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饲料中分别添加5、10、15和20g/kg的复方中草药制剂,以不添加为对照,饲喂杂交鳢(Channamac ulata♀×Channaargus♂)7周,就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除5g/kg处理组外,复方中草药制剂各处理组均能增加杂交鳢的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其中以20g/kg处理组效果最好(P<0.05);各处理组可显著降低杂交鳢的肌纤维直径(P<0.05);各处理组对杂交鳢肌肉的水分、灰分和粗蛋白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其肌肉和肝脏粗脂肪的质量分数(P<0.05);同时还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姜黄素(50mg/kg)、复方中草药Ⅰ(板蓝根、大黄,5g/kg)、复方中草药Ⅱ(黄芩、黄柏、大黄、大青叶,5g/kg)、复方中草药Ⅲ(辣蓼、青蒿、苍耳草、赤小豆、苦杏仁、麦麸、面粉,5g/kg)连续饲喂初始体质量(19.53±5)g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60d,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表观饱食投喂,每天投喂2次,探讨了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体成分和肌肉品质评价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肌肉鲜味氨基酸总量(P0.05);姜黄素、复方中草药Ⅲ显著提高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半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P0.05),复方中草药Ⅰ显著提高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总量(P0.05),复方中草药Ⅱ显著提高肌肉中半必需氨基酸总量(P0.05);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和复方中草药Ⅱ、Ⅲ显著降低肌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总的来看,饲料中添加适量的4种中草药制剂可显著提升大口黑鲈肌肉品质,以姜黄素、复方中草药Ⅲ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4种复方中草药对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及其体成分的影响,将用不同组成和配比制备的4种复方中草药,以质量分数为3‰的量分别添加到鲤基础饲料中,试验分为对照组和4个中草药组,复方1由板蓝根、大黄组成,复方2由黄芪、黄柏等组成,复方3由辣蓼、青蒿等组成,复方4由甘草、大黄、五倍子组成,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体质量为(15.26±3.95)g的鲤30尾,养殖试验共进行30 d。结果表明:2号和4号复合中草药的使用对鲤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1号复合中草药组促生长效果不理想;各组复合中草药的使用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鲤饲料系数;各复方中草药组鲤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复方中草药组鲤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仅2号复方中草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3、4号复方中草药组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复方中草药组鲤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的复方中草药不仅可以促进鱼类生长,降低饲料系数,而且可以提高鱼肉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改进氨基酸组成配比,提高鲜味氨基酸含量,改善鱼体的肌肉品质和口感。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4种不同形式叶黄素考察其对杂交鲶(Silurus meridionalisChen×Silurus asotusLinnaeus)体色的影响。实验共分5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饲料组(对照组)、添加普通叶黄素(以黄体素为主)200 mg/kg组、转化叶黄素(以玉米黄质为主)200 mg/kg组、包被普通叶黄素100 mg/kg组、包被转化叶黄素100 mg/kg组。以上述5种饲料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61 g的杂交鲶20 d。结果表明,各组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各叶黄素添加组鱼体背部皮肤、腹部皮肤黄度值及皮肤、肌肉叶黄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叶黄素组背部皮肤、腹部皮肤叶黄素含量较转化叶黄素组显著提高20.3%、11.3%(P<0.05);添加100 mg/kg包被普通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与200 mg/kg普通叶黄素几乎相当;添加100 mg/kg包被转化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不及200 mg/kg转化叶黄素。上述研究表明,普通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优于转化叶黄素;普通叶黄素经包被处理后,在饲料中的添加量降低50%便能达到相同的着色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与乌鳢(Channa argus)肌肉品质,实验选择规格基本相同的1+龄杂交鳢和乌鳢进行比较研究。研究从肌肉基本营养组成、游离氨基酸组成、物理特性指标、质构参数4个方面评价肌肉品质。在肌肉的基本营养组成方面,杂交鳢与乌鳢肌肉粗蛋白含量、灰分含量、粗脂肪含量基本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鳢肌肉水分含量比乌鳢显著性增加(P<0.05)。在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方面,杂交鳢游离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比乌鳢提高了7.90%、9.19%、9.01%。在肌肉物理特性方面,与乌鳢相比,杂交鳢肌纤维直径和蒸煮过程肌肉失水率显著性变小(P<0.01),肌原纤维长度显著性增长(P<0.01)。在质构参数方面,与乌鳢相比,杂交鳢肌肉弹性、硬度、咀嚼性显著降低(P<0.01),粘聚性显著性增加(P<0.01),恢复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杂交鳢蛋白质营养水平和质构参数所反映的肌肉品质与乌鳢接近;杂交鳢蛋白质氨基酸水平和物理特性所反映的肌肉品质优于乌鳢。  相似文献   

