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澳洲坚果花的功能性食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类群的澳洲坚果品种‘NY2’和‘HAES 695’为试材,对花发育过程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活性、FRAP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花的发育过程中,‘NY2’花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HAES695’。其中,‘NY2’花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FRAP值均表现为“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且在花蕾伸长期表现出最高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其次则是花开放盛期;除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外,‘HAES695’花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FRAP值均呈现出“降—升—降”的动态变化,且在花开放盛期表现出最低的总酚和总黄酮水平以及抗氧化活性,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花蕾初始期与花开放初期较高,抗氧化活性则以花开放初期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澳洲坚果花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总黄酮含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NY2’花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蓝莓品种果实抗氧化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种栽培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5个蓝莓品种‘灿烂’、"蓝月"、‘库帕’、‘伯克利’、‘布里吉塔’为试验材料,测定其采收后的果实中可溶性多糖、Vc、还原型谷胱甘肽、总花色苷4种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并测定其果实中代表抗氧化活性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SOD的活性,同时分析比较4种抗氧化物质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品种中‘蓝月’的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总花色苷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5);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总花色苷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可溶性多糖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较弱。说明5个品种中‘蓝月’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孙晶 《经济林研究》2019,37(3):95-100
为给蓝靛果种质资源收集、优良品种的选育、综合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以蓝靛果栽培品种‘蓝鸟’‘蓓蕾’及野生蓝靛果为材料,比较3个蓝靛果品种果实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利用生理生化实验方法,测定各品种成熟果实提取液中可滴定酸、类黄酮、总酚、花色苷含量,分析DPPH、FRAP、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蓝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多,其体积分数为2.49%;按照类黄酮、总酚及花色苷的含量由高到低排序,3个品种依次为‘蓓蕾’、野生、‘蓝鸟’。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3个蓝靛果品种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蓓蕾’果实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是野生蓝靛果,‘蓝鸟’果实的抗氧化活性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蓝靛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与类黄酮、总酚、花色苷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类黄酮含量与·OH清除能力相关系数最大,即蓝靛果果实类黄酮清除·OH的能力最强。综上可知,‘蓓蕾’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比其他2个蓝靛果品种强,适宜进行加工及内含物提取利用,是制备抗氧化剂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还原力测定及抗脂质过氧化等试验方法对山竹果皮提取物及其二氯甲烷可溶部分、正丁醇可溶部分、水可溶部分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估,同时对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山竹果皮提取物的各分离部位以正丁醇可溶部分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总酚含量也最高。因此,山竹果皮提取物正丁醇可溶部分具有极佳的抗氧化能力,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究果汁饮料加工过程中几种常见的单元操作对蓝莓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了解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在蓝莓果汁饮料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为蓝莓果汁饮料加工工艺及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选取果汁饮料加工工艺中常见的超声波辅助提取、真空浓缩、均质及杀菌4种典型单元操作,对蓝莓果汁饮料经单元操作处理前后的总酚、总黄酮、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测定总还原能力及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果汁饮料经过一定条件的超声波处理(180 W、30 min)后,总酚含量提高11.49%,抗氧化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P 0.05);3种杀菌处理中,高温杀菌(120℃、15 min)对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损失影响程度最高,紫外杀菌(2 kJ/m2、30 min)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蓝莓果汁饮料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质处理(30 MPa、5 min、2次)在增加果汁饮料稳定性的同时对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影响较小,真空浓缩操作(0.08 MPa、60℃、30 min)经浓度还原计算后发现其降低了果汁饮料中酚类物质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超声波处理可对蓝莓果汁饮料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起到促进积累和提升的作用,除超声波处理操作外,试验选取的单元操作普遍会降低蓝莓果汁饮料的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温度高于60℃处理对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影响显著(P 0.05),蓝莓果汁饮料的抗氧化能力与酚类物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采收期对蓝莓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蓝莓果实中一些重要抗氧化物质积累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在成熟后的7、14、21d北村和美登2种蓝莓主要活性物质花色素苷和总类黄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试验表明,蓝莓果实中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及活性与不同采收时期有关,并且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其活性的变化规律在两品种间一致。  相似文献   

7.
蓝莓果实关键品质的形成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色是蓝莓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决定果色的物质主要有花青苷和黄酮类物质。为了探析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苷和黄酮类物质的变化特性,以蓝丰和粉蓝两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就其果实发育过程中糖、花青苷、总酚、类黄酮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幼果期总酚和类黄酮含量较高,随着果实的逐渐发育,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到成熟期却略有上升;花青苷含量从幼果期开始逐渐增加;蓝莓果实主要以积累己糖为主,花青苷含量与葡萄糖、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蓝丰的r值为0.818*和0.835**,粉蓝的r值为0.769*和0.805*);粉蓝的花青苷、含糖量、总酚、类黄酮等项指标值均高于蓝丰;PAL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酚类和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AL酶与总酚和类黄酮的伴随性由此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8.
