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稻谷储藏真菌危害早期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稻谷储藏过程中,水分和温度的变化与真菌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稻谷储藏真菌危害早期预测方法.将12.5%%、13.4%、14.5%、15.6%和16.2%水分稻谷样品,置于10℃、15℃、20℃、25℃、30℃、35℃恒温箱中储藏180 d,每10 d取一次样检测真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2.5%水分稻谷长期储藏是安全的;13.4%水分稻谷短期储存是安全的,长期储藏仍存在潜在风险;14.5%水分稻谷在15℃以下储存半年是安全的;15.6%和16.2%稻谷在实验的6个温度下储存20 d内均检出有真菌生长.不同温度下稻谷储藏真菌生长顺序为:35℃>30℃>25℃>20℃>15℃>10℃.基于上述真菌生长规律的研究,对稻谷储存水分、温度和真菌起始生长时间进行幂函数分析,得出稻谷储存水分、温度和真菌危害早期预测曲线,通过本曲线可进行高水分稻谷储存安全期预测.  相似文献   

2.
在山东区域内选择具有储粮代表性的小麦、玉米、稻谷储备仓,实施了不同水分含量的实仓试验,采集试验粮表层温度、水分、CO_2浓度和真菌孢子计数等数据,探索试验数据与安全储粮的相互关系。试验表明:山东区域的小麦、稻谷、玉米的储藏安全受粮堆温度、水分含量的制约,温度、水分越高储藏安全风险越大,粮食水分含量与反映粮食呼吸状况的CO_2浓度具有较显著的正相关。自然条件下,山东小麦、玉米、稻谷的安全储藏,其水分含量不应高于13.0%、14.0%和14.5%。  相似文献   

3.
在实仓应用中,对CO2气调储藏启封后籼稻谷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储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CO2气调储粮启封后籼稻谷的品质没有明显的变化。CO2气调储藏启封后与常规储藏的籼稻谷品质变化速度都很慢,没有明显的差异。CO2气调储藏启封后品质变化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稻谷的品质好和稻谷的水分低。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央储备粮邵武直属库开展了“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偏高水分稻谷安全储藏”实仓试验,入库稻谷平均水分15.6%,略高于当地现行安全储藏水分标准。6月,试验仓粮堆中、上层局部出现了粮温偏高的异常情况,经检测分析,不排除由于微生物孳生、繁衍等原因所致。于是采取了高浓度磷化氢熏蒸抑菌处理,有效抑制了微生物孳生和发展,避免了坏粮事故,实现了偏高水分稻谷的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5.
1992 ̄1993年对湖北荆门露天储藏2年的杂交中稻和湖北襄阳露天储藏1年的小麦真菌区系进行了研究。鉴定出稻谷真菌17种,小麦真菌14种,其中稻谷表面分离出真菌10种,9种为储藏真菌,1种为田间真菌;稻谷内部分离出真菌16种,8种为储藏真菌,其余为田间和其他真菌。麦粒表面分离出真菌9种,全部都是储藏真菌;小麦内部分离出真菌13种,9种为储藏真菌,田间和其他真菌为4种。研究表明,改进露天稻谷货位,真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臭氧处理高水分稻谷在常温储藏过程中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保鲜期。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对高水分稻谷发芽率没有影响;在臭氧处理浓度高时,脂肪酸值略有增加;微生物量降低明显。臭氧处理后的高水分稻谷在常温储藏过程中发芽率呈基本一致的下降趋势;脂肪酸值增加,高浓度时尤为明显;细菌量和霉菌量基本呈现储藏开始10d后上升,随后下降。臭氧处理可延长高水分稻谷的保鲜期,考虑到臭氧处理浓度对稻谷品质的影响和成本,臭氧处理浓度选择以55mL/m3为宜。  相似文献   

7.
对华南地区高水分稻谷采用3种不同的保管措施进行实仓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磷化氢化学储藏,能有效抑制稻谷发热,磷化铝用量以12—15g/m3为宜,当磷化氢浓度低于0.3g/m3,可加施磷化铝9g/m3。  相似文献   

8.
选择了北京地区储藏小麦、稻谷和玉米3个粮种共5个仓,针对易出问题的粮堆表层,对温度、粮食水分、CO_2气体以及霉菌和害虫生长,开展为期1年的实仓跟踪监测试验,研究实际粮堆中温度、水分、CO_2浓度与虫霉危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粮堆表层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无法检测虫霉危害的发生。粮食自身呼吸不会导致开放式粮堆表层CO_2浓度明显升高。当CO_2浓度明显升高时,可以确定粮堆安全出现异常状况,可能出现霉菌或害虫生长,也可能是虫霉协同共生,需采取其它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加以区分确认,以便于后续采取措施。由于气体有扩散性,实际仓储过程中,CO_2浓度量值和变化幅度受霉菌或害虫生长速度以及仓房密闭性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高湿(85%)条件下温度对储藏稻谷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环境的温度和时间对稻谷的水分、脂肪酸值有显著影响,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水分呈上升、平稳、下降的趋势,而脂肪酸值呈增加的趋势。稻谷水分(W)和脂肪酸值(F)、储藏温度(T)、时间(D)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W=-0.04411T-0.02783D+17.4809(R2=0.457271,P<0.01),F=0.432343T+0.549133D-2.99971(R2=0.91418,P<0.0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稻谷霉菌量和脂肪酸值相关系数高达0.798521,稻谷脂肪酸值的变化主要是由霉菌引起。  相似文献   

