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源大肠埃希氏菌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恽时锋郑明球*蔡宝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动物实验科210002)本文研究了从江苏分离的鸡源大肠埃希氏菌(E.coli)代表菌株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包括对1日龄鸡的致病性、溶血特性、菌毛的表达及电...  相似文献   

2.
采用1日龄雏鸡对1株O1血清型鸡源大肠埃希菌(E.coli)的致病性进行测定,并扩增iss基因.结果表明,鸡E.coli O1对1日龄雏鸡具有较强的毒力.iss基因在致病性鸡E.coli O1中的序列与已知禽大肠埃希菌iss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与人源大肠埃希菌is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0.9%,显示了此基因具有保守性.  相似文献   

3.
鸡大肠埃希氏菌地方菌株的致病性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从死亡鸡胚、病死鸡中分离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致病性与药敏试验,并鉴定致病性较强的菌株的血清型。结果表明,所分离的菌株绝大多数对一日龄鸡有致病性,所有血清型对头孢唑啉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4.
以往防治鸡大肠杆菌病主要采用抗生素,由于大肠埃希氏菌抗药性的产生,药物使用剂量越来越大,造成禽产品中抗生素的残留,危害人类健康,我们从1987年至今,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分离到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273株。经详细鉴定发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流行的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是O78、O1、O2、O8、O9、和O132。因此,我们以这6株菌作为制苗菌株,进行了鸡大肠杆菌病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制苗菌株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分离的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78、O1、O2、O8、O9和O132;肉汤培养基、甘油琼脂培养基按文献介绍的方…  相似文献   

5.
鸡源大肠埃希氏菌某些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对1日龄鸡的致病性、溶血性、菌毛的表达、血凝性、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粘附特性、体内外与鸡气管粘膜的粘附特征、质粒特征、全菌蛋白SDS-PAGE电泳及免疫转印等。结果表明,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的溶血性、质粒特征、对CEF的粘附特性与其致病性无关;菌毛与致病性有关,大部分菌株表达Ⅰ型菌毛;血凝能被D-甘露糖抑制,不同菌株血凝谱具有差异;体内外与气管粘膜的粘附特性与菌株致病性有关;在全菌蛋白SDS-PAGE电泳中,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700的多肽仅存在于具有致病性的菌株中,经免疫转印证实,该多肽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所特有  相似文献   

6.
用从豫北地区一家大型个体养鸡场分离到的致鸡大肠埃希氏菌病8个血清型菌株O1、O2、O78、O36、O11、O88和O50以及未知菌株的培养物,经0.4%的福尔马林灭活48h,制成原场大肠埃希氏菌多价灭活苗,含菌量为150亿/ml。分别免疫批10日龄鸡只,剂量0.2ml/只,使鸡只获得对原场大肠埃希氏菌株比较高的免疫力。该灭活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对同型菌株攻毒后对鸡只的保护率达90%以上,对鸡大肠埃希氏菌病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肠埃希菌素V(ColV)质粒是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重要的毒力质粒之一,能够编码大肠埃希菌素V、血清抗性、铁摄取系统等与致病相关的毒力基因。目前虽然对鸡的大肠埃希菌病研究的比较广泛,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需继续深入研究。文章综述了ColV质粒与鸡大肠埃希菌病的联系,及其3个表型与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的关系,为防控鸡大肠埃希菌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大肠埃希菌素Ⅴ(ColⅤ)质粒是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重要的毒力质粒之一,能够编码大肠埃希菌素Ⅴ、血清抗性、铁摄取系统等与致病相关的毒力基因.目前虽然对鸡的大肠埃希菌病研究的比较广泛,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需继续深入研究.文章综述了ColⅤ质粒与鸡大肠埃希菌病的联系,及其3个表型与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的关系,为防控鸡大肠埃希菌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应用质粒图谱分析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株无致病性鸡源大肠埃希氏菌(O21)和5株已知毒力强弱的大肠埃希氏菌(O2、O1、X2、148和O78)进行质粒图谱(PP)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菌株属于不同的6种质粒谱型,其毒力的强弱与其所携带质粒的数量和大小有关,但不同毒力株间也有少数几条相同大小的谱带,试验结果表明PP图谱法可作为大肠埃希氏菌分型和鉴别其毒力的间接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鸡源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特点及其耐药情况,研究采用鸡源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微生物学鉴定、致病性分型鉴定、多重PCR进化分群鉴定(针对arpA、chuA、TspE4.C2和YjaA基因)、药敏分析等.结果 表明:分离出的菌株均为大肠埃希氏菌,属于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鸡胚致死率在检验鸡大肠埃希菌致病力方面的应用潜力,试验采用SPF级12日龄鸡胚和1日龄公雏鸡分别接种鸡大肠埃希菌菌株,检测20株鸡大肠埃希菌菌株对12日龄鸡胚和1日龄公雏鸡的致死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8株来源于患败血症鸡只的菌株致病力比较高,鸡胚致死率达到40%~70%;而来源于粪便的12株菌株中,10株菌株的致病力较低,其鸡胚致死率在0%~20%之间;雏鸡致死率与鸡胚致死率是相关的。表明鸡胚致死试验可反映出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强弱,即鸡胚致死率可作为检验鸡大肠埃希菌致病力强弱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鸡大肠埃希氏菌制苗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制苗用鸡大肠埃希氏菌O1、O2、O78标准株的培养特性、免疫原性、菌株毒力及保存代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株标准菌在麦康凯琼脂、普通肉汤及鸡裂解血液马丁肉汤琼脂上生长良好,培养后的3株菌均符合鸡大肠埃希氏菌生化特性;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后的菌液制成蜂胶灭活疫苗,免疫30日龄雏鸡,1-2周后产生保护力,3周攻毒时保护率为100%,对同型异株(湖北地方分离株)的攻击保护率在80%以上;3株菌都能使重20g小白鼠死亡、4日龄雏鸡死亡,剖解死亡雏鸡,均呈典型大肠杆菌病病理变化;连续传5-10代的3株菌,其毒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3.
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鸡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表现力气囊炎、败血症、肠炎、关节炎、输卵管炎和肉芽肿等多种类型。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既可成为本病的原发性病原体,也可以在某种诱因条件下作为继发性病原体。特别是某些特定血清型大肠  相似文献   