北方主要越橘栽培品种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主要越橘栽培品种为材料,进行了果实品质、抗氧化物质及其能力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北蓝(Northblue)果形最大,蓝丰(Bluecrop)果实总糖含量最高,美登(Blomidon)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最高。越橘果实的主要抗氧化物质为花色苷、酚类和类黄酮化合物,其中,北蓝果实的花色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北陆(Northland)的多酚含量最高,伯克利(Berkeley)的花色苷、总黄酮和多酚含量均最低。通过总还原力、DPPH和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检测,蓝丰、北蓝、北陆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伯克利的抗氧化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山杏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浸提、过柱、梯度洗脱和浓缩,制备山杏叶提取物,分别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黄酮含量。结果表明:4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最强,分别为88.11%和174.25 U·m L-1,与黄酮和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和极显著相关性;而纯水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与黄酮和总酚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果皮色泽和芳香族化合物含量与果实内在品质的关系,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对果皮色泽及其所含芳香族化合物和果肉中糖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上升伴随着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1-己醇、顺-3-己烯醇、己醛、反式β-紫罗兰酮、乙酸乙酯、乙酸己酯、γ-六内酯、δ-癸内酯和γ-癸内酯为果皮中特征性芳香族化合物。果肉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果皮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中苹果酸和奎宁酸含量与果皮中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肉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果皮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肉中苹果酸和奎宁酸含量分别与果皮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己醛、乙酸乙酯和γ-六内酯与果实内在品质关联度较高。调控果皮特征性物质的代谢是提升果实内在品质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包装对香榧坚果贮藏中的油脂酸败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香榧坚果为材料,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香榧原料和加工后成品的酸价、过氧化值、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以期了解真空包装对香榧坚果贮藏过程中脂肪氧化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原料和成品在贮藏过程中均发生油脂的氧化酸败,表现出过氧化值和酸价上升,总酚含量下降.采用真空包装可显著降低香榧成品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增加幅度,减轻脂肪的氧化酸败,保持较高的总酚含量,减缓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抑制亚油酸脂质的氧化,相对较好地维持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河南及周边地区推广的新优李品种,选取生产中主栽的8个李品种(紫琥珀、青脆李、法国李、公主李、黑宝石、济源的黄甘李、黄桔李和平顶山的黑宝石)及5个新选育的李优良品系(7-15、4-12、1-24、3-11、4-22)作为材料,测定并比较果实主要外观指标、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和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同一李品种(系)果形指数一致,但是果形大小、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系)李果实中总糖含量与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0.708。大果型的4-12、7-15和小果型的青脆李、公主李,表现为糖酸比高,分别为14.92、10.01、16.54、14.86;维生素C含量高,分别为0.098 9、0.063 2、0.069 2、0.078 3 mg/g。不同品种(系)李果实中类黄酮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79。类黄酮、总酚含量与李果实提取物清除·OH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4、0.650。公主李和法国李具有较高的类黄酮、总酚含量和清除·OH的能力,4-12具有较高的三萜酸含量和清除DPPH·的能力,黄甘李具有较高的三萜酸含量和清除·O_2-的能力,均适合在河南及周边地区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为测定栽培蓝莓-园蓝果实中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总花色苷含量,以贵州产园蓝鲜果为原料,经甲醇处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出抗氧化活性最好的部位。然后对其进行了制备分离得到一单体化合物,经1H-NMR、13C-NMR、ESI-MS进行了结构鉴定,利用Rp-HPLC进行了该化合物的含量测定。以该化合物为对照品,对园蓝果实中总花色苷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贵州产园蓝提取物富含花青素部分1mg/mL浓度的抗氧化活性与等浓度的维生素C的活性相当,鉴定的单体化合物为锦葵色素-3-O -葡萄糖,其纯度达96%,园蓝鲜果中总花青素平均含量为627.7mg/100g。指出了园蓝鲜果花色苷含量高,主成分为锦葵色素-3-O -葡萄糖,花青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建议每人每天食用2g园蓝鲜果作为人体补充抗氧化剂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黄皮种质资源的抗氧化特性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为高抗氧化能力黄皮新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农业农村部广州黄皮种质资源圃中保存的120份种质为材料,测定并比较了不同种质的抗坏血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之间的差异,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测定结果表明:120份黄皮的抗坏血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和DPPH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的变幅分别为328.8~1862.3、3.8~371.6、535.6~3 964.4与135.3~1 255.3、86.8~1 387.5 mg·L~(-1),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同来源地和不同类型黄皮种质之间其抗坏血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和DPPH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采用K-mean cluster快速聚类法可将120份黄皮种质聚为6大类群,第1、第2、第3、第4、第5与第6类群分别由32、11、3、26、7和41份种质组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PPH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与其抗坏血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结论】不同黄皮种质的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物质含量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其遗传多样性丰富。抗坏血酸、总黄酮和总多酚是黄皮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树莓中含有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研究用溶剂法提取悬钩子中生物活性物质,并测定总多酚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丙酮作为溶剂提取的树莓中总多酚,用福林酚法测定其含量为708.54mg/100g鲜果。通过测定树莓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这可能与树莓中的多酚含量有关。因此,悬钩子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用于抗癌活性物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筛选黄酮物质含量高且抗氧化活性强的枣种质,从而为创制高黄酮含量枣种质及枣果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国家枣种质资源圃中50份具有代表性的枣种质脆熟期果实为试材,分析各种质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采用FRAP法、DPPH法、ABTS法这3种评价方法对不同枣种质果实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并以50份枣种质果实中的黄酮含量为依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1)不同枣种质间果实中黄酮含量的差异显著,其含量分布范围为1.46~22.50 mg·g~(-1),平均含量为5.78 mg·g~(-1),其变异系数为68.26%;含量最高的北京老虎眼其黄酮含量是含量最低的羊奶枣的15.41倍。2)采用FRAP法、DPPH法、ABTS法评价得出的结果表明,50份枣种质果实黄酮提取液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50份枣种质中,综合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种质有北京老虎眼、溆浦圆酸枣、献县酸枣、算盘枣、北京鸡蛋枣等。3)枣种质果实中的黄酮含量与分别以FRAP法、DPPH法、ABTS法评价得出的果实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分别以FRAP法、DPPH法、ABTS法评价得出的果实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之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4)通过聚类分析初步确立了枣种质果实黄酮含量的分级标准(高含量、中等含量、低含量),并初步筛选出果实黄酮含量较高的枣种质12份。【结论】不同枣种质间果实中黄酮含量的差异显著,黄酮含量与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中的黄酮含量,酸枣显著高于枣。  相似文献   

17.
