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氨氮对台湾泥鳅胚胎、卵黄囊期仔鱼发育和毒性的影响,在水温(26±1)℃下,将发育至囊胚期的台湾泥鳅受精卵分别置于0(对照组)、5、10、20、40、80 mg/L质量浓度氨氮中,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台湾泥鳅的胚胎发育和仔鱼的孵化率、孵化时间、死亡率、畸形率,体长、心率、卵黄囊吸收率和特定生长率。试验结果显示,在一定条件下[温度(26±1)℃,pH 8.0±0.1],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台湾泥鳅胚胎孵化率、死亡率和仔鱼畸形率均显著增加(P0.05),但氨氮的暴露对台湾泥鳅胚胎的孵化时间及胚胎期心率无显著影响(P0.05);40 mg/L和80 mg/L质量浓度组仔鱼分别在出膜后48 h和12 h内全部死亡;高质量浓度组抑制了台湾泥鳅仔鱼的生长和卵黄囊吸收率(P0.05),而低质量浓度组(5、10 mg/L)在胚胎发育和仔鱼生长期间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通过探索氨氮暴露对台湾泥鳅胚胎—仔鱼期的毒理效应,为台湾泥鳅繁育、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在水温17±1℃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态式生物毒性试验方法,探讨了氟离子(F-)对西伯利亚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00~600 mg/L氟暴露会导致胚胎孵化延迟,氟暴露组半数孵化时间(MHT)比对照组推迟9~22 h。氟暴露同时导致胚胎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出膜仔鱼活力减弱、存活时间缩短、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出现卵黄囊畸形、脊椎畸形、眼部充血等畸形症状。试验得出F-致西伯利亚鲟胚胎144 h半致死浓度(LC50)为447.61 mg/L,孵化安全浓度(SC)为4.48 mg/L,导致仔鱼畸形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536 mg/L。氟对西伯利亚鲟胚胎的安全质量浓度低于我国部分高氟地区地下水、地表水及人为氟污染水域中氟含量,提示天然水体中氟可能会对鱼类胚胎产生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孵化密度和水流量对中华倒刺鲃胚胎发育的影响,在26℃的水温条件下,通过在中华倒刺鲃胚胎发育过程中设置不同的孵化密度和水流量进行了单因素和双因素交互试验,观察并统计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孵化率及鱼苗的畸形率。试验结果,当水流量为30 L/h时,整体呈现出随着孵化密度的提高,孵化时间缩短、孵化率降低、畸形率上升的趋势。孵化密度在80粒/L时,孵化时间为45 h,孵化率为75. 6%,畸形率为8. 8%;孵化密度达到120粒/L时,孵化时间为43 h,但畸形率升高至33. 8%,孵化率降低至51. 7%。当孵化密度为70粒/L时,整体呈现出随着水流量增大,孵化率升高、畸形率降低的趋势。静水孵化组的孵化时间比水流量在20 L/h以上的试验组长4~5 h,孵化率仅为28. 0%,畸形率高达83. 3%。水流量高于20 L/h的试验组,受精卵发育时间基本稳定在45~46 h,孵化率升高至69. 3%以上,畸形率降低至31. 7%以下。水流量增大至40 L/h时,可将受精卵全部冲起,孵化率升高至79. 3%,畸形率降低至8. 4%。水流量增大至50 L/h以上时,孵化率和畸形率均无显著变化。在孵化密度和水流量双因子交互试验中,水流量在30 L/h以下时,中华倒刺鲃的胚胎发育受到严重抑制。水流量在30 L/h以上,水流量和孵化密度的数值比大于1/2时,比较适宜中华倒刺鲃胚胎的发育,孵化率均在65%以上,畸形率均在15%以下,且数值比越大,孵化率越高,畸形率越低。结果表明,孵化密度和水流量均是中华倒刺鲃胚胎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和仔稚鱼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半滑舌鳎胚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Cu、Hg、Zn、Cd、Pb5种重金属对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胚胎在0.01、0.08和0.1mg/LCu2 溶液中孵化率较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除0.125、0.25和0.5mg/LCd2 会促进胚胎发育速率外,其余4种重金属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减慢胚胎孵化速率。重金属离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引起了各种各样的畸形现象,如眼睛残缺、胚胎异常死亡、胚体解体模糊、胚胎尾部弯曲;初孵仔鱼不能破膜而出,初孵仔鱼脊椎弯曲成“S”形、“V”形、“L”形等。综合孵化率、仔鱼畸形率和胚胎畸形程度等指标可以得出5种重金属对胚胎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Hg>Cd>Zn>Pb。还研究了Hg、Cu、Cd、Pb、Zn等5种重金属对半滑舌鳎初孵仔鱼、10d仔鱼和20d稚鱼急性(96h)毒性影响,并计算了几种重金属对半滑舌鳎仔稚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  相似文献   

