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在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B受体阻滞剂、降脂药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尼可地尔片每次5mg,每天3次,连用4周;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每次10mg,每天3次,连用4周。观察两组疗效、心绞痛、心电图变化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疗效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80.4%,优于对照组的60.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总体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丹参通络解毒汤对瘀热壅毒、毒损心营证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nble angina,UA)患者的血脂以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 选择瘀热壅毒、毒损心营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丹参通络解毒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ICAM-1和VCAM-1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ICAM-1和V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血脂、黏附因子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通络解毒汤治疗瘀热壅毒,毒损心营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代谢、降低ICAM-1和VCAM-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王波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214-21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CHROMA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血液hs—CRP浓度,比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s—CRP是冠心病炎症状态的一种敏感、可靠指标,可用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心绞痛样胸痛表现的老年人消化性溃疡8例误诊分析李碧霞(湛江市霞湖医院,湛江524004)食管源性胸痛酷似心绞痛──心绞痛样胸痛,这种胸痛可伴有心电图的异常,又称为假性心绞痛[1,2]。近年来发现,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亦可表现为心绞痛样胸痛,笔者遇见8例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压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缓释片组和平片组,每组6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缓释片组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平片组则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观察两组治疗后血压变化和达到目标心率所需要的时间和耐受剂量,并记录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有效减慢心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达到目标心率所用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缓释片组的平均收缩压标准差与平均舒张压标准差分别为(12.61±3.25)和(11.06±3.09),均明显低于平片组的(13.96±4.41)和(12.65±4.88)(P〈0.05);且缓释片组治疗2周后耐受药量为(94.75±8.20)mg,明显高于平片组的(48.15±14.77)mg(P〈0.01)。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降压平稳,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尿酸酶比色法检测稳定型心绞痛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5例、心肌梗死组120例和健康对照组170例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的尿酸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健康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疗程为12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其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导联数(N ST)和ST段压低数值的总和(∑ST)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降纤酶对UAP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前应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常规组和强化组各32例,常规组术前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强化组术前予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术前和术后8、24 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cTnI)及炎症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结果PCI术后两组CK-MB、cTnI及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但强化组增高幅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7d持续口服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组(58例)和银杏达莫组(62例)。复方丹参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银杏达莫组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15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缓解情况、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缓解心绞痛的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P〈0.05);银杏达莫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比粘度及血细胞比容改善明显(P〈0.05);但复方丹参组治疗前后比较,只有全血比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亦只有全血比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衰症状体征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治疗UAP中比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更好的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降低血液粘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UAP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LMWH组(治疗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69.7%(P〈0.05)。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下降明显(P〈0.05)。观察3个月,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2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MB)、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19年03月31日。由两名评价员根据Cochrane手册分别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相应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本系统评价共纳入16项研究,对其中14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患者1 457例,包括观察组729例,对照组728例。其中8项研究观察组为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曲美他嗪+常规治疗;6项研究观察组为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为单纯使用曲美他嗪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类观察组分别与其对照组进行比较,心绞痛临床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但所有研究均未报告患者治疗后随访情况,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明确。依据现有证据,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因纳入文献质量不高,样本量少,严重影响结果的可靠性,今后仍需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疗效验证。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12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6)。对照组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洛汀新、氟伐他汀、酒石酸美托洛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分别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显效率36.9%,有效率55.4%,总有效率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8.6%(P〈0.05);观察组心电图显效率35.4%,有效率52.3%,总有效率87.7%,明显优于对照组73.2%(P〈0.05)。结论:辅助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可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胸痛症状既可为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也可为胃、食管平滑肌痉挛所致的心绞痛样胸痛[1],常给临床急诊带来困难。为鉴别胸痛患者胸痛发生的性质和临床意义,我们对138例胸痛患者进行了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以观察对凡有胸癌症状的患者以动态心电图作鉴测的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胞癌发作5min以上,临床诊断未明或既往有冠心病史而胸病发作时心电图无缺血表现,经临床和X线检查初步除外感冒和肺部疾患。138例中男86例,女52例,男女比例1.65:1;平均年龄52.6(25~79)岁。为便于分析,将138例胸病患者分为(1)青年组57例.…  相似文献   

14.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5例的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95例)和常规组(95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应用肠溶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钠等),疏血通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10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及凝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变化,有无出血现象。结果疏血通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总时间等方面改善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且疏血通组较常规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P〈0.05)和纤维蛋白原(P〈0.01)。凝血功能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临床出血现象。结论对于UA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疏血通可改善冠脉血供,降低血脂、血粘度及降低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治疗效果和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3 mL(含2850IU抗XA因子),每12h一次,共10d,并配合得当的护理。结果:26例中显效14例(占53.8%),有效9例(占34.6%),总有效率达88.5%(23/26)。心电图ST段各型治疗后均显著改善,ST段总均数由治疗前(0.113±0.071)降为治疗后的(0.068±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脆性、血小板黏附率明显降低(P<0.01)。3例患者注射部位出现小出血斑,其余患者均未见皮下出血或内脏出血倾向,也未见皮疹等过敏反应,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显著改变,肝肾功能检查也正常。结论:配合得当的护理,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效果确切,并可使患者心电图、血流变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卧位型心绞痛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关系,以及临床干预呼吸睡眠对卧位型心绞痛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卧位型心绞痛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睡眠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恶化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症状改善、血压控制满意率、夜间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发生率、心电图改变、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干预呼吸睡眠可改善OSAS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的变化。方法选择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6例,健康对照者42例,检测血清尿酸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组(UAP+T2DM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UAP+T2DM组胆固醇(CH)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及对照组(P<0.01),UAP组C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UAP+T2DM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高于UAP组(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UAP组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尿酸水平异常,二者合并更为显著,测定尿酸水平有助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半胱氨酸(HCY)与B型尿钠肽(BNP)联合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88例冠心病患者及98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CRP、HCY、BNP水平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稳定型心绞痛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②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三组HCY均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明显递增.③稳定型心绞痛组BN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BNP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递增,尤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升高极为显著.结论 血清CRP、HCY和BNP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病情程度,可作为冠心病测定的常用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与单纯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疗效。方法:以常规西药配合益气活血化瘀、疏肝健脾补肾中药汤剂(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1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随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电图、硝酸甘油用量下降、血脂调节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4例 ,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氟西汀 (百忧解 ) 2 0 mg/d,顿服 ,疗程为 1 2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心肌缺血明显改善 (P<0 .0 1 ) ,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低 (P<0 .0 5)。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