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0mg/L、0.5mg/L、1.0 mg/L、2.0mg/L)和不同作用时间(24h、72h、120h、168h、264h)对草鱼鱼种外周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草鱼红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0mg/L组红细胞数量最少,与1.0mg/L、0.5mg/L组差异极显著(P<0.01),1.0mg/L组与0.5mg/L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亚硝酸盐的作用时间延长,实验组红细胞数量逐渐减少,120h内变化明显。72h与24h比较差异显著(P<0.05),120与72h差异极显著(P<0.01),120h、168h、264h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镜检血涂片共观察到血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四种白细胞。实验组血栓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并随亚硝酸盐的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1.0mg/L与2.0mg/L浓度组草鱼血栓细胞比例接近,并低于0.5mg/L浓度组。实验组草鱼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并随亚硝酸盐的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1.0mg/L、2.0mg/L浓度组草鱼淋巴细胞比例接近,并高于0.5mg/L浓度组;三个浓度组草鱼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接近。实验组单核细胞均高于对照组,但由于比例较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亚硝酸盐对草鱼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浓度亚硝酸盐(0.5、1.0、2.0 mg/L)及不同处理时间(24、72、120、168、264 h)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草鱼红细胞脆性最小抵抗值、最大抵抗值极显著升高(P<0.01); 2.0 mg/L浓度组红细胞渗...  相似文献   

3.
分子氨对草鱼鱼种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分子氨(0.2、0.5、1.0 mg/L)处理不同时间(24、72、120、168、264 h)后对草鱼鱼种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明显增大,红细胞脆性最小抵抗值、最大抵抗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1.0 mg/L组红细胞脆性增幅最大,脆性最小抵抗值、最大抵抗值与0.2、0.5 mg/L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时间内,对照组草鱼细胞渗透脆性无明显变化,试验组红细胞脆性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168 h内增幅较大,24、72、120、168 h红细胞脆性最小抵抗值、最大抵抗值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168 h后增幅变小,264 h与168 h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64 h与120 h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分子氨可致草鱼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二者间有一定的浓度效应关系,并有明显的时间蓄积效应.  相似文献   

4.
亚硝酸钠对鲫鱼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亚硝酸钠浓度(0.5mg/L、1.0mg/L、2.0mg/L和3.0mg/L)处理不同时间后对鲫鱼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后24h,各浓度处理组的CAT活性增加;当处理时间延长时,2.0mg/L和3.0mg/L处理组CAT活性受到抑制,抑制程度与其剂量高低和暴露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表现出显著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而0.5mg/L和1.0mg/L处理组CAT活性在暴露后48h显著升高,在96h时下降至稍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CAT活性对亚硝酸钠胁迫较为敏感,提示有可能成为水体中亚硝酸盐氮浓度升高的一个合适的生物指示剂。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NO-2-N)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急性毒性及高铁血红蛋白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Na NO2胁迫浓度,开展急性毒性试验,检测不同时间下团头鲂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NO-2-N对体重(20.0±1.0)g团头鲂幼鱼24、48、72、96 h LC50及安全浓度(CS)分别为42.2 mg/L、35.9 mg/L、32.5 mg/L、30.1 mg/L和3.0 mg/L。实验鱼在12.0 mg/L、9.0 mg/L、6.0 mg/L、3.0 mg/L的浓度胁迫下,其血液生化指标均发生明显的变化;实验组12.0 mg/L、9.0 mg/L在胁迫24 h后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血细胞比容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性显著(P0.05)。在胁迫24 h后,血红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有上升趋势。