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广东地区某鸽场疑似鸽新城疫病毒感染的鸽群进行病原学诊断,试验采用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F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等一系列综合试验对其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这种血凝性可被新城疫病毒(ND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而不能被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禽流感病毒(AIV)-H5、AIV-H7、AIV-H9阳性血清抑制;用针对NDV F基因设计的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可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该分离株与天津分离株AG/Tianjin/07的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9%。说明该分离株为鸽新城疫病毒,命名为Pigeon/Guangdong/SD54/2006。  相似文献   

2.
试验从吉林省通化某地发病死亡鸭子病料中分离到1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通过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及融合蛋白(F)基因的扩增测序,初步鉴定为新城疫病毒,命名为TH-1株。该病毒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及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分别为53.4 h、1.85和2.575,表明该新城疫病毒为强毒。F蛋白多肽裂解位点为112-RRQKRF-117,符合新城疫强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进一步证明该毒株为新城疫强毒株。F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发现,TH-1株与中国野鸭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mallard China HLJ株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达到了99.3%,同为新城疫基因Ⅶ型毒株,与目前新城疫流行的主要基因型Ⅶ型相一致,为鸭源新城疫的有效防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地区疑似发生鸽新城疫感染的鸽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凝试验(HA)、中和试验、F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分离到1株血凝效价为4log2,且能被NDV阳性血清中和的病毒;用针对NDV F基因设计的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可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表 明其与山东分离株chicken/...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从鹦鹉采集的拭子样本中分离到一株禽流感病毒,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血凝抑制试验(HI)和基因测序等方法技术对其进行了亚型鉴定。结果表明,此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被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分别用针对禽流感病毒的M、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A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均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表明其与H5N2亚型禽流感美国分离株的HA基因和N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7%以上,由此该分离株鉴定为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并命名为A/Parrot/Guangdong/268/2005。  相似文献   

5.
1株鸭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地区发病鸭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此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这种血凝性可被ND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而不能被AIV-H5、AIV-H7、AIV-H9、EDSV阳性血清抑制;用针对NDV F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可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由此,初步鉴定该分离株为鸭源新城疫病毒,并命名为NDV/DUCK/SD/2006。另外,通过毒力测定,该毒株的MDT、IVPI分别为51.75 h、2.44,判定为强毒力株。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山西地区某养鸡场鸡群出现发病和死亡的原因,试验对发病鸡进行采样,采用PCR方法检测新城疫病毒和腺病毒,并利用PCR方法扩增新城疫病毒F基因,通过序列分析确定新城疫病毒的毒力强弱。结果表明:样品中扩增出362 bp的新城疫病毒特异性条带和421 bp的腺病毒特异性条带;新城疫病毒F基因扩增出特有的363 bp条带,其序列中第112~117位氨基酸顺序为GRQGRL,第101位氨基酸为R,第121位氨基酸为I,均与弱毒株相同;分离株与La Sota株和Clone 30株等弱毒株均有较高的同源性,为98.9%;分离株与La Sota株和Clone 30株处于同一个大分支,确定其属于基因Ⅱ型弱毒株。说明此鸡场鸡群发病的原因为新城疫病毒弱毒株和腺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采用RT-PCR技术对Ⅰ类新城疫病毒(NDV)09-014分离株完整的融合蛋白(F)基因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进行了扩增和遗传进化分析。F基因的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分离株F基因全长为1 792 bp,可编码553个氨基酸,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112E-R-Q-E-R-L117,具有典型的新城疫弱毒株特征。同源性分析表明本分离株的F基因与Ⅰ类新城疫病毒代表毒株之间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3%~95.2%,而与Ⅱ类新城疫病毒代表毒株的同源性较低,介于70.6%~72.4%。HN基因的序列测定结果表明:HN基因全长2 001 bp,可编码616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本分离株的HN基因与Ⅰ类新城疫病毒代表毒株之间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2.7%~94.7%之间,而与Ⅱ类新城疫病毒同源性较低,为70.7%~71.5%。根据完整的F基因和HN基因构建的遗传进化树均表明:本分离株在分类地位上属于Ⅰ类新城疫病毒基因3型,因此Ⅰ类新城疫病毒的F基因和HN基因具有相似的进化速率。  相似文献   

8.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山东某发病鸡场病鸡体内分离到的命名为JN09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中扩增其F基因,预计扩增片段大小为1 700 bp。RT-PCR扩增出的目的片段大小与预计扩增片段大小相符合,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新城疫病毒F基因序列相符。对其F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结合山东地区近几年来的分离毒株的相关信息,着重分析该地区近年来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9.
从洞庭湖地区周边县市几个活禽市场的健康家鸭中分离到14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及RT-PCR鉴定,其中1株为新城疫病毒,命名为Duck/hunan/yy858/14。通过对该病毒的F基因全长扩增,并转化、克隆、测序及构建F基因的遗传进化树,推导其核苷酸序列。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毒株F基因全长为1 792bp,ORF为1 662bp,可编码553个氨基酸,其氨基酸裂解位点的组成为112 ERQERL117,具有典型新城疫病毒弱毒的分子特征,与我国内地首次分离到的Class I毒株NDV08-004、吉林野鸟毒株J36/13、香港活禽市场分离株Chicken/HongKong/1525.16/2005在同一分支,属Class I类基因3型。同源性分析显示该毒株与ClassⅡ中弱毒疫苗株V4和La Sota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均较低,分别为73.4%和71.6%;与香港活禽市场分离株Chicken/HongKong/1525.16/2005和首例内地分离到的鸭源新城疫病毒毒株Duck/China/08-004/2008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1.2%、91.0%;与吉林野鸟毒株J36/13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8.3%,推测与野鸟毒株有共同来源。  相似文献   

10.
猪源新城疫病毒JL01株分离鉴定及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在吉林省某猪场发生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达到40%~50%,病死率15%,取其脾、肺、肾等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可见副黏病毒样颗粒,表明其病原可能为某种猪源副黏病毒,命名为JL01株。在对该病毒的的血凝、血凝抑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后,初步确定该种猪副黏病毒为猪源新城疫病毒。病毒回归试验表明,纯化的病毒对猪仍有较强的致死性,并可从死亡猪体内分离到新城疫病毒。该病毒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半数致死量(EID50)分别为55.2 h、1.60和10-7.5/0.1mL,表明该毒株属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在此基础上,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猪源新城疫病毒F基因,与其它10株NDV毒株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JL01株与B1、LaSota、Clone30等经典的新城疫病毒弱毒株同源性较高(91.5%~98.5%),与ZJ1、Mukteswar等强毒株的同源性较低。F基因氨基酸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2G-K-Q-G-R-L117,与弱毒株序列完全相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JL01株属于基因Ⅰ型。因此,本研究所分离到感染猪的新城疫病毒属于基因变异的新城疫病毒弱毒株,但其致病力与强毒株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