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种重金属对早繁鮸鱼胚胎和仔鱼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在水温27.5℃、盐度29条件下,研究了Cu2+、Cd2+、Zn2+、Cr6+和Pb2+5种重金属对早繁鮸鱼胚胎发育和初孵仔鱼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引起各种畸形,如胚胎尾巴弯曲、初孵仔鱼不能出膜、胚胎死亡等;胚胎和初孵仔鱼上出现黑色颗粒,初孵仔鱼脊柱弯曲成L、V、S形或尾部没有展开呈逗号状,褶皱边缘被破坏等畸形。Cu2+、Cd2+、Zn2+、Cr6+和Pb2+5种重金属均延迟胚胎发育速率。综合孵化率、胚胎畸形和仔鱼畸形率等指标得出5种重金属对胚胎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Cd2+>Zn2+>Pb2+>Cr6+。计算了5种重金属对早繁鮸鱼初孵仔鱼的LC50和安全浓度,得出5种重金属对早繁鮸鱼初孵仔鱼毒性大小顺序为:Cu2+>Cd2+>Pb2+>Zn2+>Cr6+。  相似文献   

2.
在(21.0±0.5)℃条件下,研究了Cu2+、Zn2+、Pb2+3种金属离子对七带石斑鱼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随着3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受精卵的孵化速率和孵化率逐渐降低,畸形率逐渐增加。重金属引发胚胎发育发生各种畸形,如胚体增生异常而死亡、尾芽弯曲,仔鱼不能正常出膜而死亡,初孵仔鱼脊椎弯曲多呈L、S、V型或尾部未展开呈逗号状畸形。综合孵化速率、孵化率和畸形率等指标,可以看出,3种金属离子对胚胎发育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Zn2+Pb2+;2)初孵仔鱼的毒性试验周期为96 h,随着时间加长,仔鱼的存活率逐渐降低,且金属离子浓度越大,其下降幅度越大。此外,仔鱼出现脊椎S、V型弯曲等畸形也越来越多。通过计算各时间段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得出,3种金属离子对初孵仔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Pb2+Zn2+。本研究的一系列数据可以为新渔业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水环境的监测提供理论参数,为七带石斑鱼等鱼类繁育养殖中的重金属监测与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21.0±0.5)℃条件下,研究了Cu2+、Zn2+、Pb2+3种金属离子对七带石斑鱼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随着3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受精卵的孵化速率和孵化率逐渐降低,畸形率逐渐增加。重金属引发胚胎发育发生各种畸形,如胚体增生异常而死亡、尾芽弯曲,仔鱼不能正常出膜而死亡,初孵仔鱼脊椎弯曲多呈L、S、V型或尾部未展开呈逗号状畸形。综合孵化速率、孵化率和畸形率等指标,可以看出,3种金属离子对胚胎发育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Zn2+Pb2+;2)初孵仔鱼的毒性试验周期为96 h,随着时间加长,仔鱼的存活率逐渐降低,且金属离子浓度越大,其下降幅度越大。此外,仔鱼出现脊椎S、V型弯曲等畸形也越来越多。通过计算各时间段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得出,3种金属离子对初孵仔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Pb2+Zn2+。本研究的一系列数据可以为新渔业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水环境的监测提供理论参数,为七带石斑鱼等鱼类繁育养殖中的重金属监测与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iinther)胚胎发育与盐度、温度和光照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胚胎孵化的优化技术以促进半滑舌鳎人工繁育工作的发展。实验表明,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为25~35,此盐度范围内孵化率都可达88%以上,盐度低于20或高于40孵化率会明显降低,同时初孵仔鱼畸形率会随之升高。胚胎在22~24℃范围内的孵化率最高,达82%以上,且畸形率最低。不同的光照节律和光照强度对胚胎的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畸形率影响不大,但是对胚胎发育速率和孵化时间具有明显的延滞或促进作用。综合胚胎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合实际操作技术,对半滑舌鳎受精卵孵化条件加以优化,提出了工厂化育苗条件下提高半滑舌鳎受精卵孵化率、获得优质仔鱼的孵化方法和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Cu2+、Pb2+、Cd2+、Cr6+ 4种重金属对鳙胚胎发育及仔鱼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除0.5、1.0 mg/L的Cd2+可促进胚胎发育速率外,其余3种重金属均不同程度地减慢胚胎孵化速率;受精卵孵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初孵仔鱼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Cu2+、Pb2+、Cd2+、Cr6+对鳙仔鱼的毒性强度为Cu2+>Cd2+>Pb2+>Cr6+.根据试验数据求得4种重金属对鳙仔鱼的24、48、72、96 h的LC50值及安全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6.