10.
熏蒸和气调处理产生的残留气体对仓库工作人员有潜在的危害。一氧化碳是储藏干燥粮食(水分13%以下)的仓房上部空间大气中的一种成分。使用一种电子化学灵敏元件测定表明,在大部分被调查的混有PH3气体的仓房中,一氧化碳浓度都超过了卫生标准。在实验室22℃条件下,在玻璃瓶里密闭存放7年的小麦(水分108%)中,一氧化碳浓度为10000PPm。在储存小麦、燕麦、稻谷和豆子的实仓中,一氧化碳浓度高达IO00PPP。一氧化碳浓度与粮食中一氧化碳产生的逗率一致,即ong/g·d。干燥粮食中一氧化碳的产生和积累@刘平来…  相似文献   

11.
稻谷储藏安全水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麦角甾醇为参考指标,分析了在不同温度下籼稻和粳稻中的不同水分对其储藏过程中真菌生长的影响.确定了实验室条件下籼稻安全储存水分为13.5%,粳稻安全储存水分为14.0%;确定了稻谷安全水分曲线,可作为偏高水分稻谷短期安全储存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适期收割对稻谷损失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稻米原粮爆腰率是影响加工过程中出米率的重要因素。经调查,农家交售原粮中爆腰率高达25%,其中有干燥、储藏方面的原因,也有收割期不当的原因。本研究从一株稻穗中谷粒含水率与爆腰率的关系分析着手,通过对田间不同品种、不同含水率稻谷爆腰率的测定,并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的结果证明,完整谷粒的平均含水率在20%以上时收割,可以有效地避免田间爆腰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弄清粮食储藏期间真菌的种类及其生长演变规律是实现储粮减损的重要前提。本研究着眼于储粮真菌的种类问题,以储藏小麦为载体,将PCR-DGGE技术应用于储粮真菌多样性的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储藏小麦样品中生长的真菌主要为帚状曲霉、枯叶格孢腔菌、枝孢菌和假丝酵母。虽然在DGGE的谱图中出现了一些非真菌条带,但是这些条带与真菌的条带明显分布在两个区域,不会影响到真菌条带的分析。研究结果确立了PCR-DGGE技术用于储粮生态体系中真菌多样性分析的流程和方法,为利用此技术监测储粮生态系统中的真菌种类奠定了基础,并为建立储粮真菌生长演变谱图数据库积累了部分初步资料。  相似文献   

14.
包装材料对储藏小麦粉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70%RH、18℃~20℃条件下,包装材料对小麦粉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材料储藏的小麦粉水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布袋包装的小麦粉水分下降最多,脂肪酸值均呈现相似的上升趋势,但以布袋包装的储藏小麦粉脂肪酸值上升最少。方差分析表明包装材料对储藏小麦粉水分为非显著影响因素,对脂肪酸值的影响为极显著影响因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不同包装材料储藏小麦粉的脂肪酸值与储藏时间呈不同的线性关系;脂肪酸值与水分和储藏时间均呈二元线性关系。同时通过对不同包装材料储藏小麦粉水分和脂肪酸值平均变化率的比较,布袋为最适合小麦粉储藏的包装方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了储粮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热质耦合传递的控制模型,并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分析了三种通风量下粮仓垂直通风时,粮仓内各粮层的温度、水分变化规律,以及各种通风量下的通风效果,研究结果可以为储粮通风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整精米率是稻谷分级定等的重要指标,也是稻谷加工品质的重要指标.影响整精米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水分因素对整精米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同时,水分因素在实际操作中也比较易于控制.本试验通过测定稻谷在各个水分区间内的整精米率,观察获得最高整精米率时的水分情况,同时找出稻谷的整精米率随水分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小麦露天储存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摸清了小麦露天储存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研究了小麦露天安全储存综合防治技术,筛选出安全合理的露天安全储备措施,保持品质,延缓陈化.经储藏一年的实验证明:在环境清洁卫生防治基础上,磷化铝与氯化苦混合熏蒸,用PVC苫盖可保持303天无虫,用油布苫盖可保持257天无虫;应用凯马灵或防虫磷全堆拌和均保持212天无虫;凯马灵拌和与磷化铝常规熏蒸或磷化铝低剂量熏蒸均可保持196天无虫;磷化铝与CO2混合熏蒸可保持197天无虫。由于应用了上过综合防治技术和货台防鼠、防潮、防霉.从而保证了小麦的储存安全,延缓了小麦品质陈化.用防护剂全堆或表层拌和与磷化铝熏蒸也可用于小麦种子的储存。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储藏籼稻谷水分、细菌量和霉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符合安全水分的稻谷含水量下降,在15℃、20℃时,细菌量和霉菌量基本维持原来水平,储藏200 d后,稻谷的色泽、气味正常,无霉变、生虫现象,而当储藏温度超过25℃时,细菌量和霉菌量下降,但储藏200 d后,稻谷的色泽、气味不正常,并出现生虫现象,因此低温储藏有利于稻谷水分的保持和延缓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减少数量和霉变损失.方差分析和回归方程的拟合表明温度和时间是储藏稻谷细菌量或霉菌量变化的极显著影响因素,并且细菌量或霉菌量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