6.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施氏鲟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施氏鲟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的影响,按照7∶5∶4∶4的质量比例将茯苓、白芍、鱼腥草及大黄进行复方制备,在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含量比例(0.5%、1%和2%)的复方中草药,对体质量为(137.61±22.26)g的施氏鲟进行8周的养殖试验。试验设1个对照组(0%添加量)和3个添加组(0.5%组、1%组、2%组)。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对施氏鲟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以及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0.5%和1%组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2%组和对照组,0.5%组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添加组。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在4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0.5%组的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0.5%组天冬氨酸含量还显著高于1%和2%组。除了十七碳一烯酸在添加组中的含量略有下降外,其他脂肪酸在中草药添加组中的含量都要高于对照组。0.5%和1%的添加组可显著增加施氏鲟肌肉中大部分脂肪酸的含量,但2%添加量对施氏鲟肌肉中各脂肪酸含量并无显著影响。添加组的肌肉粘聚性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的肌肉咀嚼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添加组和对照组在肌肉硬度、黏着性、弹性和回复性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适量的复方中草药能增加肌肉粗蛋白的含量,提升部分鲜味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起到增加肌肉风味、改善肌肉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卵巢摘除对山羊羔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等营养成分的影响,以40只体质量相近的5月龄布尔山羊杂种母羊羔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摘除卵巢,对照组不作处理。分别在试验第50天(Ⅰ组)和第80天(Ⅱ组),随机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各选取5只,采集背最长肌测定其营养成分。结果显示,试验Ⅰ组氨基酸与对照Ⅰ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蛋氨酸(Met)质量分数下降到1.883mg/g,显著低于对照Ⅱ组的3.303mg/g(P0.05)。试验Ⅰ组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花生四烯酸(C20∶4)和花生五烯酸(C20∶5)的质量分数均显著下降(P0.05),但油酸(C18∶1)的质量分数增加至50.173 3%,显著高于对照Ⅰ组(P0.05);试验Ⅱ组亚麻酸(C18∶3)的质量分数下降到0.483 3%,显著低于对照Ⅱ组(P0.05)。试验Ⅰ组矿物元素镁、钾、钙、铁、铜和硒元素质量分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锌元素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试验Ⅰ组矿物元素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摘除山羊羔卵巢50d后可明显影响其肌肉组织中部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的质量分数,但随着山羊羔年龄的增长,摘除卵巢对肌肉组成成分的影响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4种不同形式叶黄素考察其对杂交鲶(Silurus meridionalisChen×Silurus asotusLinnaeus)体色的影响。实验共分5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饲料组(对照组)、添加普通叶黄素(以黄体素为主)200 mg/kg组、转化叶黄素(以玉米黄质为主)200 mg/kg组、包被普通叶黄素100 mg/kg组、包被转化叶黄素100 mg/kg组。以上述5种饲料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61 g的杂交鲶20 d。结果表明,各组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各叶黄素添加组鱼体背部皮肤、腹部皮肤黄度值及皮肤、肌肉叶黄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叶黄素组背部皮肤、腹部皮肤叶黄素含量较转化叶黄素组显著提高20.3%、11.3%(P<0.05);添加100 mg/kg包被普通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与200 mg/kg普通叶黄素几乎相当;添加100 mg/kg包被转化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不及200 mg/kg转化叶黄素。