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牦牛(Bos grunniens)是青藏高原地区大型土著哺乳动物之一,其在青藏高原高海拔、空气稀薄、少氧、气候严寒、饲草匮乏等严酷生境下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特殊生境的、具有特色的行为模式。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作者科研和生产经验,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有关中国牦牛的采食行为、性行为、母牛分娩行为、母性行为、行走行为、反刍行为、卧息行为、侵扰行为等研究进展,旨在为牦牛资源的保护、利用及科研和生产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牦牛的性行为学与人工授精四川省红原县兽防站︵624400︶赵光前牦牛的性行为是公母牛接触中的一系列常见行为,它关系到交配或人工授精的成败。为提高受配、受胎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自1985年以来笔者在牦改工作期间,坚持用肉眼对牦牛性行为跟踪观...  相似文献   

3.
前言 由于天祝白牦牛的驯养程度较低牦牛品种;保留了野生祖先的一些行为,性情较野,而公牦牛更野或暴烈,喜角斗.因此,牦牛的驯服值得探讨,本文就牦牛的行为和动作做了观察研究,探索了牦牛的驯服方法,旨在为牦牛的驯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牦牛的日常各种动作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此推断出牦牛的行为所体现出的性格,并对类别归属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牦牛行为及其在生产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金城 《家畜生态》1996,17(4):30-32
牦牛行为及其在生产中应用钟金城(西南民族学院畜牧兽医系四川成都610041)牦牛行为是牦牛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通过牦牛行为的研究,观察牦牛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反应和活动模式,为牦牛生产创造适宜的条件,满足牦牛的行为要求,是对牦牛群体进行合理管理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肃南牦牛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揭示其遗传特性,选取12头(公母各半)4岁放牧肃南牦牛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雪多牦牛、环湖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肃南牦牛的活重和胴体重均高于环湖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屠宰率高于查乌拉牦牛和环湖牦牛,净肉率高于甘南牦牛和环湖牦牛,熟肉率高...  相似文献   

7.
贺兰山野化牦牛冬季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年12月~2010年1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化牦牛的冬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观察期内野化牦牛的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活动时间的分配比例为移动17.31%、站立16.15%、取食34.93%、反刍5.58%、卧息16.53%、其他9.52%。野化牦牛的取食行为在1d内有2个高峰期(9:00~11:00、15:00~17:00),而野化牦牛的卧息行为的高峰期则出现在13:00~15:00,反刍行为的高峰期在13:00~14:00,牦牛的卧息和反刍行为有部分重叠。牦牛的其他行为在1d中的发生较为随机。年龄因素对野化牦牛冬季昼间的各种行为影响不显著,性别因素对牦牛冬季昼间取食行为和其他行为影响显著,对其余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2005年9~10月份和11~12月份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秋冬牧场采用IGER记录器分别观测记录了牦牛的采食和反刍行为.秋季牧场牦牛除挤奶外24 h放牧,冬季牧场夜间栓系.结果表明牦牛在秋冬牧场的采食和反刍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牦牛在冬季牧场的非采食下颚活动数和每分钟采食口数显著高于秋季牧场(P<0.05).在秋季牧场牦牛的干物质采食率和单口采食量(鲜重、干物质重、有机质)显著高于冬季牧场(P<0.05),但未知体重损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秋冬季牧场牦牛的采食行为主要集中在白昼,而反刍行为主要在夜间进行.  相似文献   

9.
