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氮,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为此国内外学者对去除猪场中的氮污染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减少猪场氮污染的方法与工艺,以亟为猪场减排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1规模化猪场造成氮污染的原因1.1规模化猪场分布及布局不合理规模化猪场大多分布于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且布局密集,不仅使猪场粪便不能开发利用,猪场的排泄物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1.2猪场粪便污水处理意识差、设备缺、能力低  相似文献   

3.
<正>当你靠近猪场时,总有一阵阵刺鼻的恶臭扑面而来,这当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氨气。众所周知,猪场氨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猪粪内含氮有机物的分解,而氮主要来源于饲料蛋白。只有从源头上控制氮的采食  相似文献   

4.
猪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炜  付永胜  李小华 《养猪》2006,(2):44-46
目前国内猪场排放的大量废水大多没有经过有效的回收利用或处理即直接排放,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此文介绍了猪场废水的特征及危害,结合目前国内外猪场废水处理研究动态,系统地分析了猪场废水处理技术。控制猪场废水污染最有效的方法应以厌氧 好氧生物处理为主,辅助物化法、自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集约化猪场粪尿污染已成为养猪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有效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为许多学者所关注.深入研究集约化猪场生产中污染来源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采取减少污染物排放措施,开展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对实现养猪业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集约化猪场随粪尿排出的氮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影响猪氮(氨基酸)排放量的主要因素以及猪氮(氨基酸)代谢与调控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就降低猪饲粮中氮排放及提高氮利用率做了探讨,以促进其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7.
师阳  宋代军 《广东饲料》2004,13(6):31-32
随着集约化饲养的普及,养猪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资料显示,一个万头猪场每年至少向周围排废物3万t,其中粪约1.26万t,尿约1.74万t,按中等营养水平的饲料计算,全年将向猪场周围排放大约107t的氮和3lt的磷.既污染环境又造成饲料资源浪费,因此尽量降低猪粪中氮、磷含量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每头猪每天大约产生5.5升排泄物,每年大约排泄9.53千克的氮.规模化养猪场所造成的污染影响巨大。因此,加强规模化猪场排泄物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寄生虫病是制约养猪业的主要问题之一,猪的寄生虫种类较多,一直以来,猪场养殖业生产中寄生虫病引起相当程度上的经济损失。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规模猪场消化道寄生虫做出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该研究为规模化猪场消化道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适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应用于实际可以保障猪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减少猪场粪水污染保证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排泄物中主要有微生物、未被消化利用的氮、磷等有机物及各种超量添加于饲料中的矿物元素及药物,本文对规模化猪场粪尿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及减少污染的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降低规模化养猪场对环境污染的营养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现代养殖业中,规模化猪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笔者就规模化猪场排泄物、废弃物等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营养措施降低规模化养猪场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生猪养殖污水中污染物负荷高,处理难度大,对环境造成潜在风险.菌藻共生系统是微藻与细菌的共生系统,目前已在国内外开展了广泛研究,可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菌藻共生系统对生猪养殖污水中氮、磷和重金属等的处理效果展开综述,深入介绍藻菌间在氮磷营养元素利用等方面的互作机制,并对可能影...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筛选适合于猪场沼液处理的好氧反硝化菌。从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 16 株好氧反硝化菌,其中菌株 ZH-14 的总氮(TN)和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达到 50.73%和 99.99%。该菌株经过平板形态观察、功能基因和 16S rDNA 基因分析,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结果表明:菌株 ZH-14 在硝酸钾为唯一氮源培养基中生长时,48 h 后硝酸盐氮与 TN 的降解率分别为 100%和41.76%;以亚硝酸钠为唯一氮源培养时,亚硝酸盐氮降解率为 99.24%;以氨氮为唯一氮源培养时,氨氮的降解率达 94.1%;使用菌株 ZH-14 处理畜禽沼液,当其接种终浓度为 107 CFU/mL 时,经过 48 h 处理,氨氮、硝酸盐氮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分别为 54.4%、97.7%和 77.9%。综上表明,菌株 ZH-14 具有较强的反硝化和处理猪场沼液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猪场废水生物处理法的现状分析后认为:生物处理法是去除猪场废水中有机物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猪场废水处理的核心技术;复合处理工艺可以结合各种生物处理方法的优点,能够实现废水的多级处理,是猪场废水生物处理中较合理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洛克沙砷对养猪场周围环境的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2个有代表性的长期使用洛克沙砷的养猪场,测定其周围土壤及蚯蚓中的砷含量和蚯蚓体内几种酶的活性,并与实验室模拟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期使用洛克沙砷的养猪场周围的土壤及用饲喂过洛克沙砷的猪粪作肥料的土壤都存在砷污染。生活在其中的蚯蚓会造成砷的富集及酶活性的改变。蚯蚓可以作为检测土壤洛克沙砷的指示生物,同时证实模拟试验的结果对真实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猪场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如不加以去除,将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现阶段几种去除猪场废水中氨氮的技术:包括物理吹脱、沸石离子交换、还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物硝化反硝化处理。此外,着重介绍了两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  相似文献   

17.
在养殖场(户)和规模养殖场中示范推广了经济实用、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还田模式"和"生态还田"两种猪场粪污处理与利用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养猪生产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源和清洁能源,而且提高了作物产量,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低蛋白日粮对规模猪场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8家规模猪场选取60头育肥猪分别喂食普通饲料和低蛋白日粮,测量两种饲养条件下育肥猪的死淘率、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粪氮等各项指标,分析低蛋白日粮对育肥猪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低蛋白日粮喂养猪比用普通饲料喂养饲料利用效率提高7.51%,猪粪便中氮和碳的含量分别减少27.9%和1.84%(P〈0.05),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量(0.82±0.40)kgCO2e/kg增重,其主要减排途径为减少了粪便管理过程中氧化亚氮的排放(P〈0.05)。可见,低蛋白日粮可提高育肥猪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减少猪粪便中NH3、N含量,温室气体减排量0.82kgCO2e/kg增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的组成,采用自然沉降法对猪舍空气微生物进行收集,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及形态观察确定微生物的分类,揭示猪舍空气微生物的多样性。从猪舍空气中共分离到细菌60余株,经过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最终确定27个代表菌株进行后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7株细菌中包含芽孢杆菌属14个种(51.9%),假单胞菌5个种(18.5%),葡萄球菌4个种(14.8%),苍白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赖氨酸芽孢杆菌属及单胞菌属各1个种;27株细菌中包含5种条件致病菌,6种有机物降解菌。采用SPSS分析将猪舍空气微生物按采集地点明显聚成6类:仅分布于猪舍下风处的菌、仅分布于猪舍上风处的菌、仅分布于猪舍外的菌、猪舍上风和下风处共有菌、猪舍下风处和猪舍外共有菌及3处共有菌。对猪舍空气微生物空间分布的研究显示,猪舍下风处微生物种类较多,有20种,多于猪舍上风处和猪舍外部,其中15种为下风处特有种。由于微生物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猪舍内相邻位置具有相似的微生物组成。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种类丰富,且微生物分布与风向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