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通过观察断奶仔猪一次性腹腔注射Diquat后生长性能、血液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验证氧化应激模型是否构建成功,并进一步探明用来评价氧化应激的敏感指标。选用DLY断奶仔猪10头,体重10.64±1.08kg,随机分配到2个组中,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处理组按体重一次性腹腔注射10mg/kg Diquat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试验期21d,在试验第3、10、21天空腹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Diquat显著降低仔猪ADG和ADFI(P0.01),显著提高血液中ALT、AST活性和COR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液中GSH-Px活力(P0.05)。试验表明,一次性腹腔注射10 mg/kg Diquat溶液可以诱导断奶仔猪氧化应激,应激效应可持续21d以上,血液中ALT、AST、GSHPX活力以及COR含量可作为评价氧化应激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研究精氨酸(Arg)对氧化应激仔猪内分泌及生长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探寻Arg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选择24头健康PIC断奶仔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试验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基础饲粮+注射Diquat(氧化应激组)、基础饲粮+0.8%Arg+注射Diquat(0.8%Arg组)、基础饲粮+1.6%Arg+注射Diquat(1.6%Arg组)。在试验第8天,各试验组仔猪腹腔注射Diquat溶液(10 mg/kg BW)诱导氧化应激,对照组仔猪注射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正式试验期共11 d。结果表明:1)氧化应激显著降低了仔猪应激后24 h的血浆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浓度(P0.05),补充1.6%Arg显著增加了氧化应激仔猪应激后48、96 h的血浆IGF-Ⅰ浓度(P0.05)。2)氧化应激对仔猪血浆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降低了仔猪肝脏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P0.05);补充1.6%Arg可显著抑制氧化应激导致的肝脏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降低(P0.05)。3)氧化应激可显著降低肝脏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而对肌肉中这3个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补充1.6%Arg可显著增加肝脏IGF-Ⅰ、IGFBP3及肌肉IGF-Ⅰ、IGF-ⅠR和IGFB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Arg通过促进胰岛素、IGF-Ⅰ的分泌进而上调生长相关因子基因表达是其缓解仔猪氧化应激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色氨酸在仔猪的玉米-豆粕型或玉米-鱼粉型饲粮中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仔猪饲粮中添加色氨酸能够促进采食量的增加,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试验选取32头28日龄断奶体重约为(8.63±0.79)kg法系长白阉公猪,2×2因子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21天。采取限饲和自由采食饲喂方式,研究两个不同色氨酸浓度的饲粮(0.12%,0.26%)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的第一周,饲喂方式之间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色氨酸水平之间的日增重没有显著差异,饲喂方式和饲粮色氨酸水平之间没有互作效应。第二周,饲喂方式和饲粮色氨酸水平都对仔猪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料重比在自由采食情况下极显著高于限饲情况(P<0.01),饲喂方式和饲粮色氨酸水平没有互作关系。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饲喂0.26%色氨酸饲粮的仔猪日增重高于0.12%组(P<0.05和P<0.01),料重比明显低于饲喂0.12%色氨酸饲粮组(P<0.05和P<0.01)。第三周的结果和第二周相似。整个试验期饲喂方式和饲粮色氨酸水平对仔猪日增重和料重比都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但两者没有互作效应。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中,饲喂0.26%色氨酸饲粮组的仔猪日增重极显著高于饲喂0.12%色氨酸饲粮组仔猪(P<0.01),同时不同饲喂方式之间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饲喂0.26%色氨酸饲粮的仔猪料重比极显著低于饲喂0.12%色氨酸饲粮的仔猪(P<0.01)。限饲条件下色氨酸水平由0.12%升高到0.26%,仔猪血清尿素氮水平由15.37mg/mL下降到12.13mg/mL,差异显著(P<0.05);同样在自由采食条件下血清尿素氮明显下降(P<0.05),由原来的16mg/mL降到11.38mg/mL。结论,在其他营养素进食相同条件下,增加饲粮色氨酸量能够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血清尿素氮,说明色氨酸本身对仔猪的生长和代谢有一定的作用;在自由采食情况下,增加饲粮色氨酸量还可提高仔猪采食量,结合其本身促生长作用,能显著提高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了L-茶氨酸对氧化应激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二因素设计,160头断奶仔猪(7.53kg±0.51kg)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1组(日粮中不添加L-茶氨酸,腹腔注射5mL生理盐水);2组(日粮中不添加L-茶氨酸,腹腔注射8 mg/kg体重敌快死);3组(日粮中添加1 000mg/kg L-茶氨酸,腹腔注射5mL生理盐水);4组(日粮中添加1 000mg/kg L-茶氨酸,腹腔注射8mg/kg体重敌快死)。预试期7d,正试期28d。结果显示:(1)与1组相比,2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而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与2组相比,4组仔猪ADG显著增加(P0.05)。