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仔鸡建立坏死性肠炎模型,研究发酵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对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将336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感染组、感染+LF组(日粮添加1×10~9 CFU/kg发酵乳杆菌)、感染+BC组(日粮添加1×10~(10) CFU/kg凝结芽孢杆菌)。所有感染肉鸡在14~21 d经口接种A型产气荚膜梭菌。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灌服产气荚膜梭菌显著降低22~28 d肉鸡的日均采食量(P0.05),显著增加28 d十二指肠和空肠损伤评分(P0.05),显著提高21 d肉鸡盲肠的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28 d回肠产气荚膜梭菌数量(P0.05)。与感染组相比,日粮添加发酵乳杆菌显著提高21 d肉鸡回肠的乳杆菌属数量(P0.05),显著降低21 d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日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显著降低28 d肉鸡十二指肠损伤评分(P0.05),显著降低21 d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21 d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显著降低21 d肉鸡回肠和盲肠的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28 d肉鸡回肠乳杆菌属数量(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发酵乳杆菌或凝结芽孢杆菌均对感染肉鸡的肠道微生物具有调控作用;其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有利于肠道绒毛发育,缓解肠道损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肉鸡的生长性能,而发酵乳杆菌没有缓解肠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丁酸梭菌对致病菌和有益菌的体外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丁酸梭菌在体外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和对有益菌的增殖作用。将丁酸梭菌分别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培养,并与菌种单独培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培养36~48 h,联合培养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菌数均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组;菌数比例为(1~100)∶1至100∶1时,丁酸梭菌对沙门氏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菌数比例为100∶1时,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抑菌作用较强;菌数比例为10∶1时,丁酸梭菌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联合培养8 h后,菌数比例为10∶1时,丁酸梭菌对双歧杆菌有显著的增殖效果。  相似文献   

3.
鼠李糖乳杆菌具有多种益生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但菌株的安全性具有个体差异。本研究通过对实验室保存的6株鼠李糖乳杆菌进行溶血性、有害代谢产物、抗生素耐受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进行菌株的安全性评价,同时进行6株鼠李糖乳杆菌的抑菌性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所选用的6株鼠李糖乳杆菌均无溶血活性,不会产生氨基酸脱羧酶和吲哚,不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会产生少量的D-乳酸,含量均低于0.0600μmol/mL,其中0479产D-乳酸最少,为0.0395μmol/mL;0463、0465、0479菌株对红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均敏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抑菌圈直径在9.75 mm以上;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6株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安全、无毒副作用。综上所述,所测试的6株鼠李糖乳杆菌安全性较高,为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仔鸡建立坏死性肠炎模型,研究发酵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对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将336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感染组、感染+LF组(日粮添加1×109 CFU/kg发酵乳杆菌)、感染+BC组(日粮添加1×1010 CFU/kg凝结芽孢杆菌)。所有感染肉鸡在14~21 d经口接种A型产气荚膜梭菌。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灌服产气荚膜梭菌显著降低22~28 d肉鸡的日均采食量(P<0.05),显著增加28 d十二指肠和空肠损伤评分(P<0.05),显著提高21 d肉鸡盲肠的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28 d回肠产气荚膜梭菌数量(P<0.05)。与感染组相比,日粮添加发酵乳杆菌显著提高21 d肉鸡回肠的乳杆菌属数量(P<0.05),显著降低21 d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日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显著降低28 d肉鸡十二指肠损伤评分(P<0.05),显著降低21 d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21 d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显著降低21 d肉鸡回肠和盲肠的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28 d肉鸡回肠乳杆菌属数量(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发酵乳杆菌或凝结芽孢杆菌均对感染肉鸡的肠道微生物具有调控作用;其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有利于肠道绒毛发育,缓解肠道损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肉鸡的生长性能,而发酵乳杆菌没有缓解肠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克洛生誖中所富含的PB6活性菌株是一种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出来的枯草芽孢杆菌,它能通过分泌多种细菌素来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其抑菌能力与市面上常见的其它6种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及恩拉霉素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克洛生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圈的直径均显著大于其它微生态制剂及恩拉霉素。  相似文献   

