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9 毫秒
1.
近几年来,急性鸭病的发生不但给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而且还给养殖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将急性死亡的鸭传染病的鉴别诊断总结如下。一、外观鉴别要点1.鸭霍乱、鸭副伤寒使鸡鸭都发病。2.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仅发病于鸭。鸭瘟的成鸭发病多于幼鸭,鸭病毒性肝炎的雏鸭发病多于成鸭。  相似文献   

2.
鸭大肠杆菌败血症又名鸭疫综合征等,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可侵害各日龄的鸭,但以2~6周龄雏鸭或中鸭多发. 1发病情况 2009年4月15日,驻马店水屯某肉鸭养殖户带来10多只4日龄的病死鸭.据其讲述,鸭舍由于温度低,空气质量差,大群雏鸭食欲差.  相似文献   

3.
种鸭的人工换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养鸭实践中创造的一项传统养鸭技术.种鸭为什么要进行人工换羽?这得从鸭的换羽习性谈起.鸭的换羽习性鸭有自然换羽的习性.种鸭每完成一产蛋年后,于每年秋季换羽一次.种鸭换羽有一定的规律,下面分别谈谈各部羽毛的更换情况.1.主尾羽的更换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雏鸭.鸭在发病后肝脏病变严重,且出现极高的死亡率,给鸭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鸭病毒性肝炎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旨在为养鸭场提供一些预防本病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新技术》2004,(6):40-41
一、品种选择 肉鸭冬养,可选择樱桃谷鸭、康贝尔鸭、上海白鸭、北京鸭、狄高鸭、高邮鸭、青山鸭、东美鸭、建昌鸭、三穗鸭、荆江鸭、海安鸭、临武鸭、固始鸭、淮鸭等.  相似文献   

6.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雏鸭,尤其3~10日龄雏鸭更易感.患鸭呈现沉郁、转圈、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15日,我市某鸭场购进雏鸭1000只.当天起即给雏鸭饮用高锰酸钾水,当晚有雏鸭发病,并有死亡. 经检查,鸭料无发霉变质现象,但是鸭饮用的高锰酸钾水按其颜色深度已超过0.02%.病鸭表现为精神不振,独立一隅,或聚在灯光下.嘴角有粘液,并粘有饲料.拉白色稀粪,脚软,头颈伸长着地,最后,神志昏迷而死.  相似文献   

8.
伍盛敏 《动物保健》2011,(Z1):51-51
近几年来,急性鸭病的发生不但给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而且还给养殖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将急性死亡的鸭传染病的鉴别诊断总结如下。一、外观鉴别要点1.鸭霍乱、鸭副伤寒使鸡鸭都发病。2.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仅发病于鸭。鸭瘟的成鸭发病多于幼鸭,鸭病毒性肝炎的雏鸭发病多于成鸭。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茵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茵病,是主要侵害2~7周龄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8周龄的雏鸭对该茵敏感,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慢性耐过鸭主要表现神经性症状,导致残鸭和僵鸭,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茵性传染病之一.阐述了诊治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过程及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或鸭败血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传染病.由于本病能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和发育不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院动物门诊于今年4月就接诊了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病例,现将具体情况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1.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鸭,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都有易感性.  相似文献   

12.
鸭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鸭的寄生虫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从1998年以来,我市樱桃谷肉鸭场经常发生鸭球虫病并发传染性浆膜炎病.1998年至今3年来共诊治鸭24群,36000多只.  相似文献   

13.
鸭体内的寄生虫病,一般是寄生在鸭体内肝脏、消化道等组织,影响鸭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导致鸭的死亡,给鸭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 鸭常见体内寄生虫病的类型及症状 1.1鸭绦虫病 鸭绦虫的长度不同,有的可达几十厘米.绦虫还有带小钩的吸盘,能以此在鸭的肠壁黏膜上吸附、汲取营养,导致鸭营养不良[1],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表...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简称RA)又叫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它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近几年来,广东省的大多数鸭场均发生此病,且日益明显,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病理特征.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可引起各种年龄鸭感染发病,而雏鸭感染发病后的病变特征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相似,并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区分.笔者根据潢川县某养殖场发生的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谈这两种疾病的鉴定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鸭均可感染.成鸭发病及死亡较多,雏鸭较少大批发病.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可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和发育迟缓,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笔者针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制情况展开综述,以期对广大养鸭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动物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或不足的状态称为免疫抑制.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免疫抑制性疫病在集约化程度高的大型猪场和鸡场中较为普遍,已对养猪业和养鸡业尤其对肉猪、肉鸡生产造成很大的直接和间接危害,成为制约养猪业和养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感染、鸡传染性囊病、鸡网状内皮增生症、鸡传染性贫血等.然而,对于鸭传染性疫病,国内外尚未见报道鸭的免疫抑制病.我们依据近些年来,对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主要疫病开展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检测和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鸭呼肠孤病毒、鸭流感病毒、鸭2型疱疹病毒、鸭圆环病毒可直接损害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与鸭免疫抑制相关.综合文献报道,本文将鸭呼肠孤病毒病、鸭流感、低毒力鸭瘟病毒感染、鸭2型疱疹病毒病、鸭传染性囊病、鸭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鸭圆环病毒感染一同归为鸭的免疫抑制病.  相似文献   

19.
旨在从鸭肝脏组织中克隆鸭β-防御素10(AvBD10)基因,并在原核表达重组鸭AvBD10蛋白,研究重组鸭AvBD10蛋白的体外抗菌活性与理化特性.试验采用RT-PCR法,从鸭肝脏组织中扩增鸭AvBD10基因,测定该基因在鸭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将鸭AvBD10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duck AvBD10,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利用薄层平皿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测定重组鸭AvBD10蛋白的体外抗菌活性与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鸭AvBD10 cDNA大小为169bp,编码55个氨基酸残基,与鸡AvBD10氨基酸同源性为85.5%.该基因仅在不同日龄鸭肝脏与肾脏组织中大量表达.重组鸭AvBD10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0 ku,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4%.重组鸭AvBD10蛋白对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抗菌活性.结果,从鸭肝脏组织中扩增了鸭AvBD10基因,该基因仅在不同日龄鸭肝脏与肾脏组织中大量表达.重组鸭AvBD10融合蛋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该重组蛋白对温度和酸碱度有很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家鸭和其他家禽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今年盛夏我县频发此病.由于此病的存在,使鸭抵抗力降低,继发大肠杆菌病,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给养鸭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