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圈养马鹿阿拉善亚种冬季昼间行为及活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2007年1月在银川动物园,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5只圈养马鹿阿拉善亚种的行为及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鹿冬季行为时间分配比例依次为卧息(33.12%±8.91%)、取食(26.78%±9.15%)、运动(21.33%±6.50%)、反刍(16.24%±4.07%)和其他(2.53%±0.30%,包括饮水、排便、修饰、嗅闻、站立和发声等).冬季马鹿的卧息在一昼夜中只有1个高峰期(12∶00~15∶00),而取食在一昼夜中有2个高峰期(8∶00~10∶00和17∶00~18∶00),且这2种行为在1 d中是交替出现的;运动在8∶00~10∶00和16∶00~18∶00较多,而反刍在11∶00~15∶00较集中;其他行为发生的较为随机,没有明显的高峰期.年龄因素对马鹿冬季昼间的取食和其他行为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运动行为影响显著(P<0.05),性别因素对马鹿冬季昼间的行为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圈养麇鹿冬季昼间行为及活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12月在济南动物园,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9只圈养麋鹿的行为及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麇鹿冬季行为时间分配比例依次为卧息(36.45%±7.34%)、取食(24.79%±8.11%)、运动(18.67%±5.93%)、反刍(17.50%±5.52%)、其他(2.59%±0.87%)。在冬季麋鹿的卧息在1d内有1个高峰期(12:30~14:30),取食在1d中有2个高峰期(8:30~9:30和17:30~18:30),占糜鹿各种行为比例最多的2种行为在1d中是交替出现的,运动在10:30和15:30各有1个较为明显的高峰期,反刍在1d中有1个高峰期(9:30~11:30),其他行为在1d中发生的较为随机,没有明显的高峰期。年龄因素对糜鹿冬季昼间的卧息、取食和运动行为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其他行为影响显著(P〈0.05),对反刍行为影响不显著(P〉0.05);性别因素对糜鹿冬季昼间的行为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2006年4月3日至5月27日,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平山堂养殖场圈养梅花鹿(sikadeer)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sampling)和全事件记录方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研究了34只梅花鹿行为节律。结果表明:初夏昼间梅花鹿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行为频次依次减少,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占昼间行为的68%。昼活动节律中,取食频次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7:30和17:30左右。而反刍和卧息行为频次高峰期在11:00~14:00之间。对公鹿、母鹿和幼鹿群体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分析表明,在11:30~12:30、13:30~14:30和15:30~16:30三个时间段内,公鹿取食频次和母鹿、幼鹿取食频次差异显著,在8:30~9:30和11:30~12:30及15:30~17:30连续时间段内,公鹿的卧息行为频次与母鹿和幼鹿卧息行为频次差异显著。本结论可为梅花鹿饲养管理和遗传选育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圈养条件下梅花鹿初夏昼间行为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3日至5月27日,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平山堂养殖场圈养梅花鹿(sika deer)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和全事件记录方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研究了34只梅花鹿行为节律.结果表明:初夏昼间梅花鹿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行为频次依次减少,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占昼间行为的68%.昼活动节律中,取食频次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7:30和17:30左右.而反刍和卧息行为频次高峰期在11:00~14:00之间.对公鹿、母鹿和幼鹿群体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分析表明,在11:30~12:30、13:30~14:30和15:30~16:30三个时间段内,公鹿取食频次和母鹿、幼鹿取食频次差异显著,在8:30~9:30和11:30~12:30及15:30~17:30连续时间段内,公鹿的卧息行为频次与母鹿和幼鹿卧息行为频次差异显著.本结论可为梅花鹿饲养管理和遗传选育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2011年3—5月及8—10月,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众合牧业有限公司小尾寒羊种羊场圈养的成年母羊为研究对象,利用24h监控系统,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方法,研究了小尾寒羊成年母羊昼夜行为节律。结果显示,小尾寒羊昼夜反刍、卧息、取食、运动、站立与观望、修饰行为及其他行为持续时间依次减少。