牦牛生殖道毛滴虫病是通过牛性行为传播的一种疾病,在青海牧区人工授精技术尚未普及的地方流行,容易导致牦牛出现不孕、早产、流产和生殖道炎症,给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牦牛生殖道毛滴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诊断要点以及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贺兰山野化牦牛秋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9月1525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贺兰山野化牦牛进行行为观察,建立了牦牛的行为谱,并将相关行为进行分类,即运动、摄食、休息、社群和其他行为。研究表明:牦牛秋季昼间行为的分配比例最高为运动行为(39.85±1.73)%,其次是摄食(33.33±2.50)%和休息(23.78±3.75)%行为,社群(0.99±0.27)%和其他(2.05±0.18)%较低。运动在8:0025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贺兰山野化牦牛进行行为观察,建立了牦牛的行为谱,并将相关行为进行分类,即运动、摄食、休息、社群和其他行为。研究表明:牦牛秋季昼间行为的分配比例最高为运动行为(39.85±1.73)%,其次是摄食(33.33±2.50)%和休息(23.78±3.75)%行为,社群(0.99±0.27)%和其他(2.05±0.18)%较低。运动在8:0010:00,14:0010:00,14:0016:00时有明显的高峰期,摄食高峰期出现在9:0016:00时有明显的高峰期,摄食高峰期出现在9:0010:00时和15:0010:00时和15:0016:00时,休息在12:0016:00时,休息在12:0013:00时出现高峰期。采用2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U检验对不同年龄的牦牛行为进行比较,年龄因素对牦牛运动、摄食、休息和其他行为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社群行为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为研究冷季营养匮乏对放牧牦牛和黄牛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及放牧行为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4岁母牦牛和母黄牛各10头,分别于2018年11月、2019年1和3月佩戴MOOnitor监测系统对其放牧行为进行研究。在试验期末(2019年3月)采集牧草样品、瘤胃液和血液,用于牧草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分析。结果表明:1)牦牛血清中血糖(GLU)、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INS)含量较黄牛显著升高(P<0.05);2)牦牛瘤胃液氨态氮、乙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乙酸/丙酸均显著高于黄牛(P<0.05);3)冷季营养严重不足,牦牛采食时间、反刍时间较黄牛显著减少(P<0.05),行走时间相对增加(P<0.05),且采食范围由集中趋于分散,空间分布由峡谷平地逐渐向山坡迁移。综上所述,冷季自然放牧下,牦牛较本地黄牛具有更强的营养物质代谢能力且可产生更多的挥发性脂肪酸为其提供能量,通过增加游走采食等放牧行为帮助其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进而有效应对冷季营养匮乏。  相似文献   

12.
摘SSSS要:试验以育肥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设计,试验选取了20头状况良好,体重差异小(180±20)kg的牦牛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牦牛。让两组牦牛摄入不同蛋白水平日粮(低蛋白日粮组:13%;高蛋白日粮组16%)。研究分析了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育肥牦牛血液生化指标、激素水平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牦牛的生产性能产生了积极影响,试验组牦牛干物质采食量随日粮蛋白的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P<0.05),试验指标中的的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低蛋白日粮组显著均高于高蛋白日粮组组(P<0.05),高蛋白日粮组的饲料转化率相较低蛋白日粮组显著升高(P<0.05)。相较于低蛋白日粮组,高蛋白日粮组牦牛血液中的血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均显著高于低蛋白日粮组((P<0.05),游离脂肪酸NEFAl高蛋白日粮组均显著高于低蛋白日粮组(P<0.05)。血清中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IGF-2)的浓度随日粮蛋白水平的升高均有了显著升高,但牦牛血清中生长激素(GH)却随日粮蛋白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同时,经济效益数据表明低蛋白日粮组增重养殖效益更好,产生的经济利润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性别对查吾拉地区牦牛的产肉性能及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随机选取8岁健康的查吾拉牦牛10头,公母各半,对不同组别间牦牛进行屠宰试验比较肉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母牦牛屠宰率、净肉率、胴体率、骨肉比均高于公牦牛,但无统计学差异。肉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母牦牛肉中维生素A、E、B12、半胱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钙、硒、脂肪酸含量高于公牦牛(P<0.05)。研究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富含较高的营养成分,可为人类提供优质健康的动物蛋白,具备作为优质牦牛肉源生产的潜力。