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建立一套适合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技术体系,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自育春小麦品种青春38籽粒为材料,对比了2种在植物组织中常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对双向电泳过程中胶条p H值、蛋白质上样量和分离胶浓度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与用酚提取法相比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的蛋白质所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质量较好,蛋白质经裂解后在17 cm、p H 5~8的IPG胶条、上样量380μg和分离胶浓度12%的条件下得到了清晰、蛋白质点丰富的双向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2.
顽拗植物荔枝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荔枝胚胎蛋白双向电泳技术,在试样制备,电泳及银染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探索出一种可获得稳定,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的方法, 凝胶银染后,可分辨蛋白质斑点数约有300个,蛋白质等电点在pH3.5-9.5,大多在pH5.0-8.0,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90000,大多为25000-70000。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适用于鸳鸯茉莉花瓣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方法,采用酚抽提取法对IPG胶条及蛋白质上样量等关键步骤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鸳鸯茉莉花瓣蛋白质在p H值为4.0-7.0,24 cm IPG胶条范围分离效果较好,并且当上样量为1.5 mg时,在双向电泳图谱上检测到的蛋白点较多且清晰,分辨率较好。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双向电泳是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之一,但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却因物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是进行蛋白质分离、鉴定的首要步骤。本文对福建柏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IPG胶条、等电聚焦参数设定、丙烯酰胺分离胶浓度等因子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福建柏双向电泳技术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提取福建柏叶片的蛋白点多且图像清晰,p H4~7的IPG胶条最适合福建柏叶片蛋白的分离,等电聚焦参数设定为20 000 Vh,浓度为10%的分离胶进行福建柏双向电泳最好。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福建柏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为深入研究福建柏蛋白质组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有效分析浅玫瑰色链霉菌菌体全蛋白质的方法,使用分离范围为p H 4~7的IPG胶条、2D clean-up试剂盒法纯化方法、80μg蛋白质上样量和银染的双向电泳技术,获得了低背景、高分辨率和重复率、无明显条纹的浅玫瑰色链霉菌全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通过Image Master2D Platinum7.0软件对壳聚糖诱导条件下浅玫瑰色链霉菌菌体总蛋白质的电泳图谱进行匹配分析,在诱导菌株图谱上有723±14个清晰可见的蛋白质点可供差异分析。与未诱导菌株的双向电泳图谱对比结果显示:18个蛋白质点在诱导菌株中差异表达,其中14个蛋白质点的表达量上调,4个蛋白质点的表达量下调,选取10个差异表达量在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延长因子Tu、RNA聚合酶、分子伴侣等蛋白在壳聚糖诱导下表达量增加,表明它们在浅玫瑰色链霉菌代谢壳聚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双向电泳技术是进行蛋白质组分分离和功能鉴定的重要步骤。提取和制备高质量的蛋白质是进行双向电泳的首要前提。杨树树皮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干扰物质,影响了蛋白质的提取和双向电泳的分离效果。为建立一种适合杨树树皮蛋白质的双向电泳程序,本实验以107杨为材料,采用改良的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杨树树皮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得到了理想的双向电泳图谱,为杨树与病原互作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蜂蜜中蛋白质提取的有效方法,优化蜂蜜蛋白电泳条件。[方法]该试验使用丙酮、钨酸钠、硫酸铵、尿素-硫脲4种方法提取蜂蜜中的蛋白并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双向电泳分析,对影响双向蛋白电泳的IPG胶条的选择、蛋白质上样量、等电聚焦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试验表明,采用硫脲法提取蜂蜜蛋白获得的蛋白含量最高,硫脲法和丙酮沉淀法获得的蛋白纯度最好,而硫脲法因干扰物质较少、易于裂解适于双向电泳技术,采用硫脲法提取的蜂蜜蛋白选择IPG胶条p H 5~8,蛋白上样量为150μg,等电聚焦时间达到32 000 V·h的情况下能充分地聚焦,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最佳,优化后的洋槐蜜双向电泳图谱上可检测到326个蛋白点,重复性和分辨率均较好。[结论]蜂蜜类含糖样品中使用硫脲法提取蛋白能减少糖类物质干扰。  相似文献   

8.
水稻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建立了适合于水稻根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用的磷酸缓冲液抽提、TCA沉淀法浓缩蛋白质的新方法.本法用于水稻胚、叶片的蛋白质样品制备,也能获得稳定、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根、叶和胚的清晰可分辨的蛋白质斑点数分别约为350、350和400个,用银染色,斑点数分别为600、600和700个.三者蛋白质的等电点总在3.0~9.0之间,大多在5.0~8.0之间,分子量在15~170kD之间,大多在25~90kD之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蛋白质的极谱特性 .在 p H值为 2 .6 6的 B- R缓冲溶液中 ,当有 0 .0 70 mol/ L KCl存在时 ,BSA在 - 1.90 V左右产生一良好的极谱波 ,利用此波可测定微量的 BSA,线性范围为 4 .5× 10 - 8~ 2 .0× 10 - 6mol/ L,检测下限为 2 .7× 10 - 8mol/ L.所提出的方法不经任何预处理可直接测定血清中的蛋白质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葛枣猕猴桃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方法]通过对不同的蛋白质提取方法、裂解液配方及IPG胶条的探索,建立适应于葛枣猕猴桃叶片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结果]TCA/丙酮法+配制裂解液较适用于葛枣猕猴桃叶片蛋白质组分析。最终可获得蛋白质点丰富、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可以检测出450个清晰的蛋白质点。[结论]该研究为在蛋白质组水平揭示叶片颜色变化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锥栗果实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传统双向电泳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包括对锥栗果实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优化和不同pH值范围IPG胶条的比较等,以建立适于锥栗果实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结果表明,使用裂解液直接提取蛋白的方法所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分辨率较高,经银染后可分辨出400多个蛋白点,其等电点主要分布于pH 4-7.  相似文献   