随着胁迫浓度升高,时间延长,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高铁血红蛋白比率升高,血红蛋白大量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并且72 h后胁迫浓度组6.0 mg/L、9.0 mg/L、12.0 mg/L均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本实验为深入了解NO-2-N对团头鲂的致毒机理提供基础数据,为养殖环境控制和疾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氯化铵和曝气自来水设置0(对照)、40、80、120、160、200、240 mg/L共7个氨氮质量浓度梯度,进行96 h的氨氮对(12±1.6)g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存活和摄饵影响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96 h40 mg/L氨氮质量浓度组蟹存活率(100%)与对照组(0 mg/L)差异不显著,但80 mg/L以上质量浓度组与对照组(0 mg/L)蟹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24、36、48、60、72、84、96 h,氨氮对合浦绒螯蟹的LC50值分别为405.889、280.942、245.845、211.232、177.588、162.561、134.089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3.409 mg/L。120mg/L组的蟹存活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160 mg/L组蟹的存活时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40 mg/L以上质量浓度组相对摄饵量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幼鱼的胁迫效应,于DBP暴露后0、6、12、24、48和96 h时检测红鳍笛鲷鳃、肝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表明,DBP对红鳍笛鲷的24 h、48 h和96 h LC50分别为7.10 mg/L、6.98 mg/L和6.66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2.04 mg/L。随着浓度增加,鳃组织中的SOD酶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肝组织中的SOD酶活性在0.5 mg/L和2.0 mg/L浓度组交替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0.125 mg/L浓度组肝SOD没有明显变化。鳃组织中MDA含量在DBP暴露6 h后显著性增加(P<0.05),之后随时间延长而下降;DBP暴露6 h和12 h后,0.5 mg/L和2.0 mg/L浓度组肝组织中的MDA含量都显著升高(P<0.05),之后随时间延长MDA含量下降并趋于稳定。与对照组比较,DBP暴露48 h后,红鳍笛鲷脑组织中AChE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96 ...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亚硝酸钠对鲫鱼肝脏中Na /K -ATPase和Mg2 -ATPase活性的影响,共设4个亚硝酸钠浓度处理组(0.5mg/L、1.0mg/L、2.0mg/L和3.0mg/L),分别在染毒后24h、48h、72h和96h测定肝脏Na /K -ATPase和Mg2 -ATPase活性。结果表明,各NaNO2浓度处理组的Na /K -ATPase和Mg2 -ATPase活性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关系:在染毒后24h,所有浓度组活性升高,在暴露后48h和72h时活性下降。暴露后96h,各处理组的Na /K -ATPase和Mg2 -ATPase活性又开始增加,并高于对照组酶活性,但Na /K -ATPase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且随着NaNO2浓度的增大,酶活性逐渐降低,而Mg2 -ATPase各浓度处理组在暴露后96h,活性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均呈现出浓度-效应的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Na /K -ATPase和Mg2 -ATPase在离子调节中共同作用,以对亚硝酸钠应激作出反应,有可能成为水体中亚硝酸盐氮胁迫的一个合适的生物指示剂。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亚硝态氮胁迫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将草鱼(0.15±0.05 g)分别暴露在0 mg/L、0.2 mg/L、0.4 mg/L、0.8 mg/L、1.0 mg/L、2.0 mg/L、4.0 mg/L和8.0 mg/L的亚硝态氮溶液中,分别在暴露后0 d、1 d、4 d、7 d测定草鱼体内补体C3和C4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结果表明,亚硝态氮胁迫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性能产生了消极影响,其胁迫效应随着暴露浓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当暴露浓度低于1.0 mg/L时,补体C3和C4含量维持正常水平或显著升高;但暴露浓度超过1.0 mg/L,补体C3和C4含量水平会显著下降。SOD活性随着暴露时间而显著升高,但高浓度暴露使SOD活性在暴露7 d时显著下降。γ-GCS活性一般都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虽然暴露后期其活性下降,但还是显著高于对照组。而GSH含量在暴露4 d时显著升高,低浓度组(<1.0 mg/L)在7 d时恢复至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水族箱中残饵、粪便分解会造成氨的增加,不同水族箱,其氨负荷存在差异。本文比较分析了不同氨负荷条件下,水族箱硝化功能的建立过程。结果表明,氨负荷分别为0.25 mg/L.d,0.5 mg/L.d和1.0mg/L.d条件下,实验组中氨氮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16 d2、1 d和32 d,峰值分别为2.63 mg/L、5.37mg/L和23.44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26 d、30 d和54 d,峰值分别为1.65 mg/L、7.91 mg/L和35.37 mg/L;硝化功能建立所需的时间分别为45 d4、6 d和65 d。氨负荷较低时(0.25 mg/L.d、0.5 mg/L.d),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峰值浓度低,硝化功能建立所需的时间短;氨负荷较高时(1.0 mg/L.d)时,氨氮和亚硝氮峰值浓度高,硝化功能建立的时间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