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实验旨在分析黑羽和白羽沐川乌骨黑鸡肤色性状及屠宰性能差异。选用100只黑羽和30只白羽沐川乌骨黑鸡成年母鸡,运用比色仪对比分析了不同羽色对沐川乌骨黑鸡背部肤色、翅下肤色、鸡冠色、胫色的影响,选取白羽和黑羽各10只鸡测定并分析屠宰性能和黑色素(皮肤和胸肌)沉积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黑羽鸡背部肤色和翅下肤色的L值均极显著低于白羽鸡(P0.01);黑羽鸡胫色的L值、a值和b值与白羽鸡无显著差异(P0.05);黑羽和白羽乌骨鸡的活体重和屠宰性能(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差异(P0.05);黑羽鸡皮肤和胸肌中黑色素沉积量显著高于白羽鸡(P0.05)。以上结果表明,黑羽沐川乌骨鸡肤色显著较白羽鸡"乌",黑羽乌骨鸡机体黑色素沉积能力较白羽鸡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测序与PCR-RFLP技术,研究了SLC24A5基因变异与他留乌骨鸡羽色及肤色的关系。通过对他留乌骨鸡麻羽、白羽和黑羽3个品系以及乌骨与非乌骨2个类型的SLC24A5基因个体测序,共检测到19个SNP位点,其中3个位点引起氨基酸变异。采用每个品系或类型PCR扩增池测序技术,确定了每个SNP位点在不同品系或类型的基因频率,在分析基因频率差异及SNP变异特性的基础上,针对G482C位点,建立了Nhe I mismatch PCR-RFLP分子标记。利用该遗传标记对所有受试个体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与羽色肤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LC24A5基因Nhe I mismatch PCR-RFLP分子标记与肤色性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赤水黑羽乌骨鸡生产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水黑羽乌骨鸡生产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邵峰泉(贵州省农业厅品改站550001)赤水黑羽乌骨鸡是贵州优良的蛋肉兼用型地方品种──竹香鸡的一个类型。该鸡种生活力强,耐热性好,适应性广,羽毛以黑色为主,黄麻次之,皮乌。向乌、骨乌,肉质鲜嫩,具有滋阴补肾、调节...  相似文献   

4.
黑羽乌骨鸡倍受国内外青睐黑羽乌骨鸡,羽色黑中见蓝,外观美丽,抗病力及生产性能均优良,12周龄即可达1000克以上,经济效益很高。经有关科研部门的多年研究、提纯复壮,黑羽乌骨鸡目前已形成批量种群。据悉,黑羽乌骨鸡除含有黑色素基因外,还含有色素原基因和氧...  相似文献   

5.
黑羽乌骨鸡     
黑羽乌骨鸡,又名黑凤乌鸡,具有黑羽、黑面、黑喙、黑趾、黑冠、黑舌、黑皮、黑肉、黑骨及黑瓜10大特征,被称为”中国黑宝”.黑羽乌骨鸡肉细嫩、味浓郁,既是家庭食疗食补佳品,也是宾馆.饭店宴席上的名菜.黑羽乌骨鸡集色素原基因、氧化酶基因、黑色素扩散基因和真皮层黑色素基因于一体,有滋阴、养血、补肾、固精、调节人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黑羽乌骨鸡倍受国内外青睐黑羽乌骨鸡,羽色黑中见蓝,外观美丽,抗病力及生产性能均优良,12周龄即可达1000克以上,经济效益很高。经有关科研部门的多年研究、提纯复壮,黑羽乌骨鸡目前已形成批量种群。据悉,黑羽乌骨鸡除含有黑色素基因外,还含有色素原基因和氧...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黄凡美副研究员等科研人员、经多年的探索研究、根据家禽质量遗传原理、运用现代家禽最新的育种技术,成功地培育出我国另一种保健药鸡——黑羽乌骨鸡。据悉,黑羽乌骨鸡除含  相似文献   

