母猪生产性能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饲养方式己不能满足现代妊娠母猪的精确氨基酸需求。本文从孕体、乳腺、母体的维持和生长几方面比较了传统和现代2种饲养方式为妊娠母猪提供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并提出了建立在新的氨基酸需要量基础上的孕期饲养方案。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不断地进行研究,以更准确地确定猪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养分需要量。最近的研究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养分的需要量,相互间的互作和生物学利用率。此外,猪的饲养和管理已得到了改善。所以,瘦肉生产的重要性和需求更大,因此,必须定期地对猪营养需要进行重新评价。美国国家科委(NRC)最近出版了“猪的营养需要”第九修订版(1988)(以下简称新版),新版反映了1979年版(以下简称旧版)以来的最新研究结果。虽然在新版中作了许多明显的修改,但  相似文献   

3.
免疫营养既能给动物提供营养,起到改善机体代谢和营养指标的作用,又能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动物的抗病力和免疫力,保证动物的健康生长。免疫系统是维护动物机体内新陈代谢平衡抵御病原侵害的重要防御系统。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免疫应激都与炎症反应有关。随着现代规模养猪面临的疾病挑战(包括免疫抑制病和营养代谢疾病等)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对猪免疫营养需求的研究是越来越广泛。免疫营养的种类很多,文章就现代猪营养(包括氨基酸、脂肪类营养、维生素、微量元素、核苷酸和其他营养素等)及其免疫机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咬尾症。1发病原因饲养密度过大、并栏饲养、饲槽空间狭小、限饲与饮水不足,均可诱发咬尾。  相似文献   

5.
沙子岭猪与巴沙、汉沙杂交猪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体重28kg左右的纯种沙子岭猪、巴克夏×沙子岭二元杂交猪、汉普夏×沙子岭二元杂交猪各10头,分别组成纯种沙子岭猪、巴沙猪和汉沙猪3个试验组,在前期DE13.23MJ、CP14.37%;后期DE13.30MJ、CP13.55%的营养水平条件下进行为期148d的育肥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取4头进行屠宰测定及...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地方猪种特点各异,有繁殖性能高的、有肉质好的,且都耐粗饲能力强、抗逆性和适应性强,饲养成本又明显低于国外猪品种,因此,对地方猪因地制宜地饲养和加以保护是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地方猪对青饲料和粗饲料的需求比较高,行业为什么没有制定地方猪饲料的相关标准?标准的制定存在哪些困难?不同地方猪种的营养需求有哪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美系、加系、丹系、法系等外来猪种强烈地冲击着中国巨大的种猪市场。从而诞生出所谓的新美系、新加系、新丹系、新法系等猪种。新一代外来种猪明显的特征是母猪高产,而且也保留了商品育肥猪生长速度快的特点。而在许多猪场饲养过程中,由于对新一代外来猪种营养需求不够了解以及囿于固有的饲养模式,导致猪场生产力下降。营养是影响现代猪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相似文献   

8.
种公猪营养和饲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猪群质量高低。加强种公猪营养和饲养管理,对确保养猪场经济效益有重要促进作用。如何为种公猪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怎么科学配置营养饲料,解决这些问题对提升猪群整体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因型和饲养环境不同,猪的营养需要不同。根据目前的试验结果,表1、2、3、4中列出了猪的营养需要的估计值。在表1中考虑到猪的体重。性别及所处的生产中各阶段,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养猪业的发展,猪人工授精技术已成为现代养猪业广泛采用的一项生产技术,我场自1997年开始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以来,使种猪质量和生产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便于种猪的饲养管理1.1挑选优良种公猪建立独立的公猪站,对公母猪施行隔离分开饲养。根据公猪的生活习性,优化栏舍结构,保障光照、通风和有足够的运动场,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猪群保持良好的健康体况。1.2合理配制种公猪日粮,保证充足的营养,特别是对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猪生产性能,保证精液品质。1.3设…  相似文献   

