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儋州鸡不同产蛋时期生殖激素的分泌规律,采用ELISA方法对儋州鸡母鸡开产前期、开产期、产蛋高峰期及产蛋后期4个时期血液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_2)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开产期与产蛋高峰期FSH与LH浓度极显著高于开产前期和产蛋后期(P0.01);不同产蛋时期血液中PRL浓度呈上升趋势,且开产前期和开产期PRL浓度显著低于产蛋后期(P0.05);不同产蛋时期血液中E_2浓度呈下降趋势,且产蛋后期E_2浓度显著高于开产前期和开产期(P0.05),极显著高于产蛋高峰期(P0.01);开产期与产蛋后期P的浓度较高,均显著高于开产前期(P0.05),且极显著高于产蛋高峰期(P0.01)。研究表明,儋州鸡在不同产蛋时期血液中生殖激素含量水平有不同的变化,开产期血液中FSH、LH及P浓度较开产前期明显升高;产蛋高峰期血液中FSH与LH的浓度高于其他时期;产蛋后期血液中PRL、E_2、P的浓度较产蛋高峰期明显上升,且负反馈调节FSH与LH的分泌量。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产蛋周龄肉种鸡各级卵泡发育的变化及血清类固醇激素的代谢差异。随机选择开产期(24周龄),产蛋高峰期(28周龄)及产蛋后期(47周龄)的肉种鸡各6只,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不同产蛋周龄肉种鸡血清中类固醇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与产蛋高峰期相比,产蛋后期肉种鸡卵巢内小黄卵泡数目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中孕酮在开产期浓度最高,极显著高于产蛋高峰期(P<0.01);11-脱氧皮质醇和睾酮的含量在产蛋高峰期最高;开产期次之,而产蛋后期含量最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在产蛋高峰期最低,而在产蛋后期含量升高;在产蛋后期,雌二醇的含量极显著高于产蛋高峰(P<0.01),孕酮水平显著高于产蛋高峰期(P<0.05);雌二醇水平在产蛋后期显著高于开产期(P<0.05);17-羟基孕烯醇酮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含量逐步增加,但不同周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产蛋中后期肉种鸡产蛋量下降可能与小黄卵泡向等级卵泡发育受到阻碍及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的显著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昆山麻鸭遗传资源,以昆山麻鸭原种场保种群为素材,对育成期、产蛋初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末期4个生长阶段的昆山麻鸭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昆山麻鸭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胆碱酯酶、磷酸肌酸激酶、葡萄糖、钙、磷、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钙、磷、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都具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钙和甘油三酯在高峰期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生长阶段(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油菜蜂花粉对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芦花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1选用32周龄(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为70%左右的芦花鸡38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试验期为8周。试验2选用64周龄(产蛋后期)、产蛋率为50%左右的芦花鸡6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试验期为6周。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和1.5%油菜蜂花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间统计产蛋性能,测定蛋品质,试验结束时进行血清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1.0%油菜蜂花粉可显著提高产蛋后期芦花鸡的产蛋率(P<0.05)。2)饲粮添加1.5%油菜蜂花粉可显著提高产蛋高峰期第4周芦花鸡的蛋壳黄度(b)值和第8周的蛋黄颜色(P<0.05)。3)饲粮添加0.5%和1.0%油菜蜂花粉可显著降低产蛋高峰期芦花鸡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添加1.5%油菜蜂花粉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4)饲粮添加1.0%油菜蜂花粉可显著提高产蛋高峰期芦花鸡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添加1.5%油菜蜂花粉可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5)饲粮添加0.5%和1.5%油菜蜂花粉可显著提高产蛋后期芦花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5),添加1.0%油菜蜂花粉可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由此可知,饲粮添加油菜蜂花粉可提高芦花鸡的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降低血脂,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功能,饲粮中适宜添加水平为0.80%~0.95%。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探讨饮水中添加酸化剂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蛋壳质量、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500只77周龄罗曼灰蛋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以及0.10%、0.15%、0.20%酸化剂添加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蛋鸡。