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黑龙江省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于1979年由日本学者Yuasa等首次报道,此后,相继在西德、瑞典、英国、丹麦、波兰、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及巴西等国陆续证实了本病的存在.我国于1992年首次分离到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贫血病流行特点与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病 (Chickeninfectiousanemia,CIA)最早被称之为贫血综合征、贫血皮炎综合征、出血性贫血病、贫血因子病等。其病原于 1979年首次分离并确定 ,早期被称作鸡贫血因子 (Chickenanemiaagent,CAA)或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hickeninfectiousanemiavirus,CIAV) ,以后逐渐统一称作鸡贫血病毒(Chickenanemiavirus,CAV) [1] 。CIA由日本学者Yuasa等于1979年首次报道 ,此后相继在西德、瑞典、英国、丹麦、波兰、美国、澳大利…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贫血病病毒(CAV)引起。以损害造血、淋巴器官导致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及死亡率升高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病。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又称贫血因子病、蓝翅病、出血性综合症和贫血性皮炎综合症等等。CAV于1979年由日本学者首次报道,此后,相继在西德、瑞典、英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陆续证实了本病的发生,我国于1992年首次在东北某鸡场(从美国引进尼克种鸡的后代),分离到CAV,但直到目前为止,现场暴发CIA的报道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在1979年被首次发现,它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的,此后,西德、瑞典、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巴西也先后发现此病;我国于1992年首次分离到CIA[1]。该病已被纳入世界范围内重要禽病研究行列。该病是导致雏鸡免疫防御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5.
<正>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陀螺病毒(Gyrovirus)属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引起的,临床上以贫血、骨髓黄染、全身淋巴组织萎缩和免疫机能损害为主要特征。1979年Yuasa等〔1〕首次分离到鸡传染性贫血病毒(Gifu-1株)。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于日本、英国、瑞典、美国、巴西、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鸡的一种主要以垂直传播为主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是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造成免疫抑制为特征 ,因此 ,鸡传染性贫血病经常合并继发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 CAV)在许多与出血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关的多因素疾病的病原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进而造成免疫失败。 1 979年Yuada等在日本首次分离到 CAV毒株 ( Cif- l)后 ,美国、荷兰、德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等国也相继揭示了 CAV在本国的存在。CAV近年来被划归为圆环病毒科。该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感染期间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能够…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又称为贫血因子病、蓝翅病、贫血性真皮炎、出血综合征等,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之后新出现的一种鸡的免疫抑制病。该病以贫血、胸腺萎缩、骨髓黄化、造血机能障碍和免疫机能损害为主要特征。自1979年Yuasa等在日本首次分离到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es,CIAV)以来,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贫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 ia,CIA)是由鸡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 iavirus,CIAV)引起的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又称蓝翅病、出血性综合征和贫血性皮炎综合征。该病毒于1979年由日本学者Yuasa等首次分离,随后在西德、瑞典、英国、丹麦、波兰、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先后均发现此病毒的存在。我国于1992年首次在黑龙江省分离到CIA V,之后在全国的其他地方如河南、山东、江苏、辽宁、吉林等省也陆续分离到该病毒。由此可知,CIA V在全世界范围内呈…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朱瑞良(山东农业大学牧医系泰安271078)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又称鸡贫血因子(CAA)引起的,主要以侵害雏鸡骨髓、胸腺和法氏囊并因此而导致免疫抑制的一种疾病。继1979年日本学者Yuasa等首次分离到病...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近十多年来新发现的鸡的一种以损害造血、淋巴器官为主的病毒性传染病,在临诊上以呈现贫血、出血、骨髓呈黄白色、淋巴器官萎缩为主要特征。1979年首先在日本分离到本病的病原因子后,近年在德国、瑞典、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先后发现有本病。鸡传染性贫血病可引起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率达50%左右,由于病雏能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还能加重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1病原鸡传染性贫血的病原体为鸡贫血因子,此种病毒的分类位置未定。目前,各国虽都分离到了多株病毒,但从这些病毒的抗原性来看,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经卵…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贫血病毒(CAV)引起的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同时发生免疫抑制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1979年,Yuasa等首次在日本分离到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我国于1992年首次分离到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雏鸡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鸡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有较高的死亡率,该病又称为出血性综合征或贫血性皮炎综合征。日本Yuasa等于1979年首次报道了本病1。之后相继在德国、瑞典、英国、丹麦、波兰、澳大利亚等国也有CIA报道2。1992年,我国也分离到了病毒3。  相似文献   

13.