上述研究表明,普通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优于转化叶黄素;普通叶黄素经包被处理后,在饲料中的添加量降低50%便能达到相同的着色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模拟养殖条件下,对杂交鳢(斑鳢Channa maculata♀×乌鳢Channa argus♂)体内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在(30.5±0.5)℃水温条件下,用质量浓度为2 mg/L呋喃西林药浴杂交鳢苗种2 d.药浴期间于0.5、1、2、4、8、12、24、48 h取样,停止药浴后于0.5、1、2、4、8、12、24、48、96、192、288、384、480、720、960、1 200、1 440、1 920、2 400、2 880 h取样,采用液-质联用(HPLC-MS)方法测定杂交鳢肌肉中SEM的含量.结果显示,药浴期间0.5~48 h,肌肉中SEM质量分数从(32.58±2.82)μg/kg逐渐升高至(175.92±18.49)μg/kg;药浴结束后的SEM质量分数经测定于1 h达到最高,为(108.00±5.86)μg/kg;药浴结束后2~48h,苗种体内SEM质量分数维持在(53.60±4.90)~(69.21±5.71)μg/kg,48 h后显著下降,至60 d后已低于检测限0.25μg/kg.鱼体肌肉中SEM的平均消除速率为0.089μg/(kg.h).结果显示,在该试验条件下,鱼体内SEM可在60 d后代谢消除.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中药复方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氨基酸消化吸收的影响,选用21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仔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分别饲喂添加0.2%中药复方日粮、添加0.02%硫酸黏杆菌素日粮和基础日粮,并分别于添加后7、14和28 d每组随机取5头供试猪,致死后剖开腹腔,采集回肠末端食糜,测定其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7 d时,中药复方组和基础日粮组回肠末端食糜中各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黏杆菌素组天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基础日粮组(P<0.05);14 d时,除半胱氨酸和丝氨酸外中药复方组其他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基础日粮组(P<0.05),除丝氨酸、精氨酸和半胱氨酸外均显著高于黏杆菌素组(P<0.05);28 d时,除苯丙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和苏氨酸外中药复方组其他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基础日粮组(P<0.05),除苯丙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外均显著低于黏杆菌素组(P<0.05)。故认为中药复方能显著促进饲料蛋白质在胃肠道的消化,增加氨基酸在肠道的吸收,促进仔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屠宰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研究在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肉仔鸡屠宰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将96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等分为4组,其中试验3组,对照1组,试验组分别添加2.5 g/kg,5 g/kg,7.5 g/kg的YC,试验期为1~42 d。结果表明:①试验各组肉仔鸡的胸肌率、腹脂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添加2.5 g/kg、7.5 g/kg YC的试验组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腿肌率(P<0.05);②在肉鸡日粮中添加YC显著降低了胸肌、腿肌的剪切力(P<0.05);滴水率有下降趋势(P>0.05);pH值(45 min)亦有降低。研究证明: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YC能降低肉仔鸡胴体肌肉的剪切力及滴水损失,提高肉的嫩度及持水能力,达到改善肉鸡的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高邮鸭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进行了中草药添加剂添加试验,以筛选中草药添加剂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改善高邮鸭的生产性能,提高其采食量,其中添加量为0.10%的试验组日采食量为183.69g,显著高于未添加的对照组(P<0.05);0.08%组、0.12%组和0.14%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0.10%组的(P<0.05);添加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降低料蛋比值;0.16%组总蛋白含量为67.44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4g/L(P<0.05),但其他各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0.12%~0.18%组白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中草药制剂能有效提高高邮鸭蛋质量、蛋白高度值和蛋黄色度,添加量为0.10%、0.18%和0.20%的试验组鸭蛋哈氏单位高于对照组;0.12%组蛋黄色度最高,为8.700 0。综上,高邮鸭产蛋期的中草药添加剂建议添加量为0.12%。  相似文献   

13.