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物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的孵化时间影响不明显,悬浮物浓度≤ 200 mg/L 时,胚胎孵化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悬浮物浓度≥ 800 mg/L时,其胚胎孵化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悬浮物浓度≥ 200 mg/L 时,初孵仔鱼畸形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Bliss法计算,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的起始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为 1 974.8 mg/L (1 375.4~2 835.5 mg/L),安全浓度(SC)为 197.5 mg/L;对初孵仔鱼的 48和 96 h LC50 (95%可信限) 分别为 226.9 mg/L (204.6~251.7 mg/L) 和 202.9 mg/L (182.3~225.9 mg/L),SC为 20.29 mg/L.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态毒性试验方法,在水温(21±0.5)℃、盐度32条件下,研究Zn、Hg、Cu、Pb、Cd单独暴露对光棘球海胆的精卵结合和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观察了5种重金属对光棘球海胆精子超微结构的损伤。试验结果表明,3个暴露浓度下,5种重金属均可导致光棘球海胆受精率极显著下降,胚胎延滞率和胚胎畸形率极显著上升,并呈剂量—效应关系。5种重金属对海胆精子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可能是导致海胆受精率降低、胚胎延滞率和畸形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及稚鱼变态过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显微镜对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及稚鱼变态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对各个时期的发育时间进行了记录,并对不同时期的特征用进行了拍摄。结果表明:半滑舌鳎成熟卵子呈球形,为多油球浮性卵。受精卵培养在水温21.6—22.8℃,pH值7.0~8.2。盐度30的海水中,历时39h仔鱼孵出。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属于盘状卵裂,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分化期、出膜期和初孵仔鱼。仔鱼孵化出膜进入胚后发育阶段,之后进入变态期,向成鱼转化。与牙鲆、大菱鲆等鲆鲽鱼类不同,半滑舌鳎稚鱼变态初期是在头顶两眼前上方形成一个横裂,右眼由此横列穿过,最终到达身体左侧,此后横裂逐渐愈合,变态完成,该过程历时3-4d,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黄伟  曹亮  窦硕增 《水产学报》2016,40(8):1272-1288
鱼类早期生活阶段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即使低浓度的污染物暴露也可能对其胚胎发育、仔鱼生长存活造成损害,导致种群数量和质量的降低。研究污染物对鱼类早期生活阶段的毒理效应和机制是揭示污染物对生物种群和水生生态系统潜在风险的有效途径。重金属对鱼类的影响在精、卵发生时即可显现。例如,抑制卵(精)母细胞成熟和精子活力降低,使受精率降低;影响受精卵吸水膨胀过程,改变胚胎发育速率、引起胚胎畸形、影响胚胎心率、改变孵化时间、降低孵化率;影响初孵仔鱼体长、造成仔鱼畸形、影响卵黄囊吸收和胚后仔鱼发育生长、摄食行为等。重金属对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效应主要取决于金属种类、暴露浓度和受试鱼种及其发育阶段。此外,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也会对重金属的毒性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重金属污染物对鱼类精卵、胚胎、仔鱼等早期发育过程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相关报道阐述了其毒性机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盐度、温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和初孵仔鱼对饥饿的耐受力。结果表明,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0~35,最适盐度范围为25~30,孵化率都在89%以上,盐度低于20或高于35,孵化率都降低。盐度对孵化时间有一定影响,盐度高于35或者低于15条件下孵化时间都延长。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1~27℃,孵化率都在77%以上,最适温度范围为23~25℃,孵化率达89%以上,低于19℃或者高于27℃时孵化率降低且初孵仔鱼畸形率升高。胚胎孵化时间与温度成负相关关系,胚胎发育速率与温度成正相关关系。条石鲷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阈温度)为10.06℃,有效积温值为405.3℃·h。对胚胎发育的Q10值进行了计算。饥饿条件下,条石鲷初孵仔鱼8日龄全部死亡,半数死亡时间出现在第6天,饥饿对初孵仔鱼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4种金属离子Cu2+、Cd2+、ZB2+、pb2+对禾花鱼胚胎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对禾花鱼胚胎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d2+> Zn2+> Cu2+> Pb2+,安全浓度分别为0.0010、0.0032、0.0081、0.0147 mg/L.重金属对胚胎联合毒性强弱为Cd2+-pb2+> Cu2+-Cd2+> Zn2+-pb2+> Cu2+-Zn2+,Cd2+-pb2+、Cu2+-Cd2+2个组合表现出拮抗作用,并在不同程度上致禾花鱼胚胎死亡、畸形.