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饮水中添加0.10%和0.15%的酸化剂能够显著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平均蛋重、合格蛋率、蛋壳厚度及蛋壳强度(P<0.05),降低破蛋率(P<0.05)及蛋鸡的死亡率;添加0.10%和0.15%酸化剂能够显著提升蛋鸡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Ca)含量(P<0.05),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的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酸化剂能够显著增强蛋鸡血清、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降低血清、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研究表明,饮水中添加0.10%和0.15%的酸化剂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性能,增强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能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湘黄母鸡直立倒伏冠以及冠齿数与繁殖性能的关系以及是否能辅助育种,试验以840只湘黄鸡母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湘黄母鸡直立倒伏冠以及冠齿数与开产前体重、开产日龄以及264日龄产蛋数的关系,并对各繁殖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半倒伏冠湘黄鸡的264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直立冠湘黄鸡的264日龄产蛋数(P <0.05);(2)全倒伏冠湘黄鸡的开产前体重显著高于直立冠和半倒伏冠湘黄鸡的开产前体重(P <0.05);(3)7~8个冠齿数湘黄鸡的开产日龄显著早于5~6个冠齿数湘黄鸡的开产日龄(P <0.05);(4)湘黄鸡的264日龄产蛋数与开产前体重和开产日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 <0.05)。结果说明育种中可以通过选择倒伏冠母鸡的开产前体重和开产日龄来培育高产母鸡以及挑选高冠齿数鸡来培育性早熟母鸡。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30~38周龄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临武鸭产蛋高峰期的苏氨酸需要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的临武鸭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5%、0.60%、0.65%、0.70%和0.75%。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0.65%苏氨酸水平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0.65%、0.70%和0.75%苏氨酸水平组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高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黄色泽、蛋黄比例、蛋壳比例和蛋白比例均无显著影响(P0.05)。3)0.70%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0.65%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0.65%、0.70%和0.75%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0.55%和0.60%苏氨酸水平组(P0.05)。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血清中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肌酐含量及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4)二次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分别以料蛋比和血清尿素氮含量为评价指标,产蛋高峰期临武鸭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7%和0.69%。由此可见,饲粮中适宜水平的苏氨酸能够提高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机体蛋白质利用率。综合这些指标,产蛋高峰期(30~38周龄)临武鸭饲粮中苏氨酸适宜水平为0.67%~0.69%。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槲皮素对蛋鸡蛋壳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240只29周龄蛋鸡,随机分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0.04%、0.06%槲皮素。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产蛋高峰期试验2组的蛋壳相对重极显著提高(P<0.01);在产蛋后期各试验组的蛋壳厚度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2、3组的蛋壳相对重分别提高0.27%(P<0.05)和0.48%(P<0.01),试验1、2组的鸡蛋破软壳率极显著降低(P<0.01)。②产蛋高峰期各试验组的蛋壳钙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产蛋后期试验2、3组的蛋壳钙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3组蛋壳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③产蛋高峰期和后期各试验组的血清钙含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在产蛋高峰期试验2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在产蛋后期试验1组的血清AL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2、3组的血清羟脯氨酸(Hy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因此,0.04%槲皮素可有效改善产蛋后期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对热应激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健康的22周龄商品代罗曼褐蛋鸡6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Ⅰ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正常温热环境,温湿指数(THI)介于64.9~68.9;Ⅱ组为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热应激环境,THI72;Ⅲ~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甜菜碱,均为热应激环境,THI72。试验期为14周。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破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显著降低了入舍母鸡产蛋率、入舍母鸡产蛋重及血清总蛋白(TP)含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P0.05)。