14.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一起的一组传染病,被称之为"大肠杆菌病",而鸡大肠杆菌病也是由这一病毒引起的,主要病原是肠道杆菌科埃希氏属的大肠埃希氏菌[4].在当今养殖业中,这种传染病已经成为危害整个养业,给鸡群带来重大影响,死亡率相继提高,经常造成养业的经济损失.本次通过深入了解鸡大肠杆菌病,继而了解当今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成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西藏牦牛大肠埃希氏菌进行培养特性、形态染色、鞭毛检查、血凝性、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抗原性、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同时用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菌种C83907做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西藏牦牛大肠埃希氏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可形成光滑型和粗糙型两种类型的菌落,在5%绵羊鲜血琼脂平板上无溶血现象;具有运动性,对家兔红细胞表现出强凝集,而对牦牛、绵羊、马、鸡、猪、鸭的红细胞不凝集,能发酵大多数糖类;其0抗原血清型为026、0142、0148和0158混合型;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的培养物对家兔具有致病性,用牦牛大肠埃希氏菌油乳剂疫苗2次免疫家兔14 d后检测抗体效价,抗体效价≥2<8>.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细菌DNA,EB染色,Info Quest FP聚类分析软件分析,结果获得了《中国兽医菌种目录》中收录的127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其中CVCC212与CVCC213等12对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相似率在85%以上。实验通过建立127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丰富了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背景资料,为进一步分析基因分型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以往防治鸡大肠杆菌病主要采用抗生素,由于大肠埃希氏菌抗药性的产生,药物使用剂量越来越大,造成禽产品中抗生素的残留,危害人类健康,我们从1987年至今,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分离到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273株.  相似文献   

18.
为对甘肃省张掖市多个地区肉鸡饲养场的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采集病鸡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出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将分离菌株分别接种于培养基收获菌体抗原,经终浓度为3 mL/L的甲醛灭活后,与ISA 206佐剂进行乳化,初步研制成功禽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巴氏杆菌三联四价灭活疫苗,并对该疫苗的物理性状、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等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灭活疫苗的黏度、稳定性、无菌检验和安全性检验均合格,攻毒后对照组鸡全部发病(10/10),而免疫鸡的保护率为100%,将该疫苗接种1日龄白羽肉鸡,首免间隔14 d进行二免试验,42日龄出栏时,保护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9.
菌毛是鸡大肠埃希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文章对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菌毛的特点及分类,各型菌毛亚单位基因结构及其功能与控制,鸡源致病性与其他动物源大肠埃希菌菌毛之间的同源性进行了综述。这对了解菌毛亚单位基因结构与致病力的关系,探讨鸡源大肠埃希菌的致病力与分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8月份,陕西某牛场发生牛魏氏梭菌病,从病死牛肝脏、脾脏分离得到1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牛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各年龄牛均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牛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俗称"牛猝死症"。该病常继发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牛大肠埃希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一种各年龄牛均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1]。该病主要侵害10日龄以内的新生犊牛,特别是1~3日龄的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