据此就Cu2+、Cd2+、Zn2、pb2对禾花鱼胚胎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禾花鱼胚胎对Cu2+、Cd2+、Zn2+、pb2+的安全浓度以及重金属离子间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生态学、形态测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对大洋性经济鱼类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胚胎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内源性营养吸收利用、生长基因表达、存活指数(SAI)和饥饿不可逆点(PNR)的影响,并对早期仔鱼活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最适水温20~22 ℃条件下,胚胎孵化率最高,达75%~81%,且初孵仔鱼畸形率低于6.7%,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Q10值最接近2,且初孵仔鱼全长和卵黄囊体积最大。受精卵在盐度>30时漂浮在水面,而在盐度为20~25时悬浮在水中,在盐度为10~15时下沉于水底部。受精卵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胚胎孵化率达79%~80%,初孵仔鱼畸形率低于6.0%。在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18、20、22、24 ℃)初孵仔鱼卵黄囊吸收利用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不同盐度条件下,初孵仔鱼的SAI值表明,盐度为30~35时,仔鱼的SAI值较高且峰值出现在盐度为30组,而盐度为10组仔鱼SAI值最低。在水温为20~22 ℃时,6 d仔鱼的初次摄食率最高(78%),PNR出现在7~8 d。初孵仔鱼在水温为20~24 ℃、盐度为30~35条件下,IG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饥饿条件下,IGF-1 mRNA在饥饿后第2天显著升高,其后在第3~4天显著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随着饥饿的进行继续下降至显著低于开口期表达水平。本研究明确了黄条鰤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20~22 ℃、最适盐度为30~35,并建立了初孵仔鱼活力评价的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建立规范化的黄条鰤胚胎孵化和苗种培育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蛤仔对6种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菲律宾蛤仔为实验生物,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菲律宾蛤仔对混合暴露条件下6种重金属Cu、Zn、Pb、Cd、Hg、As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菲律宾蛤仔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其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到富集实验结束时菲律宾蛤仔对高、中浓度组中Cu、Zn、Pb和Cd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是66.99、18.49、57.11、25.81和72.46、35.72、117.91、41.83,对其低浓度组中Hg和As的富集规律不明显;吸收速率常数k1及生物富集系数均随外部水体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通过生物富集系数发现,菲律宾蛤仔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由大到小为Pb>Cu>Cd>Zn;通过χ2及F检验发现,生物双箱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反映混合暴露条件下菲律宾蛤仔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拉萨裂腹鱼胚胎适宜孵化水温,设置5℃、9℃、12℃、14℃、16℃、18℃、20℃、22℃8个温度梯度孵化拉萨裂腹鱼鱼卵,统计各温度下发育速度,鱼卵受精率、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及形体指标情况。结果表明:拉萨裂腹鱼卵裂期发育最快,到囊胚期、原肠期,器官分化期及出膜期,每个发育时期积累时间逐渐增长,随温度的升高,胚胎发育时间缩短,发育速度加快。胚胎不同发育时期在不同温度条件所积累的时间均呈幂函数关系,温度越高各发育时期所需时间越短。孵化积温随温度升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水温在9℃-18℃,鱼卵受精率均较高,超过90%。水温在12-16℃,孵化率均较高,超过95%。水温在9-16℃,鱼苗畸形率均较低,均低于4%。初孵仔鱼全长与孵化温度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体高没有显著性差异;卵黄囊体积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因此,适当提高孵化水温能缩短胚胎孵化周期,但水温过高,会影响胚胎孵化率及初孵仔鱼畸形率,影响仔鱼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以及器官发育分化。综合考虑胚胎孵化周期,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及形体指标,拉萨裂腹鱼胚胎适宜孵化水温为12~16℃。  相似文献   

15.
3种重金属药物对金鱼胚胎-仔鱼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温18~23℃条件下,采用半静止式生物毒性实验法,探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硫酸锌和重铬酸钾3种重金属药物对金鱼(Goldfish)胚胎-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药物处理组中,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的初孵仔鱼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其数量随试验时间延长而增加,畸形症状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更趋严重。3种重金属药物的毒性强度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锌>重铬酸钾;对金鱼胚胎106 h LC50和孵化安全浓度分别为5.53 mg/L、19.77 mg/L、435.60 mg/L和0.55 mg/L1、.98 mg/L、43.56 mg/L;对金鱼仔鱼96 h致畸EC50分别为2.24 mg/L、10.54 mg/L和327.52mg/L;对金鱼仔鱼96 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2.63 mg/L、17.59 mg/L、274.28 mg/L和0.26 mg/L、1.76mg/L2、7.43 mg/L。  相似文献   

16.