8.
黑色素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作者综述了黑色素的形成过程并详细分析总结了TYRP1基因特征及其变异对动物肤色的影响,为研究乌骨绵羊和乌骨鸡乌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黑色素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作者综述了黑色素的形成过程并详细分析总结了TYRP1基因特征及其变异对动物肤色的影响,为研究乌骨绵羊和乌骨鸡乌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黑色素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并扮演了重要的生理功能。SLC7A1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功能新基因控制脱黑色素合成从而影响到真黑色素与总黑色素的比例,进而改变了动物的毛色和肤色。综述了黑色素的形成过程,并详细分析总结了SLC7A11基因特征及其变异对动物肤色的影响,为研究乌骨绵羊和乌骨鸡乌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黑色素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并扮演了重要的生理功能.SLC7A1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功能新基因控制脱黑色素合成从而影响到真黑色素与总黑色素的比例,进而改变了动物的毛色和肤色.综述了黑色素的形成过程,并详细分析总结了SLC7A11基因特征及其变异对动物肤色的影响,为研究乌骨绵羊和乌骨鸡乌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乌骨鸡是世界稀有、我国特有珍禽,是我国实行国家级保护的宝贵品种资源。乌骨鸡药用性能奇特,其核心是“补”(营养成分好),强调的是“乌”(药用价值高)。乌骨鸡的鸟皮、乌肉、乌骨,经烹调后肉质细嫩鲜美,汤汁内含有黑色素,对人体有特殊滋补作用。据有关报道,国内对药用乌骨鸡的规模养殖及其名优产品的开发利用有了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13.
珍禽乌骨鸡的规模养殖与产品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骨是世界稀有、我国特有珍禽、是我国实行国家级保护的宝贵品种资源。乌骨鸡药用性能奇特有珍禽,其核心是“补”(营养成分好),强调的是“乌”(药用价值高)。乌骨鸡的乌皮、乌肉、乌骨,经熟调后肉质细嫩鲜美,汤人含有黑色素,对人体有特殊滋补作用。据有关报道,国内对药用乌骨鸡的规模养殖及其名优产品的开发利用有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14.
乌骨畜禽由于其高含量黑色素沉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黑色素的形成过程错综复杂,导致黑色素致黑基因的研究仍处于探究阶段。本文主要对黑色素在兰坪乌骨绵羊与乌骨鸡的研究、黑色素的合成和沉积以及传递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乌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凉山黑羽毛乌骨鸡生产于四川凉山南部金沙江流域中低山干热河谷地区和山地区域,以宁南,会东等县居多,是这一特殊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下形成的原始珍禽鸡种,本次调查测定表明:凉山黑羽乌骨鸡不仅具有乌皮,乌骨,乌肉的典型特征,而且从体尺,体重,前期生长速度,产肉性能,乌黑度表现等均有别于四川山地乌骨鸡,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部分地方鸡种肤色伴性遗传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对泰和鸡、仙居鸡、固始鸡、北京油鸡、萧山鸡、狼山鸡 (N系 )进行肤色伴性遗传观察。结果表明 :泰和鸡常染色体上含有一对黑色素基因“PP” ,仙居鸡、萧山鸡、北京油鸡性染色体上含有“Id”基因 ,狼山鸡、固始鸡、泰和鸡性染色体上含有“id”基因 ,泰和鸡与含有“Id”基因鸡种 (仙居鸡、萧山鸡、北京油鸡 )杂交 ,F1代肤色能自别雌雄 ,公鸡为黄皮肤 ,母鸡为黑皮肤  相似文献   

17.
肤色性状是乌骨鸡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阐明乌骨鸡肤色性状的遗传机理,对于其选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笔者主要对乌骨鸡黑色素的测定、杂交利用以及肤色相关基因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选育优质肤色形状的乌骨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赤水黑羽乌骨鸡群中发现的携带dw基因的矮小型黑羽乌骨母鸡为素材,通过计划选配,育成了公母鸡都为矮脚、黑羽和乌骨性状并能真实遗传的矮小型黑羽乌骨鸡品种群。公鸡胫长6.8±0.54cm,母鸡胫长6.1±0.49cm,皮乌、肉乌、骨乌,胸腿肌肉发达。开产日龄170~185d,300日龄产量58个,500日龄产蛋量136个。公母比例1∶8~10,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可达85%以上,健雏率96%以上,6周龄育雏率92%以上。以其作母系与正常型黑羽乌骨鸡相配,其后代全为正常型,性能优异,种鸡饲养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究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多态性与黑色素沉积的相关性,以期为后期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选育乌度更深的武定鸡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通过测定300日龄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的血浆真黑色素、褐黑色素和碱溶性黑色素含量,分析了MC1R基因外显子的多态位点(SNPs)与黑色素的关系,并检测组织中MC1R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发现:武定鸡乌骨品系血浆中3种黑色素指标均高于非乌骨品系。在MC1R外显子区域检测到4个突变位点(T133C、T244C、G460A和C833A),除武定鸡非乌骨品系C833A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以外,其余位点均未偏离;武定鸡非乌骨品系G460A位点呈低度多态,其余突变位点均呈中度多态,其中T244C位点CC基因型和G460A位点AA基因型的真黑色素和碱溶性黑色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基因型,属于优势基因型。此外,武定鸡乌骨品系各组织中MC1R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乌骨品系,且各组织间的表达趋势为皮肤>肾脏>肝脏>心脏>肌胃>脾脏>腿肌>胸肌。本试验结果表明,MC1R基因T244C位点和G4...  相似文献   

20.
黑羽乌骨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新种。它具有很高的食用、滋补、药用及观赏价值。今年春末南宁市农牧渔业局引进3055羽初生雏安排在郊区义梅水库饲养,结果发现该鸡生活力强,成活率高。现将饲养情况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一、黑羽乌骨鸡的外貌黑羽乌骨鸡的显著特点是“全身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