相比较,母牦牛肉优于公牦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对比带犊牦牛同期发情与自然发情繁殖效果的差异,作者根据实施的科研项目进行了两组试验,以便为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于繁殖季节在试验组母牦牛阴道内放置“孕激素阴道栓”并肌肉注射“氯前列稀醇”(CIDR+PG)诱发牦牛集中发情。[结果]结果表明,甘南牦牛在当年生产后,通过犊牛统一断奶,改变营养供给,产后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牦牛自然发情率分别为8%和19.2%。试验组母牦牛应用“放置孕激素阴道栓+肌肉注射氯前列稀醇”方法诱导发情后,总发情率达89.1%。试验组带犊母牦牛激素处理后受胎率为89.1%,对照组母牦牛自然发情率较低,自然交配后受胎率为100%。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牦牛繁殖率、犊牛成活率分别为86.9%和19.2%、97.6%和100%,试验组犊牛的平均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51 kg、2.37 kg、3.28 kg,经差异显著性检验,试验组犊牛相关年龄段体重与对照组犊牛对应指标相比,初生体重差异显著(P<0.05),断奶重和6月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使用外源性激素诱发带犊母牦牛当年集中发情,母牦牛当年...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6月龄牦牛和成年牦牛卵巢及表面卵泡发育状况,试验比较了6月龄和成年牦牛卵巢长度、宽度、厚度、重量、卵泡数量以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效果。结果表明:成年牦牛卵巢长度(2.29±0.43)cm、宽度(1.91±1.31)cm和厚度(1.60±1.90)cm均显著大于6月龄牦牛[(1.65±0.30)cm、(1.14±0.25)cm、(0.79±0.26)cm](P<0.05),成年牦牛卵巢体积(6.92±7.00)cm3和重量(3.19±1.58)g极显著大于6月龄牦牛体积(1.63±0.93)cm3和重量(0.87±0.44)g(P<0.01)。6月龄牦牛Ⅰ级卵泡数(14.47±8.74)枚和平均总卵泡数(15.17±8.87)枚极显著高于成年牦牛Ⅰ级卵泡数(7.97±3.72)枚和平均总卵泡数(8.98±3.87)枚(P<0.01),Ⅱ级卵泡数差异不显著(P>0.05),成年牦牛平均每头含(0.02±0.15)枚Ⅲ级卵泡,而6月龄牦牛无Ⅲ级卵泡。成年牦牛有黄体卵巢重量显著大于无黄体卵巢重量(P<0.05),有黄体卵巢含(0.06±0.24)枚Ⅲ级卵泡,而无黄体卵巢不含Ⅲ级卵泡。6月龄和成年牦牛A、B级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率分别为(81.39±3.53)%、(80.44±4.50)%,差异不显著(P>0.05),而6月龄牦牛卵巢的平均卵母细胞数和平均A、B级卵母细胞数均显著高于成年牦牛(P<0.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我们对选定的120头怀孕母牦牛进行补饲,同时在犊牛产后3个月对犊牛进行隔离断奶,补饲试验于2010年3月初开始:100头母牦牛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Ⅰ 50头母牦牛隔离断奶后进行同期发情和定时授精处理;Ⅱ组50头母牦牛隔离断乳.不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母牛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冻精液为荷斯坦和野牦牛冻精。配种45d后进行怀孕诊断。Ⅰ组发情39头,发情率为78%(39/50),怀孕34头妊娠率为68%(34/50);Ⅱ组发情31头,发情率为62%(31/50),怀孕27头,妊娠率为54%(27/50)。相同草场放牧50头适配母牦牛作为对照。对照组母牛和犊牛不进行隔离和短期断乳;对照组发情率为12%(6/50),妊娠率为6.32%(3/50)。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带犊的母牦牛实施隔离断奶,能够明显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不同育肥方式对天祝白牦牛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暖季,利用丰盛的牧草对天祝白牦牛在草原上放牧抓膘,育肥效果好,效益非常显著;而在冷季,通过舍饲育肥的牦牛产肉量高,效益好。因此建议养殖户在暖季可以对天祝白牦牛进行放牧育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在冷季利用养殖暖棚提高舍内温度的同时,对牦牛进行舍饲育肥,不但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错开牦牛上市高峰,调整出栏时间,缓解草场放牧压力。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在夏河县选取成年牦牛和牦犊牛8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两组,每组为20头,在自然放牧的条件下对试验组牦牛灌服藏兽药健胃消痞散,对照组不用药。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成年牦牛比对照组平均多增重5.14kg,试验组牦犊牛比对照组平均多增重7.35k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野血牦牛与家牦牛暖季放牧育肥及屠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秋草场相同的放牧条件下,试验组1/2野血牦牛、1/4野血牦牛和对照组本地家牦牛经过120 d的放牧育肥,结果表明:试验组1/2野血牦牛和1/4野血牦牛比对照组本地家牦牛,日增重分别提高42.08%(P<0.01)和26.49%(P<0.01);试验组1/2野血牦牛屠宰率、净肉率比家牦牛分别提高8.33%(P<0.05)和13.16%(P<0.05),试验组1/4野血牦牛分别提高5.02%(P<0.05)和7.53%(P<0.05);1/2野血牦牛、1/4野血牦牛在育肥增重、产肉性能方面都优于本地家牦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了解亚丁牦牛品种的繁殖性能,更加深入了解其资源特性,为后续制定选育标准和提高繁殖存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了亚丁牦牛主产区养殖亚丁牦牛的2016—2018年存栏情况,统计亚丁牦牛繁殖存活率。[结果]结果显示亚丁牦牛繁殖存活率达到61.78%,表明亚丁牦牛具有繁殖性能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