对小尾寒羊0:00—24:00各时段行为变量分析表明,其取食与反刍行为有2个高峰期,卧息全天都表现比较高的行为持续时间,而高峰期则发生在12:00—14:00。小尾寒羊观望行为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8:00—10:00及18:00—20:00。按照春秋季节规律特点,以06:00—18:00为白昼,其余时间为夜间。以Mann-Whitney U检验进一步分析圈养条件下小尾寒羊春秋季行为节律特点,结果表明,春秋季节,昼间小尾寒羊母羊在取食与其他行为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夜间在取食、观望与其他行为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春季和秋季昼间与夜间行为对比分析表明,春季除卧息与运动行为外,另外5种行为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秋季除卧息、修饰和其他行为外,其余4种行为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对春秋季24h行为节律分析发现其取食行为存在极显著差异,运动行为与其他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对春秋季小尾寒羊成年母羊昼夜行为节律的研究可为认识圈养条件下小尾寒羊习性、改善小尾寒羊饲养管理与福利条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圈养条件下盘羊的行为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直接观察法、全事件取样法在新疆喀什市动物园对三只盘羊帕米尔亚种(O.a.polii)在圈养条件下的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动物园圈养条件下的盘羊行为分配时间比例依次为休息59.63%、取食18.26%、运动17.67%、反刍11.40%、其它4.52%(包括排便、嗅闻、修饰、饮水、发声、搔痒等)。昼间休息行为有3个高峰期(11∶00~13∶00、14∶00~17∶00和18∶00~19∶00);取食行为出现了2次高峰期(13∶00~14∶00和17∶00~18∶00)。运动行为在11∶00~13∶00和18∶00~19:00出现较多。反刍行为出现3次高峰期(11∶00~12∶00、14∶00~15∶00和18∶00~19∶00),而且反刍高峰期往往在取食后的1h左右出现。其它行为占昼间行为的比例最小,无明显高峰期。性别因素对盘羊的休息、运动、取食和其它行为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反刍行为有极显著影响(P0.01),雌性成体盘羊反刍所占时间明显高于雄性成体。年龄因素对盘羊的休息、运动和其它行为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取食行为有显著影响(P0.05),并对反刍行为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雌性亚成体盘羊的取食和反刍所占时间明显低于雌性成体盘羊。  相似文献   

7.
2010年7月4~18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牦牛的行为,对贺兰山野化牦牛的夏季行为时间分配与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将所有行为划分为运动、摄食、休息、社群和其他行为5种类型。结果表明,运动、摄食和休息是牦牛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分别占总行为时间的(41.06±2.36)%、(33.14±2.51)%和(22.84±4.71)%,社群和其他行为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1.49±0.17)%和(1.47±0.20)%。运动的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8:00~10:00和15:00~16:00;摄食行为的高峰期出现在9:00~10:00和15:00~16:00,12:00~13:00有个小高峰出现:休息的高峰期出现在10:00~12:00和13:00~15:00;贺兰山牦牛呈现出取食-休息-取食的行为规律。利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年龄的牦牛行为进行了比较,成体与幼体的社群行为差异显著(P<0.05),运动、摄食、休息和其他行为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贺兰山野化牦牛秋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9月1525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贺兰山野化牦牛进行行为观察,建立了牦牛的行为谱,并将相关行为进行分类,即运动、摄食、休息、社群和其他行为。研究表明:牦牛秋季昼间行为的分配比例最高为运动行为(39.85±1.73)%,其次是摄食(33.33±2.50)%和休息(23.78±3.75)%行为,社群(0.99±0.27)%和其他(2.05±0.18)%较低。运动在8:0025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贺兰山野化牦牛进行行为观察,建立了牦牛的行为谱,并将相关行为进行分类,即运动、摄食、休息、社群和其他行为。研究表明:牦牛秋季昼间行为的分配比例最高为运动行为(39.85±1.73)%,其次是摄食(33.33±2.50)%和休息(23.78±3.75)%行为,社群(0.99±0.27)%和其他(2.05±0.18)%较低。运动在8:0010:00,14:0010:00,14:0016:00时有明显的高峰期,摄食高峰期出现在9:0016:00时有明显的高峰期,摄食高峰期出现在9:0010:00时和15:0010:00时和15:0016:00时,休息在12:0016:00时,休息在12:0013:00时出现高峰期。