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背景下,新型办学基层组织的产业学院承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任.为了探索产业学院治理体系建设,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文章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新五丰现代畜牧产业学院为例,介绍了2021年学校与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建新五丰现代畜牧产业学院项目建设情况和工作经验,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服务生猪产业链提供实...  相似文献   

2.
湖南湘潭县是湖南省优势农产品粮食、生猪的主产区。2003年湘潭县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粮食生产第一县”、“湖南生猪生产第一县”。2005年出栏生猪258.4万头,生猪生产产值达25.8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82%,占农业生产总值的58.5%。生猪产业已成为湘潭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1生猪产业发展现状1.1生猪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类生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强。到目前为止,全县有生猪产业专业合作社45个,会员4.8万个,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生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模式。1.2生猪产…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紧紧跟踪行业、产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全面推行具有畜牧兽医系特色的"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产学互动、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办学模式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无缝对接"。着力培养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沧州职  相似文献   

4.
当前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缺乏统筹管理,专业设置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脱节,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标准脱节,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只有通过政府统筹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对接产业设置专业,对接职业标准设置课程,对接生产过程组织教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顶岗实习是学校贯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教育形式,是职业教育推行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教育的必然要求,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可以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共赢,实现毕业生与社会用人要求的零对接。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津市采取"规划引导、规范行为、猪粪养蚯"等措施,探索走出了一条生猪生态养殖的发展路子,防止了规模养殖带来的粪便环境污染,促进了生猪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在推动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增产增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此,本文提出,推进生猪生态养殖是做大生猪产业、摆脱环境制约、提升养殖综合效益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为满足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促进生猪产业发展,提升生猪产业化水平,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秋林云宴农业畜牧科技园区有限公司以及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让该省著名民猪品种"三花猪"实现产业化经营,尽快走向市场。据介绍,现在全国还没有被冠以绿色食品标识的肉灌食品,主要是因为饲养生猪的品种以及  相似文献   

8.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特征之一,要求高职院校围绕服务、管理、生产第一线的需求来开展办学活动,实现企业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需求的"零距离".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化职业教育走向市场的基本要求.明确高职机电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确定机电岗位及其职业能力要求.从机电专业课程体系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动态对接入手,探索提升高职机电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出了校企合作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机电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高职水产养殖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新路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托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万人计划政策,举办了校企合作实践——"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本文介绍了特训营的举办过程,阐述了通过特训营进行校企合作实践的体会:特训营之校企合作提升了专业吸引力、特训营之校企合作增强了行业适应能力、特训营之校企合作调动了教师与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特训营之校企合作推进了专业与产业深度对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烟村冷鲜肉"的商业经营模式,并结合创新创业的校企师生共创机制商业经营模式,提出"烟村冷鲜肉"猪的饲养规程和保健程序。对于推动生猪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也对提升生猪产业化水平和保证食品安全,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特别对推进健康中国、健康湖南省的生猪建设具有示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需求。为实现职业教育牧医专业的"五个对接",现以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为切入点,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全面推动"五个对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当前湖南生猪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指出湖南生猪养殖正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规模养殖逐步成为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但也受到环境、资源、市场三大因素制约。新形势下,湖南生猪产业发展要突出保障肉品供应、保证养猪效益、保护养殖环境三大目标,调整养殖结构,做大规模养殖,严格粪便处理,提高养殖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新的发展战略,结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深入分析我国牛羊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远景趋势,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带动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共赢。为了达成上述目标,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校企联盟、中牧集团为理事长牵头单位)定于2016年7月9~11日在内蒙古包头市举办"第二届国际牛羊产业经济及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现代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生猪产业由传统模式步入现代生猪产业模式,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我国作为生猪产业大国与职业教育大国,在生猪产业发展中,职业教育参与度越来越高,在职业教育中也越来越体现产教融合细度。中国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产学研联盟的成立,正是生猪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双选项,其在实现生猪产业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中国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产学研联盟成立的背景、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甄梦莹 《猪业科学》2021,38(1):72-75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作为生猪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职业教育在生猪产业发展中的热度越来越高,生猪产业发展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高质量职业教育。为此,《猪业科学》特别开设"猪场人才"栏目,助力我国生猪产业职业教育发展,为中国生猪产业发展"供能"。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信任机制构建既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基础。在当前科技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有效提升校企合作信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经济创新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基于信任动态演进的视角,分析校企合作信任提升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系,并从不同阶段政府层、高校层、企业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层多主体协同参与的角度提出校企合作信任提升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互动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受生猪价格过低、生猪疫情发生和饲养成本上升的多重因素影响,湖南生猪产业遭遇冲击,散养户减少,生猪存栏数量下降。今年以来,随着生猪价格攀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惠农政策影响下,养殖户积极性逐步恢复,生猪填栏活跃,生产下滑趋势得到遏制,猪肉价格趋于稳定,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湖南生猪产业在经历了一次洗礼后,生猪规模养殖方兴未艾,生猪产业在质变中复苏、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症结逐步显现,如何构建生猪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成为当下需要关注的话题。2007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发布。7月30日至8月3日,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组织4个调查小组分赴衡阳、岳阳、邵阳、永州等生猪主产区就当前的生猪生产形势进行专题调查。本文为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局长曹英华就目前全省生猪生产形势作的专题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8.
武深树 《中国猪业》2016,11(12):15-20
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发现湖南省永州市大力推进以合作养殖为主导、种养结合为主体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构建了现代发展理念、现代发展模式、现代产业体系"三位一体"的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新路。由此,提出推进现代生猪产业发展要注重"四个同步",即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养殖主体和养殖机制同步创新、良种良法和先进设施同步推进、政策支持保护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技术是一项由多项信息技术融合而成的新型技术体系。随着国家政策扶植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物联网产业将保持长期、快速地增长,人才需求缺口巨大,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应该是在基于产教融合下,主动适应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通过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创设工作室模式等具体措施,寻求一个彰显职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根本保证。文章在阐述校企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对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共育"三用"药学人才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