6.
家禽的细菌性疾病是由以禽副嗜血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出血性败血症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细菌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生产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自动机械搅拌发酵罐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生产发酵工艺进行研究。设立温度、pH值和发酵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优化设计方法,确定各因素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产毒量的影响程度,并绘制发酵过程细菌生长曲线和产毒曲线。结果显示,pH对细菌的产毒量影响显著(0.01P0.05),发酵时间、温度对细菌产毒量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pH7.0、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6 h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生产发酵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究乳酸菌发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对其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经乳酸菌发酵后提高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其中以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后的活性最高,为97.8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对乳酸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以双歧杆菌活菌数量提高最大,鼠李糖乳杆菌次之;乳酸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经乳酸菌发酵后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发酵乳,以鼠李糖乳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高达24mm。  相似文献   

9.
克洛生誖所富含的PB6活性菌株是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它能通过分泌多种细菌素来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其抑菌能力与市面上常见的其他6种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及恩拉霉素相比,克洛生誖组对各型产气荚膜梭菌抑菌圈的直径均显著大于各益生菌组。与恩拉霉素(4%)相比,克洛生誖100 g/t添加量与250 g/t恩拉霉素(4%)抑制效果相当,而克洛生誖200 g/t添加量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效果甚至优于与500 g/t恩拉霉素(4%)。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家禽的细菌性疾病是由以禽副嗜血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出血性败血症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细菌引起的疾病。另外,能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致病性细菌也要考虑进去,其中最主要的是弯曲杆菌和沙门氏菌。这些疾病不被媒体关注,头版头条新闻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感染产气荚膜梭菌肉鸡生长性能、肠道病变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用312只1日龄科宝500肉鸡公雏,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鸡。采用2×2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产气荚膜梭菌分为无感染产气荚膜梭菌组和感染产气荚膜梭菌组,日粮中凝结芽孢杆菌水平分别为0和400mg/kg。试验期35d。结果表明,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后15~35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28日龄肠道病变严重(P0.01),35日龄法氏囊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15~35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能缓解感染导致的肠道损伤(P0.05),28日龄肉鸡胸腺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35日龄法氏囊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肠道病变结果分析表明,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与感染产气荚膜梭菌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能够提高感染产气荚膜梭菌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增强动物免疫能力,并能缓解由于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而导致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腹泻仔猪肠道菌群的变化,从而科学有效地防治断奶仔猪腹泻,选择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实习猪场的35日龄断奶仔猪20头,分成健康组(10头)和腹泻组(10头),采用无菌手术的方法,从活体仔猪肠道内采集肠内容物,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表明:从十二指肠、回肠、结肠三种肠段中测得8种细菌,随着肠段的后移细菌数量逐渐增加。健康仔猪肠道内有益优势菌群为乳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腹泻仔猪肠道内有害优势菌群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腹泻组仔猪肠道内乳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较健康组明显下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数量较健康组明显上升,差异均显著(P0.05),肠球菌、梭菌、葡萄球菌的数量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3.
对56匹临床健康马和23匹病马粪便中的产气荚膜梭菌、霉菌、大肠杆菌、α-和β-溶血性链球菌、芽胞杆菌属的细菌以及沙门氏杆菌属的某些种进行了细菌学计数。在健康马中,85.7%有产气荚膜梭菌,其数值小于10~1菌落形成单位/克粪便。健康马中以赛马的菌数最少。在病马中,有大量产气荚膜梭菌(10~4—10~7菌落形成单位/克)并呈现急性腹泻的两匹马,诊断为马肠道梭状芽胞杆菌病。7株产气荚膜梭菌分离物经鉴定为血清型甲。从任何一匹马中都没有检查到沙门氏杆菌属的微生物。本研究表明用计数粪便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方法,诊断马肠道梭状芽胞杆菌病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4.
枯草芽孢杆菌PB6菌株是由建明工业(Kemin Industries)生产,在美国FDA注册的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出来的益生菌。PB6活性菌株能通过分泌细菌素,直接杀灭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并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需氧菌的生长,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厌氧菌的增殖,从而防止由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的爆发。同时,PB6活性菌株还能抵御高温的破坏,与生产应用上常用的酸、抗生素兼容。  相似文献   