(2)与1组相比,2组仔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而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5),3组仔猪血清MDA显著降低,而T-AOC显著增加(P0.05);与2组相比,4组仔猪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而T-AOC和GSH-Px活性显著上升(P0.05)。(3)与1组相比,2组仔猪血清IgA、IgG、IL-2、IL-4水平显著增加,C3和C4水平显著下降(P0.05),3组仔猪血清IgA、IgG和IL-4水平显著降低,而C3和C4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2组相比,4组仔猪血清IgA、IgG、IL-2、IL-4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C3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注射敌快死可引发仔猪氧化应激,造成生长性能下降、体液免疫能力下降;日粮中添加1 000mg/kg L-茶氨酸可缓解仔猪氧化损伤,提高氧化应激仔猪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体液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机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选用24头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以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饲喂氧化鱼油和腹腔介入12mg/kg体重敌草快(Diquat)为应激组,试验期26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氧化鱼油和Diquat都造成了脾脏损伤,使脾脏和胸腺指数降低(P<0.05);(2)饲喂氧化鱼油显著增加了脾脏MDA(丙二醛)含量(P<0.05),降低血浆抑制羟基自由基的能力(P<0.05),极显著降低脾脏GST(谷光苷肽-S转移酶)的活力(P<0.01),降低血浆中SOD(超氧化物岐化酶)、GSH-PX(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0.01)和抑制羟基自由基的能力(P<0.05);(3)Diquat极显著增加脾脏MDA的含量(P<0.01),降低脾脏GST的含量(P<0.01),降低血浆中SOD、GSH-PX的活性和抑制羟基自由基的能力(P<0.01),提高MDA的含量(P<0.01)。氧化鱼油和Diquat可诱导断奶仔猪产生氧化应激,并导致了脾脏和胸腺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缓解Diquat诱导的断奶仔猪氧化损伤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子设计,选取24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首先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2个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基础饲粮+0.3%Ala-Gln的试验饲粮。预饲喂7 d后,在前期饲喂基础上,将仔猪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基础饲粮+0.3%Ala-Gln组、基础饲粮应激组、基础饲粮+0.3%Ala-Gln应激组。应激组通过腹腔注射8 mg/kg BW Diquat模拟仔猪氧化应激,而未应激组则注射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试验期7 d。结果表明:1)仔猪氧化应激状态下,与基础饲粮应激组相比,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血清谷氨酰胺(Gln)、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2)仔猪正常生理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下,与相应基础饲粮组和基础饲粮应激组相比,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空肠GSH-Px活性和T-AOC(P0.05),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肝脏GSH-Px活性和T-AOC(P0.05),显著降低了MDA含量(P0.05)。3)仔猪氧化应激状态下,与基础饲粮应激组相比,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mRNA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仔猪正常生理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下,饲粮中添加Ala-Gln可提高仔猪抗氧化能力,降低MDA含量,从而减缓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机体组织的损伤;且在氧化应激状态下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断奶仔猪血清氨基酸含量和生化参数对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的动态响应。选取18头35日龄平均体重为(10.0±1.0)kg三元(杜×长×大)杂交断奶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并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LP)、17%(M P)和20%(HP)的饲粮。每头试验猪安装颈动脉血管插管,术后恢复5 d,于第6~8天正式试验。每天采食前,采食后30、60、120、180和300 min连续采集颈动脉血液10 m L,分别检测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仔猪采食前后各时间点血清中游离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色氨酸(Trp)、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甘氨酸(Gly)和谷氨酸(Glu)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血清中Lys、Met、Thr、Trp含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升高。HP组仔猪采食前后各时间点血清游离氨基酸[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精氨酸(Arg)]和尿素含量显著高于MP和LP组(P0.05)。采食后120~300 min HP组血清Leu含量显著高于LP组(P0.05)。采食后各时间点LP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HP和MP组(P0.05)。各组仔猪采食后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相关生化指标随时间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断奶仔猪饲粮在平衡4种氨基酸(Lys、Met、Thr、Trp)的基础上,常规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血清游离Val、Ile、Arg含量显著降低,但对血清中其他氨基酸和相关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而蛋白质水平降低6个百分点,血清游离Leu和尿素含量显著降低,TP、ALB含量和ALP活性显著升高,但对血清中其他氨基酸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广东饲料》2019,(3):51-51
