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浑河上游林业生态工程示范区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浑河上游(苏子河流域)林业生态示范区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节柴改灶;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优质菌种;加强菌政管理;开展食用菌培养基的综合利用研究等,发展食用菌产业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晏青华  仕军 《绿色科技》2015,(2):130-131
运用社区林业的调查方法对云南安宁市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种类及利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了解当地野生食用菌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当地野生食用菌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要加大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与保藏的科研投入,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尽早确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防止食用菌种质资源流失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作为南方重点集体林区的福建省,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决定》,其中将森林非木质资源利用作为福建林业发展“三五”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给予高度重视,这对福建森林非木质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森林非木质资源利用前景及存在问题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跨中、南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宜林木的生长,森林资源丰富,多达5000种以上。其中蕴藏着大量的非木质资源。从资源种类看:非木质资源主要包括茶叶、干果、水果、花卉、药材、食用菌、竹子及其副产品以及森林景观等森林资源。这类…  相似文献   

5.
<正>一直以来,我国林业的森林资源调查始终侧重于木材资源和林地资源,对林下分布的山野菜、山野菌等非木质资源调查重视不够。随着东北长白山、大兴安岭林区商品材全面停伐,林区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如何让林区职工务林不砍林、离木不离林,通过林下资源实现收入增长,是摆在林业人面前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好森林非木质资源的调查。2014年3~6月长白山森工集团组织完成了延边林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非木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菌根性食用菌为山林珍品,经济价值高。调查发现,祁连山北麓民乐县境内有野生白色块菌、乳牛肝菌、乳菇等多种菌根菌自然生长。两种乳牛肝菌无意识半人工栽培成功实例表明,当地适宜菌根性食用菌栽培。设想选用本地树种和真菌资源,在祁连山北麓营造食用菌林,开展菌根性食用菌的半人工栽培,林菌并举,以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当地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般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只有60%,纵然利用“三剩”(采伐、造材和加工剩余物)生产木片等,利用率也只达70%左右,且“三剩”中的细枝、叶、锯屑等,并不能为木片生产所用。近年来,我国城乡广泛利用木材“三剩”资源(包括细枝、叶、锯屑等)生产食用菌,这既开发了食用菌培养料资源、促进了食用菌生产,又提高了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是一条值得进一步开发推广的好路子。一、木质废料利用的几个方面1.锯屑生产食用菌木材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锯屑约占原木的8%~12%。锯屑除可直接作为燃料、某些化工产品的原料、糖化饲料及模压  相似文献   

8.
黄贝 《林业建设》2019,(3):66-70
利用2017年滇池流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对滇池流域森林资源现状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池流域森林生态地位重要,森林生态效益显著,森林生态资源丰富,森林后备资源丰富,滇池流域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滇池面山"五采区"得到有效治理。从人才培养、绿化造林、改善林分结构、非木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降低耕地和水体污染等6个方面对滇池流域林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党片区域大红菌的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认为,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指导,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开发意识淡薄,采菇时急功近利,采收后加工手段落后,导致野生大红菌产量和质量下降等问题.藉此提出了建立共管机制,建立固定交易市场规范交易行为,实行村民划片承包管理制度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林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军伟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371-373
在我国加入WTO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后,木材工业的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短缺与技术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剖析了制约我国木材工业发展的因素,并指出了高效利用木材资源;开发非木质原料;对国内木材行业进行改革、重组和调整等发展我国木材工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桑树为桑科桑属植物。我国是桑树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桑叶的主产地之一。桑树在我国已有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数千年来,桑树在我国丝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桑树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k,主要有:家桑或白桑(Morus alba)、鸡桑(M. australis)、华桑(M. cathayana)、蒙桑(M. mongolic)、山桑(M. diabolica )等10多个种和变种。桑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食品科技界和医药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日本已有部分桑叶保健品面市,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桑叶制品将越来越得…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02~2004年花卉苗木立枯病的基本调查,初步掌握了大连地区花卉苗木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及其发生规律;研究了立枯病的流行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针对主要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提出了具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广西速丰桉的主要病害8种,害虫11种,发生面积大,病、虫单独或混合发生。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种植人工纯林、存在明显的病虫种群优势。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4.
贵州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从贵州古树名木现状、古树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对古树影响出发,分析古树名木衰老原因及其复壮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贵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无刺丰"与"深秋红"沙棘品种的选育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铨  赵勇 《沙棘》2004,17(4):7-9
1990年从芬兰和俄罗斯引入沙棘优树或品种沙棘种子45份,于1991年在阜新县育苗,1992年造林,1995年和1999年在阜新市郊区经两次易地移栽,2001年取其分生株,植于内蒙古库伦,经14年的多次被动迁移过程,最终以实生选种法选育出两个沙棘无性系品种。“无刺丰”全株无刺,树冠披散形,采果容易,单株产果量可达20kg,宜作经济型林木栽培。“深秋红”为无刺或少刺的主干型灌木或亚乔木,果实密集、色红、鲜亮,并经冬不落,为我国北方理想的秋冬景观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辽宁杨树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辽宁省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发展中经常遇到的病虫害进行了介绍,并重点阐述了发生在杨树上的主要种类蒙古象甲、黑绒金龟、白杨透翅蛾、杨干象、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杨树溃疡病、杨树腐烂病、杨树黑斑病的形态识别、危害部位和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在阿伦河上中游典型地段之甘南县山湾村按生态经济学原理构建一个村级规模的流域治理开发模式:人工建造植被67.3hm2,封育天然灌丛60hm2;建造防洪大堤7000延长米,丁坝一座2200延长米,疏通淤积河道5000延长米,并对其将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景观效益,对嫩江中上游流域各支流的治理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祖建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2):113-115,122
提出了竹木家具的概念,并分析我国今后家具发展趋势和制约我国家具发展的原因,阐述了竹木家具的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兰州市园林绿化用土紧缺,绿地土壤存在密实度高、有机质含量低、污染严重、土源短缺、养护管理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必须提高土壤改良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兰州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桉树病虫草害主要种类与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伴随着大面积桉树纯林的营造,物种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使得桉树病虫草害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为了摸清桉树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技术,作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了危害的原因,提出了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