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使动物食品真正成为让老百姓放心的安全食品,首先必须从源头抓起,严把饲料安全关。只有有了无公害饲料产品,才能生产出无公害的动物食品。动物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受到饲料组成、动物健康、养殖环境卫生、屠宰加工及产品的运输和储存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养殖是动物食品生产的第一环节,饲料是这一环节的主要部分,因此在饲料生产上实行安全控制,是生产出安全动物产品的关键。要生产出安全、无公害的动物产品,必须从饲料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2.
现代畜牧科技的发展所面临的畜禽食品品质与卫生安全保障问题已成为研究的重大课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首要保障是饲料安全,这是食品安全的源头。饲料安全关系着人民的健康,是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是人类的间接食品。饲料不安全的直接  相似文献   

3.
为了切实保障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淄博市以加强饲料生产企业规范化管理为抓手.通过“抓规范、促执法、打禁药”,在企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以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药品、动物源性饲料卫生安全、饲料标签、假劣饲料和无证生产饲料等为重点的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净化了饲料市场,提高了执法水平,从源头上确保了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浅谈饲料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饲料安全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此起彼伏,疯牛病、口蹄疫、二恶英、瘦肉精等中毒事件不断发生,饲料安全与公众健康紧密关联,饲料安全等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李德发,2002)的概念也已深入人心。在美国,饲料和食品是同一概念,适用于同一部法律,我国政府把健全饲料法律法规,禁止在饲料中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品作为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措施。饲料是养殖业的基础,饲料中存在的不安全或具有安全隐患的因素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被富集,从而影响到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谷敏  段廷燕 《中国饲料》2023,(23):172-17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心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而饲料作为畜牧养殖业和食品工业的源头,只有保障饲料安全,才能切实守护消费者的“舌尖安全”。从产业链整合和食品溯源体系角度来看,实现对饲料生产线的远程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饲料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生产、创新工艺;另一方面可以构建全天候的、常态化的安全监督,提高饲料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此,本文从物联网技术的角度,对饲料生产线远程监测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广西饲料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是畜牧养殖业的基础,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饲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尤其是饲料的安全性问题。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危害动物生产、畜禽产品品质,进而威胁人类健康。食品安全性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饲料是生产人类食品的原料,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饲料抓起,确保了饲料安全,才能保证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7.
杨建武 《饲料广角》2007,(12):23-25,44
民以食为天,牧业料为先。饲料是畜牧养殖业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的问接食品。饲料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饲料业自身的发展、出口创汇与对外贸易。甚至关系到社会与政局的稳定。湖南省是一个畜牧水产大省,也是一个饲料大省。2006年全省有饲料加工企业657家,生产各类商品饲料621万t,总产值180亿元。饲料业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养殖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动物源性食品。  相似文献   

8.
饲料是动物的粮食,也是人类的间接食品,其质量安全与否,不仅关系到动物的健康生长,更重要的是畜产品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密切,没有安全的饲料就没有安全的畜产品。因此,必须加快饲料安全科学的研究,制定相应的策略,加强饲料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确保畜产品安全生产的源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饲料原料非常紧缺,尤其是作为蛋白质来源的动物源性饲料的价格连年增长,致使饲料原料市场异常的混乱。调查显示,一是一些非食用动物不但直接进入人的食物链中,其中一大部分是用在了动物源性单一饲料的生产中;二是在实际生产中一些生产厂家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或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在生产源头不能把不同食用动物原料严格分开,或是生产过程中互相交叉污染,或是后期人为掺假;三是产品标准混乱、质检条件差强人意。总之,多方面原因造成动物油脂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如何控制并确保动物油脂产品质量安全合格,值得深思。现就以下几个方面逐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动物源性饲料对补充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癸的意义。