[目的]鉴定分析金花茶花朵和叶片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特征,为金花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定性定量分析金花茶花瓣、雄蕊、老叶和新叶中花青苷、类黄酮及儿茶素类成分与含量。[结果]花青苷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均为金花茶中首次发现,其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仅存在于紫红色新叶中。类黄酮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和染料木苷为金花茶中首次发现,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为金花茶叶片中首次发现。金花茶花瓣与雄蕊中花青苷相差不大,但却低于叶片尤其新叶;花朵中儿茶素类远高于叶片尤其新叶。金花茶花瓣和雄蕊中总黄酮及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均相差不大,但却远高于叶片。金花茶新叶中主要类黄酮成分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及总类黄酮明显高于老叶。[结论]金花茶中共鉴定出2种花青苷、6种类黄酮和2种儿茶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等类黄酮是金花茶花朵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是金花茶新叶呈现紫红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杜仲雄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取相和水相(萃余相)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各相总酚含量的基础上,选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抗脂质过氧化活性4项指标评价杜仲雄花各萃取(余)相的抗氧化活性,并与抗氧化剂BHT和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杜仲雄花中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其中乙酸乙酯相(393.47mg·g-1)和正丁醇相(287.33mg·g-1)中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石油醚相(105.42mg·g-1)和水相(114.74mg·g-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1.55%和80.32%,接近于BHT和VC;正丁醇相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较高(80.47%);乙酸乙酯相的还原力高于BHT和VC;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显著高于VC。杜仲雄花提取物的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2>0.9),与萃取(余)相的质量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这说明杜仲雄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进一步生产保健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9.
日本落叶松新鲜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新鲜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从其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溶性部分中分到7种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素(1)、表儿茶素(2)、没食子儿茶素(3)、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4)、紫云英苷(5)、2"-O-鼠李糖牡荆黄苷(6)和cedrusin (7).7种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经DPPH试验,测定了核酸溶性部分、二氯甲烷溶性部分、乙酸乙酯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粗提物及分得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溶性部分及化合物1~3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采收时期对香椿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不同采收时期所得香椿复叶的粗蛋白、类黄酮、总硝酸盐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饲用香椿复叶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以5月15日至11月1日逐月采收的香椿复叶为材料,测定其粗蛋白、类黄酮及总硝酸盐含量,并利用ORAC、DPPH、FRAP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综合营养及保健活性分析,筛选最适饲用采收时期。[结果]不同采收期,香椿复叶粗蛋白、类黄酮、硝酸盐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复叶粗蛋白含量(全采收期13.17%~22.65%)随其成熟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除10月中旬后的样品外,其余采收期复叶粗蛋白含量均大于15%,远高于常规粮食饲料,具有高蛋白的饲用优势;类黄酮含量突出(全采收期均值15.87 mg·g~(-1)),远高于蓝莓等常见果蔬,且随复叶成熟而持续积累,并于10月达到最高27.02 mg·g~(-1);ORAC、DPPH、FRAP法测定结果均表明香椿复叶具有突出的抗氧化活性,且随复叶成熟而持续增加,并与其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香椿复叶大量富集硝酸盐(全采收期2 306.39~7 346.80 mg·kg~(-1)),且随其叶片成熟呈"V"形积累,7—8月中旬采收的香椿复叶硝酸盐含量处峰谷阶段,此间均值为2 603.78 mg·kg~(-1),相对适于进行饲用采收。[结论]不同采收期香椿复叶的饲用品质差异显著,综合考虑其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 7—8月中旬是对香椿复叶进行饲用采收的最适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