与Ⅱ组相比,Ⅳ组入舍母鸡产蛋率、入舍母鸡产蛋量和血清TP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Ⅴ组入舍母鸡产蛋量及血清TP、白蛋白(ALB)含量也显著提高(P0.05),而Ⅳ组和Ⅴ组的血清CK、GPT活性却显著降低(P0.05),且Ⅴ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热应激可使产蛋鸡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导致生产性能下降,而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可以提高入舍母鸡产蛋率和入舍母鸡产蛋重,并改善热应激对蛋鸡的损伤,饲粮中甜菜碱的适宜添加量为400 mg/kg。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绞股蓝粉对产蛋高峰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同一批次、体况相近的京粉2号雏鸡3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只。从1周龄开始,在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5%和1.0%的绞股蓝粉,对照组为不添加绞股蓝粉。饲喂至29周龄(产蛋高峰期)时进行血清生化水平测定。结果表明,绞股蓝粉添加量为0.5%时,总胆固醇(T-chol)含量显著降低25.93%(P0.05),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下降40.91%(P0.05);绞股蓝粉添加量为1.0%时,T-chol含量和TG含量分别降低23.05%、37.76%(P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钙(Ca)和血清磷(P)含量在试验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日粮添加不同含量的绞股蓝粉可显著降低血清T-chol和TG含量(P0.05),且对蛋鸡肝脏正常功能及血清Ca、P沉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羟基蛋氨酸锌(MHA-Zn)对产蛋后期肉种母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56周龄哈伯德肉种母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预试期2周,各组均饲喂不补充锌的基础饲粮。正试期10周,对照组在基础饲粮(锌含量27.81 mg/kg)中添加100 mg/kg硫酸锌(以锌元素计),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75和100 mg/kg MHA-Zn(以锌元素计)。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75和100 mg/kg MHA-Zn添加组肉种母鸡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50、75和100 mg/kg MHA-Zn添加组平均蛋重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饲粮添加不同水平MHA-Zn替代硫酸锌有降低产蛋后期肉种母鸡破蛋率的趋势(0.05≤P0.10)。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MHA-Zn对产蛋后期肉种母鸡钙表观利用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100 mg/kg MHA-Zn添加组钙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锌表观利用率和血清锌含量有升高趋势(0.05≤P0.10)。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75和100 mg/kg MHA-Zn显著降低产蛋后期肉种母鸡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饲粮添加75和100 mg/kg MHA-Zn显著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MHA-Zn的添加水平为75 mg/kg时经济效益最佳。由此可见,饲粮添加适宜水平MHA-Zn替代硫酸锌能够改善产蛋后期肉种母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并且提高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的MHA-Zn添加水平为75 mg/kg。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母鸡开产前和开产后肝脏的脂类含量和脂肪酶活力的变化。开产前几天血清中雌激素和脂类浓度显著增加。产蛋前肝脏里的脂类含量稍稍增加,产蛋后显著增加。这个结果支持产蛋期脂肪形成显著增加的论点。相反,开产后母鸡肝脏里脂肪酶活力显著降低。脂肪酶是一种酸性溶酶体酶。我们试图提纯这种酶以研究它的属性和生理作用,但它在提纯和储藏期间很不稳定。脱脂制备造成该酶在溶解度、最宜 pH 和分子重方面的变化。我们发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中国荷斯坦奶牛14头,研究了保护氯化胆碱对奶牛泌乳初期生产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总奶产量比对照组高8.6%;奶成分在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血浆葡萄糖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在产后1周,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谷草转氨酶略偏高于对照组,而谷丙转氨酶含量两组基本一致(P>0.05);试验组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在产犊时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SLCO家族基因与绿壳蛋壳色的关系,试验以产绿壳蛋母鸡为试验样本,分别收集产蛋前期(150日龄)和产蛋后期(500日龄)的鸡蛋、心脏、肝脏、脾脏、肌肉、卵巢、壳腺组织和血样样品,采用色差仪测定壳色数值;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含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HO-1和SLCO家族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产蛋前期蛋壳L*值极显著低于产蛋后期(P<0.01),而b*值极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1);产蛋前期血清中HO-1含量和壳腺中HO-1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1);SLCO1C1和SLCO4C1在壳腺中特异性表达,SLCO1A2在肝脏中特异性表达;产蛋前期SLCO1C1和SLCO4C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5)。结果表明HO-1基因表达与酶活性下降造成绿壳蛋鸡壳色变浅,SLCO1C1和SLCO4C1可能是胆绿素合成和转运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探讨海兰褐蛋鸡Ghrelin、Ghrelin受体(GHSR)和Ghrelin酰基转移酶(GOAT)在产蛋周期不同阶段的表达变化规律,为通过诱导Ghrelin表达促进蛋鸡卵泡生长发育以提高产蛋率及延长产蛋周期提供理论依据。