大豆主要抗原蛋白对埃及胡子鲇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给初始体质量为(15.14±0.05)g的健康埃及胡子鲇(Clarias lazera)投喂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鱼油、玉米油、糊精为能源,纤维素为填充物配制的3种等氮(粗蛋白质量分数为40%)、等能(15.8 MJ/kg)的半精制饲料(其中β-伴大豆球蛋白的添加量为40 mg/g,大豆球蛋白的添加量为60 mg/g),研究了大豆中主要抗原蛋白对埃及胡子鲇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饲喂6周后的调查数据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使埃及胡子鲇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对肌肉中粗脂肪含量、粗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使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下降,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埃及胡子鲇幼鱼的配合饲料中,β-伴大豆球蛋白的含量超过40 mg/g、大豆球蛋白的含量超过60 mg/g时,对其肌肉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中草药对闪光鲟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鲟鱼无公害健康养殖,以闪光鲟[初始体质量(412±30.5)g]为对象,投喂添加4种复方中草药饲料,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闪光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试验组(复方A-D组)和1个对照组,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中草药,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10尾。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按照体质量的2.5%每天投喂添加复方中草药的饲料和全价基础饲料,连续投喂30 d。停饲24 h后,采集试验鱼血液,离心取血清测定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试验鱼临床表现无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复方A、B组闪光鲟增重率显著升高(P0.05),复方D组肝体比显著升高(P0.05);复方A组总蛋白含量增加较显著(P0.05),复方A、C、D组白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方B、D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复方D组能显著提高葡萄糖含量,复方C组能显著降低尿素氮含量(P0.05);复方B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乳酸脱氢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复方B、C、D组总胆红素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闪光鲟机体内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初步筛选出了对闪光鲟生长和生化指标有促进作用的复方中草药。  相似文献   

15.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 500 mg/kg 3种复方中草药,记为福乐兴Ⅰ、福乐兴Ⅱ、福乐兴Ⅲ,共4个处理组,饲喂平均体重(134.3±12.1)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以增重率,饲料系数(FCR),肌肉基本成分,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等指标为判据,考察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8周后,各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156.29%、164.32%、161.28%和146.7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福乐兴Ⅰ组草鱼增重率提高5.14%(P<0.05),添加福乐兴Ⅲ组增重率降低6.87%(P<0.05),FCR升高6.58%(P<0.05),添加福乐兴Ⅱ对增重率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对草鱼肌肉基本成分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在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方面,福乐兴Ⅰ对SODL、SZ、AKP和BCHE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福乐兴Ⅱ、Ⅲ组血清SOD、LSZ和BCHE活性不同程度升高(P<0.05),AKP活性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福乐兴Ⅰ对草鱼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草鱼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无影响;福乐兴Ⅱ、Ⅲ可显著改善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但福乐兴Ⅲ也降低了草鱼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评价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裙边宽厚的杂交鳖F4代(赣江中华鳖♀×黄沙鳖♂)肌肉营养价值,测定其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并与亲本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杂交鳖F4代肌肉水分和粗灰分含量与亲本差异不显著(P>0.05),而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略低于母本鳖(P>0.05),显著高于父本鳖(P<0.05);赣江中华鳖、黄沙鳖和杂交鳖F4代肌肉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19.63、17.75、18.52 g/100 g.3种鳖的EAA/TAA的值均在40%以上,EAA/NEAA的值均远高于60%;杂交鳖F4代DAA/TAA、EAA/TAA和EAA/NEAA值均高于亲本鳖;杂交鳖F4代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与母本鳖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父本鳖(P<0.05).杂交鳖F4代肌肉中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高达25.83%,略高于其母本鳖肌肉中必需脂肪酸含量(P>0.05),显著高于其父本鳖肌肉中必需脂肪酸含量(P<0.05);杂交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及EPA+DNA含量最高.综上,杂交鳖F4代与双亲的营养组成相近,考虑到生长、裙边宽厚、抗病力等优势并结合亲本的优良性状,可以将杂交鳖F4代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7.