采用2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U检验对不同年龄的牦牛行为进行比较,年龄因素对牦牛运动、摄食、休息和其他行为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社群行为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2007年4~7月在上海动物园,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鬃狼的行为、活动规律和行为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季,运动(33.67%)和休息(27.06%)是鬃狼花费时间最多的行为类型,其次分别是站立(15.96%)、其他(14.21%;包括标记、追逐、搔痒、嗅闻、饮水和排便等)和取食(9.10%);夏季将最多的时间用于休息(43.55%)和运动(29,41%).春季鬃狼的运动行为在1d中有2个明显的高峰期,即9:00~11:00和13:00~14:00,休息的高峰期出现在10:00~12:00和13:00~15:00,其他行为的高峰期则与运动相反.在夏季,鬃狼1d中运动有3个高峰期(9:00、10:00~12:00和13:00~15:00),休息在下午是所有行为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且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圈养鬃狼的站立和休息行为在春季和夏季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余3种行为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即时取样和扫描法对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朱鹮笼舍的3对朱鹮行为进行了45 d,计585 h的观察。结果显示:(1)朱鹮非繁殖期昼间各行为休息(40.12%)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理羽(17.45%)、刨啄(14.03%)、运动(12.32%)、取食(11.30%)、剧烈运动(3.99%)、水浴(0.54%)、其他(0.26%)。(2)朱鹮活动呈一定的节律性,休息的2个显著高峰分别在6:00和18:00,另外2个小高峰分别在10:00和14:00;运动小高峰在12:00;取食2个显著高峰分别在9:00和15:00;理羽有4个小高峰,分别在7:00、10:00、14:00和17:00;水浴的2个高峰分别在13:00和14:00;刨啄的2个高峰分别在12:00和16:00。(3)两性昼间行为峰值也存在着一些差异,雌鸟和雄鸟相比之下,运动早,中午休息少,洗浴早,创啄多,取食强度较小。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冬季,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繁殖场内5只红斑羚进行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研究。观察结果显示:冬季红斑羚有54.17%的时间趴卧休息,其次是摄食行为(22.17%)和站立行为(15.34%),运动行为、修饰行为和其他行为占的比例非常小,分别为5.32%、2.71%和0.29%。卧息行为一天中有2个高峰,分别是7:00之前和摄食之后10:00~13:00时之间,持续时间较长。摄食行为也有2个高峰,分别是9:00~10:00时和14:00时以后。站立行为和运动行为伴随着摄食行为,同样在8:00~9:00时和14:00~15:00时形成了2个高峰,只是运动行为所占比例很小,高峰期不明显。修饰行为和其他行为是随机发生的,分布比较平均。  相似文献   

12.
李叶  丁新民  郝建新  史军  时磊 《野生动物》2011,32(6):299-301
为了解散放情况下盘羊的昼间活动节律、时间分配规律及游人活动的影响,2009年5~6月,在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用直接观察法对909头盘羊的昼间活动节律进行了观察。经过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散放情况下盘羊夏季昼间活动规律性较强,从8:00~13:00活动频率较高,之后活动频率逐渐降低,在14:00~15:00降至最低值20%,后逐渐回升,至18:00活动频率达98%。在8:00~10:00和17:00~18:00采食频率较高;11:00~12:00警戒频率较高。昼间各类行为所占的时间比例从大至小为:采食41%,休息27%,移动16%,警戒10%,其他行为6%。  相似文献   

13.
2012年3~7月,对上海动物园2只雄性华南虎的刻板行为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开展同种其他个体的气味丰容,旨在减少圈养华南虎的刻板行为.华南虎的刻板行为主要出现在外展区4个区域,分别位于外展区的水池边、饲料投喂口、动物串门,室内笼舍.主要表现为重复性踱步,整体形状为“8”字形或者直线;华南虎的刻板行为主要发生于早晨(7:00~8:00)、傍晚(16:00~18:00).气味丰容前后,华南虎的昼间行为的整体分配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刻板行为的发生频率显著降低(P<0.05);活动行为的发生频率显著提升(P<0.05),标记行为显著增加(P<0.05);站立行为、卧息行为及睡眠行为减少,其他行为(如嗅闻和探索)增加,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圈养条件下赤斑羚夏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清 《野生动物》2011,32(5):249-251
2010年6月,在上海动物园繁殖场的赤斑羚饲养区,采用人为观察与摄像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10只圈养赤斑羚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赤斑羚一天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趴卧(43.11%)和采食(38.21%),站立行为(12.40%)次之,运动行为(3.53%)和修饰行为(2.45%)较少,其他行为仅占0.31%,所占比例最低。在活动规律上,赤斑羚一般在7:00左右开始活动,一天中趴卧、采食和站立是主要的3种行为。趴卧行为在11:00~11:55和15:00~15:55处形成波峰,在8:00~8:55和14:00~14:55处形成波谷。在9:00~9:55和14:00~14:55是采食高峰,在11:00~11:55是采食低峰。站立行为和运动行为均在8:00~8:55形成波峰。修饰行为和其他行为所占比例较少,在一天中分布的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5.