应用ELISA检测蛋鸡产蛋周期血浆和卵巢Ghrelin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腺胃与卵巢Ghrelin、GHSR和GOAT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不同产蛋阶段外周血Ghrelin的含量和腺胃中Ghrelin、GHSR和GOAT mRNA的表达变化不明显;产蛋高峰期卵巢中Ghrelin mRNA表达水平比产蛋前期升高98.2%(P0.05),而产蛋后期Ghrelin表达水平比产蛋高峰期有所下降(P0.05);GHSR和GOAT的表达模式和Ghrelin基本一致,均表现为产蛋高峰期表达量最高,产蛋后期略有下降,产蛋高峰期GHSR和GOA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产蛋前期和产蛋后期(P0.05),但产蛋前期和后期差异不显著(P0.05)。推测海兰褐蛋鸡卵巢中Ghrelin、GHSR和GOAT的转录表达水平与产蛋周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庄河大骨鸡核心群78周龄的产蛋母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SSCP标记技术分析了ESR基因的遗传分布、群体杂合性等遗传信息,结果显示:ESR基因在庄河大骨鸡中存在三种基因型,即:CC型、CD型和DD型,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245、0.335、0.42,C基因和D基因频率为0.4125和0.5875,多态信息含量为0.3245,属于中度多态;CC基因型鸡只的产蛋数、料蛋比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开产周龄、开产体重、产蛋高峰期和蛋重三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ESR基因的CC型对产蛋性能有显著影响,但是否可作为研究该基因与庄河大骨鸡产蛋性能相关的重要遗传标记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不同单体笼位置对于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以1 097只母鸡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产蛋高峰期连续30天的个体产蛋量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笼位不靠墙母鸡的产蛋率显著高于靠墙的(P<0.05)。笼位靠近门口一侧母鸡的产蛋率低于笼位在鸡舍中间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靠近抽风机一侧母鸡的产蛋率极显著低于鸡舍中间的(P<0.01);靠近门口母鸡的产蛋率高于靠近抽风机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上层母鸡的产蛋率高于中层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上层母鸡和中层母鸡的产蛋率均极显著高于下层的(P<0.01)。综上所述,母鸡在鸡舍内的单体笼位置不同时,会对母鸡的产蛋性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产蛋初期和高峰期的青壳I系,白壳I系和绍鸭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和总脂含量,血清总蛋白在产蛋高峰时期上升,品种(系)间变化不大;清蛋白在不同品种和产蛋时期变化不明显;球蛋产蛋高峰期显著上升,白壳I系有较高的水平,血清总脂的变化情况与球蛋白相似。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液指标、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体重、产蛋率相近的56周龄海兰褐蛋鸡6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50、100 mg/kg大豆黄酮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添加10 mg/kg大豆黄酮能极显著提高蛋重(P<0.01);添加50 mg/kg大豆黄酮能极显著提高产蛋率、降低料蛋比(P<0.01)。添加大豆黄酮显著提高了蛋鸡血清总蛋白、磷、钙、总胆固醇含量(P<0.05),对采食量、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清白蛋白含量、谷草转氨酶活性、甘油三酯含量、葡萄糖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雌二醇水平和孕酮水平影响均不显著(P>0.05)。从经济效益上看,添加50 mg/kg大豆黄酮最好。由此可知,在蛋鸡产蛋后期饲粮中添加50 mg/kg大豆黄酮可以改善生产性能,且能够获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剂量中草药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50周龄、体重及产蛋性能接近的蛋鸡2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Ⅰ组)、试验Ⅱ组(基础饲粮+1 g/kg中草药制剂)、试验Ⅲ组(基础饲粮+2 g/kg中草药制剂)和试验Ⅳ组(基础饲粮+4 g/kg中草药制剂), 饲喂8周后,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水平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蛋鸡产蛋量、产蛋率和料蛋比影响差异性显著(P < 0.05),其中Ⅲ组和Ⅳ组的产蛋量和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Ⅳ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饲喂不同水平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蛋鸡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 < 0.05),其中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Ⅲ组和IV组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但Ⅱ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饲喂不同水平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蛋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 < 0.05),其中Ⅲ组和Ⅳ组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综上,饲粮中适宜水平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蛋鸡产蛋性能和机体抗氧化性能,降低血脂含量,且以2 g/kg效果最佳。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蛋鸡|产蛋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