本综述主要讲解了色氨酸(Trp)降解为犬尿氨酸(K)途径(KP)在调节功能方面的作用。犬尿氨酸途径约占日粮中色氨酸代谢的95%,其中90%与肝脏犬尿氨酸有关。在免疫激活过程中,肝外的KP起着更为活跃的作用。KP的速度受肝脏中色氨酸2,3-双加氧酶(TDO)和其他地方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限制。TDO受糖皮质激素诱导,底物激活和稳定受色氨酸诱导,辅助因子的活化受亚铁血红素诱导,终产物的抑制受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诱导。IDO可受IFN-γ和其他细胞因子以及NO的调控。KP可以代谢掉过量的Trp,调控肝脏血红素合成以及Trp在脑部血清素合成过程中的有效性,并产生免疫调节和神经活性代谢物,也就是B3"维生素"烟酸和氧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许多KP过程的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还未确定,并且可作为免疫学、神经学治疗的靶点,和神经退行性导致的癌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3个试验分别选用14日龄、体重约3.6~3.8kg 的三元杂交[杜×(大×长)]断奶仔猪84、60、60头 ,分别研究不同饲粮蛋氨酸水平(Met,0.28 %、0.32 %、0.36 %、0.40 %、0.44 %、0.48 %、0.53 %)、苏氨酸水平(Thr,0.745 %、0.805 %、0.865 %、0.925 %、0.985 %和1.045 %)、色氨酸水平(Trp,0.16 %、0.19 %、0.22 %、0.25 %、0.28 %和0.31 %)对3.6(3.8)~9kg 超早期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血清尿素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0.28 %~0.48 %的蛋氨酸水平范围内 ,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 ,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 ,采食量有增加趋势(P>0.05) ,血清尿素氮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 ;但蛋氨酸0.44 %组与0.48 %组仔猪的生产性能极为接近(P>0.05) ;蛋氨酸0.53 %组仔猪的生产性能又趋于降低。(2)随饲粮苏氨酸水平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近线性提高(P>0.05) ,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 ,采食量无规律变化(P>0.05) ,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 ,但Thr0.985 %组和1.045 %组仔猪生产性能很相近(P>0.05)。(3)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 ,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 ,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 ,血清尿素氮浓度趋于降低(P>0.05) ,但Trp0.28 %组和0.31 %组仔猪生产性  相似文献   

10.
选用270只21日龄的扬州公鹅,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鹅。采用2×3二因子试验设计,采用两种饲喂方式(自由采食和90%限制饲喂,限制饲喂组鹅饲料供给量为前一天自由采食组饲料消耗量的90%)和低、中、高3个色氨酸(Trp)水平(含量分别为0.14%,0.22%和0.30%),分别对3个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28~42日龄,与低、高Trp组相比,中Trp组扬州鹅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饲喂方式和Trp水平对扬州鹅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有交互作用(P<0.05);在42~56日龄,自由采食组扬州鹅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极显著高于限制饲喂组(P<0.01),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限制饲喂组(P<0.05)。与低、高Trp组相比,中Trp组扬州鹅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Trp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方式和Trp水平对扬州鹅平均日采食量有交互作用(P<0.05);在56~70日龄,Trp水平对扬州鹅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方式和Trp水平对扬州鹅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有交互作用(P<0.05);在28~70日龄,自由采食组扬州鹅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限制饲喂组(P<0.01)。与低、高Trp组相比,中Trp组扬州鹅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而Trp水平对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方式和Trp水平对扬州鹅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有交互作用(P<0.05)。自由采食组扬州鹅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腹脂率显著高于限制饲喂组(P<0.01),随着Trp水平的增加,扬州鹅胸肌率显著增加(P<0.01),而Trp水平对其他屠宰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方式和Trp水平对扬州鹅腹脂率有交互作用(P<0.01)。由此可知,饲粮中Trp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会对扬州鹅生长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并且这种不利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因此日粮添加适当水平的Trp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扬州鹅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