象山港、三门湾菲律宾蛤仔重金属含量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象山港和三门湾采集菲律宾蛤仔样品30份和20份,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以平均值计,Hg为0.0440和未检出、Cd0.0722和0.0624、As1.1048和1.7045、Pb0.1245和1.0577、Zn10.7410和11.5000、Cu1.4322和1.0577、Cr0.2357和0.1119。对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象山港的菲律宾蛤仔的Hg、Cu、Cr含量比三门湾高,而As却相反,其它Zn、Cd、Pb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对草鱼胚胎及鲤鱼苗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Hg、Cd、Cu、Zn四种重金属,按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所规定浓度为基数,配成超标5、10、20、50、100倍的单因子、双因子、三因子、四因子实验组。以水体染毒法对草鱼胚胎发育和鲤鱼苗进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四种重金属均对鱼胚和鱼苗有致畸变和致死的毒性作用。其毒性强弱在指标倍数相同情况下顺序依次为:Cu)Zn)Cd)Hg。超标5倍的单因子重金属均影响鱼胚孵化。超标50倍以上绝大多数鱼胚(自原肠-鳔形成期)和鱼苗7天内致死率达100%。多因子重金属混合液比单因子都显示毒性加强。但有些因子混合液中也出现毒性减弱的拮抗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以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helus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观察比较了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45)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以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及形态变化;测定了盐度为30时,正常初孵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显示,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度范围是35–37,初孵仔鱼最适生存盐度为20–30。盐度为20–35时,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值较高(均在30以上);盐度为5、10、45时,仔鱼的SAI值较低。胚后发育根据卵黄囊的有无、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长与收缩、鳞片及体色的变化,分为仔、稚、幼鱼3个时期。在本研究条件下,初孵至2日龄为前期仔鱼,初孵仔鱼全长为(1.959±0.152) mm,主要特征为卵黄囊和油球未被吸收消化;3–30日龄为后期仔鱼,3日龄仔鱼全长为(2.765±0.108) mm,主要特征是第2背鳍棘与腹鳍棘的绝对长度已达到仔、稚鱼阶段的最大值;31–45日龄为稚鱼期,31日龄稚鱼全长为(18.130±1.565) mm,主要特征为内脏器官发育完善、鱼体呈透明状;46日龄后进入幼鱼期,此时全长为(39.850±2.565) mm,体色形成、开始被鳞、体表布满细小的棕色斑点。  相似文献   

19.
应用双箱动力学模型模拟了菲律宾蛤仔在Pb、Zn、Cu、Cd、Cr、Hg和As 7种重金属混合暴露条件下,内脏团、鳃、斧足及基部和外套膜组织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与释放实验,并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菲律宾蛤仔各组织对7种重金属的富集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系数BCF、生物半衰期B1/2、富集平衡时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CAmax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重金属在菲律宾蛤仔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富集具有选择性,理论平衡状态下,Cu、Cd、As、Pd在各组织的含量分布(CAmax):内脏团斧足及基部鳃外套膜;Cr分布规律(CAmax):内脏团鳃斧足及基部外套膜;Hg分布规律(CAmax):斧足及基部外套膜鳃内脏团;Zn分布规律(CAmax):斧足及基部鳃外套膜内脏团。2)菲律宾蛤仔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Cu富集程度最高,其富集系数范围为1514.0-4818.0;其次是Cd和Hg,富集系数范围分别为104.5-975.4,255.9-447.4;As、Cr、Pb、Zn离子在菲律宾蛤仔体内富集程度较低,其富集系数均在300以内。3)菲律宾蛤仔对重金属的释放能力较差,双箱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反映混合暴露条件下菲律宾蛤仔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但不适合对其释放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0.
以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helus 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观察比较了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45)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以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及形态变化;测定了盐度为30时,正常初孵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显示,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度范围是35–37,初孵仔鱼最适生存盐度为20–30。盐度为20–35时,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值较高(均在30以上);盐度为5、10、45时,仔鱼的SAI值较低。胚后发育根据卵黄囊的有无、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长与收缩、鳞片及体色的变化,分为仔、稚、幼鱼3个时期。在本研究条件下,初孵至2日龄为前期仔鱼,初孵仔鱼全长为(1.959±0.152)mm,主要特征为卵黄囊和油球未被吸收消化;3–30日龄为后期仔鱼,3日龄仔鱼全长为(2.765±0.108)mm,主要特征是第2背鳍棘与腹鳍棘的绝对长度已达到仔、稚鱼阶段的最大值;31–45日龄为稚鱼期,31日龄稚鱼全长为(18.130±1.565)mm,主要特征为内脏器官发育完善、鱼体呈透明状;46日龄后进入幼鱼期,此时全长为(39.850±2.565)mm,体色形成、开始被鳞、体表布满细小的棕色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