但由于动物源性饲料原料来源复杂、易传播疾病及易受微生物污染等特点,动物源性原料的使用给畜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如肉骨粉)来源,有屠宰场下脚料、有来自饭店、农村零星收购的杂骨和动物废弃组织,成分和来源复杂。由于原料的混杂性,牛羊源性成分混杂其中也在所难免,增加了反刍动物饲用同源性饲料感染疯牛病和痒病的风险。所以,加强对动物源性饲料使用的安全控制意义重大而紧迫。笔者指出,近几年来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甚低,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十分严重,对此,各级饲料管理和检测部门应加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市场抽检力度.重点检查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因子、动物源性饲料的卫生指标、粗蛋白含量和真蛋白率、产品标签。对不合格产品予以媒体曝光,行政执法部门予以处罚,整顿动物源性饲料市场秩序,加紧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制订和修订,以确保饲料安全,为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安全的物质保障。 文中笔者阐述了动物源性饲料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剖析了导致危害的成因,并对安全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及加工质量关键控制点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饲料企业、养殖企业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动物源性饲料具有特殊性,其自身产品质量高低及使用方法得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饲料安全和人体健康。震惊世界的“疯牛病”、“二噁英”事件,使各国政府聚焦动物源性饲料安全问题,促使诸如欧盟等国家明文规定不得生产和使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许多国家制定出较为严格的动物源性饲料生产及使用规范,我国农业部也于2004年10月1日出台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对动物源性饲料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进行了严格规定。专家指出,我国动物源性饲料生产厂家众多,其中大多为中小型企业,生产条件很难完全达到《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金卫生管理办法》要求,逐渐取缔这些不达标厂家是大势所趋。而禁止动物源性饲料的生产、使用,则是消除其安全隐患最简便、有效的办法。但在我国目前还允许有条件的生产、使用动物源性饲料的前提下,让养殖场(户)清楚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何分辨动物源性饲料质量的好坏,以及科学利用,在我国现阶段动物源性饲料使用过程中显得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饲料作为动物的食料,是养殖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饲料品质控制不仅关系到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关系到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还直接关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动物源性饲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饲料安全与动物生产、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动物废弃物进入饲料行业曾经弥补了蛋白质饲料不足的缺口,但却带来了新的问题。自1986年第1例BSE出现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相关饲料法规以规范饲料行业,普遍禁止动物源性饲料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因此,需要切实可行的检测技术为保障饲料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作者以组织学特征为基础的显微镜分析方法、以蛋白质和DNA为基础的免疫学和PCR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近红外光谱法在动物源性饲料组分中的研究应用进展等方面做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长期使用,由于其残留及细菌的耐药性等问题而危害人类健康,某些抗生素的长期使用还会使动物和人致畸、致癌、致突变,特别是欧盟已法定从2000年开始,在所有成员国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因此,新型、安全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替代品的研制和应用就显得日趋重要。纯天然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以其特有的无毒害、无药残、安全方便、功能全面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畜禽养殖业的极大关注,并广泛地应用在畜牧生产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监测新疆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的牛羊源性成分,掌握动物饲料安全情况。方法:2006~2011年应用实时荧光PCR法对新疆15地(州、市)的4432批反刍动物饲料及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进行牛羊源性成分的抽样检测。结果:结果表明,2006年共有4批产品被检出含有牛羊源性成分,其涉及所有抽检产品类别和饲料生产、经营、使用3个环节;2007~2011年的抽检合格率均达100%。结论:说明新疆的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的牛羊源性成分呈现下降趋势,反刍动物饲料逐步向安全生产及使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而若想生产出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所用饲料必须首先是安全的。所谓饲料安全,通常是指饲料产品中不含有对饲养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而且这些物质和因素也不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即饲料产品以及利用饲料产品生产的畜产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未来我国的奶牛养殖规模和水平都将大幅度发展和提高,奶牛饲料资源及其安全性问题将是首先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农业部于1992年发文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动物源性饲料。