2010年68月,在贺兰山的哈拉乌沟、甘沟、樊家营子等沟段收集了野化牦牛夏季的新鲜粪便,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了野化牦牛的夏季食性。结果表明:夏季野化牦牛共取食13科21种(属)植物,珠芽蓼、内蒙葶苈、高山柳、针茅、梭草、禾叶凤毛菊为野化牦牛夏季取食主要食物,其中猪芽蓼(14.69%)是牦牛最喜食植物。在贺兰山野化牦牛夏季取食的各科植物中,禾本科(22.48%)、廖科(14.69%)、莎草科(13.14%)为主要取食植物。贺兰山野化牦牛夏季取食非禾本科草本植物最高,比例达到59.20%;其次为禾本科草本,比例为22.74;灌木排名第3,比例为16.77%。夏季牦牛Shannon-Wiener指数为-3.794,Pielou均匀度指数为-1.246,食物生态位宽度为13.581。同时将贺兰山野化牦牛夏季食性与冬春季节食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23日~8月5日和8月7~13日,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分别研究了4只蓝鹇(2♂2♀)、3只白鹇(1♂2♀)和5只白腹锦鸡(2♂3♀)的各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种雉类的各种行为类型都相似,但不同雉类间各种行为发生频次有差异。白腹锦鸡、蓝鹇和白鹇的休息行为分别在8:00、9:00和10:00达到日高峰,分别为12.05次/h、28.39次/h和14次/h。蓝鹇、白鹇、白腹锦鸡运动相关行为分别在7:00、8:00、9:00出现峰值,为19.29次/h、21.76次/h、24.90次/h;10:00蓝鹇、白鹇、白腹锦鸡的运动相关行为发生频次都出现了白昼的第一个谷值,分别为6.71次/h、9.29次/h、15.19次/h。蓝鹇、白鹇、白腹锦鸡的梳理行为9:00出现谷值分别为7.64次/h、8.05次/h、11.67次/h,10:00出现峰值分别为17.25次/h、21.19次/h、21.0次/h。3种雉鸡的采食行为的日节律相似。  相似文献   

17.
2009年710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直接观察法对海南赤麂(Muntiacus muntjak ni gripes)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964 h的观察。结果表明,海南赤麂将最多的时间用于采食,其次是反刍和卧息,用于移动和其他行为的时间较少,海南赤麂是以晨昏活动为主的食草动物。性别、年龄和天气均是影响海南赤麂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的因素,在时间分配方面,不同性别的个体在反刍和卧息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采食和移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在卧息、移动和其他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天气条件对海南赤麂的移动影响差异显著(P<0.05)。在活动规律方面,不同性别个体的各种行为出现的高峰相似,只是雄性用于卧息的时间较雌性高;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活动规律差异较大,其中成体和亚成体较为接近,而幼体的活动规律则与成体相反;不同天气条件下海南赤麂的活动规律变化较大,其中受天气因素影响变化最大的是采食、反刍和休息。  相似文献   

18.
土壤节肢动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放牧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以土壤为主要生存场所的土壤节肢动物。为了明确不同放牧家畜及其混合比例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于2020年7月在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设置中等放牧强度下牦牛单牧(YG)、藏羊单牧(SG)、牦牛藏羊1∶2混合放牧(MG1∶2)、牦牛藏羊1∶4混合放牧(MG1∶4)和牦牛藏羊1∶6混合放牧(MG1∶6)5个放牧样地,以无放牧(CK)为对照样地,采集0~5 cm、5~10cm、10~15 cm的土样,利用干漏斗法(Tullgren法)分离土壤节肢动物,并进行鉴定统计。结果表明:1)试验样地分离得到的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为螨总科(Acaroidae)和甲螨总科(Oiibatida),分别占土壤节肢动物总捕获量的36.67%和41.14%,且在0~5 cm土层数量最多,具有表聚性;2)不同放牧方式对土壤节肢动物的组成、群落结构、密度及多样性存在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放牧降低了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螨总科的组成比例,而增加了甲螨总科的组成比例;无放牧样地与其他放牧方式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土壤节肢动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类群数均表现为藏羊单牧放牧样地较高,而均匀度指数与之相反;3)土壤节肢动物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全氮、全碳、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而与有机质、pH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土壤节肢动物丰富度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平均密度、总类群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4)土壤全氮、全磷、全碳、速效氮、速效磷在藏羊单牧放牧样地较高;速效钾、有机质在无放牧样地最高;pH、土壤含水量在牦牛藏羊1∶6混合放牧样地最高。综上所述,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藏羊单牧对于土壤节肢动物密度、群落组成以及群落多样性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