甘草提取物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草提取物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约60 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40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600和900 mg/kg甘草提取物,试验期12周。【结果】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对肥育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900mg/kg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最高;肥育猪的屠宰率、胴体长和瘦肉率在4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900 mg/kg添加组的眼肌面积得到显著提高(P0.05);添加甘草提取物提高了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在不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甘草提取物可显著的提高肌肉中油酸的含量(P0.05),且添加甘草提取物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600、900 mg/kg添加组育肥猪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0、900 mg/kg添加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甘草提取物不影响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提高了肥育猪的眼肌面积,增加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改善了肉质。综合试验中育肥猪生长性能、肉质性状等指标,建议生长育肥猪中甘草提取物饲料中适宜添加量为900mg/kg。  相似文献   

18.
选取冬眠前、冬眠中、冬眠后3个时期平均体质量为(1000±50) g的中华鳖各6只(雌雄各半)为材料,研究冬眠对中华鳖肌肉和裙边氨基酸组分的影响,并综合评价其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3个时期,中华鳖肌肉和裙边均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其中肌肉中谷氨酸质量分数最高,裙边中则是甘氨酸质量分数最高;冬眠前肌肉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冬眠中和冬眠后的(P<0.05),冬眠前和冬眠中裙边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冬眠后的(P<0.05);肌肉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质量分数最高,中华鳖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TAA)和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NEAA)均显著高于裙边的(P<0.05),肌肉中EAA/TAA与EAA/NEAA均高于FAO/WHO理想蛋白质推荐标准(40%和60%);肌肉的鲜味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与17种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显著低于裙边的(P<0.05);在评价的9种必需氨基酸中,除冬眠中肌肉缬氨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和氨基酸比值系数(RC)最低外,其余处理均是蛋氨酸+胱氨酸(Met+Cys)总和的AAS、RC最低,且肌肉与裙边的AAS、RC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处理的Met+Cys总和的氨基酸化学评分均最低,说明中华鳖冬眠中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组分为缬氨酸,其余时期肌肉和裙边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组分均为Met+Cys,且肌肉中氨基酸平衡性要优于裙边;肌肉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大于70,为优质蛋白源;肌肉EAAI、生物价和营养指数均显著高于裙边的(P<0.05);中华鳖肌肉氨基酸灰色关联度(GC)是冬眠中的最低,而裙边GC则是冬眠中的最高,且肌肉的GC显著高于裙边的(P<0.05),说明冬眠中中华鳖肌肉氨基酸的平衡性不如冬眠前和冬眠后的,且裙边氨基酸的平衡性不如肌肉的;氨基酸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中华鳖肌肉氨基酸配比比裙边氨基酸更为合理,其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19.
自拟中草药复方防治蛋雏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自拟中草药复方对蛋雏鸡大肠杆菌病进行了病原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中西药疗效对比试验及临床治疗和预防试验,并对自拟中草药复方进行了有效治疗剂量筛选试验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自拟中草药复方对各生长阶段蛋雏鸡的安全性高,对大肠杆菌中度敏感;在饲料中有效治疗添加量为10g/kg,在治疗蛋雏鸡大肠杆菌病时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88.3%),但采取中西医合并治疗效果最好(有效率96.7%),与西药组和中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使用自拟中草药复方在临床上预防大肠杆菌病,发病率明显低于西药组,且二者差异显著(P<0.05);按8倍剂量使用仍较安全,未出现异常表现,剖检和组织切片检查也未发现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酪蛋白、明胶和白鱼粉为蛋白源,配制成7组半纯化试验饲料,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20,50,100,200,500,1000mg/kg,考察不同维生素E添加量对幼鲟生长及组织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并确定施氏鲟幼鲟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幼鲟的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肥满度显著增加(P<0.05),当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为200mg/kg时,这些指标达到最高水平,随维生素E添加量的提高,其增重率、饲料效率、肥满度有显著降低(P<0.05),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幼鲟肝体指数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E水平随饲料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当添加量≥100mg/kg时,肝脏中维生素E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同时当添加量≥200mg/kg时,肌肉中维生素E水平也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幼鲟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而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100mg/kg时,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对特定生长率与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得出施氏鲟幼鲟对饲料中维生素E的需要量为187.4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