2001年再次专门发文重申这一规定。2004年10月1日又施行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除乳及乳制品外,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血粉等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但随着近期饲料原料涨价,肉、奶、蛋产品价格上升,个别饲料企业和奶牛养殖场急功近利,没有深刻反思猪链球茵、无名高热症、禽流感、疯牛病等疾病的暴发对养殖生产带来的重创和教训,血粉等动物源性饲料原料的使用重新抬头。近年来,随着对动物健康养殖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理论和观点不断出现,从动物营养与健康的角度提出了:动物抗病营养理论、系统营养理论、全方位营养理论,对饲料、营养、遗传育种、饲养管理等综合技术进行技术集成,科学的应用于动物生产全过程,突出绿色、健康养殖、产品安全为主题,而不片面根据价格和营养素的含量来衡量某种饲料质量的观念,彻底转变传统养殖观念。因此,很有必要从饲料安全的角度再次认识血液制品饲料原料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威胁,以期再次引起相关饲料企业、奶牛养殖生产企业(户)关注动物健康养殖,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际食品贸易对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卫生安全以及兽药、抗生素等物质残留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伴随二恶英、疯牛病、除草醚以及β-兴奋剂等一系列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事件的出现,饲料安全也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肉、禽、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的消费上已越来越注重安全和质量。而要确保百姓餐桌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实施饲料产品认证.将对保护人们健康、保障动物生命安全、促进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按照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要求,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加强饲料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专家强调指出,目前,饲料生产环节安全问题集中表现为使用劣质原料、违规使用添加剂、滥用药物,以及动物源性饲料等生产工艺参数不达标。饲料生产环节是控制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强化饲料生产环节安全管理,是提高饲料质量安全水平,从源头上杜绝不安全因素进入人类食物链,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中央一号文件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2007年5月1日实施的《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中第十七条规定,饲料生产企业应在每年3月份底前将企业生产状况报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备案。通过该制度的实施,饲料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备案提供的信息掌握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强化饲料生产企业自我监督的意识,同时增强饲料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并可借鉴发达国成熟的管理经验,如美国政府根据获得安全信息,对违法违规企业实施非常严厉的惩罚制度。堪萨斯州商业饲料法规定对任何贴错标签、掺假、含有或可能含有任何有损于公众健康、畜禽或宠物健康物质的饲料采取就地查封的处罚,直至通过进一步取样分析做出最终处理决定;同时,对任何饲料制造商、进口商、批发商、公司或个人违反该法律条款时,最高可对每次违法处以1000美元的民事罚金,如果为连续违法,则每一天的违法行为将被认定为单独一次违法,进行处罚;此外,对故意或肆意违反法规或相关规章制度,将进行刑事处罚。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国家,利用动物副产品制成动物性饲料是补充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但为规避风险,农业部于1992年就发文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并于2001年再次专门发文重申这一规定。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养殖场(户)无视国家禁令,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动物性饲料产品,造成一定的“疯牛病”隐患。笔者指出,从英国开始的“疯牛病”就是由于使用了含有肉骨粉的配合饲料而引发的。特别是已证实的,即不同来源的动物性饲料对反刍动物危害最大。从安全角度看,危害来源,一是动物源性饲料特别是不同来源混合加工的动物性饲料,对动物生产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二是受二嗯英污染的鱼粉;三是病原生物体污染的动物性饲料;四是假劣鱼粉;五是受重金属污染动物性饲料;六是外源性毒性污染动物性饲料;七是动物性饲料来源于被疫病污染地区;八是牛羊源性动物性饲料不但禁止使用在反刍动物饲料中,而且应限制使用在宠物饲料及家禽饲料。美国为了防止疯牛病向人类传播,防止恐怖分子通过食品链发生攻击,将原来对动物脑和脊髓组织的禁用范围从牛饲料扩大到狗、猫、猪和家禽饲料。因此,动物源性饲料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养殖业安全,甚至是关系到人类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这个问题已不仅是科学利用资源的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国民生存安全的大问题。所以,必须引起相关饲料生产企业、养殖企业的高度重视,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文中提出我国于15年前就严厉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牛羊源性动物饲料,但是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牛羊源性动物饲料事件却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是饲料生产企业不知饲料原料中是否含有牛羊源性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