15.
科技动态     
集约化蛋鸡垫料最适合用于农业生产黎巴嫩贝鲁特美洲大学的研究者对来自集约化和放养模式的肉鸡和蛋鸡垫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垫料中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集约化的蛋鸡垫料中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最少。对垫料的pH、导电性、C、N、P、K、Cd、Zn检测的结果发现,蛋鸡垫料的导电性和锌含量高于肉鸡垫料;放养肉鸡的垫料pH值最高,总磷  相似文献   

16.
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致病菌,可分为A、B、C、D、E型,在猪群中主要流行A、C型,A型主要产生α-毒素,产生肠毒血症,导致中、大猪的突然死亡; C型主要产生α、β-毒素,是造成仔猪红痢的主要病因。其普遍存在于人畜粪便、土壤、水、尘埃中,加之夏季高温高湿气候、雨水多等因素,加快了细菌、病毒繁殖扩散和传播速度,极易造成产气荚膜梭菌等一些自然疫源性疫病的流行。产气荚膜梭菌常与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鼠李糖乳杆菌对黄曲霉、黑曲霉、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试验将鼠李糖乳杆菌与黄曲霉、黑曲霉、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共同培养,测定其抑菌面积、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率。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在48~72 h对4种霉菌的抑制面积逐渐下降;上清液组黄曲霉、黑曲霉和禾谷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少了41.70%、26.79%和30.68%(P0.01),全菌液组黄曲霉、黑曲霉、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少了93.48%、17.30%、29.01%和17.54%(P0.01),全菌液组黄曲霉和串珠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与上清组相比分别减少了51.78%和29.54%(P0.01),上清液组黑曲霉和禾谷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与全菌液组相比分别减少了9.49%和13.14%(P0.01或P0.05);48小时时上清液对黑曲霉和串珠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优于黄曲霉和禾谷镰刀菌,全菌液对4种霉菌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鼠李糖乳杆菌对霉菌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黄曲霉和串珠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全菌液的抑菌效果优于上清液或沉淀。  相似文献   

18.
为利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检测方法,根据产气荚膜梭菌各型之间共同的生物学特性,以编码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基因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1对引物和探针,分别以A、B、C、D 4个型的产气荚膜梭菌DNA为模板,通过优化引物、探针浓度和扩增条件,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当上下游引物浓度和探针浓度均为0.25μmol/L时,Ct值最低;该方法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高,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限为9.1 pg/μL;重复性好,组内及组间试验标准差均小于0.4;对2023年收集的24份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本方法的阳性检出率(20.83%)与商品试剂盒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稳定、特异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进行快速检测,为防控产气荚膜梭菌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头孢噻呋钠对21种畜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头孢噻呋钠对21种畜禽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为人工感染试验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国产头孢噻呋钠对猪链球菌、猪放线杆菌、猪鸡巴氏杆菌、猪鸡大肠杆菌、猪鸡沙门氏菌、鸡金葡菌、产气荚膜梭菌、肺炎克雷伯、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的MIC 0.5~0.06 μg/ml,对猪丹毒、奶牛乳房炎、链球菌、猪金葡菌、牛金葡菌的MIC 32~2 μg/ml,优于青霉素.对绿脓杆菌、、猪胃肠炎的MIC 64~125 μg/ml,高于青霉素.  相似文献   

20.
腹泻疾病是目前制约我国兔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对导致家兔腹泻常见的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毛状芽孢杆菌3种细菌进行简要综述,为家兔养殖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