5.
鲟鱼作为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其自然繁育面临巨大威胁。为了探究环境因子对鲟鱼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因子3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开展了温度(14-22 ℃)、氨氮(0.05-0.15 mg/L)和亚硝氮(0.05-0.25 mg/L)对西伯利亚鲟鱼(Acipenser baerii)早期胚胎发育的联合影响效应研究,旨在建立温度、氨氮和亚硝氮对西伯利亚鲟鱼胚胎孵化率的定量关系,并通过多元回归得出温度,氨氮和亚硝氮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西伯利亚鲟鱼胚胎的孵化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氨氮和亚硝氮浓度的降低,西伯利亚鲟鱼胚胎孵化率逐渐升高。水温与氨氮的联合效应对鲟鱼胚胎孵化率的影响呈显著水平(p < 0.05),而水温与亚硝氮的联合效应以及氨氮与亚硝氮的联合效应对鲟鱼胚胎孵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 > 0.05)。建立的西伯利亚鲟鱼胚胎孵化率模型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832,校正相关系数为0.9616。通过模型优化得出西伯利亚鲟鱼的胚胎在温度18 ℃,氨氮浓度低于0.08 mg/L和亚硝氮浓度低于0.13 mg/L条件下西伯利亚鲟鱼胚胎的孵化率最高,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
3种重金属药物对金鱼胚胎-仔鱼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温18~23℃条件下,采用半静止式生物毒性实验法,探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硫酸锌和重铬酸钾3种重金属药物对金鱼(Goldfish)胚胎-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药物处理组中,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的初孵仔鱼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其数量随试验时间延长而增加,畸形症状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更趋严重。3种重金属药物的毒性强度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锌>重铬酸钾;对金鱼胚胎106 h LC50和孵化安全浓度分别为5.53 mg/L、19.77 mg/L、435.60 mg/L和0.55 mg/L1、.98 mg/L、43.56 mg/L;对金鱼仔鱼96 h致畸EC50分别为2.24 mg/L、10.54 mg/L和327.52mg/L;对金鱼仔鱼96 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2.63 mg/L、17.59 mg/L、274.28 mg/L和0.26 mg/L、1.76mg/L2、7.43 mg/L。  相似文献   

7.
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和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和幼体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24h和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4.150、50.433mg/L,安全浓度为9.3513mg/L。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幼体的24h、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5343、0.4897mg/L,安全浓度为0.1234mg/L。虎斑乌贼在胚胎期与幼体期对高锰酸钾的敏感性强度为:幼体期〉胚胎期。  相似文献   

8.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苯酚、二氯酚和对硝基酚对金鱼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苯酚24hLC50为41.6mg/L,48hLC50为32.3mg/L,安全浓度为5.8mg/L;二氯酚24hLC50为19.5mg/L,48hLC50为12.9mg/L,安全浓度为1.7mg/L;对硝基酚24hLC50为33.2mg/L,48hLC50为16.2mg/L,安全浓度为1.2mg/L。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4种药物对中国花鲈苗种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为:硫酸铜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58mg/L(24h)、2.93mg/L(48h)、1.81mg/L(72h)、0.78mg/L(96h),安全浓度为0.36mg/L。杀虫威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5.11mg/L(24h)、15.81mg/L(48h)、11.20mg/L(72h)、9.36mg/L(96h),安全浓度为0.96mg/L。福尔马林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25.58mg/L(24h)、176.97mg/L(48h)、150.31mg/L(72h)、141.45mg/L(96h),安全浓度为32.77mg/L。聚维酮碘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27.00mg/L(24h)、145.50mg/L(48h)、113.11mg/L(72h)、101.84mg/L(96h),安全浓度为17.93mg/L。4种药物对中国花鲈苗种的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杀虫威〉聚维酮碘〉福尔马林。  相似文献   

10.
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物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的孵化时间影响不明显,悬浮物浓度≤ 200 mg/L 时,胚胎孵化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悬浮物浓度≥ 800 mg/L时,其胚胎孵化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悬浮物浓度≥ 200 mg/L 时,初孵仔鱼畸形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Bliss法计算,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的起始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为 1 974.8 mg/L (1 375.4~2 835.5 mg/L),安全浓度(SC)为 197.5 mg/L;对初孵仔鱼的 48和 96 h LC50 (95%可信限) 分别为 226.9 mg/L (204.6~251.7 mg/L) 和 202.9 mg/L (182.3~225.9 mg/L),SC为 20.29 mg/L.  相似文献   

11.
二氯异氰尿酸钠对鱼虾类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有机氯消毒剂,可用于水体消毒。本试验测定了该药对鱼(虾)的安全浓度和半致死浓度及对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12.
鲤鱼对二溴海因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二溴海因为消毒剂 ,设置了四个浓度梯度 ,对鲤鱼进行了耐受性研究 ,得出了鲤鱼对二溴海因的安全用量范围。试验采用静水试验法 ,分为预备试验和正式试验两部分 ,每组试验周期 4 8h,试验鱼尾数 10尾。在试验过程中记录每组浓度梯度在 12h、2 4h、36h和 4 8h试验鱼的中毒症状和死亡尾数 ,根据试验鱼的死亡率及死亡时间 ,利用半对数坐标用直线内插法求出二溴海因对鲤鱼的半致死浓度 12hTLM ,2 4hTLM ,36hTLM和 4 8hTLM分别为 88.5mg/L ,80mg/L ,77.4mg/L和 76 .2mg/L ,通过公式求得安全浓度为 7.6 2mg/L。通过本次试验验证了二溴海因是一种健康的、安全的、环保型的消毒剂 ,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  相似文献   