鸡贫血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贫血病是由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引起的鸡传染性贫血。本病于1979年由日本学者Yuasa等首先报道,并分离到病毒,其后英国、瑞典、德国、加拿大、美国及中国等国家都证实了本病的存在,澳大利亚及其它一些欧洲、非洲、亚洲国家,通过血清学调查,也发现了鸡群广泛感染CAV^[1]。现在已用PCR、核酸探针等多种方法快速诊断该病^[2]。目前,鸡贫血病已被当作重要的世界性禽病。本文就近几年来,在该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病原特征、诊断技术及防治方法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又称贫血因子病、蓝翅病、贫血性真皮炎、出血综合症等,是鸡的一种免疫抑制病。该病以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器官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泛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发病。本病存在于所有主要养禽业国家,1979年由Yuasa等首次于日本报道,中国于1992年首次分离到该病病毒。随后周文平等在河南、山东、江苏、辽宁、吉林等地的鸡群中也陆续分离到CIAV。此病通过垂直与水平传播引起临床与亚临床感染,使鸡只对马立克病毒(MDV)、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毒(REV)、法氏囊病毒(IBDV)、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贫血刘岳龙译崔治中校(扬州大学农学院)鸡贫血因子是一种能引起鸡贫血的病毒,它是1974年在日本首次分离得到的。该病毒现已呈世界性流行,并且在相隔很远的一些国家已被证实,如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马来西亚。鸡贫血病病毒现被认为在出血性综合症中起着...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贫血(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引起的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是导致许多疫苗免疫失败以及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自1979年在日本首次发现以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许多养禽国家和地区相继分离到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贫血病作为免疫抑制病大家族中一员,最早出现于日本,并在日本成功分离到归类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唯一成员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贫血病 ( 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鸡贫血病毒 ( Chicken Anemia Virus,CAV)引起的 ,其特征性病变为骨髓黄化 ,胸腺萎缩 ,出现造血机能障碍和免疫机能损害 [1,2 ]。自 1 979年从日本发现和分离到 CAV以来[3 ] ,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以色列报道了本病的存在 ,对 CA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已表明 ,世界各地鸡群中 ,对 CAV的感染率都相当高 ,甚至在曾经认为是 SPF鸡群中也有 40 %~ 5 0 %表现出 CAV抗体阳性。我国于 1 992年首次分离到该病毒[4 ] ,以后陆续有报道。在许多地区鸡群 CIA血清抗体的阳…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玛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鸡主要的免疫抑制病之一,其特征性病变为胸腺萎缩、骨髓黄化、造血机能障碍和免疫机能损害。1979年Yuasa等首次在日本从污染的活疫苗所免疫的肉鸡群中发现,最初定名为鸡贫血因子(chicken anemia agent,CAA)。目前已发现该病毒广泛分布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欧洲、南美洲一些国家。我国于1992年由崔现兰等报道在黑龙江省分离到该病毒.近几年来又陆续报道在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分离到本病毒.证实了鸡群中CIA的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圆环病毒属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lous anemia drus,CIAV)引起的一种以雏鸡骨髓脂肪变性引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胸腺等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是鸡主要的免疫抑制病之一。1979年,Yuasa等首次在日本从污染病毒的活疫苗所免疫的肉鸡群中发现CIA以来,西德、瑞典、英国、丹麦、波兰、美国、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