12.
不结球白菜雌蕊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矮脚黄’的雌蕊为材料,从蛋白质提取、IEF程序、IPG胶条pH范围和染色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利用Tris-HCl提取方法,使用pH 4~7 IPG胶条和改进的等电聚焦程序,改良银染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结球白菜雌蕊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并使用该体系对开花前2 d的花蕾雌蕊和开花2 d后的雌蕊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获得187个差异蛋白点。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适于烟草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以栽培品种K326生长期根系为材料,比较了常规裂解液法、TCA/丙酮沉淀法、Trizol抽提法和酚法等4种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双向电泳(2-DE)检测。结果表明:酚法最佳,所获蛋白在单向SDS-PAGE中形成条带数目多而清晰;经双向电泳分离用银染显色,可检测约548个蛋白点,图谱分辨率较好,蛋白点清晰,主要集中在等电点pH5~8、相对分子量25.0~70.0kD,可有效解析烟草根系的蛋白质组。  相似文献   

14.
恩施碎米荠种子蛋白质双向电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恩施高硒地区生长的具有超富硒能力的植物恩施碎米荠的种子蛋白质用TCA-丙酮沉淀提取,等电聚焦采用固相梯度胶条,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质.结果表明,蛋白质样品制备的质量高;银染胶图背景干净,蛋白点清晰,且呈现较好的聚焦结果,无明显拖尾或横纹现象;蛋白质集中分布在pH5~10的范围之内,分子量主要在20~60 kμ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双向电泳中4种常用染色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比较分析了双向电泳中常用4种染色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常规银染法灵敏度低;改进的双胺硝酸银银染法与质谱分析不兼容;考染方法-银染复合染色法的灵敏度稍低于双胺硝酸银银染法,但它的质谱兼容性最高;改进后的银染方法灵敏度高、背景清晰、与质谱兼容。因此后两种方法较广泛适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双向电泳中4种常用染色方法的灵敏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比较分析双向电泳常用4种染色方法的灵敏度,以筛选适合蛋白质组学研究所使用的染色方法。结果表明:银染GE法的灵敏度在5 ng的水平,对于BSA为0.5 ng;银染Blum法的灵敏度在10 ng的水平,对于BSA为0.1 ng;银染Schevchenko法的灵敏度在50 ng级的水平,对于BSA为5 ng;普通考染法的灵敏度在0.25μg的水平,对于BSA为0.025μg。根据结果比较,提出适合一般蛋白质组研究分析的快速灵敏的蛋白质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7.
凝胶电泳蛋白质染色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蛋白质条带染色是蛋白质凝胶电泳中一个重要的步骤。目前的方法主要有考马斯亮兰染色、银染、荧光染色、负染等。将考马斯亮兰与BBR相结合进行染色,可以减少染色/脱色的次数,能够提高考马斯亮兰在蛋白质条带上的染色效果。Gallyas Intensifying方法与银染相结合,能提高用银染已经检测到的蛋白质条带的亮度,使蛋白质点之间及其与背景之间更容易区分。将银染与考马斯亮兰结合起来进行染色可以提高同一块胶上微量蛋白质检测灵敏度。目前,对染色方法改进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蛋白质染色的灵敏度,操作方便与否,费用是否昂贵等方面。如何在保持银染方法高灵敏度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降低染色背景,用无毒的化学物质去替换现在凝胶电泳中常用的有毒物质,克服荧光染色使蛋白质化学性质改变的缺点,在保持负染不修饰蛋白质条带化学性质优势的同时,对蛋白质条带染色结果加以改善等,可能代表了蛋白质条带染色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39份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的SSR扩增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分别用银染、溴化乙锭(EB)染色并统计清晰特征条带。实验结果表明银染分辨率高,但检测到较多的杂带,EB染色的灵敏度虽比银染差,仍能获得高质量的目的条带;理论计算的SSR目的条带的质量范围是147.5~226.7 ng,都超过了2种染色方法需要的最小理论质量。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同时表明2种染色方法皆可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群体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适用于苹果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比较了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TCA)、酚-甲醇/醋酸铵沉淀法和Tris-HCl提取法等3种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制备的样品经双向电泳分离采用银染显色。结果3种方法分别得到450、374和1032个蛋白质点。认为Tris-HCl提取法为最适方法,所得图谱背景清晰,蛋白质信息量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一套适合海滨木槿叶片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以海滨木槿无性系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裂解液法、三氯乙酸一丙酮沉淀法、改良酚抽法分离纯化蛋白质,选用24empH3—10的IPG胶条,并对不同上样量、等电聚焦程序、平衡时间等电泳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酚抽法提取蛋白质,上样量为每IPG胶条1000μg,总聚焦功率90kV·h,平衡时间15min,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可得到蛋白质点数目多、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可满足海滨木槿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