13.
硝基苯对四种海洋生物的毒性及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硝基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四种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显示,硝基苯对以上4种生物的96 h LC50分别为7.6 mg/L、7.5 mg/L、0.26 mg/L和9.2 mg/L,95%置信区间分别为5.7~10 mg/L、4.5~13 mg/L、0.16~0.40 mg/L和6.4~15 mg/L,硝基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76 mg/L、0.075 mg/L、0.0026 mg/L和0.092 mg/L。硝基苯对脊尾白虾的毒性为高毒,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和菲律宾蛤的毒性均为中毒。  相似文献   

14.
常用化学消毒剂对罗氏沼虾的急性致毒试验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选用11种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对罗氏沼虾仔蚜和幼虾进行急性致毒试验。结果显示,罗氏沼虾虾苗对农药类的兴棉宝,敌百虫最敏感。对硫酸铜次之。对之最不敏感的药物为甲醛,其次为次氯酸钠和生石灰。不同的个体大小对药物的耐受能力朱同,大个体能忍受较高的药物浓度。根据24h半致死浓度TLm24的大小来判定药物对罗氏沼虾虾苗的毒性大小,可将其由高至低排列如下:兴棉宝〉敌百虫〉硫酸铜〉二氯异氰尿酸钠〉孔雀绿〉商锰酸钾》  相似文献   

15.
三种有毒物质对文蛤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常温和静水条件下,用通常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H2S、Zn、NH3对文蛤的急性毒性试验,求出了它们对3.60 ̄3.74厘米体长文蛤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为江苏沿海文蛤大批死亡的原因从侧面提供了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非离子氨氮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非离子氨氮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急性致毒试验表明:Ⅴ期幼体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为1.14mg/L,安全浓度(SC)值为0.11mg/L;Ⅸ期幼体96h的LC50值为1.40mg/L,SC值为0.14mg/L,建议在育苗期间加强水质管理,有效地控制水体中非离子氨氮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六种常用水产药物对花(鱼骨)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六种水产药物对花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高锰酸钾、亚甲基兰、敌百虫、福尔马林、食盐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4mg/L、0.26mg/.L、0.70mg/L、3.27mg/L、5.59mg/L、871.43mg/L;花对这6种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高锰酸钾>亚甲基兰甲醛>敌百虫>福尔马林>食盐。  相似文献   

18.
在水温15~18℃、pH 7.0±0.2、总硬度(以CaCO3计)380.00mg/L试验条件下,选用三氯异氰尿酸(0.75、1.14、1.73、2.63、4.00mg/L)、硫酸铜(0.80、1.50、2.82、5.31、10.00mg/L)、高锰酸钾(3.00、3.59、4.27、5.07、6.00mg/L)、溴氯海因(1.92、2.78、4.02、5.81、8.40mg/L)、聚维酮碘(13.00、17.53、23.66、31.92、43.00mg/L)5种常用药物对平均体质量6.99g、平均体长8.03cm的拉氏鱼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物24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24、2.38、5.05、6.00、30.74mg/L;48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43、2.18、4.31、4.08、23.33 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17、0.60、0.94、0.57、4.03mg/L。拉氏对5种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三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硫酸铜高锰酸钾聚维酮碘;聚维酮碘、溴氯海因、硫酸铜可安全使用。该研究为拉氏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为(20±1)℃的静水条件下,用Pb2+、Cr6+和Zn2+对鲫鱼鱼苗进行联合毒性试验(离子浓度比1:1).试验得出Pb2+、Cr6+联合对鲫鱼表现出协同作用,其24 h、48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6.95 mg/L、35.42 mg/L、21.62 mg/L;两种安全浓度为:6.05 mg/L、2...  相似文献   

20.
5种药物对三角帆蚌幼蚌的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鱼蚌混养生产中科学使用杀虫药物提供参考数据,采用静态急性毒性法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幼蚌进行毒理学试验.5种常见药物对三角帆蚌幼蚌48 h LC50、96 h LC50、安全浓度(SC),草甘膦为27.46、25.62、2.56mg/L;吡喹酮为0.4491、0.1516、0.0152 mg/L;甲苯咪唑为48.47、23.12、2.31 mg/L;苯扎溴铵为8.749、2.977、0.298mg/L;阿维菌素为0.0137、0.00444、0.00044 mg/L.从急性毒性特征分析,5种药物对三角帆蚌幼蚌的毒性高低依次为:阿维菌素>吡喹酮>苯扎溴铵>甲苯咪唑>草甘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