11.
瘦肉型猪日粮水平的高低决定瘦肉型猪的生产水平。因此,在确定瘦肉型猪日粮营养水平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瘦肉型猪的生产目标;(2)饲养管理条件,猪的遗传特性及生物潜力;(3)生产投入和产出的经济价值;(4)理想的日粮氨基酸水平;(5)其他营养素的水平。目前,在生产实际中,考虑日粮中各营养物的含量时,应从生产瘦肉猪的目标出发。即:(1)最大限度地提高瘦肉组织生长的速度和效率;(2)最大限度地提高胴体中瘦肉的比例;(3)生产优质、有特色的瘦肉,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然而,相同的饲养管理并不易使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武深秋 《广东饲料》2002,11(5):37-37
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根据实践经验对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提出如下防治措施。1猪的营养需求要满足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所饲喂日粮中营养失调,搭配不当,故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发现有咬尾现象时,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和维生素。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2猪的组群要合理从外地购进大批苗猪时,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毛色、性情等方面差异不大的猪组合一圈饲养,如有因运输中碰破皮等外伤的猪,应及时分开饲养,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3饲养密度要…  相似文献   

13.
吴荣杰 《中国猪业》2013,8(9):57-59
新美系猪具有饲料营养水平要求高、适应性强、体型大等特点,适合规模化饲养和农户散养,饲喂定额管理技术不仅要求随时根据猪的品种、饲养工艺环境、饲料营养水平、时间季节性以及猪的健康状况和体况适当调整饲养管理制度,而且要求随着饲养条件的改进持续改进,进而既能最大限度降低新美系猪的饲料成本又能最大限度提高猪群繁殖和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前,猪营养中面临的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是如何正确地为猪配好日粮。很多变量如遗传潜力、健康状况和环境都影响着瘦肉沉积,在设计饲养方案时应予以考虑。同样,在不远的将来,生产者和营养学家们必须明白管理和营养的变化是怎样影响肉质(如颜色、滴水力、肌间脂肪和剪切力)的。  相似文献   

15.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对其后期育肥性能的发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饲养管理出现问题,就会使猪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从保育猪的生理特点、保育猪的营养需求、仔猪的科学断奶、保育舍的准备、保育猪的分群调教、保育猪的饲喂、保育舍的卫生消毒、保育舍的温湿度和通风、保育猪的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了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1加强规模化猪场的科学饲养管理科学营养。根据猪的品种和营养需求,制定适当的饲养标准。加强科学管理,增强猪只抵抗力。猪是否发病,同个体天然的非特异性抵抗力有密切关系。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猪只健康和增强猪只对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是控制疫病的重要措施。为此,在管理中要做到分阶段饲养,按照规模化猪场的设计流程,根据猪的品种、性别、年龄和性能等合理组群,实施科学调控,强化猪只各阶段饲养,保证猪的正常发育和健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的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不仅革新了传统劳动力消耗较大的人工养殖落后模式,还引进了智能化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对猪舍内部温湿度环境进行动态化监测和调控,为猪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障.同时还根据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配日粮比例,以满足猪营养摄取需求.本文向养殖户介绍了饲养育肥猪、生产销售仔...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梅山猪、杜洛克×梅山猪(简称杜×梅猪)和巴克夏×梅山猪(简称巴×梅猪)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对梅山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试验选取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各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8头猪,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分别育肥饲养至适当体重进行屠宰,每组随机选取1头猪测定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肌肉中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综合考虑饲养周期及经济效益,杜×梅猪和巴×梅猪优于纯种梅山猪,在生产中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9.
防制猪咬尾症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提出如下有效防制措施: 1.猪的营养需求一定满足 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所饲喂日粮中营养失调,搭配不当,故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发现有咬尾现象时,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 2.猪的组群要合理 从外地购进大批苗猪时,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毛色、性情等方面差异不大的猪组合在一圈饲养。如有因运输中碰破皮等外伤的猪,应及时分开饲养,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  相似文献   

20.
1品种与类型猪的品种与类型对猪育肥的影响很大,这是因为不同品种的猪生长发育规律不一样,在整个育肥期的不同阶段所需的营养标准和饲粮数量不一样。引进品种,如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等,都属于瘦肉型猪,在以精饲料和高营养水平的饲养条件下,这些猪育肥结果比地方品种猪好,增重较快,育肥时间短。但在以青粗饲料为主的中、低营养水平饲养条件下,国外品种猪增重速度不如地方品种,育肥效果也较差。因此,为了提高育肥效果,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